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一 (7)
卷一 (7)
1. 中風發熱
大戟,苦參(各三兩)白酢漿煎洗。
白話文:
中風發熱,用大戟、苦參各三兩,加白醋煎煮後洗患處。
2. 中風逆冷
南星,川烏二味。同黃蠟融化。攤手足心(並治驚悸)
中風偏枯。表邪固結者。麻黃,白芥子研。酒調。糊半身。留出竅。不敷紙蓋。得汗即去之。
中風舌本強難轉。語不正。屬痰涎壅塞者。茯苓(一兩)蠍梢(十四個),研。酒調。擦舌。中風口喎斜,桂心略研。(三四錢)酒煮取汁。舊布蘸拓患處。正則止。左喎拓右。右喎拓左。常用自效。又皂角末。陳米醋調塗口上。左喎塗右。右喎塗左。干即易之。數次可愈。
白話文:
中風逆冷:用南星和川烏兩種藥材,一起用黃蠟融化後,塗抹在手腳心(也能治療心悸)。
中風半身不遂,屬於表邪停滯者,可用麻黃和白芥子研磨後,用酒調和,敷在半身,但要露出竅穴,不要敷上紙蓋,出汗後就取下。
中風舌頭僵硬難以轉動,說話不清楚,屬於痰涎阻塞者,可用茯苓一兩和十四個全蠍研磨後,用酒調和,塗擦舌頭。中風口角歪斜,可用研磨過的桂枝(三到四錢),用酒煮取汁,用舊布蘸取藥汁塗抹患處,歪向左邊就塗抹右邊,歪向右邊就塗抹左邊,持續使用就會有效。另外,也可以用皂角末用陳醋調和,塗抹在嘴巴上,歪向左邊就塗抹右邊,歪向右邊就塗抹左邊,乾了就換新的,塗抹幾次就能治癒。
3. 中風口眼喎斜
蓖麻子(取淨肉一兩),冰片(三分)寒天加乾薑末(二錢)生黑附子末(二錢)共搗為膏。喎左塗右。喎右塗左。今日塗明日正。俟正即宜洗去。否恐又偏於彼。又活鱔魚(一條)搗爛。左斜敷右。右斜敷左。嘴正即將鱔魚並血洗淨。免口又扯斜一邊。
屢試皆驗。又生瓜蔞絞汁。和大麥面炙熟。熨心頭。一正便止。勿令過分。又生鹿肉同生椒搗貼。正即去之。又石灰(一合)醋炒調如泥。於不患處塗之。立便牽正。(並治風痹癮疹於疹上塗之隨手即滅)又白附子,蠍梢,羌活,川芎,烏頭,藿香(各五錢),荊芥穗,防風,天麻,僵蟲,炙甘草(各一兩),薄荷(三兩),煉蜜為丸。茶或酒調塗喎處。
名牽正散。退風散熱甚妙。風而挾寒。痰氣窒閉者。可擦胸背。
白話文:
中風口眼歪斜的治療方法:
取蓖麻仁一兩(去除外殼),冰片三分,寒天時再加入乾薑末二錢、生黑附子末二錢,一起搗成膏狀。如果嘴巴歪向左邊,就塗在右邊;歪向右邊,就塗在左邊。今天塗抹,明天就會好轉。等到歪斜的情況矯正後,就要清洗掉藥膏,否則可能又歪回另一邊。另外,取活鱔魚一條搗爛,嘴巴歪向左邊就敷在右邊,歪向右邊就敷在左邊。嘴巴正了之後,就要把鱔魚和血都洗乾淨,以免嘴巴又歪向一邊。這些方法屢試不爽。
此外,將生瓜蔞絞汁,和大麥粉一起炙烤至熟,用來熨燙心口部位,一旦歪斜的情況矯正就停止,不要過度使用。也可以用生的鹿肉和生胡椒一起搗碎後貼敷,歪斜矯正後就取下。還可以用石灰一合,用醋炒至泥狀,塗抹在沒有患病的地方,就能立即牽引矯正歪斜。(此法也適用於治療風痹和癮疹,塗抹在疹子上,立刻就能消除)。
另有一種名為「牽正散」的藥丸,將白附子、蠍子尾、羌活、川芎、烏頭、藿香各五錢,荊芥穗、防風、天麻、僵蠶、炙甘草各一兩,薄荷三兩,用蜂蜜煉成藥丸。用茶或酒調服,塗抹在歪斜的地方,能退風散熱,效果很好。對於風寒夾雜、痰氣阻塞的患者,可以擦拭胸背部。
4. 中風手足麻癢
羌活煎湯洗。
中風手足不仁。有濕痰死血者。川烏,草烏(各六兩),膽南星(四兩),乳香,沒藥(末各三兩),乾地黃(一兩)陳酒調敷痛處。或用薑蔥韭(各一斤),白芥子,蘿蔔子(各二兩)油熬。黃丹石灰收。調前藥敷。
白話文:
中風導致手腳麻癢,可用羌活煎水洗患處。
中風導致手腳麻木,若伴隨濕痰、瘀血,可用川烏、草烏(各六兩)、膽南星(四兩)、乳香、沒藥(磨成粉各三兩)、乾地黃(一兩)用陳酒調和,敷在疼痛處。或者用生薑、蔥、韭菜(各一斤)、白芥子、蘿蔔子(各二兩)加油熬煮,再加入黃丹、石灰收乾,調和先前藥物一起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