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二 (2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5)

1. 牙齦腫爛出臭水

芥菜根(燒存性)研末。連敷六七次。效。又瓦松,白礬(各等分)水煎嗽之。立效。又刀豆殼燒灰。加冰片擦。涎出即安。

白話文:

牙齦腫爛流膿,可用燒過的芥菜根研成粉末,連續敷六七次,即可見效。另外,也可以用瓦松和白礬等量水煎後含漱,效果很快。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刀豆殼燒成灰,加入冰片一起擦拭患處,膿水流出後就能痊癒。

2. 走馬牙疳

(牙根腐爛者是),

凡大人熱病之後。及小兒痘症後。火毒流於胃經。致有此患。勢甚危急。甚則落牙穿腮透鼻。一二日即能致命。故有走馬之名。言其驟也。此症有五不治。不食爛舌根者不治。黑腐如筋者不治。白色肉浮者為胃爛不治。牙落穿腮鼻臭不堪聞者不治。山根上發紅點者不治。如是凶險。

命在須臾。急用生大黃(三錢),丁香(十粒),綠豆(二錢)共研末。熱醋調敷兩足心。最為神效。仍照後金鞭散治之。庶幾十可救五。又名金鞭散。綠礬(五兩煅赤透),人中白(三兩煅),明雄(二兩),真麝香,頂上梅花冰片(各一錢)先將銀針挑刮去腐肉紫血。然後將藥研末敷之。

吐出毒血惡涎。方能愈也。又名赤霜散。專治走馬牙疳。用紅棗(一枚去核),入紅砒(一粒如黃豆大)紮好放瓦上。炭火炙至棗枯煙盡為度。取出用碗蓋住候冷。加頂上梅花冰片(一分)研末。將患處洗淨吹入。效甚。久爛之孔。生肌亦速。又柳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搽。

又陳年南棗核燒灰研末摻之。又屋上貓屎。經過霜雪雨淋日曬色已白者。取下瓦上炙灰研細。放在地俟冷。加冰片(少許)研和吹之。雖延及喉間者。立愈。又蒲黃炒擦即愈。又生附子(一錢),生半夏(二錢),加蔥白共搗爛紮腳底。男左女右。鼻內有氣出。即愈。又名人中白散。

治男婦大小走馬牙疳。(並治咽喉疼痛腐爛紅赤舌腫齦臭映血牙床潰腐等症極效),人中白,兒茶,真青黛,真硼砂(各一錢),薄荷,元明粉,馬屁勃(各五分),頂上梅花冰片(二分)共研極細。(如灰面細放舌上無渣為度)摻之。如病重者。加真犀黃(三分),珍珠(五分)其效更速。

(咽喉痛用筆管吹入日三次夜二次更妙)

白話文:

走馬牙疳是一種牙根腐爛的急症,多發生在成人患熱病或兒童出痘後,因火毒流入胃經而引起。病情危急,嚴重時會導致牙齒脫落、穿破腮幫子、貫穿鼻腔,甚至在一兩天內致死,故名「走馬」,形容其病情發展迅速。

此症有五種情況難以治療:舌根腐爛而不食者;牙齦腐爛呈黑色筋狀者;牙齦腫脹發白,如同胃部潰爛者;牙齒脫落,穿破腮幫子、鼻腔,且臭不可聞者;鼻根處出現紅點者。這些情況都預示著病情凶險,性命危在旦夕。

治療需立即使用生大黃三錢、丁香十粒、綠豆二錢,研成粉末,用熱醋調和後敷於雙足心,療效極佳。同時可參考後金鞭散的治療方法。後金鞭散,又名金鞭散,由煅燒至赤透的綠礬五兩、煅燒過的人中白三兩、明雄二兩、真麝香一錢、頂上梅花冰片一錢組成。使用前先用銀針挑刮掉腐爛的肉和紫色的血液,然後將藥粉敷於患處,待吐出毒血和惡心涎液後即可痊癒。

另有一種名為赤霜散的藥方專治走馬牙疳:取紅棗一枚去核,放入一粒黃豆大小的紅砒,紮好後放在瓦片上,用炭火炙烤至紅棗燒焦、煙盡為止。取出後用碗蓋住待其冷卻,加入頂上梅花冰片一分,研成粉末,將患處清洗乾淨後吹入藥粉,效果顯著,能迅速使久爛的傷口長出新肉。此外,還可用燒成灰的柳絮加入少許麝香塗抹;或將陳年南棗核燒成灰研末敷用;或取經霜雪雨淋日曬,顏色變白的屋頂貓屎,放在瓦片上炙燒成灰,研細後待冷卻,加入少許冰片研和後吹入患處,即使蔓延至喉嚨也能迅速痊癒;亦可用炒過的蒲黃擦拭患處即可痊癒;或用生附子一錢、生半夏二錢,與蔥白搗爛後敷於腳底(男左女右),待鼻孔有氣體排出即愈。

還有一種名為人中白散的藥方,治療男女老少皆可用的走馬牙疳,以及咽喉疼痛、腐爛、紅腫、舌腫、牙齦潰爛等症:人中白、兒茶、真青黛、真硼砂各一錢,薄荷、元明粉、馬勃各五分,頂上梅花冰片二分,共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細如灰面,放於舌上無渣為度),然後敷於患處。病情嚴重者,可再加入真犀黃三分、珍珠五分,療效更佳。咽喉疼痛者,可用筆管將藥粉吹入,每日三次,夜間兩次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