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二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6)

1. 牙疳痛

蜒蝣(一條)用細夏布包之。揩在患處。二次效。又黃柏(末),青苔(各一錢),冰片(一分)研細擦。

白話文:

取一條蜒蚰(一種蟲子),用細密的夏布包起來,擦拭患處,通常擦拭兩次就能見效。另外,也可以將黃柏粉末、青苔粉末(各一錢重)、冰片粉末(一分重)研磨成細末,然後擦拭患處。

2. 牙縫出血

(一名牙宣又名牙衄),

苦參(一兩),枯礬(一錢)為末。日三揩之。愈。又枯礬敷擦。又童便溫熱。含之立止。又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敷之。又百草霜。(即鍋底下煤)敷之。又梧桐淚研細末。納縫中即止。又黃豆渣(即豆腐店中取過黃豆漿之渣黃豆為佳黑豆不可用)敷之立止。

白話文:

牙縫出血

苦參一兩,枯礬一錢,磨成粉末,每天三次塗抹患處,即可痊癒。也可以用枯礬直接敷擦患處。溫熱的童尿含在口中,也能立刻止血。燒成炭的五倍子研磨成粉末敷上,也有效。鍋底的煤灰(百草霜)敷在患處也有效。將梧桐樹的樹脂(梧桐淚)研磨成細粉,塞入牙縫中即可止血。黃豆渣(最好是用黃豆磨漿剩下的渣,黑豆不行)敷在患處也能立刻止血。

3. 滿口牙齒出血

馬糞燒存性。搽之立愈。

白話文:

將馬糞燒成灰燼,然後塗抹在出血的牙齦上,就能立刻止血。

4. 牙齒稀疏

爐甘石(煅研),石膏(各等分)日日擦之。不可刷動。久則自密。

白話文:

牙齒稀疏:用爐甘石和石膏(分量相等),每天磨成粉末後擦拭牙齒,不要刷動,長期堅持就能使牙齒變得緊密。

5. 牙關緊閉

鹽梅擦牙上。涎出即開。

白話文:

用鹽漬梅擦拭牙齒,唾液流出後牙關就會鬆開。

6. 齒折重生

雄鼠脊骨為末。每日擦揩折處。一月內即生。又雌雄雞屎(各十五顆)焙研。入麝香(末一分),先將牙根以針挑破。血出敷之。十日之間。即可重生。

白話文:

齒折重生:用雄鼠的脊椎骨磨成粉末,每天擦拭斷裂處,一個月內就能長好。另外,也可以取公雞和母雞的糞便各十五顆,烘烤研磨成粉,再加入少許麝香粉末(比例為雞屎十五顆:麝香一分),先用針挑破牙根讓血液流出,然後將藥粉敷在患處,十天內就能長好。

7. 齒黃

糯米糖燒取白灰。旦旦擦之。

白話文:

用糯米糖燒成白灰,每天早晚用它擦牙齒。

8.

9. 烏須法

五倍子(一兩),銅綠(三錢炒紅用醋淬之醋不宜多再炒再淬凡三次研碎),青礬(二錢炒研),生鹽(五分炒),先將五倍子研碎。用銅鍋炒至出油成團。放地上攤冷。再將各藥研碎。用好燒酒調成麵糊樣。蒸至鏡面為度。不宜久蒸。先用皂角水洗須一次。又用茶洗一次。

將藥乘熱濃染。俟乾用熱水洗去。其須光潤如漆。可保兩月不白。又落花生淨肉炒極焦黑。研極細。捻鬚一二日後。色黑如漆。又酸石榴結成時。就東南枝上揀大者一個。頂上開一孔。納水銀(五錢)於中。原皮封之。麻扎定。牛屎封護。待經霜摘下。傾出殼內水。用魚鰾籠指蘸水捻鬚。

久久自黑。

白話文:

烏須法

取五倍子一兩,銅綠三錢(炒至紅透,用醋淬三次,醋不宜多,每次炒後再淬,最後研碎),青礬二錢(炒研),生鹽五分(炒)。先將五倍子研碎,用銅鍋炒至出油成團,攤涼。再將其他藥材研碎,用燒酒調成糊狀,蒸至表面光亮(不宜蒸太久)。先用皂角水洗髮一次,再用茶水洗一次,然後趁熱將藥糊塗在鬍鬚上,待其乾燥後用熱水洗淨。鬍鬚就會光亮潤澤如漆,可保持兩個月不變白。

另外,取落花生仁,去掉外皮,炒至焦黑,研成細粉,塗抹鬍鬚一兩天後,鬍鬚就會烏黑如漆。還有一種方法,在酸石榴結果時,從東南枝上挑選一個最大的石榴,在頂部開個小孔,放入五錢水銀,用原來的石榴皮封好,再用麻線紮緊,用牛糞包裹保護。等到霜降後採摘,倒出石榴殼裡的水,用魚鰾包裹手指,蘸取石榴水塗抹鬍鬚,久而久之鬍鬚就會自然變黑。

10. 拔白還黑

先將白鬚抉去。用豬膽塗孔中。即生黑鬚。或用白蠟點孔中。不再白也。

白話文:

拔掉白頭髮後,用豬膽汁塗抹在毛囊孔中,就能長出黑頭髮。或者用白蠟塗抹毛囊孔中,也能防止頭髮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