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一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4)

1. 治諸積及氣血食

三鼓白馬糞。同大蒜搗敷。

白話文:

治療各種積聚和氣血食積:用白馬糞三錢,與大蒜搗碎後敷貼患處。

2. 治卒暴症方

蒜(十片去皮取五月五日戶上者),伏龍肝(鴨蛋大一枚),桂心(一尺二寸),上三味合搗。以陳酒和之如泥。塗著布上。掩患處。三日即消。又腹中暴症。有物如石。痛刺啼呼不治。百日死。用商陸根搗汁或蒸之。以布藉腹上。以藥鋪布上。以衣覆之。冷即易。晝夜勿息。

白話文:

治卒暴症方:用十瓣五月五日午時採摘的蒜頭(去皮),一枚鴨蛋大小的伏龍肝(可能是指某種藥材,需查證),以及一尺二寸長的桂心(桂樹的樹心)這三種藥材搗碎混合,用陳年酒調成泥狀,塗在布上敷在患處,三天即可消腫。 另有一種腹部暴病,症狀是腹部有如石頭般硬塊,疼痛難忍,哭喊不止,若不治療,百日內會死亡。此症可用商陸根搗碎取汁,或蒸煮後,以布墊在腹部,將藥敷在布上,再用衣物蓋好。如果藥敷冷了就需更換,需晝夜不停地敷。

3. 治鱉症

陳醬茄(燒存性),入麝香,輕粉(各少許)脂油調貼。奇效。

白話文:

治療鱉腫的方法:將陳年醬油浸泡過的茄子燒成炭灰,加入麝香和輕粉(都取少量),用豬油調和後敷貼患處。效果奇佳。

4. 治積塊龜鱉症

白馬尿同白殭蠶搗敷。

白話文:

用白馬的尿液和白僵蠶一起搗碎,敷在患處。

5. 治發症

(乃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胃間如有蟲去來惟欲飲油),

油(一升)以香澤煎之。安病人頭邊。以口鼻臨油上。勿使飲。及敷之鼻面。並令有香氣。當叫喚取飲。不得與之。必疲極眠睡。其發症當從口出飲油。人專守視之。並備石灰於旁。見症。以灰粉手捉症抽出。須臾抽盡。即是發也。初從腹出。形如不流水中濃菜。隨髮長短。

形亦如之。無忌。又(胸喉間覺有症蟲上下偏聞蔥豉食香此是發蟲故也)油煎蔥豉令香。二日不食。張口而臥。將油蔥豉置口邊。蟲當漸出。徐徐以物引去之。無所忌。

白話文:

治發症

這是因為人吃了某些東西,久而久之,胸胃之間就好像有蟲子在爬動,只想要喝油。

將一升油用香料煎煮,放在病人頭邊,讓病人嘴巴和鼻子靠近油的上方,不要讓病人喝油,並將油塗抹在病人的鼻子和臉上,讓病人聞到香味。病人會因為想喝油而叫喊,但絕對不要給他喝。等到病人因為疲倦而睡著了,病症就會從口中吐出油來。要專人看守,並準備石灰在旁邊。一旦看到病症出現,就用石灰粉用手抓住病症把它拉出來,很快就能全部拉出來,這就是發病的過程。一開始會從腹部出來,形狀像是不流動的濃稠蔬菜,長度隨著病症的長短而變化,形狀也一樣。不用忌口。

還有一種情況是,胸喉間感覺有蟲子在上下爬動,尤其聞到蔥豉的香味時更加明顯,這是因為蟲子發作的緣故。用油煎煮蔥豉,使其散發香味。兩天內不要吃東西,讓病人張開口躺著,把煎好的油和蔥豉放在病人嘴邊,蟲子就會慢慢地出來。慢慢地用東西把它引出來,不用忌口。

6. 食積

7. 治食積

凡飲食停滯。胸隔脹滿。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瀉。或年老。或體虛。難以攻擊內消者。用亂髮(一團剪斷),酒麴(一個小者二三個亦可),蔥白(七個),老薑(二錢),胡椒(七粒)以雞蛋(一個)破殼。傾入碗中。將各藥搗融。和入調勻。用隔夜燈油煎成一餅。貼病人心口下胃脘處。

(先用燈油於胃脘處順擦十次再貼如嫌太熱用紙隔貼亦可)用布帶束住。冷則煎熱再貼。約一二時。似覺鬆動。即便取去。其病立愈。屢試神效。若治小兒。藥料可以稍減。(又紫蘇熨法亦極神效見傷寒門)

白話文:

治療食物積滯的方法:如果飲食停滯,導致胸膈脹滿,或是便秘,或是腹瀉,或是老年人或體虛者,難以用藥物內服消除積滯,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取一把剪斷的亂髮,一小塊酒麴(二到三個也行),七根蔥白,兩錢老薑,七粒胡椒,以及一個雞蛋。將雞蛋打碎倒入碗中,把其他藥物搗碎,混合均勻,用隔夜的燈油煎成藥餅,貼在病人胸口下方胃脘處。(先用燈油順著胃脘處擦拭十次,再貼上藥餅;如果覺得太熱,可以用紙隔著貼。)用布帶綁住。藥餅冷了就再煎熱貼上。大約一兩個小時,感覺症狀緩解,就可以取下藥餅,病就好了。屢試不爽。如果治療小兒,藥量可以減少一些。(另外,紫蘇熨敷法也很有效,詳見傷寒篇)

8. 食積血痞

蔥白搗和蜜攤布上。貼患處。用熨斗微火熨之。

治積聚。及老人虛寒便秘。巴霜,乾薑,良薑,白芥子,硫黃,甘遂,檳榔(各等分)飯丸清早花椒湯洗手。麻油塗掌心。握藥一丸。少時即瀉。欲止瀉。冷水洗手。

治老人傷冷。及難化之物。生薑或紫蘇煎湯。揉擦心胃肚腹。氣通即食自化。或煎湯傾浴盆中坐揉。

白話文:

食積血痞

將蔥白搗碎,和蜂蜜混合後,攤在布上敷貼患處,用熨斗輕輕熨熱。

此方可治療積聚,以及老年人虛寒便秘。取巴豆霜、乾薑、良薑、白芥子、硫磺、甘遂、檳榔等量,製成飯丸。清晨用花椒水洗手,麻油塗抹掌心,握住藥丸服用,不久就會腹瀉。如果想停止腹瀉,就用冷水洗手。

治療老年人受寒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積滯,可用生薑或紫蘇煎湯,揉搓心窩、胃部和腹部,氣血通暢後,食物就能自行消化。或者將煎好的湯倒入盆中,坐著浸泡並揉搓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