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三 (11)
卷三 (11)
1. 瀉燭疳
(半邊溜爛者是又名蠟燭瀉),
從內爛出者。將人腳跟上老皮(不拘多少瓦上焙脆為末)黃柏(末)用豬膽汁拌。曬乾再研。摻患處。烏金紙包頭。又蜒蝣,雄黃(各三錢)同研敷。
白話文:
瀉燭疳(患處皮膚半邊潰爛的,也稱為蠟燭瀉),內部潰爛向外流膿。將病人腳跟上的老皮(多少都行,瓦片上焙烤至脆,研成粉末),黃柏(研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和,曬乾後再研磨,敷在患處,用烏金紙包紮。另外,也可以用蜒蝣(一種昆蟲,需查證確切種類)、雄黃(各三錢)研磨後敷用。
2. 龜頭腫痛
兒茶,冰片(研細各三分),甘草水洗後搽。
白話文:
龜頭腫痛:用兒茶和冰片(磨成細粉,各三分)混合,用甘草水清洗患處後塗抹。
3. 玉莖濕癢
肥皂(一個)燒存性。香油調塗。
白話文:
用肥皂燒成灰,再用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4. 陰囊腫痛
煨蔥入鹽。杵爛塗。又以醋和麵塗之。或炙令熱熨之。又釜月下土。以雞子白和敷之。效。又蔥白,乳香搗塗。即時痛止腫消。又陰腫核痛。人所不能治者。蔓菁根搗爛敷之。
白話文:
陰囊腫痛
將蔥用火煨過後加鹽搗爛敷上。也可以用醋和麵糊敷。或者烤熱後熨敷。還可以用釜底下的泥土,和雞蛋清一起敷,都有效。另外,將蔥白和乳香搗爛敷上,能立刻止痛消腫。即使是別人治不好的陰囊腫塊疼痛,用蔓菁根搗爛敷上也能見效。
5. 陰腫如斗
取莧菜根搗敷之。又搗馬鞭草敷之。又痛甚者。雄黃,甘草(各一兩),白礬(二兩)共為細末。每用一兩。滾水五升。煎至三升。沖和。洗患處良久。再暖洗至冷。候汗出即瘥。(並治疝疼腎子疼)又腫痛如燈籠者。灶口黃土,蒼朮(炒),牡蠣(煅各等分)為末。用紗作袋撲之。
白話文:
陰囊腫脹如斗大,可用莧菜根搗碎敷在患處。也可以用搗碎的馬鞭草敷。如果疼痛劇烈,可用雄黃、甘草(各一兩)、白礬(二兩)研成細末,每次取一兩藥末,用五升滾水煎至三升,沖開藥渣,用藥液洗患處很久,再用溫水洗到水涼,待出汗後病就好了。(此法也治療疝氣痛、腎臟疼痛)。如果腫痛像燈籠一樣大,則可用灶灰、炒蒼朮、煅牡蠣(三者等量)研成細末,裝入紗布袋中敷在患處。
6. 腎子腫痛
牛屎燒灰。酒和敷之即愈。勿令病人知。
白話文:
將牛糞燒成灰,用酒調和後敷在患處,即可痊癒。不要讓病人知道方法。
7. 腎子偏墜作痛
(熱而睪丸舒縱也),大黃和醋塗之。又棉花子煮湯入甕。將腎囊坐入甕口。俟湯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氣。即效。(並治陰囊腫大潮濕)
白話文:
睪丸腫脹下垂疼痛,可用大黃加醋調敷患處。另外,可用棉花子煮湯,然後將盛湯的甕口朝上,讓患部(陰囊)坐在甕口上燻蒸,待湯水變涼為止。如此一到兩次,就能散去寒氣,疼痛自然會減輕。此法也可治療陰囊腫大潮濕。
8. 繡球風
五倍子,松蘿茶(各五錢)為末。茶調敷。又杉木焙灰。熟雞子黃炒油調搽。
陰囊腫如水晶。腎子腫大潮濕。灶心土(三升)研碎炒熱。鋪凳上。再以川椒小茴香(各一兩)研末。撒在上面。將陰囊熏燙。冷則再炒。三次愈。
陰囊忽然腫大。多因坐地所受風濕。或蟲蟻吹著所致。蟬蛻(五錢)水煎洗腫處。二三次即愈。又雄黃,枯礬茶調敷。隨敷隨效。
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研各三兩),米粉(五合),上共搗研。如常用粉法。拓患處。粉濕更拓之。
白話文:
繡球風
用五倍子、松蘿茶各五錢,磨成粉末,用茶水調勻後敷在患處。也可以用杉木焙過的灰,與熟雞蛋黃炒出來的油調勻後塗抹。
陰囊腫脹得像水晶一樣,而且腎臟腫大潮濕,可以用灶心土三升研磨成粉末後炒熱,鋪在凳子上,再將川椒和小茴香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撒在上面,用來熏燙陰囊。如果涼了就再炒熱,反覆三次就能治癒。
陰囊突然腫大,大多是因為坐在地上受了風濕,或者被蟲蟻叮咬所致。可以用蟬蛻五錢水煎後洗患處,洗兩三次就能痊癒。也可以用雄黃和枯礬用茶水調勻後敷在患處,效果很快。
腎臟虛弱導致發熱,陰囊長瘡,可以用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米粉五合,一起搗碎研磨成粉末,就像平常使用藥粉一樣,塗在患處。如果藥粉變濕了就再重新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