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三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2)

1. 水疔暗疔

水疔色黃。麻木不痛。暗疔瘡凸色紅。使人昏狂。並先刺四畔。後用銀杏去殼。浸油中。年久者搗罨之。

白話文:

水疔顏色發黃,摸起來麻木不痛。暗疔則瘡腫突出,顏色發紅,會讓人昏迷神志不清。治療方法是先在患處四周刺破放血,然後用銀杏去殼,浸泡在油中,如果是久病的,就將浸油後的銀杏搗爛外敷。

2. 指上蛇頭疔

(又名天蛇頭生各指頭又足指頭生者亦是),

鳳仙花下半截。(連根用不用水洗)和甜酒糟搗融敷。甚效。又蜈蚣(焙枯為末),豬膽。調搽甚效。又雞蛋(一個)穿一小孔。入信石(一分)套指頭上。熱則再換。立刻止痛如神。真仙方也。又雞子開一孔。將指入內。待蛋化水。又換一個。如此三枚。必效。又活鰍搗敷。

又雄黃,枯礬(等分)研末。用麻油或醋調敷。又風菱角。燈火上燒存性。研末。香油調敷。未潰即散。已潰者止痛。立愈。又痛臭甚者。黑豆生研末。入繭內籠之。

白話文:

手指上長蛇頭疔(也叫天蛇頭,長在手指或腳趾頭上都一樣)。

可以用鳳仙花下半截(連根一起用,不用水洗),和甜酒糟一起搗碎混合後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另外,也可以用烘乾研磨成粉的蜈蚣和豬膽汁調和後塗抹,效果也很好。 也可以用一個雞蛋,在蛋殼上戳一個小孔,放入少許信石,套在指頭上,熱了就換新的,馬上就能止痛,效果神奇,真是仙方。 或者把雞蛋打個孔,把手指頭伸進去,等雞蛋化成水後,再換一個雞蛋,這樣換三次,一定有效。 也可以用活泥鰍搗碎後敷在患處。

還可以將雄黃和枯礬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麻油或醋調和後敷在患處。 或者用風菱角在燈火上燒烤至焦黑,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如果還沒潰爛就能散掉,如果已經潰爛也能止痛,很快就能痊癒。如果疼痛難忍且有臭味,可以用生的黑豆研磨成粉,放在布袋裡包起來敷在患處。

3. 疔毒痔瘡

田螺入冰片。化水點之。

白話文:

將田螺研磨成汁液,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後,再滴在患處。

4. 疔瘡走黃

陳年苔菜研末。敷上即消腫收口而愈。試過無不效。又白梅乾肉(無白梅用烏梅肉此味能拔疔根)醃荔枝肉加銀硃少許。共搗爛。溏雞矢拌勻。留頭敷效。(按走黃為疔瘡至危之症當內外兼治為是速取芭蕉葉或根搗汁灌之或服別藥專憑外治恐難全效)

白話文:

用陳年苔蘚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就能消腫收口痊癒,屢試不爽。另外,也可以用白梅乾肉(沒有白梅可以用烏梅肉代替,因為烏梅可以拔除疔瘡的根部)、醃漬過的荔枝肉,再加少許朱砂,一起搗爛,與雞糞拌勻,只留下頭部敷在患處即可見效。 (註:疔瘡走黃是病情危急的症狀,應該內外兼治才能有效。建議迅速取芭蕉葉或芭蕉根搗碎取汁服用,或服用其他內服藥物。只依靠外敷治療,恐怕很難完全奏效。)

5. 癰疽

6. 烏龍膏

治一切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取效。用隔年陳小粉。愈久愈佳。

以鍋炒之。初炒如餳。久炒則幹成黃色。冷定研末。陳米醋調成糊。熬如漆。瓷罐收之。用時攤紙上。剪孔貼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頃覺癢。聽其乾燥。久則毒自消。藥力盡。亦自然脫落矣。

白話文:

烏龍膏

治療各種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期腫脹發熱,尚未破潰者,都能有效。用隔年陳放的小麥粉,時間越久越好。

用鍋炒,最初炒到像麥芽糖一樣黏稠,繼續炒到乾燥呈黃色。放涼後研磨成粉末,用陳米醋調成糊狀,熬煮成像漆一樣的濃稠膏體,盛放在瓷罐中保存。使用時,攤在紙上,剪個孔貼在患處,立刻感到冰涼,疼痛會立即停止。一會兒會感覺發癢,讓它自然乾燥即可。久而久之,毒素自然消散,藥效用盡後,膏藥也會自然脫落。

7. 治癰腫

白蘞,黃芩,烏頭(泡各等分),搗篩末。和雞子白敷上即愈。又已潰者貼之。黃連,黃柏,地榆,白芷(各二兩),共搗為末。雞子白和塗布敷癰上。對瘡口穿布。令疏氣。又生黃豆浸胖搗塗。又豬膽汁和芥子末貼之。日三上。豬脂亦可。又蔓菁葉不見水燒灰。和臘豬脂封之。又初起者綠豆粉炒黃黑色。入牙皂(一兩)同研。米醋調敷。皮破者油調敷之。

白話文:

治癰腫的方法:

  1. 將白蘞、黃芩、烏頭(需泡製,三者份量相等)搗碎成粉末,和雞蛋清混合後敷在患處,即可痊癒。已潰爛的癰腫也適用此法。

  2. 將黃連、黃柏、地榆、白芷(各二兩)搗碎成粉末,和雞蛋清混合後塗敷在癰腫上,瘡口處要墊上布,讓氣體得以疏通。

  3. 將生黃豆泡軟後搗爛,塗敷患處。

  4. 將豬膽汁和芥末粉混合後敷在患處,一天三次。豬油也可以代替豬膽汁使用。

  5. 將蔓菁葉不沾水直接燒成灰,與臘豬油混合後敷在患處。

  6. 癰腫初期,將綠豆粉炒至黃黑色,加入牙皂(一兩)研磨成粉,用米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如果皮膚已破損,則用油調和後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