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手足厥冷」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手足厥冷是中醫的一個常見證候,是指手腳冰涼,甚至發紫,伴有畏寒、四肢不溫等症狀。中醫認為,手足厥冷多由寒邪侵襲、陽氣虛衰等原因引起。

寒邪侵襲:當寒邪侵襲人體,會導致陽氣受損,經脈失溫,從而出現手足厥冷的症狀。

陽氣虛衰:如果人體陽氣不足,就會導致全身陽氣運行不暢,從而出現手足厥冷的症狀。

手足厥冷的治療,首先要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如果是寒邪侵襲引起的,可以用溫經散寒的方法治療,常用中藥有附子、乾薑、桂枝等。如果是陽氣虛衰引起的,可以用補益陽氣的方法治療,常用中藥有人參、黃芪、白朮等。

手足厥冷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3. 飲食清淡,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手足厥冷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如果不注意治療,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因此,如果出現手足厥冷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緒論》曰:「少陰病,手足厥冷,大便秘而小便赤,脈沉滑者,小承氣湯主之。」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或惡寒而自汗出,譫語者。手足厥冷,胸腹熱劇者。大煩渴,舌上乾燥,欲飲水數升者。無大熱,心煩,背微惡寒者。暑病,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胸腹熱劇,或渴如狂者(本方內加黃連六分)。」
  • 2.《証治準繩‧女科》:「(傷寒太陽。)寒厥表熱裡寒,則下利清穀,食入則吐,脈沉,手足冷,用四逆湯。(傷寒厥。)熱厥腹滿,身重難轉,面垢譫語,遺溺,手足厥冷,自汗,脈沉滑,用白虎湯。(雜病發熱。)錦衣楊永興舉家避眚,有僕沉醉失避者,既而神思昏昧,遍身青傷,各煎金銀藤(即忍冬葉。)湯灌之愈。
  • 3.《脈經》:「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屬白虎湯證。
  • 4.《先哲醫話》:「中暍吐瀉,手足厥冷者,有二途、一宜四逆湯,一宜白虎湯,醫應湛思診之。(霍亂熱厥冷厥之辨,亦宜審之)。
  • 5.《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熱厥。腹滿身重,難以轉側,面垢譫語遺溺,手足厥冷,自汗,脈沉滑,里有熱也。
▼ 展開更多

附子理中湯

  • 1.《皇漢醫學》:「《痘疹金鏡錄》曰:「理中湯,治痘因裡虛寒而泄瀉,方後曰:『手足厥冷,泄瀉甚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 2.《醫方考》:「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
  • 3.《成方切用》:「治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
  • 4.《退思集類方歌注》:「人參,甘草(炙),白朮,乾薑(各三兩),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湯,治證同上,而手足厥冷者宜之。)
  • 5.《瘴瘧指南》:「治瘴毒發熱煩渴悶亂。外熱內寒。自利嘔逆。手足厥冷。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傷寒論》)**
  • 2.《得配本草》:「吳茱萸得東方震氣,直入厥陰,招其垂絕不升之陽,以達上焦。仲景於少陰症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用吳茱萸湯重固元陽於厥陰之中,良有以也。王又原曰:少陰厥陰,俱有煩躁。少陰之躁在水,由龍火不歸,薑、附得以回陽。厥陰之躁在木,乃雷火上逆,用薑、附則重其震烈矣。
  • 3.《長沙方歌括》:「治厥陰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主之。又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主之。又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 4.《退思集類方歌注》:「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吳萸、生薑溫胃散寒,人參大棗緩脾益氣,亦中焦之治法。)食谷欲嘔(必食而嘔,受病在納穀之處。)吐涎沫,(胃中有寒飲)厥利煩躁皆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少陰之陽並露矣。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故能統治以上諸證。
  • 5.《醫方集解》:「治陽明證食谷欲嘔,若得湯反劇者,則屬上焦(食谷欲嘔,胃寒也,得湯反劇,則為太陽熱嘔矣);少陰證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吐則耗陽,利則損陰。厥冷者,陰寒氣甚;煩躁者,陽氣內爭);厥陰證乾嘔吐涎頭痛(厥陰之脈夾胃,乾嘔吐沫,裡寒內格也;厥陰之脈上巔,頭痛,寒氣上逆也。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書》曰:「傷寒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必動其血,或自口鼻耳目中出,名曰下厥上竭,為難治。又咽喉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踡臥而不能自溫。又脈弱者,不可發汗,發之則寒慄不能自還,皆以當歸四逆湯主之。」
  • 2.《長沙方歌括》:「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為寒而用薑、附也。此方取桂枝湯君以當歸者。厥陰主肝。肝為血室也。佐細辛。其味極辛。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臟。通草其性極通。善開關節。內通竅而外通榮。去生薑者。恐其過表也。倍大棗者。即建中加飴之義。
  • 3.《古今名醫方論》:「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萸、生薑。
  • 4.《傷寒六書》:「咽喉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蜷臥不能自溫,當歸四逆湯。
  • 5.《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上則巔頂收引頭痛,下有脈沉弦細手足厥冷,此為在經,當歸四逆湯,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千金方》曰:「四逆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而脈欲絕者。」
  • 2.《外台秘要》:「千金四逆湯,主多寒,手足厥冷,脈絕方。
  • 3.《奇效良方》:「治傷寒大下汗後,自利清穀,身疼痛,不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乾嘔腹滿脈沉者。
  • 4.《仁齋直指方論》:「四逆湯(《和劑方》)治傷寒自利,脈微欲絕,手足厥冷。(四逆名者,四肢逆冷也。)
  • 5.《成方切用》:「(仲景),治三陰傷寒。(四逆湯為少陰主藥,然三陰通用之。太陽證脈沉,亦有用此者。)身痛腹痛,下利清穀,(三陰裡寒,自利居多。)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治四肢厥逆,故名四逆湯。四肢者,諸陽之本。寒則血脈凝澀,陽氣不能敷布,故一身盡痛,而手足厥冷也。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千金方》曰:「四逆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而脈欲絕者。」
  • 2.《備急千金要方》:「治多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方。

四逆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下利惡寒,脈微,手足厥冷,或心下痞硬者。」

桃核承氣湯

  • 1.《經方實驗錄》:「抑謂病所在大腸與子宮,猶未盡妥,未竟之義,姑留待高明發之。而熱結不在膀胱,要可斷言。後人乃欲依此「膀胱」二字,附會《內經》經絡以立說,是猶建塔於沙,其可穩乎?又大論《厥陰篇》曰:「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大青龍湯

  • 1.《古今名醫方論》:「少陰亦有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之症,與大青龍同,但脈不浮,頭不痛為辨,法當溫補。及脈浮弱,自汗出者,是桂枝症,反與麻黃、石膏,則真陽立亡矣。胃氣不至於四肢,故手足厥冷;太陽不周於一身,故筋惕肉瞤,仲景所深戒也。必細審其所不可用,然後不失其所當用耳。

理中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脾胃不和,中寒上衝,胸脅逆滿,心腹㽲痛,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又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並皆治之。
  • 2.《醫方論》:「寒有外感、有傳經、有直中、有痼冷。外感之寒先病在表,後傳入里,必發熱而惡寒,此傷寒之寒病也;直中之寒,手足厥冷,並不發熱;痼冷在內,遇寒而發,暴猝厥逆,其勢尤重,此中寒門之寒病也。施治之法,傷寒一門,在表者宜辛散,傳裡者宜辛溫。中寒一門,則每用辛熱回陽急救之法。
  • 3.《傷寒六書》:「若脈來沉遲無力,此為直中陰經真寒證之陰脈,其證無頭痛,無身熱,初起怕寒,手足厥冷,或戰慄蜷臥,不渴,兼之腹痛,嘔吐泄瀉,或口出涎沫,面如刀刮者,乃陰經自中之寒,不從陽經傳入,故不在傳經熱證治例,更當看外證如何,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四逆以溫之。其中緊要關節,吾再表而出之。
  • 4.《醫效秘傳》:「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厥者,手足寒冷,甚於四逆也。節庵曰:邪在表,則手足熱。邪在半表半裡,則手足溫。邪在陰經,則手足逆冷。然自熱至溫,至溫至冷,此傳經之邪也。輕則四逆散,重則承氣湯。若乃直中陰經之邪,初得病便手足厥冷,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
  • 5.《保嬰撮要》:「_理中湯_,治脾胃虛寒,胸膈痞滿,或心腹疼痛,痰逆嘔吐,飲食減少,氣短羸困,或霍亂吐利,手足厥冷,不喜飲水者。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証治準繩‧幼科》:「至十四歲復發,仍用人乳,不應,余令用肥厚紫河車研爛,人乳調如泥,日服二三次,至數具而愈,後常用加減八味丸而安。至二十三歲發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痊。
  • 2.《保嬰撮要》:「一小兒七歲發驚癇,每作,先君令其恣飲人乳,後發漸疏而輕。至十四歲復發,仍用人乳,不應。余令用肥厚紫河車研爛人乳調如泥,日服二三次,至數具而愈。後常用加減八味丸而安;至二十三歲發,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痊。
  • 3.《胎產心法》:「產後遍身疼痛者,因產百節開張,血脈流散,氣弱不充,則經絡間血多凝滯不散,筋脈急引,骨節不利,故有腰背不能轉側,手足不能伸屈,或身熱頭痛者,起痛散主之。若誤作傷寒,發表汗出,則筋脈瞤動,手足厥冷,變為痙證,又當十全大補湯也。若指節疼痛,補中益腎湯。
  • 4.《續名醫類案》:「一兒七歲患驚癇,令其恣食人乳,後發漸疏而輕。至十四復發,用乳不效,亦用河車丸數具而愈,常用加減八味丸而安。後至二十三歲後發,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痊。又治數小兒,皆以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六味、八味等丸,相間用之,皆得全愈。
  • 5.《醫述》:「一兒七歲發癇,每作先君令飲人乳,後發漸疏而輕;至十四歲復發,服人乳不應。余用紫河車研爛,乳調如泥,日二、三次,服至數具而愈。後常用加減八味丸。至二十三歲發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十全大補湯而痊。(薛立齋)
▼ 展開更多

大建中湯

  • 1.《金匱翼》:「_大建中湯_,方,治內虛,里結少氣,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陰縮,或腹中寒痛,或唇口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冤,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失精。
  • 2.《景岳全書》:「_八味大建中湯_,治中氣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不食,陰縮多汗,腹中寒痛,唇乾精出,寒熱煩冤,四體痠痛,及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為疹為斑,厥逆嘔吐等證。
  • 3.《証治準繩‧類方》:「_大建中湯_,治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唇口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冤痠疼,不能久立,多夢寐。
  • 4.《蘭臺軌範》:「_大建中湯_,治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冷,小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口乾,精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冤痠痛,不能久立。

小建中湯

  • 1.《類證活人書》:「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當歸散

  • 1.《秘傳外科方》:「若表證皆罷,毒氣入里者,用前雄黃丸主之。若手足厥冷,六脈俱絕者,此乃毒氣已深,氣血為毒氣所並,不能流通,是以體冷而不現,必須用木香流氣飲,連進數服,氣血流通,則脈自回矣。然後依法治之,萬無一失。

通脈四逆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傷寒邪在三陽。則手足必熱。傳到太陰。手足自溫。至少陰。則邪熱漸深。故四肢逆而不溫也。及至厥陰。則手足厥冷。是又甚於逆。四逆散。以散傳陰之熱也。
  • 2.《傷寒尋源》:「四逆湯為驅陰復陰之主藥。此因陰盛格陽。故加蔥以通其格。經云。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面色赤加蔥九莖。按下利清穀。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而裡寒者。陰盛於內也。身反不惡寒。面色赤而外熱者。格陽於外也。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 3.《古今醫統大全》:「如雲: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赤色,或口乾嘔咽痛,宜通脈四逆湯主之之屬是也。有裡寒而兼虛者,洽宜補中溫中。如雲: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又云: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人參湯主之之屬是也。
  • 4.《醫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 5.《感症寶筏》:「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陰寒盛於內也)、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格陽於外,鬱而在表也),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寒鬱其陽,則脈伏不出),通脈四逆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雜病廣要》:「若平素怯弱之人,外中寒邪而得者,蓋虛人腠理疏豁,氣血內損,故寒邪直中於中,不作熱,手足厥冷,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五積散。房勞而中寒厥逆者,四逆湯、三建湯主之,外用溫臍法。(《明醫指掌》)(三建湯今不錄,溫臍法見於後。)

烏梅丸

  • 1.《張卿子傷寒論》:「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 2.《吳醫匯講》:「_辨吐蛔_,熱厥吐蛔蛔必多,神情清楚脈形和,隨生隨吐無煩躁,瀉其濕熱勿蹉跎。厥陰傷寒屬風木,吐蟲兼吐水清綠,手足厥冷煩躁甚,烏梅丸義君須讀。
  • 3.《吳醫彙講》:「_辨吐蛔_,熱厥吐蛔蛔必多,神情清楚脈形和,隨生隨吐無煩躁,瀉其濕熱勿蹉跎。厥陰傷寒屬風木,吐蟲兼吐水清綠,手足厥冷煩躁甚,烏梅丸義君須讀。

真武湯

  • 1.《傷寒六書》:「病者手足厥冷,真武湯;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宜灸關元穴。
  • 2.《醫宗必讀》:「臍下滿也。胸腹滿為邪氣,小腹滿為有物。小腹滿,小便利,蓄血也,重者,桃仁承氣湯;輕者,犀角地黃湯。小腹硬滿,小便自利,發狂者,抵當湯。小腹滿,手足厥冷,真武湯。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冷結也,灸關元穴。
  • 3.《簡明醫彀》:「陰毒:受深重之寒,伏於腎經,致陰氣獨盛。其證腹痛下利,咽閉嘔逆,唇青面黑,手足厥冷,身如被杖,短氣難息,六脈沉微,宜服甘草湯、真武湯兼蔥熨法、熏法,灸關元百壯。三日後不可治。
  • 4.《古今醫統大全》:「【溫】小腹滿,手足厥冷,真武湯。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灸關元穴。

白頭翁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第十一論曰:產後遍身疼痛者何?答曰: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走,遇氣弱,則經絡分肉之間,血多流滯,累月不散,則骨節不利,筋脈急引,故腰背不得轉側,手腳不能動搖,身熱頭痛也。若醫以為傷寒治之,則汗出而筋脈動搖,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服趁痛散以默除之。

胃苓湯

  • 1.《雜病源流犀燭》:「至於疹後四大症,其害尤為不小,醫者更宜著急。一曰疹後癆,疹既收沒,毒邪猶鬱於肌肉間,晝夜發熱,漸至發焦膚槁,羸瘦如柴,變成骨蒸癆瘵,急須調治(宜金花丸、清火消毒湯加當歸、連翹、川芎、蘆薈、使君子、龍膽草等,胃弱兼用胃苓湯),遲則口鼻氣冷,睡臥露睛,手足厥冷搐制,必至不救。

茯苓四逆湯

  • 1.《方機》:「手足厥冷煩躁者。

甘草湯

  • 1.《簡明醫彀》:「陰毒:受深重之寒,伏於腎經,致陰氣獨盛。其證腹痛下利,咽閉嘔逆,唇青面黑,手足厥冷,身如被杖,短氣難息,六脈沉微,宜服甘草湯、真武湯兼蔥熨法、熏法,灸關元百壯。三日後不可治。
  • 2.《方機》:「咳後沖逆劇、手足厥冷、或心下悸、或頭眩、或肉瞤筋惕者。(以上諸症皆兼用南呂丸)若沖逆已愈。但咳滿者。芩甘五味姜辛湯主之。於前方內去桂加茯苓四兩(六分。)乾薑細辛各三兩(四分五釐。)
  • 3.《產孕集》:「甚者,逆搶心胸,手足厥冷,唇乾腹大,短氣促喘,宜甘草湯。
  • 4.《產孕集》:「甚者,逆搶心胸,手足厥冷,唇乾腹大,短氣促喘,宜甘草湯。

麻黃升麻湯

  • 1.《大方脈》:「_麻黃升麻湯_,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出膿血,下利不止者。

黃連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嘔吐,甚則蛔出,下利時密時疏,身微熱,手足厥冷,面色青,脈沉弦而緊者,四逆加吳茱萸黃連湯主之。四逆加吳茱萸黃連湯方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吳茱萸半升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四逆散

  • 1.《雲林神彀》:「_四逆散_,內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扶,生薑一片水煎服,手足厥冷立時蘇。(四味)

白朮散

  • 1.《赤水玄珠》:「《活人》,八物白朮散,陰痓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
  • 2.《濟陽綱目》:「_八物白朮散_,治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而無汗者。
  • 3.《醫學綱目》:「〔《活》〕,八物白朮散,治陰痓,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
  • 4.《証治準繩‧雜病》:「陽痙已前見。陰痙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宜八物白朮散。若發熱脈沉而細者,附太陰也,必腹痛,宜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又宜小續命湯。陰痙,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頸項僵直,頭搖口噤,宜附子散、桂心白朮湯、附子防風散。(上三陰例。
  • 5.《証治準繩‧類方》:「_八物白朮散_,治傷寒陰痙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恐陰氣內傷。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沈氏尊生書》:「)或胃口有痰而乾嘔(宜二陳湯,)或乾嘔而手足厥冷,總皆不離乎胃病者是。

瓜蒂散

  • 1.《傷寒論(宋本)》:「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瓜蒂散方瓜蒂赤小豆上二味,各等分,異搗篩,合納臼中,更治之,別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錢匙,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也。
  • 3.《醫學原理》:「如手足厥冷,脈乍熱結,此邪氣結胸中,心中煩滿,飢不能食,宜瓜蒂散吐之。
  • 4.《景岳全書》:「仲景曰: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飲食不能入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 5.《醫學綱目》:「飢不欲食,食則吐蛔者,厥陰病。(論見氣上衝心。)手足厥冷,脈乍緊,心煩,飢不能食者,邪在胸中,宜瓜蒂散吐之。(論見厥。)
▼ 展開更多

獨參湯

  • 1.《外科備要》:「潰瘍痙症,勢類破傷風,由亡血過多所致。牙緊體強肢搐背反,但身熱面赤,目脈赤,獨頭搖,足寒、傷口鏽澀不起為異耳。在平常則分有汗為柔痙,無汗為剛痙。此則亡血成痙、法當補虛,用十全大補湯水加鉤藤、天麻、殭蠶、梔仁服之。不應者服獨參湯,手足厥冷加桂附。若誤作風痙汗之,危矣。
  • 2.《景岳全書發揮》:「亦有陰虛於下,格陽於上,則六脈微細,全非實熱。牙縫之血大出不止,而手足厥冷者,速宜以鎮陰煎主之。若大脫血,手足厥冷,宜獨參湯、補血湯為要,此血脫益氣之法。鎮陰煎不能濟事。

清暑益氣湯

  • 1.《大方脈》:「治暑厥,由元氣虛,暑熱攻心,或夾痰濕,手足厥冷,昏憒不醒,脈虛者,服清暑益氣湯;夾痰濕者,服二香飲(俱見清暑門)。

茯苓甘草湯

  • 1.《醫學綱目》:「手足厥冷而悸者,茯苓甘草湯。手足逆而不溫悸者,四逆散加桂枝。

烏頭湯

  • 1.《方機》:「腹中絞痛。拘急不得轉側。身重。手足厥冷。陰縮者。
  • 2.《經方例釋》:「_大烏頭煎方_(《金匱要略》一名烏頭湯),治腹滿繞臍痛,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脈沉緊。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投前蜜煎一合,空腹溫服。《千金》有老薑、桂心、大棗,無黃耆、麻黃,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叫呼發作有時,使人手足厥冷。
  • 4.《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去滓,投蜜再煎,空心服。或加老薑、桂心、大棗,不用麻黃、黃耆,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腹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叫呼,發作有時,使人手足厥冷。

補中益氣湯

  • 1.《萬病回春》:「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涎不食、戰慄泄瀉、手足厥冷,皆脾胃虛弱,但服補中益氣湯,其諸證悉愈。(方見補益。)

藿香正氣散

  • 1.《古今醫統大全》:「吐瀉身涼,吐沫青白色,悶亂不渴,氣腫露睛,當補脾,宜加減四君子湯、藿香散、銀白散主之。夏月傷暑吐瀉,手足厥冷者,理中湯、藿香正氣散、五順散、車前子散、不換金正氣散可選而用之。如吐瀉之證有風搐欲成慢候,可看慢脾方論治之。

人參湯

  • 1.《中國醫藥論文集》:「此與前之處方適相反對。用於身體虛弱。手足厥冷之人。凡腹上按之無力。顏色蒼白。而見下痢性者。服之有速效。此藥主止下痢。若血氣盛而下痢者。可加黃連九·
  • 2.《皇漢醫學》:「《痘疹金鏡錄》曰:「理中湯,治痘因裡虛寒而泄瀉,方後曰:『手足厥冷,泄瀉甚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烏頭桂枝湯

  • 1.《明醫指掌》:「寒疝手足厥冷不仁,疝脹痛及身痛,烏頭桂枝湯。寒疝入腹痛,少腹引睪丸痛,泄利胸滿,補腎湯;或腎虛,寒疝偏大者,茱萸內消丸。

當歸補血湯

  • 1.《醫學芻言》:「產後血暈,用醋炭熏鼻,酒和童便飲之,不可臥倒,如氣血脫而暈者,必唇口手足厥冷,當歸補血湯,加參、附、淡姜以回陽。

消風散

  • 1.《醫學入門》:「中風身青實可駭,愈後忽遍身青色,或黑色,手足厥冷,口噤涎流,聲如拽鋸,甚則手足微搐,此因裡虛被地風所吹,名曰中風,宜消風散二錢,入蟬蛻末一錢,分三服。入生薑、薄荷汁及酒少許,溫湯浸之,連進二三服。當隨時少進,或作癮疹,或作膚疹而愈。或小續命湯去桂、附,加荊芥亦可。

生化湯

  • 1.《寧坤秘笈》:「虛脫厥去汗多,加參三四錢,棗湯煎服。加減法:脈與形俱脫將絕,必服此方,頻灌救加參四五錢於生化湯內。分娩後手足厥冷發汗,服生化湯加參三四錢,兼汗亦止加參麥冬一錢,左右脈脫亦加參。

桃花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牡蠣湯

  • 1.《類證活人書》:「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

  • 1.《皇漢醫學》:「噤口者,謂絕食也,此為裡熱至劇之證,真難治之病也。故不已者,則濃煎參連,細細呷之。如吐,再服。但一呷下咽,則十中可望一生。古醫者流,雖不無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三黃湯之類,但難立效。噤口痢脈促者,不日即手足厥冷而死也。此證溫補清涼,俱無效。

白虎加人參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清】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身不仁,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而熱,白虎加人參湯。

五積散

  • 1.《御藥院方》:「若偏覺惡寒,或身不甚熱,肢體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鹽少許同煎。如寒熱不調,咳嗽喘滿,入棗煎服。婦人難產,入醋一合同煎服之。並不拘時候。

六和湯

  • 1.《醫碥》:「每兩入黃連末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或二陳湯(見痰),或小半夏茯苓湯(見痰),並可加黃連一錢。自汗,手足厥冷,六和湯、蘇合香丸(見諸中)。自汗,手足時搐搦者,謂之暑風。緣汗出毛孔開,風乘之,火得風煽益虐,筋脈枯急故也。香薷飲或香薷湯(並見中暑),並加羌活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