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存淦

《外治壽世方》~ 卷一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8)

1. 治痢方

胡椒(一歲一粒打碎),大鯽魚(一個去頭尾骨腸),入椒末搗濃。敷臍上。甚效。又茜草(一握)煎水浸兩足底,又梧桐葉(三四斤)煎水洗足。又巴豆(一粒),綠豆,胡椒(各三粒),布包捶碎。用紅棗(二枚)搗為丸。敷臍上。痢即止。止後即去藥。又川椒(五錢研末),麝香(一分),大棗(一枚去皮核),將二藥末摻棗上。

白話文:

  1. 胡椒(一歲以下的研成粉末),大鯽魚(一條,去除頭、尾、骨、腸子),將胡椒末加入魚肉中搗碎至濃稠。敷貼於肚臍上,非常有效。

  2. 茜草(一把)煮水,將雙腳浸泡在水中。

  3. 梧桐葉(三四斤)煮水,用來洗腳。

  4. 巴豆(一粒)、綠豆、胡椒(各三粒),用布包裹後搗碎。取兩枚紅棗,搗成泥,將藥物混合成丸狀。敷貼於肚臍上,痢疾即可停止。症狀停止後立即取下藥物。

  5. 川椒(五錢研成粉末)、麝香(一分)、大棗(一枚,去除皮和核),將兩種藥物的粉末混合,塗抹於大棗上。

放入肚臍。不拘何等膏藥蓋之。

2. 痢疾點眼法

初胎小兒糞(瓦上焙乾一錢),雄黃(四分),梅花冰片(五釐),為極細末。水調點兩眼內角。無論紅白痢。及噤口痢危篤者。皆神效。

白話文:

初生嬰兒的糞便(曬乾並磨成粉末,取一錢),雄黃(四分),梅花冰片(五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以水調和後,點在兩眼的眼角內。無論是紅痢疾、白痢疾。以及嘴巴緊閉、無法進食的危篤痢疾。皆有顯著的療效。

3. 紅白痢

蔥(二十四根連須不見水用布拭去泥),真麻油(十二兩),鉛粉(四兩),將蔥入油熬去渣。入鉛粉收膏。油紙攤貼肚臍。一周時一換。三張全愈。孕婦忌貼。又吳茱萸黃連木香(各等分)研細末敷臍。

白話文:

  • 蔥(二十四根,連根鬚、不見水,用布拭去泥)

  • 真麻油(十二兩)

  • 鉛粉(四兩)

  1. 將蔥放入油中熬,熬到蔥渣浮出。

  2. 加入鉛粉,收膏。

  3. 將油紙攤平,將藥膏貼在肚臍上。

  4. 一週後更換新的藥膏貼布。

  5. 貼三張藥膏即可痊癒。

  6. 孕婦忌諱貼此藥膏。

另附一偏方:

  • 吳茱萸
  • 黃連
  • 木香(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敷在肚臍上即可。

4. 瀉痢至於脫肛

石榴皮,陳壁土加明礬(少許),濃煎熏洗。再用五倍子炒研細末。敷托而上。

白話文:

石榴皮,加上陳壁土和少量明礬,煮濃煎成藥液,用來薰洗患處。然後用炒過的五倍子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上面。

5. 痢後脫肛

五倍子(三錢研末),白礬(一塊),水煎洗。並可研末塗少許於肛門四旁,又五倍子炒黃為末。放熱鞋底上熨之。又經霜浮萍草。新瓦焙乾為末。熱鞋底上熨之。

白話文:

· 五倍子(研磨成末,三錢):將五倍子研磨成末,用量為三錢。

· 白礬(一塊):使用一塊白礬。

· 將五倍子和白礬一起煎煮,並用這個藥液清洗患處。

· 可以將五倍子和白礬研磨成末,然後取少量的藥末塗抹在肛門周圍。

· 將五倍子炒至黃色,然後研磨成末。將藥末放在熱鞋底上熨燙患處。

· 可以用經霜的浮萍草來治療痔瘡。將浮萍草焙乾後研磨成末,然後放在熱鞋底上熨燙患處。

6. 噤口痢

田螺(一個),搗碎入麝香(少許),罨臍中。引熱下行即效。又細辛(五錢),牙皂(一錢),蔥(三根),酒藥子(半個),大田螺(一個),共搗成泥。敷臍中。候乾即去藥。自然飲食。又新大附子(一個)切片。貼於新石灰上。灑之以水。俟熱即取附子片貼臍上。

白話文:

  1. 田螺(一隻),搗碎後加入少許麝香,敷在肚臍中。可以引熱下行,立竿見影。

  2. 細辛(五錢),牙皁(一錢),蔥(三根),酒藥子(半個),大田螺(一隻)一起搗成泥狀。敷在肚臍中。等藥乾後取下。可以自然飲食。

  3. 新鮮的大附子(一個)切成片。將附子片放在新石灰上。將水灑在石灰上,使石灰發熱。等石灰熱了之後,將附子片取下敷在肚臍上。

冷再換貼。三四次愈。又雄黃巴豆硃砂蓖麻子,麝香(各等分),搗為細末。和蜜為丸。如芡實大。收好不可泄氣。放眉心。以膏藥蓋之。一炷香久。腹內自響。即思飲食。去藥而愈。(此方百發百中可以預合濟人),又黃瓜藤(經霜者更效燒存性)香油調敷肚臍上。

白話文:

冷敷後再換貼,敷貼三四次即可痊癒。另外,還可以使用雄黃、巴豆、硃砂、蓖麻子、麝香(各等分),搗成細末,然後和蜂蜜混合製成丸劑,丸子的大小如芡實一般。將丸劑收好,不要讓它洩氣。將丸劑放在眉心,用膏藥蓋住。一炷香的時間後,腹內會自動響動,這時就會想飲食,取出藥物後即可痊癒。(這個方子百發百中,可以預先配好以濟世救人)。另外,也可以使用黃瓜藤(經霜者效果更好,焚燒後留下的灰燼),用香油調和敷在肚臍上。

,又吳茱萸研末。醋調敷兩足心極效。(此亦引熱下行之法),又木鱉子仁(六個),分作二分。用面燒餅(一個),分作兩半隻。用半餅作一劑。納在內。乘熱覆在病人臍上。一時再換半個熱餅。其痢即止。思飲食。又蒼朮甘草陳皮厚朴(各等分),為粗末。用布包之。

白話文:

另外還有吳茱萸磨成粉,醋調和之後塗抹在腳底兩心,效果極佳。(這也是引熱下行的療法),再就是木鱉子仁(六顆),分成兩份。用麵粉燒餅(一個),分成兩半。用半個餅做一劑藥。將藥倒入餅中間,趁熱敷在病人的肚臍上。一會兒再換一個半個餅。痢疾就會停止,病人也會想吃東西。還有蒼朮、甘草、陳皮、厚朴(各等份),搗碎成粉末,用布包起來,

放在肚上。將熨斗熨布上。逼藥氣入腹。病者覺腹中爽快。即將藥放枕頭下。以受藥氣。一日連熨三四五次。痛痢漸止。即能飲食矣。又真烏梅(一斤)打碎。熬水十數碗入一桶內。令病人坐桶上。周圍堵塞。不令出氣。使熱氣衝上糞門。如溫即洗。其人即睡去。隨扶令安臥待醒即思飲食。

白話文:

把藥放在肚子上,用熨斗熨燙布,讓藥物透過熱氣滲入腹部,病人會感到肚子很舒服。然後把藥放在枕頭下,讓藥物氣味透過呼吸進入體內,一天要熱敷、熨燙三四五次,腹瀉就會逐漸停止,就能吃喝東西了。另外,將一斤真烏梅打碎,煮成十幾碗水,倒入一個木桶內,讓病人坐在上面,周圍都要堵住,不能讓熱氣跑出來,讓熱氣衝入肛門,如果熱氣冷卻了,就清洗乾淨。病人就會睡著,等病人醒來後扶他躺好,靜靜等待他醒來就會想要吃喝東西了。

先以粥湯半盞食之。少頃再食。不宜飽餐。當漸漸加增。小兒烏梅減半用之。神效。又鐵秤錘(或磚石),燒紅。放瓦盆內。好醋淬入。令病人聞之。一日數次。甚效。

白話文:

先用半碗粥湯餵牠吃。過一會兒再餵牠吃。不要一下子餵飽,要慢慢地增加餵食的量。小孩子烏梅的用量減半。很有效。另外,把鐵秤錘(或磚石)燒紅,放在瓦盆裡,用好醋淬入,讓病人聞。一天多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