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瀰漫三焦證是溫病學派證候,指「濕熱」內犯陽明、太陰,阻於中、逆於上、侵於下,瀰漫於三焦而致上焦清肅、中焦升降、下焦排泌功能失常所出現的證候。
主要症狀是:胸悶、腹脹、噁心嘔吐、發熱煩渴、身重身痛、尿短黃、腹瀉大便溏、舌苔灰白或黃膩、脈濡滑等。
濕熱之邪經常從口鼻侵入,也可以從皮毛而入侵體內,進入人體之後主要影響脾胃、少陽與三焦。由於濕熱里傳,阻礙三焦氣化,依照邪熱盤踞之地位不同,表現也不一致。
一般「濕溫病」之濕熱瀰漫三焦證,是濕熱處於中焦,濕蘊生熱,濕熱交混,邪踞中焦阻遏氣機,上逆於肺,下阻於腸。
在《溫病條辨》中設計系列的加減正氣散應對。若三焦為濕熱之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濕熱內鬱中焦而外走經絡,全身重痛、濕痹經絡,經氣不通,用「二加減正氣散」。濕郁三焦而巳見舌苔黃、胃脘悶痛,代表濕已經熱化,用「三加減正氣散」。
本證最常見於濕溫病中,常與「暑兼寒濕證」、「暑濕困阻中焦證」、「風溫痰熱結胸證」、「暑濕郁蒸證」一起討論。
「暑兼寒濕證」兼有寒濕,濕熱瀰漫三焦是濕與熱合,濕熱交蒸,舌苔多灰白或黃膩。「暑濕困阻中焦證」火熱上犯之現象較明顯,汗出較多。暑濕困阻中焦者,其熱較高且不揚。
「風溫痰熱結胸證」是痰熱結於胸、阻於胃之現象,屬於有形之實邪,若按壓胸部會疼痛。而濕熱瀰漫三焦為無形之邪熱,若按壓胸部不會疼痛。
「暑濕郁蒸證」火性強而升散,暑濕郁蒸於上,灼傷肺絡可見咳痰帶血,但不會出現胸痞、身重...等等濕阻症狀,表現之熱性強於濕熱瀰漫三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