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中僅有大黃黃連二味,但按林億等方後注及考(千金翼方〉等記載,當有黃芩為是。
三者均為苦寒之味,大黃泄熱和胃;黃連泄心胃之火;黃芩泄中焦實火,三者合用,使邪熱得除,則痞結得開,氣機流暢,心下痞悶之證自除。
本方苦寒泄熱,專治無形邪熱壅滯之熱瘡。 值得重視的是,三味藥物用量輕,大黃二兩,僅為承氣之半,黃連、黃芩各一兩,用量亦輕,且煎法特殊,以麻沸湯浸漬短時,去滓溫服,是取其氣之輕揚,以泄心下熱結。
不用煎煮法,系不取重濁之味,以免達下而導瀉。全方重在泄心下熱結而消痞,而不在於瀉下燥結以蕩實。現代用於:
- 頭面部疾病如麥粒腫、鞏膜炎、沙眼、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外耳道癤、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鼻癤、鼻出血、口角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口周單純皰疹、小兒急性口瘡、牙周炎、急性智齒冠周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等見有充血明顯者。
- 以咯血、吐血為主證的呼吸和消化系統疾病。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 皮膚科和外科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脂溢性皮炎、酒渣鼻、尋常性痤瘡、蜂窩組織炎、膿皰瘡、帶狀皰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濕疹、多型紅斑、面部皰疹、痔瘡、肛裂、指骨骨髓炎、指部化膿性感染、甲溝炎、丹毒、急性乳腺炎、燒傷、凍瘡等。
- 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焦慮證、妄想型精神病、更年期綜合徵、癲癇、癔病、糖尿病、三叉神經痛、腦中風、腦動脈硬化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室性心律紊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也可運用本方。
傳統服藥法
大黃2兩,黃連1兩。以麻沸湯2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林億按:大黃黃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後附子瀉心湯,用大黃、黃連、黃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黃芩,後但加附子一昧也。《活人書》本方有黃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黃黃連瀉心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大黃2兩,黃連1兩。 主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 出處:《雲歧子保命集》卷上。 組成:大黃2兩,黃連2兩,甘草1兩。 主治:熱痞。口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