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壽世方》~ 卷四 (4)
卷四 (4)
1. 妊身熱病子死腹中
烏頭(一枚)細搗。水三升煮取大二升。稍稍摩臍下及陰下。胎當立出。
白話文:
將烏頭(一枚)仔細搗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下二升。慢慢地擦拭肚臍下方和陰部下方。胎兒應該就能生出來。
2. 子死腹中
醋炒黃牛糞。敷肚腹上。用布捆好即下。又名立聖丹。治橫生倒產。胎死腹中。用寒水石(二兩生用二兩煅赤)同研細末。入硃砂(五錢)再研。如深桃花色。每用三分。井花水調如薄漿。糊以紙。剪如杏葉大。攤上貼臍心。候乾再易。不過三次。即產。
白話文:
用醋炒過的黃牛糞,敷在肚子上,再用布捆好,胎兒就會娩出。這藥方又叫做立聖丹。可以治療胎位不正、橫生倒產以及胎死腹中的情況。 用寒水石(生用二兩,煅燒成紅色後用二兩)一同磨成細末,加入硃砂(五錢)再一起磨,磨成像深桃花的顏色。每次取三分,用井水調成稀糊狀,塗在紙上,剪成像杏葉大小,敷貼在肚臍中心。等乾了再更換,大約三次左右,胎兒就會娩出。
3. 逆產
用手中指點鍋底黑煤於小兒足心。畫一交。即刻順生。又鹽和粉塗兒兩足下。即順。又以鹽塗兒足。以指甲搔之。並以鹽摩母腹上。即順。又手足逆出者。以真灶心土塗母臍中。
白話文:
用手的中指沾取鍋底的黑色煤灰,塗在胎兒的腳底中心,畫一個交叉的符號,胎兒就會立刻轉正順利生產。
另外,用鹽和麵粉混合塗在胎兒的兩腳底部,也能幫助胎位轉正。
或者,用鹽塗在胎兒的腳上,再用指甲輕輕搔刮,同時用鹽按摩母親的腹部,也能使胎位轉正。
如果胎兒的手腳先出來,將真正的灶心土塗在母親的肚臍上,也能幫助胎位轉正。
4. 盤腸生
臨產小腸先出。不可用醋噴婦面。恐驚則神散。宜先以產婦髮梢或紙捻。入鼻取嚏。再放腸漆器中。黃耆煎湯溫浸之。自收。又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研爛。敷產婦頂心。
待腸收盡。急抹去之。勿遲。(此方須胞衣下後方可用然不如前方穩妥)又產腸不收。用芝麻油(五斤)煉溫熱。令婦坐盆中浸之半時。先用皂角炙去皮研。(少許)入鼻作嚏立上。或用蔥湯或用枳殼湯浸。均可。
白話文:
生產時小腸先跑出來。不可以拿醋噴產婦的臉,因為怕她受到驚嚇會神智渙散。應該先用產婦的髮梢或是紙捻,放入她的鼻孔讓她打噴嚏,再將跑出來的腸子放入漆器中,用黃耆煮的湯溫熱浸泡它,腸子就會自己收回去。另外,將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搗爛,敷在產婦的頭頂中心。
等到腸子完全收回去後,馬上將藥膏擦掉,不要拖延。(這個方法必須等到胎盤娩出後才能使用,但不如前面那個方法穩妥)另外,如果腸子不收回去,可以用芝麻油(五斤)加熱溫熱,讓產婦坐在盆中浸泡半個時辰。先用皂角烤過去掉外皮後研磨成粉(少許),放入鼻中讓她打噴嚏,腸子會馬上收回去。或者用蔥湯,或是用枳殼湯浸泡,也都可以。
5. 臨產胡言亂語
用四焰燈火加硃砂入盞內。點之即安。(四焰者一盞內用四燈頭是也)臨產暈絕。不省人事。生半夏搗為丸。如豆大。納鼻中。(或研末吹鼻待嚏即蘇)又覺暈即用三股麻繩。長五六尺。系產婦右腳膝上。令人捉兩頭急挽得醒。徐徐解之。
白話文:
用四個燈芯的油燈,在燈盞內加入硃砂點燃,就能使產婦安穩。(所謂四焰,就是一個燈盞內用四個燈頭。)產婦臨盆時昏厥,人事不省,將生半夏搗成丸子,像豆子一樣大,塞入鼻孔。(或者磨成粉末吹入鼻中,等待打噴嚏就會甦醒。)如果又感到昏厥,就用三股麻繩,長五六尺,綁在產婦右腳膝蓋上,讓人抓住兩端用力拉緊使她清醒,然後慢慢解開。
6. 胞衣不下
蔥白煎濃洗下部。胞即下。又取夫單衣蓋井上。立出。又當戶燒黍穰。即出。又用竹杆於堂中正梁上戮三下。即下。又取皂莢末。著鼻孔中。嚏即出。又黑豆(四五合),醋三大碗煎數滾。布蘸溫熨臍腹。並厚敷之。衣自下。又蓖麻子(十四粒去殼)搗爛。敷兩足心。衣即下。
下後速急將藥洗去。久恐腸出。如腸已出。仍用此藥敷囟門上。腸自收入。藥隨洗去勿遲。
子死衣不出。上搶心者。急取蟻垤土(三升),熬之。令熱。囊盛熨心。良。(以上臨產)
白話文:
用濃蔥白水煎煮後,清洗下體,胎盤就會下來。又或者拿丈夫的單衣蓋在井口上,產婦站立一下胎盤就會出來。又或者在門口燒黍秸,胎盤也會出來。又或者用竹竿在廳堂正樑上敲擊三下,胎盤就會下來。又或者將皂莢磨成粉末,塞入鼻孔,打噴嚏胎盤就會出來。又或者用黑豆(四五合)加三大碗醋煎煮數次,用布沾溫熱的藥汁熱敷肚臍腹部,並厚厚的敷上,胎盤自己就會下來。又或者將蓖麻子(十四粒去殼)搗爛,敷在兩腳心,胎盤就會下來。
胎盤下來後,要趕快把藥洗掉,以免太久造成腸子脫出。如果腸子已經脫出,就用這個藥敷在囟門上,腸子就會自行收入,藥要隨即洗去,不可延遲。
如果胎兒已死,胎盤卻沒出來,情況危急,有胎盤上衝心口的狀況,趕快取螞蟻窩的土(三升),炒熱,用布袋裝好熨在心口,效果很好。(以上都是關於生產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