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0)

1. 唇乾裂痛

桃仁搗爛。和豬油調塗即愈。

白話文:

唇乾裂痛,用桃仁搗碎,再和豬油混合塗抹,即可痊癒。

2. 唇燥餂舌

松毛煮老豆腐貼之。日換數次。良。又橄欖磨汁塗之。或以橄欖炒研豬脂和塗之。

白話文:

用松針煮爛豆腐,敷在嘴唇上,每天換幾次,效果很好。另外,也可以用橄欖磨成汁塗抹,或者將橄欖炒熟研磨後,與豬油混合塗抹。

3. 繭唇

(口不能開合風熱蘊於脾經也),

青皮(燒灰),黃柏(各等分)為末。豬脂調塗。效。

又用新白布作卷如酒杯大。燒燃放刀口上。俟刀口汗出。取汁塗之。日搽十餘次。效。(並以青布燒灰沖酒服)又五倍子,訶子肉(等分)為末。香油調敷。神效。

白話文:

嘴唇像繭子一樣,是因為風熱之邪鬱積在脾經造成的,嘴巴張不開。

方法一:將青皮和黃柏等量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有效。

方法二:用新的白布捲成酒杯大小,燒燃後放在刀口(這裡指嘴唇裂口)上,等到刀口冒汗後,取其汁液塗抹,一天塗十幾次,有效。(同時服用以青布燒成灰沖泡的酒)

方法三:將五倍子和訶子肉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敷患處,效果神奇。

4. 緊唇

炙松脂貼上。又以蠟片炙貼之。一宿瘥。又取膝頭垢。綿裹燒敷之。又燒人屎灰敷之。

白話文:

用炙烤過的松脂貼在患處。再用蠟片炙烤後貼上。一夜就好了。也可用膝蓋上的污垢,用棉花包裹後燒熱敷。或者燒人糞灰敷在患處。

5. 缺唇

蟹(燒灰二錢),乳香,沒藥(去油各二分半)熟水和塗。即生肉。

白話文:

用螃蟹燒成的灰兩錢,加上乳香、沒藥(去除油脂,各二分半),用水調和後塗抹在缺唇處,即可使傷口癒合。

6.

與唇部參看

白話文:

與嘴唇相關部分,請參考嘴唇相關描述。

7. 口臭難聞

每早洗面時。用白牽牛粉擦牙瀨口。日久自無此病。又密陀僧(一錢),醋調瀨口。又真藿香常噙口中即解。

白話文:

口臭難聞

每天早上洗臉時,用白牽牛粉刷牙漱口,長期堅持就能去除口臭。另外,可以用一錢密陀僧加醋調和後漱口,或者經常含一些真藿香在口中,也能解決口臭問題。

8. 口瘡

陳白螺螄殼(燒存性)加兒茶(少許)為末。吹敷即愈。又生黃柏蜜炒為末。敷之。

又蘿蔔自然汁。頻瀨去涎。又草烏,南星(各一個),生薑(一塊)為末。臨臥時。貼兩手足心。便愈。又縮砂殼煅研塗之。又茄蒂燒灰敷之。又白楊嫩枝鐵上燒灰。和脂敷之。

白話文:

口瘡治療方法:

  1. 將陳白螺殼燒成灰,加入少量兒茶磨成粉末,吹敷於患處即可痊癒。
  2. 將黃柏蜜炒後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3. 用蘿蔔汁頻繁清洗,去除口涎。
  4. 將草烏、南星各一個,生薑一塊磨成粉末,睡前貼於雙手雙腳心,即可痊癒。
  5. 將縮砂殼煅燒研磨後塗抹患處。
  6. 將茄子蒂燒成灰敷於患處。
  7. 將白楊樹嫩枝在鐵器上燒成灰,與油脂混合後敷於患處。

9. 天行口瘡

橄欖核仁。研敷之。又五倍子末搽之。吐涎則愈。

白話文:

天行口瘡:用橄欖核仁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也可以用五倍子粉末塗抹。如果能吐出涎液,病情就能好轉。

10. 口吻生瘡

(世謂之肥瘡一名燕口瘡),楸白皮及濕貼之。數易。取瘥。又掘經年葵根欲腐者彌佳。燒灰敷之。

白話文:

口吻生瘡:

俗稱肥瘡或燕口瘡,可用楸樹白皮搗爛濕敷,多次更換藥物,直到痊癒。 用多年生的葵根,最好是快要腐爛的,燒成灰敷在患處效果更好。

11. 口舌爛瘡

蚯蚓,吳茱萸同研末。醋調塗足心。又川黃連,北細辛(各二分),生研極細末。

以小管吹入瘡上。神效。此方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功成而無偏勝。大人小兒並治。切忌入喉。

白話文:

口舌爛瘡

用蚯蚓和吳茱萸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在腳底心。另外,將川黃連和北細辛各取少許(各二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小管吹入瘡口內。效果神奇。這個方子,熱症用寒藥治,寒症用熱藥治,都能取得療效,不會產生偏性。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切記藥粉不可誤入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