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二 (3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2)

1. 口瘡

荸薺燒存性研末摻之。又寒食麵(五錢),硝石(七錢)水調半錢。塗足心。男左女右。

白話文:

將荸薺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然後敷在患處。另外,用寒食麵五錢、硝石七錢,加水調成半錢的藥膏,塗抹在腳心,男性塗抹左腳,女性塗抹右腳。

2. 口角生瘡

亂髮燒灰。豬油調搽。又蒸飯時收甑蓋上流下氣水。搽之效。

白話文:

口角生瘡可以用燒焦的頭髮灰,加豬油調和後塗抹。另外,蒸飯時,收集蒸籠蓋上滴下來的蒸汽水,塗抹在患處也有效。

3. 口流涎水

新桑根白皮搗自然汁塗。乾者煎濃汁塗之。效。

白話文:

口流涎水:用新鮮桑樹根的白皮搗碎取汁塗抹,如果是曬乾的桑根白皮,則煎煮成濃汁塗抹,都有效。

4. 口生白點

(俗名雪口又名鵝口),

馬蘭頭搗汁。抹之神驗。又檳榔燒枯研末。點之立效。

又黍米嚼濃汁塗效。又赤小豆研末。醋和塗。(並治重舌)

白話文:

口生白點(俗稱雪口或鵝口)可用以下方法治療:

  1. 將馬蘭頭搗碎取汁,塗抹患處,效果神奇。
  2. 將檳榔燒成炭灰研磨成粉末,點在患處,效果迅速。
  3. 將黍米嚼碎成濃稠的汁液,塗抹患處有效。
  4. 將赤小豆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以上方法也適用於治療重舌)

5. 唇腫

桑木汁塗之。

白話文:

用桑樹汁塗抹患處。

6. 唇緊

赤莧搗汁洗之。又馬芥子搗汁曬濃。揩破頻塗之。又頭垢塗之。

白話文:

用紅色莧菜搗爛取汁清洗。也可以用馬芥子搗爛取汁,曬濃後,塗抹在破損處。此外,也可以用頭垢塗抹。

7. 重舌

黃柏浸苦竹瀝點之。又巴豆(半粒),飯(四五粒),共搗爛為餅。如黃豆大。貼在印堂中。待四圍起泡。去之即愈。各項舌病皆效。

白話文:

用黃柏浸泡過的苦竹瀝汁,點在患處。再取半粒巴豆、四五粒米飯,一起搗爛成黃豆大小的藥餅,貼在印堂(眉心)。等到藥餅周圍起泡後,將藥餅取下,病就好了。各種舌頭疾病都適用。

8. 舌膜

初生小兒。有白膜皮裹舌。或遍舌根。可用指甲刮破。令出血。以燒礬末。拌如綠豆大。敷之。若摘去。兒必啞。

白話文:

新生兒舌頭上如果有一層白色薄膜,可能覆蓋整個舌頭或只在舌根,可以用指甲輕輕刮破,使其出血,再用燒過的明礬粉末,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敷在傷口上。如果把這層薄膜硬生生撕掉,孩子可能會因此啞掉。

9. 舌筍

小兒不吃乳啼哭。即看舌上倘起白泡一粒。名舌筍。不治即死。急用鮮生地取汁。如無鮮者。以乾生地涼井水浸開。搗爛取汁。塗患處數次。漸愈。

白話文:

嬰兒不吃奶,啼哭不止,如果看到舌頭上長了一個白色的泡,叫做舌筍,不治療就會死。要趕快用鮮生地黃榨汁塗抹患處;如果沒有鮮生地黃,就用乾生地黃用涼井水泡開,搗爛取汁塗抹患處幾次,就能慢慢痊癒。

10. 木舌

黃葵(一錢為末),黃丹(五分),和敷。又蒲黃研末。時敷舌上。其腫自消。

舌忽脹大腫硬。即時氣絕。名翣舌。百草霜酒調塗舌上。即消。又幹姜,蒲黃(等分)為末。乾擦患處。

蛇舌(其舌常卷兩邊口角者是),明雄黃研末。點舌數次即安。

白話文:

木舌

黃葵一錢磨成粉末,黃丹五分,混合後敷於患處。也可以將蒲黃研磨成粉末,隨時敷在舌头上,腫脹就會自行消退。

如果舌頭突然腫大、堅硬,馬上就會氣絕,這叫做「翣舌」。可以用百草霜用酒調和後塗在舌头上,腫脹就會消退。也可以將乾薑和蒲黃等量磨成粉末,乾燥後擦拭患處。

如果是蛇舌(舌頭經常捲曲到兩邊嘴角),可以用雄黃研磨成粉末,點在舌头上几次,就能痊癒。

11. 舌瘡飲乳不得

白礬和雞子置醋中。搽兒足底自愈。

白話文:

用白礬和雞蛋放在醋裡攪拌,然後塗抹在孩子的腳底,就能自然痊癒。

12. 語遲

小兒四五歲。只會叫人。不能言語。以赤小豆研末。酒調塗舌下。二三次即能說話。

白話文:

小孩四五歲了,只會喊人,不會說話。用赤小豆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塗在舌下,兩三次就能說話了。

13. 喉嘶聲啞

蝦蟆膽取汁。點舌上立愈。

白話文:

喉嚨沙啞,可以用蟾蜍膽汁點在舌頭上,馬上就能痊癒。

14. 頸軟

乃肝腎虛風襲入。用生附子。(去皮臍),生南星(各二錢),為末。薑汁調。攤貼天柱骨上。

白話文:

頸部疼痛僵硬是因為肝腎虛弱,風邪入侵所致。用生附子(去掉皮和臍眼)、生南星(各兩錢),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敷貼在天柱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