《外治壽世方》~ 卷四 (15)
卷四 (15)
1. 初生陰囊過大(名胎疝)
久恐變成木疝。如過滿月外。或一歲以內。俟端午日午時。以腳盆盛熱水。安於中堂。隨抱小兒。將陰囊放水內一浸。再將小兒在於中門檻上中間一擱。其陰囊上之水。印痕於檻。將艾火在檻上濕印處燒三次。其囊逐漸收小如故。神效。又石蟹用好醋磨汁搽之。
白話文:
擔心新生兒陰囊過大(俗稱胎疝)會變成慢性疝氣。如果滿月後或一歲內,可以在端午節中午,用腳盆裝滿熱水放在屋子正中間,抱著孩子將陰囊浸入熱水中。然後把孩子放在門檻中間,讓陰囊上的水在門檻上留下印記。再用艾灸在門檻上濕印記的地方灸三次,陰囊就會慢慢縮小恢復正常,效果很好。另外,也可以用好醋磨碎石蟹塗抹在陰囊上。
2. 㿉疝胎疝
雙蒂茄懸房門上。出入視之。茄蔫。所患亦蔫。茄干亦干矣。又法雙茄懸門上。每日抱兒視之。二三次。釘針於上。十餘日即消。
白話文:
兩個茄子蒂朝上,懸掛在門上。經常出入時觀察它。茄子萎蔫了,病人的病情也減輕了;茄子乾枯了,病也好了。另一種方法是用兩個茄子懸掛在門上,每天抱著孩子去看幾次(二三次),並在茄子上釘針,十幾天後病情就會消退。
3. 腎囊虛腫
甘草濃煎汁。調地龍糞搽之。
白話文:
用甘草濃縮煎煮的汁液,調和地龍的糞便一起塗抹患處。
4. 陰囊赤腫
老杉木燒灰存性。加宮粉和清油調敷。
白話文:
將燒成灰燼的老杉木(保留其藥性成分),與宮粉和清油混合調製成藥膏敷於患處。
5. 忽然陰腫
此被蚯蚓吹腫。令婦人以吹火筒吹之。即消。又真硼砂研末。水調敷。又雄鴨涎抹之即消。
陰囊腫墜光亮。啼哭疼痛。蟬蛻(一兩)煎湯洗。再用生紫蘇葉搗成泥。包之而愈。或用乾紫蘇研末。濕則干敷。干則香油調敷。雖皮破子出。悉有神效。
白話文:
這是被蚯蚓吹腫的。讓婦人用吹火筒吹,腫就會消。也可以用硼砂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敷在患處;或者用雄鴨的口水塗抹,腫也會消。
陰囊腫脹下垂,光亮發紅,又哭又痛。可以用一兩蟬蛻煎水清洗,然後再用新鮮紫蘇葉搗成泥敷在患處,就能痊癒。或者用曬乾的紫蘇研磨成粉末,如果患處潮濕就乾敷,如果乾燥就用香油調和後敷。即使皮膚破裂,精液流出,也都有奇效。
6. 初生小便不通
用豬毛於陽物眼上刺去薄皮。即通。
小便數日不通。遍身腫滿。蘇葉(一斤),煎濃湯一盆。抱小兒向盆中熏之。冷則再換熱湯。外用炒鹽熨臍上。及遍身腫處。即愈。又連須蔥白(一斤)搗融炒熱。分作二包。輪流熱熨臍下。又皂角末吹些須入鼻。令其噴嚏。百藥不效者。用此即通。又嚼生蔥以綿裹(少許)納小便道中。即通。
白話文:
新生兒尿液不通,可用豬毛在陰莖前端輕輕刮除薄皮,就能通暢。
如果小便不通已經好幾天,全身腫脹,可用蘇葉一斤煎成濃湯一盆,讓嬰兒坐在盆上方熏蒸,湯冷了就換熱湯。同時,用炒熱的鹽敷在肚臍和全身腫脹的地方,就能痊癒。另外,也可以用連鬚蔥白一斤搗碎炒熱,分成兩包,輪流熱敷在肚臍下方。再將皂角末少量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如果其他藥物都無效,使用這些方法就能通暢。還可以用生蔥嚼碎,用棉花裹著少許塞入尿道,也能使尿液通暢。
7. 初生糞門閉塞
以金銀簪挑開一孔。不可過深。用油紙捻套住。免其再合。
大便不通,白蜜(一合),煎為丸。納下部中。即通。
白話文:
新生兒肛門閉塞,可用金銀簪子挑開一個小孔,但不可插入太深,並用油紙捻塞住,以免孔洞再次閉合。
若大便不通,可用一合白蜜煎成藥丸,塞入肛門即可通便。
8. 初生大小便不通
急令婦人以熱水嗽口。吸吮小兒前後心及臍下。數次即通。(一方並吸兩手足心共七處)又連須蔥頭(七個),生薑(一大塊),豆豉,食鹽(各三錢)同搗作一餅。焙熱掩肚臍上。帶扎住。良久自通。
白話文:
讓產婦用熱水漱口,然後吸吮嬰兒的胸前、心窩以及肚臍下方。吸吮幾次,大小便就能通暢。(另一方法是同時吸吮嬰兒的雙手心和雙足心,共七處)另外,將七個蔥頭、一大塊生薑、三錢豆豉和三錢食鹽一起搗成餅狀,烘熱後敷在嬰兒肚臍上,用布帶紮好。過一段時間,大小便自然就會通暢。
9. 胎癩
土茯苓(二兩焙研),苦參(五錢焙研),陳芭扇(一兩炙),用柏油一杯調塗。可除根。此藥初搽必痛。過時即止。勿畏也。
水腫(從腳起入腹則難治),油杉根切碎(杉木切斷內色紅者是油杉若色白者不堪用)煎濃湯。將腫腳先熏後洗。一二次自消。又以紅糟一大碗。加生薑生蔥。三味同煎湯。先熏後洗。
白話文:
胎癩:用土茯苓(焙乾研磨成粉,二兩)、苦參(焙乾研磨成粉,五錢)、陳芭扇(炙烤,一兩),以柏油一杯調和後塗抹患處,可以根治。剛開始塗抹時會疼痛,過一段時間就會停止,不用害怕。
水腫:如果水腫從腳部開始,並向上蔓延至腹部,則較難治療。取油杉根(選用切斷後內部呈紅色的杉木,白色者不可用)切碎,煎成濃湯,先用藥湯熏患處,再用藥湯洗患處,一到兩次即可自行消退。另外,也可取紅糟一大碗,加入生薑、生蔥,三者一起煎成藥湯,先熏後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