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凡例
凡例
1. 凡例
一是編所輯諸方,無一杜撰,皆從前人醫書雜著中採錄,因輾轉引用,非由原書,故概不註明出處。
一是編所採,皆系外治,凡是服食之方,理宜刪節,然內中間有兼須飲灌者,亦未便顧此失彼,故略載一二。
一近人立方,每以人參為滋補要藥,殊不知價重兼金,有力者固視若恆品,無力之家,即參鬚參葉,亦且難得,兼有以高麗參黨參代之者,第藥品既殊,其用迥別,非惟無益,或恐有損,外治各方,亦間有用之者,今悉棄而不錄。
一年高之人閱歷既多,性情自異,每遇疾痛,往往執不藥中醫之說,置之不理,使外治得行,費省而功多,定必首肯,為人子者,可不留意於此。
一小兒腸胃柔脆,攻伐之劑,本難輕投,及知識漸開,又皆畏於藥味,十九未能下咽,外治除針灸外,要皆無所痛苦,故兒科諸方,選取稍冗。
一痘瘄為幼科切要,諸家多不經意,且有毒劣之方,用以施治,令其暗損真元,顯促年壽者,產科又生死攸關,惟外治較為穩妥,有識者自宜廢彼從此。
一外治莫多於瘡瘍,是編雖注意內科,而所選無多,外科居十之六。(後復刪去其一二)其疔毒癰疽諸瘡無所附離者,不得不另為分類,其他皆附入各部,不復區分內外。
一通都大邑,名醫麇集之區,有疾延醫服藥甚便,即有良方,每每棄而不視,然亦有無力延醫,與醫之而或窮其術者,不妨以外治之法試之,適有效驗,非惟省延醫之費,抑且免伺候之煩,何樂如之。
一窮鄉僻壤,醫家鮮少,每遇疾病,常自隱忍,即或宣露於人,其症候或難辨識,服食之方,十必誤九,不若外治之得效,宜家置一編,時時翻閱,是所望於印送之善士。
一古方所稱㕮咀者,稱畢細切也,方寸匕者,正方一寸,散子以不落為度,刀圭者,如梧桐子大,一撮者,四刀圭,一把者二兩,略述於此,以備用時斟酌。
一轉輾傳抄,不無承訛襲謬之病。(予)本不知醫,未敢僭改,故於錄成之日,乞新安胡君謙伯校閱一過,顯然知其誤者改之,兩通者並存之,其有未盡之處,尚望當世諸君子,標出郵示,以便更正。
一是編限於刊資,搜輯無多,凡諸症候,或有未備,倘行之有效,自當廣為勸募,再以二編呈教。
白話文:
凡例
一、本書所收錄的方劑,沒有任何一個是杜撰的,都是從前人的醫書和雜著中收集來的。由於經過多次轉抄引用,並非出自原書,所以概不註明出處。
二、本書所收錄的方劑,都是外治法,所有內服的方劑都已刪除。但有些方劑需要內服和外用並施,因此也保留了一兩則。
三、近來許多人常用的方劑,都以人參作為主要的滋補藥物,殊不知人參價格昂貴,即使是有錢人,也視為珍貴藥材,更何況窮苦人家,連參鬚參葉都難以獲得。有些人用高麗參或黨參代替人參,但藥性不同,效果也大相逕庭,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有害。雖然有些外治方劑也用到人參,但本書已全部刪除。
四、年紀大的人,閱歷豐富,個性也比較固執,一旦生病,往往堅持不用藥物或西醫治療,置之不理。外治法省錢又有效,他們一定會接受,做子女的應該注意這一點。
五、小孩子的腸胃嬌嫩,不能輕易使用攻伐的藥物,而且小孩子都怕藥物的苦味,通常難以下嚥。除了針灸之外,外治法都不會讓孩子感到痛苦,因此兒科的方劑選擇較多。
六、痘瘡是兒童常見疾病,許多醫書都未重視,甚至有些方劑有害無益,會損傷孩子的元氣,縮短壽命。產科更是關係到生死,外治法相對穩妥,有識之士應該捨棄內服法而採用外治法。
七、外治法中最常見的是治療瘡瘍,本書雖然也注意內科疾病,但選錄的內科方劑不多,外科方劑佔了六成(後來又刪減了一些)。疔瘡、癰疽等各種瘡瘍,不得不另外分類,其他都歸入各個部分,不再區分內外科。
八、在大城市,名醫眾多,生病容易求醫問藥,即使有好的方劑,人們往往也棄之不用。但是,有些人可能沒有能力求醫,或醫生醫術有限,不妨試試外治法,如果有效,不僅能省下醫藥費,還能免去侍候醫生的麻煩,何樂而不為呢?
九、在偏遠貧困地區,醫生很少,一旦生病,人們常常忍耐不治,即使就醫,症狀也難以準確判斷,內服藥物往往十之八九都會用錯。不如使用外治法,效果較好。建議家家戶戶都備一本這樣的書,隨時翻閱,這是印送本書給善士的願望。
十、古代方劑中,「㕮咀」是指切得很細,「方寸匕」是指一寸見方的量,「散子」以不掉落為度,「刀圭」是指像梧桐子那麼大,「一撮」是四個刀圭,「一把」是二兩。這些單位在此略述,以便使用時參考。
十一、由於多次轉抄,難免會有錯誤。我本人不懂醫術,不敢擅自修改,因此在編寫完成之日,請求新安胡謙伯先生校閱,明顯錯誤的予以更正,兩種說法都有的同時保留。如有遺漏之處,還望當代的各位君子指正,以便修改。
十二、本書由於刊印經費有限,收集的方劑不多,有些症狀可能沒有收錄,如果本書中的方劑有效,將廣為募捐,再編印第二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