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2. 傷寒

3. 點眼角法

粉甘草(六分)頂上梅花冰片(四分)共研極細末。凡病起一日至六日。用此藥點眼角內。分男左女右。出汗即愈。如過七日。不論男女兩眼並點。神效。

白話文:

點眼角法

將六分甘草粉末和四分梅花冰片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如果病情從發病第一天到第六天,用此藥粉點在眼角內側,男性點左眼,女性點右眼,出汗就代表病好了。如果超過七天,則不論男女,都要點兩隻眼睛,效果神奇。

4. 蔥姜熨法

治傷寒胸膈不寬作痛,一切寒結、熱結、食結、痰結、痞結、水結等症,並中氣虛弱不堪攻擊者,以此法熨之,則滯行邪散,其效如神。

連須蔥頭一大把,老生薑二大塊,生蘿蔔四五個(如無,以蘿蔔子一合代之),三味共搗爛炒熟(酒炒更妙)。用布分作兩包輪換,久久罨熨心胸脅下痛處,無不豁然自開,汗出而愈。如數次炒乾,則烹之以酒,且不宜大熱,恐炮烙難受。若大便秘結,宜兼熨臍腹。

白話文:

蔥姜熨法

治療傷寒導致胸膈不舒、疼痛,以及各種寒結、熱結、食積、痰結、痞塊、水腫等症狀,尤其適合中氣虛弱的人。用這種方法熨敷,就能使滯塞之氣運行,邪氣消散,療效神奇。

取一把帶鬚的蔥頭、兩大塊老薑、四五個生蘿蔔(如果沒有蘿蔔,可用一合蘿蔔子代替),將三種材料一起搗爛,炒熟(用酒炒更好)。用布分成兩包,輪流熱敷在心胸、脅肋下疼痛的地方,很快就能感覺到舒暢,出汗後病癒。如果多次炒乾了,可以用酒烹煮一下。熨敷時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如果大便秘結,還應同時熨敷腹部。

5. 蔥熨法

寒中三陰,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攣急疼痛,兩手無脈,似乎中風者。或厥逆唇青,男子腎囊縮入,婦人乳頭縮入,或男婦交合後氣絕等症。俱用蔥白(一斤)微搗炒熱,分二包輪換;熨肚臍下久久。俟暖氣透入自愈。並以蔥白三寸搗爛,酒煎灌之。陽氣即回。此華佗救急方也。

或用罐裝熱火,或裝滾水,放炒熱蔥上熨之更妙。病重者更以艾丸如豆大,燒氣海穴(臍下一寸五分);關元穴(臍下三寸)各七次。則脈漸現,手足漸溫,可得生矣。

白話文:

[蔥熨法]:治療寒中三陰、口噤失音、四肢僵硬疼痛、無脈症狀、陰囊或乳頭縮入等症狀。取一斤蔥白,搗碎後炒熱,分為兩包交替熨燙肚臍下部,直到暖氣透入即可痊癒。將搗碎的蔥白煮酒服用,能迅速恢復陽氣。如果病情嚴重,可用艾草製成豆大藥丸,灸氣海穴和關元穴各七次,逐漸恢復脈象和手腳溫度,即可得救。

[陰症傷寒]:因交合後受寒或食用生冷導致腹痛、陰囊內縮、乳頭內縮等症狀,可用燒紅的磚隔布熨燙腹部,或採用蔥熨法治療。輕症者可用雞蛋熨法治療。燒紅銀片放置於肚臍,覆蓋殺雞,能迅速緩解病情。如果無銀片,也可單用雞。其他方法包括胡椒配蔥頭搗泥或使用麝香、枯礬等藥物製成藥丸,按特定部位使用皆可有效。最後,用雞蛋或芥菜子與乾薑製成的餅貼於臍部,配合熨燙,能促進出汗治癒。

6. 紫蘇熨法

傷寒,內傷,積食,蓄血,小腹硬脹,大小便不通,不能言語,神思欲脫,兩目直視,手足強直,證候危篤,難以下藥者,用紫蘇(半斤)煎濃湯。

將大手巾折數層,蘸透熱絞略干,乘熱攤病人肚上至臍以下,用手在巾上旋摩,冷則再換,如此數次,候暖氣透入,其一切宿糞、硬塊、積血自下,其效如神。

如肛門秘結不通,須以蜜糖和豬膽,熬煉成條,插入糞門,導之自通,但積糞須用藥調理。

白話文:

紫蘇熨法

傷寒、內傷、積食、蓄血,導致小腹硬脹、大小便不通、不能言語、神志不清、眼神呆滯、手腳僵硬,病情危急,難以服藥者,可用半斤紫蘇煎成濃汁。將大手巾摺疊幾層,浸透熱紫蘇汁後略微絞干,趁熱敷在病人肚臍以下的腹部,用手在手巾上旋轉按摩。手巾冷了就換新的熱手巾繼續敷,如此反覆幾次,待溫熱之氣滲透進去,宿便、硬塊、積血就會自然排出。

效果非常神奇。如果肛門阻塞不通,可用蜂蜜和豬膽汁熬煉成條狀,插入肛門,引導糞便排出。但積糞之後,仍需服用藥物調理。

7. 阮河南蒸法

薪火燒地,良久掃除去火,可以水小灑。取蠶砂,若桃葉、桑柏葉、諸禾糠及麥皮,皆可,取用易得者。牛馬糞亦可,用但臭耳。桃葉欲落時,可益收取乾之。以此等物,著火處,令厚二三寸,布席臥上溫覆,用此發汗,汗皆出。若過熱,當細審消息;大熱者,可重席。汗出周身,輒便止,當以溫粉粉身,勿令遇風。

白話文:

阮河南蒸法:在地上燃燒柴火,燒很久之後清除火灰。可以用少量水灑濕地面。然後取蠶砂、桃葉、桑葉、柏葉、各種禾草的糠、麥皮等,這些都可以用,選用容易取得的就好。牛馬糞也可以用,但要注意其氣味。桃葉快要掉落時,可以多採集一些曬乾備用。將這些東西鋪在燒過火的地方,厚度約二三寸。鋪上席子躺在上面溫暖覆蓋,用這種方法發汗。汗液都排出來後,如果太熱就仔細調整,太熱可以加厚席子。汗液遍布全身後就停止,要用溫和的粉末擦拭身體,避免吹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