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三 (12)
卷三 (12)
1. 陰囊生瘡
花椒(七粒),蔥頭(七個)煎濃湯洗之。又綠豆粉,蚯蚓糞(等分)研塗之。
白話文:
陰囊患處用七粒花椒和七個蔥頭煎煮成濃湯清洗。再將等量的綠豆粉和蚯蚓糞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
2. 陰瘡爛痛
杏仁燒黑。研成膏。頻敷。
白話文:
杏仁燒成炭黑,磨成膏狀,經常塗抹患處。
3. 陰癢生瘡
胡麻嚼爛敷之。又煮桃皮和黍米汁洗之。又爛煮黃柏洗之。又用白蜜塗之。
又黃連,黃柏(各等分)為末。先煮肥豬肉湯洗之。然後以藥敷。
陰囊爛盡。止留二子者。鳳仙花子,甘草(等分)為末。麻油調敷。即便生肉。
白話文:
胡麻磨碎後敷在患處。也可以煮桃皮和黍米,用其汁液清洗患處。 用煮爛的黃柏水清洗患處。也可以用蜂蜜塗抹患處。
另外,將黃連和黃柏等量研磨成粉末。先用煮熟的肥豬肉湯清洗患處,再將藥粉敷在患處。
如果陰囊潰爛殆盡,只剩兩個睪丸,則將鳳仙花子與甘草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就能長出新肉。
4. 陰囊油濕
以飯湯洗之。後用六一散。(數錢)加冰片(一分)搽之。二次即愈。
白話文:
用米湯清洗陰囊,然後用六一散(適量)加冰片少許(約佔藥量的十分之一)調勻後塗抹。通常塗抹兩次就能痊癒。
5. 陰囊濕癢
麩炭,紫蘇葉共為末。撲之。又荷葉(三個),吳茱萸(三錢)煎湯洗之。又地骨皮(二兩),吳茱萸(五錢)煎湯。久久熏洗。三五次愈。
白話文:
陰囊濕癢可用麩皮炭末和紫蘇葉末混合後,直接塗抹患處。也可以用三個荷葉和三錢吳茱萸煎水清洗患處。長期緩慢的症狀,則可用二兩地骨皮和五錢吳茱萸煎水熏洗患處,療程約需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6. 陰下濕癢
槐白皮(炒)煎水日洗。又蒲黃末敷。數次愈。又礬石(熬令汁盡),蛇床子,黃連(各三分),為末。盛疏布袋中。撲患處。
白話文:
陰部潮濕搔癢,可用白槐樹皮(炒過)煎水每天清洗患處。也可將蒲黃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多次這樣治療後即可痊癒。另外,也可將明礬(熬煉至水分完全蒸乾)、蛇床子、黃連(各取三份)磨成粉末,裝入稀疏的布袋中,輕輕撲在患處。
7. 腎風陰癢
以稻草燒皂角。煙燻十餘次即止。
白話文:
用稻草燒皂角,用煙熏患處十幾次即可。
8. 腎囊癢
乾者用油核桃研油潤之。濕者用爐甘石灰蛤粉末摻之。又幹荷葉摘碎。以口水潤軟。貼癢處。立效。又艾葉,蘇葉,明礬(各三錢)煎水洗之。
白話文:
腎囊癢:
乾燥的,用油核桃磨成的油潤滑患處。潮濕的,用爐甘石、牡蠣粉末混合塗抹。另外,將乾荷葉摘碎,用口水弄濕軟,貼在癢處,效果很快。也可以用艾葉、蘇葉、明礬(各三錢)煎水清洗患處。
9. 陰奇癢難忍
用青夏布舊蚊帳燒存性。麻油調搽。即愈。(並治走遊風)
各種疝氣初起。寒熱疼痛。如欲成囊癰者。新鮮地骨皮,生薑(各四兩)共搗如泥。以絹包於囊上。其癢異常。一夕即消。永不再發。
白話文:
陰奇癢難忍
用舊青色夏布蚊帳燒成灰,再用麻油調和後塗抹患處,就能很快痊癒。(此法也可治療遊走性風濕病)
各種疝氣初期,伴隨寒熱疼痛,好像要化膿成囊腫時,可用新鮮地骨皮和生薑(各四兩)搗成泥狀,用絹布包好敷在患處。奇癢難耐的情況,一夜就能消除,而且不會再復發。
10. 濕疝陰丸作痛
蘄艾,紫蘇葉(烘),川椒(炒熱各三兩),上三味拌勻。乘熱絹袋盛。夾囊下。勿泄氣。
白話文:
將艾草、紫蘇葉(烘乾)、川椒(炒熱)各三兩,混合均勻,趁熱用絹布袋盛裝,夾在患處(陰囊)。注意保持熱度,不要散發熱氣。
11. 疝氣偏墜
用肥薑切片。鋪湊板上。上堆蘄艾一尖。點火燒之。候將完。即乘熱帶火連姜並艾搗極爛。將鮮菜葉一大片。放手掌內。即以姜艾攤勻菜葉上。用手向腎囊底下托之。初時其冷如冰。須臾滾熱。通身出汗而愈。又牡蠣(煅),良薑共為末。用津唾調塗之。立消。
又苦楮樹葉(半斤)煮滾放壇內。先熏後洗。每日數次。甚效。又大茴香炒熱。作兩布包。更換熨之。又生石菖蒲,柑子葉,京茴香(各一錢),搗極融爛。置酒壺內。加開水一碗。將壺入鍋內。隔水燙滾。於患處隔衣頻頻熨之。止痛如神。又蓖麻子(七粒)和飯搗為丸。敷腳心。
左痛敷左。右痛敷右。雙痛雙敷。又凡患偏墜。如服荔枝核小茴香等藥不效者。此熱症也。取芙蓉花根(要丹心者)用皮搗極融爛。加大黃末敷患處。二三日必愈。
白話文:
疝氣偏墜的治療方法:
取肥厚的薑片放在木板上,上面放少許蘄艾,點火燒灼至將盡。趁熱將燒過的薑和艾搗爛,放在一片新鮮的菜葉上攤勻,用手托住患處(腎囊下方)。一開始會覺得很冰涼,不久就會感到滾燙,全身冒汗,病症即可痊癒。此外,也可以將牡蠣(煅燒過的)和良薑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患處,馬上就能消腫。
另外,可用半斤苦楮樹葉煮沸後放入壇中,先熏患處再清洗,每日數次,效果很好。或者用炒熱的大茴香,用布包好,反覆熱敷患處。亦可用生石菖蒲、柑子葉、京茴香等分量搗爛,放入酒壺中,加一杯開水,隔水加熱,用熱壺頻頻熨燙患處,止痛效果奇佳。再者,可用七粒蓖麻子與飯一起搗碎成丸,敷在患處的腳心(左痛敷左腳心,右痛敷右腳心,兩邊都痛就兩邊都敷)。
如果患有疝氣偏墜,服用荔枝核、小茴香等藥物無效,這屬於熱症。可用芙蓉花根(需帶有紅色髓心的)的皮搗爛,加入大黃粉末敷於患處,兩三天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