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1)

1. 腳麻腹瀉疼痛熨臍方

倭硫黃,上肉桂,吳茱萸,丁香(各一錢),麝香(三分)共研細末。每用二分。青蔥汁調勻。置臍中。外貼一小膏藥。炒熱麩皮熨之。不可誤入口中。(一方無吳萸有香附共五味各等分摻暖臍膏貼臍上)並治吊腳痧。

白話文:

雄黃,肉桂,吳茱萸,丁香(各一錢),麝香(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二分。青蔥汁調勻。敷在肚臍上。外敷一小塊膏藥。用炒熱的麩皮熨燙。不可誤食入口中。(另一種藥方中沒有吳茱萸,有香附,五種藥材各等分,加入暖臍膏,敷在肚臍上)都可以治療吊腳痧。

脾元虛損。霍亂不吐瀉。腹脹如鼓。心胸痰塞。丁香(七粒),菖蒲根(五錢),甘草(炙一兩),生薑(三大片),鹽(一合)炒熨。

白話文:

脾臟功能極度虛弱。霍亂不吐不瀉。腹部膨脹得像鼓一樣。心胸中痰液阻塞。丁香(七粒),菖蒲根(五錢),甘草(一兩,經炙熱處理),生薑(三大片),鹽(一合)炒熱,再熨敷患處。

2. 痧症

與霍亂參看

3. 刮痧法

擇一光滑細口瓷碗。另用熱水一鍾。入香油一二匙。將碗口蘸油水。令其緩而且滑。兩手覆執其碗。於病人背心上。輕輕向下順刮。(切忌倒刮)以漸加重。碗干則蘸油水。再刮良久。覺胸中脹滯下行。始能出聲。頃之腹中大響。大瀉如注。其痛遂減。睡後通身搔癢。或發出疙瘩遍身而愈。

白話文:

挑選一個光滑、細口的瓷碗。另外準備一碗熱水和一兩勺香油。將碗口沾上油水,讓它變得光滑不黏。雙手握住碗,在病人的背上輕輕向下刮,不要倒著刮。逐漸加重力度。如果碗乾了,就再沾上油水繼續刮。持續刮很久,直到感覺到胸中的悶脹往下走,呼吸變得順暢。不久後,腹部會發出很大的響聲,大便像水一樣地瀉出來,疼痛就會減輕。睡醒後身體會發癢,或出現疙瘩,但這些症狀會逐漸消失。

今有於頸臂刮痧者。亦能治病。然五臟之系。咸附於背。向下刮之。邪氣隨降。故毒深病重者。非刮背不可也。此為痧症起死回生簡便良方。最靈最穩。(吾鄉有用銅錢蘸香油或水刮痧者似較簡便),又擦法。以食鹽一握。揉擦兩手腕。兩脅。兩足心。並心窩。背心八處。擦出紫紅點許多。

白話文:

現在有在頸部和手臂刮痧的方法。也可以治病。但是,五臟的連接處都在背部。從上往下刮痧,邪氣隨之而降。所以,病情比較嚴重的人,非得刮背部不可。這是痧症起死回生的簡單良方,非常靈驗且可靠。(我家鄉有人用銅錢沾香油或水刮痧,似乎比較簡便)。另外還有擦拭的方法。用一把鹽,擦兩隻手腕、兩側腰部、兩隻腳底板,以及心窩和背心,共八個部位。擦出許多紫紅色的點。

自然漸漸鬆快而愈。一切痧脹。及中暑霍亂等症。雖垂死亦活。真良方也。又方嫩車前草(七根)揉軟。塞鼻孔內。男左女右。

白話文:

自然就會慢慢放鬆而治癒。所有的痧脹、中暑、霍亂等症狀,即使垂死也可能起死回生。這真是良方。還有一個偏方就是用七根嫩車前草揉軟,塞入鼻孔內。男性塞左邊鼻孔、女性塞右邊鼻孔。

4. 烏痧脹(即乾霍亂)

凡暑熱痧脹。將燒酒半鍾。用頭髮一團。蘸燒酒向胸前揩擦。以酒盡為度。痧脹即解。又用老薑汁點眼角內。男左女右。汗出即愈。

白話文:

凡是暑熱引起的痧脹。倒半杯燒酒。用頭髮一團。沾燒酒在胸口擦拭。直到燒酒擦拭完為止。痧脹頓時解除。再用老薑汁點在眼角內側。男性左眼、女性右眼。出汗後就痊癒了。

5. 絞腸痧陰症

吳茱萸,食鹽(各四兩)炒熱。用布分作兩包。輪熨其臍腹。效。陰症時痧。水足抽吊者。(即今之吊腳痧),硫黃,肉桂(各二錢五分),炮薑,硃砂(各二錢),黑附子(五錢)艾絨(二兩)和勻。布包放臍上。熨斗熨之。又辣蓼草(八兩搗爛),宣木瓜(四兩)上二味。

白話文:

吳茱萸、食鹽(各四兩)炒熱,用布分作兩包。輪流熨燙肚臍和腹部。有效。陰症時痧。水腫抽搐的患者。(即現在的吊腳痧),硫黃、肉桂(各二錢五分),炮薑、硃砂(各二錢),黑附子(五錢)艾絨(二兩)和勻。用布包好放在肚臍上。用熨斗熨燙。再用辣蓼草(八兩搗爛),宣木瓜(四兩)以上兩種。

同福珍酒(二斤)加水煎湯。乘熱揩洗手足及遍身。即愈。又樟腦(兩許一塊)布包好。浸入燒酒令透。由背脊順擦至尾閭。數十次即松。又如症輕者用燒酒薑汁擦手足。

白話文:

同福珍藥酒(兩斤)加水煮沸。趁熱擦洗雙手、雙腳和全身。即可痊癒。另外樟腦(約兩塊)用布包好。浸泡在白酒中使其徹底浸透。從背部順著擦到尾骨。擦幾十次即可放鬆。另外症狀輕微的人可以用白酒薑汁擦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