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19)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19)

1. 中暑

蒼朮白虎湯(見傷暑。)

補中益氣湯(見勞倦。)

生脈散(《醫錄》),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大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參(五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三錢)

上水煎服。

大黃龍丸(《百一》),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黃,硝石(各一兩),白礬,雄黃,滑石(各半兩),白麵(四兩)

上五味,研末,入面和勻,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云: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蘇。

地榆散(《良方》),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並治血痢。

地榆,赤芍藥,黃連(去須),青皮(去白,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服,如無,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白話文:

中暑

蒼朮白虎湯(功效和用法參見「傷暑」篇。)

補中益氣湯(功效和用法參見「勞倦」篇。)

生脈散(出自《醫錄》),用於治療因暑熱損傷元氣,導致身體疲倦乏力、呼吸短促、不愛說話、口乾口渴、汗流不止等症狀。或是因濕熱之氣盛行,導致肺金被火所克制,斷絕了寒水生化的來源,進而造成四肢軟弱無力、腳踝歪斜、眼睛發黑等嚴重情況,最適合服用此藥。

藥方組成:

人參(五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三錢)。

用法: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大黃龍丸(出自《百一》),用於治療中暑引起的身體發熱、頭痛,症狀類似脾胃虛寒,或是伴有煩躁口渴、嘔吐、意識昏沉、食慾不振等情況。

藥方組成:

進口硫磺、硝石(各一兩),白礬、雄黃、滑石(各半兩),白麵粉(四兩)。

用法: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麵粉混合均勻,滴水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剛打上來的新井水送服。《管見》中記載:有人因中暑昏迷不醒,灌服此藥後立即甦醒。

地榆散(出自《良方》),用於治療中暑引起的昏迷不醒、人事不知、瀕臨死亡的危急情況,同時也可用於治療血痢。

藥方組成:

地榆、赤芍藥、黃連(去除鬚根)、青皮(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各等份)。

用法: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漿水調服,如果沒有米漿水,也可以用剛打上來的新鮮水代替。如果是治療血痢,則將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