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跋

回本書目錄

1.

外治壽世方初編四卷。予友鄒君儷笙所手輯。而囑予校勘者也。外治之法。惟針灸最古。然非熟讀靈樞。深明經絡者。不能用以施治。故世之醫者。動以法仲景為言。而實未窺仲景之堂奧。不過廢棄針灸。僅知以湯液治病而已。第老人小兒。不喜服藥者多。一則精血耗竭。一則臟腑嬌嫩。

白話文:

《外治壽世方初編》共四卷,是我朋友鄒儷笙親手彙編的,他委託我負責校勘。外治的方法中,只有針灸是最古老的。然而如果不通讀《靈樞》,深刻理解經絡,就無法用針灸來治病。所以世上的醫生,都以遵循仲景的方法為口頭禪,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領悟仲景的精髓。他們只是放棄了針灸,只知道用湯藥治病罷了。但是,老人和小孩子大多不喜歡喝藥。老人是因為精血耗竭,小孩子是因為臟腑嬌嫩。

要皆不堪攻伐。產婦癆人。用藥更難。古方所以有熨浴熏蒸諸法。以補其術之窮。唐宋諸公。在在講求。且有湯藥不能盡病之說。則除針灸以外。非用熨浴熏蒸之法。將何以收其功效。是編之成。固宜於窮鄉僻壤醫家鮮少之區。亦豈不為杏林切要之書哉。

白話文:

所有虛弱的人,都不能接受針灸治療。產婦和癆病患者,用藥更困難。古代的醫方,因此有了熨、浴、燻、蒸等方法,以彌補針灸術的不足。唐、宋時代的眾多名醫,專門研究這些方法,並提出「湯藥不能治癒所有疾病」的說法。因此,除了針灸之外,如果不使用熨、浴、燻、蒸等方法,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本書的編成,對於窮鄉僻壤、醫家稀少的偏遠地區固然合適,難道不也是杏林醫界的切要之書嗎?

光緒三年丁丑天中節新安胡增彬謙伯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