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桂枝湯

WU TOU GUI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4%
肝經 14%
腎經 9%
膀胱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8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桂枝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烏頭毒性: 烏頭性峻烈,易傷陰血,而白芍性微寒,能養血柔肝,緩解烏頭的燥熱之性,保護身體免受過度損傷。
  2. 調和藥性: 桂枝性溫,可助烏頭散寒止痛,但容易耗氣傷陰。白芍則能養血柔肝,與桂枝相配,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陰耗氣,提高藥效。

總之,白芍在烏頭桂枝湯中起著緩解毒性、調和藥性的作用,使方劑更安全有效。

烏頭桂枝湯中包含生薑,其主要原因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散寒溫中:生薑性味辛溫,能夠散發體內的寒氣,對因風寒侵襲所引起的身體寒冷、肢體冰冷有很好的溫暖效果。
  2. 解表散寒:生薑能夠幫助發汗,驅除體表的寒邪,有助於治療感冒初期的症狀,如惡寒無汗等。
  3. 和胃止吐:生薑還具有和胃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藥物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胃部不適,例如烏頭有一定的毒性,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生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症狀。
  4. 增強藥效:在烏頭桂枝湯中,生薑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增強整個方劑的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烏頭桂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烏頭性熱、毒性較強,桂枝性溫,甘草性甘平,具有緩解烏頭之毒、調和桂枝之溫熱之效,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減少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烏頭、桂枝合用,可增強其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並能提高藥物療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烏頭桂枝湯中包含烏頭,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烏頭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效。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溫經通絡,散寒止痛。兩藥合用,可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寒邪引起的疼痛。
  2. 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烏頭可溫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因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桂枝亦有溫經通絡之功,與烏頭相輔相成,增強了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烏頭桂枝湯用於治療一些因為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疾病,如腹痛、肢體冷痛等。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發汗解表:桂枝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能夠幫助人體排出體表的寒邪。
  2. 溫通經絡:桂枝能溫暖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寒邪阻滯導致的疼痛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3. 調和營衛:桂枝可以調和人體的營氣與衛氣,從而達到調節體溫、增強體質的目的。

烏頭桂枝湯中包含大棗,其主要原因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補益脾胃:大棗味甘性平,能夠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功能,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調和諸藥:在中醫方劑中,大棗常常被用作調和藥物之間的性味,使整個方劑更加和諧,減少藥物之間的衝突。
  3. 緩急止痛:大棗具有緩急止痛的作用,能夠緩解因寒邪侵襲引起的緊張或疼痛感。
  4. 補血安神:大棗還具有一定的補血和安神作用,可以幫助改善睡眠質量,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5. 輔助排毒:大棗能夠輔助肝臟排毒,對於含有毒性藥材烏頭的方劑而言,它可以幫助減少毒素對身體的影響。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頭桂枝湯」源於傷寒論》,成分:川烏9克,桂枝9克,生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枚。用法:將蜜煉藥物一起放入水中煎煮後服用。

主治功能: 這種湯劑主要用來治療體內寒氣和血液循環不暢,表現爲肚子疼、感到冷且腳部失去知覺,全身疼痛。用於治療腹中寒疝作痛、寒氣逆行、手腳麻木不仁等症狀。當身體疼痛,針灸和諸多藥物都不能治好時,本方劑特別有效。此外,本方也用於治療賊風侵入腹中,攻刺五臟,造成拘急得不能翻身,呼號發作的情況,有時甚至會使人陰部縮回。以下是各個成分的詳細介紹:

方劑理解: 寒氣在體內聚集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正常的營養和防衛機制無法正常運作,從而出現寒氣聚集特別是在腳部的冷感和疼痛,全身疼痛。單靠發汗或溫熱治療很難有效,因此烏頭桂枝湯通過溫熱和激活體內陽氣來驅散寒氣,促進血液和氣的流動,恢復正常的營養和防衛功能。其中,川烏具有很強的溫熱作用,可以驅散寒氣,蜂蜜的加入可以減輕川烏的毒性,同時幫助溫熱和激活身體中心部位。

臨牀應用: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寒凝血滯型):患者手指或腳趾溫度降低,怕冷,摸起來很冷,冷的時候疼痛加劇,尤其是在夜間。嚴重情況下,患部皮膚可能變黑,出現潰爛或脫落。對於這種情況,烏頭桂枝湯可以通過激活陽氣,溫熱經脈,促進血液循環來緩解症狀。

傳統服藥法


烏頭大者5枚(熬,去皮,不(口父)咀。逐冷調營。
以蜜2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5合解之,令得1升,後初服2合;不知,即服3合;又不知,復加至5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寒疝:袁素珠,青年農婦,體甚健,經期准。一日,少腹大痛,筋脈拘急而未少安,雖按亦不住,服行經調氣藥不止,遷延十餘日,病益增劇,迎余治之。其脈沈緊,頭身痛,肢厥冷,時有汗出,常常有冷氣向陰戶衝出,痛處喜熱敷。此由陰氣積於內,寒氣博結而不散,臟腑虛弱,風冷邪氣相擊,則腹痛里急,而成純陰無陽之寒疝。因處以烏頭桂枝湯:制烏頭12克,桂枝18克,芍藥12克,甘草6克,大棗6枚,生薑3片,水煎兌蜜服。連進兩帖,痛減厥回,汗止人安。換方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以溫經通絡,清除余寒,病競愈。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腹中感到寒冷下腹部痛怕冷全身酸痛麻痺四肢麻痺癱瘓睪丸疼痛腫脹陰莖、睪丸和陰囊內縮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手腕背部痛媽媽手

相同名稱方劑


烏頭桂枝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烏頭大者5枚(熬,去皮,不[口父]咀)。 主治:逐冷調營。主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賊風入腹,攻刺五臟,拘急不得轉側,呼叫發作,有時使人陰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