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

1. 熨臍法

切碎蔥白二斤,搗如泥,裂去汁,分作四起,用絹二塊包二起,先以一包置臍上,用熨斗盛炭火,熨半炷香久,換第二包,用熨斗盛涼水熨一刻,再換蔥包,照前法,先火後水,輪流熨臍,以尿通為度。俗用蔥熨法、炒鹽熨法(見和解門),輕者,用之亦效。或取田螺肉、蔥白、豆豉等分,搗如泥,作餅,烘熱,貼臍,以布縛定。

白話文:

【熨臍法】

取兩斤的蔥白切碎,搗成泥狀,然後把泥中的汁液擠掉,分成四份。使用兩塊絹布,各自包裹兩份蔥泥。首先將一包蔥泥放置在肚臍上,再用裝有炭火的熨斗在上面熨約半炷香的時間。之後,換上第二包蔥泥,這次用裝有冷水的熨斗熨約一刻鐘。再換回蔥泥包,重複上述步驟,先用火熨,再用水熨,如此反覆在肚臘上進行,直到小便能順利排出為止。

民間常用的治療方法還有用蔥熨和炒鹽熨(詳見和解門),病情較輕的人,使用這些方法也會有效果。或者可以將田螺肉、蔥白和豆豉以等量混合,搗成泥狀,做成餅狀,加熱後,貼在肚臍上,再用布固定住。

2. 宣上法

尿閉脹滿,關格不利,服藥不效者,濃煎木通、老蔥湯,頓服數碗,旋以指探吐,再服,再探吐,以尿利為度。或用炒鹽淬童便頓服探吐,法甚簡便。

制陽光之臍治之。

俗醫不察,輒以便秘為熱,概用寒涼,殺人多矣,故詳言之。

白話文:

[宣上法]

如果出現小便不通,腹部脹滿,甚至無法正常排尿和排泄,服用一般藥物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濃煎的木通和老蔥湯,一次喝幾碗,然後用手指觸發嘔吐,接著再次服用,再次觸發嘔吐,直到能順利排出尿液為止。或者也可以選擇將炒鹽加入到煮沸的孩童尿液中,一口氣喝下並觸發嘔吐,這種方法簡單且有效。

有時,我們可以通過對肚臍進行適當的治療來控制和改善這種情況。

常見的醫生若未能詳細診斷,往往會誤以為便祕是因為體內過熱,而一味地使用寒涼的藥物,這已經導致許多患者受到傷害,所以我在這裡詳細解釋這個情況。

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

3. 二便俱閉

《總注》:前陰主氣,後陰主血。蓋膀胱之津液,血所化也,由氣而後能出;太陰之傳送,氣之運也,由血而後能潤,此便溺之流通,見氣血之依附也。清陽出上竅,呼吸是也;濁陰出下竅,二便是也,倘一息不運,則機緘閉而死矣。故二便不通,加以腹脹氣喘,嘔噦煩躁者,不可治也。

白話文:

【總結解說】:前面的生殖器官主管氣的功能,後面的肛門主管血的循環。因為膀胱中的津液,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而且必須依靠氣的作用才能排出;大腸的排泄功能,是氣在運行的表現,但又必須有血液滋潤後才能順利進行,這就是小便和大便的排泄過程,顯示了氣和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清純的陽氣從身體上方的孔竅排出,例如呼吸;混濁的陰氣從下方的孔竅排出,也就是大小便。如果一但氣的運行停止,那麼生命的機制就會關閉,人就會死亡。因此,如果大小便都無法排出,再加上腹部脹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焦躁不安等症狀,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