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五兩湯

HUANG QI WU L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九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8%
腎經 12%
肺經 12%
肝經 12%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五兩湯」方名即已點明其核心組成:黃耆。此藥為君藥,用量達五兩,佔據主導地位,其原因如下: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補氣固表之效。五兩重用,意在充分發揮其補益元氣、提升免疫力、抗禦外邪侵襲的功效。
  • 託毒生肌: 黃耆亦有託毒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一些由外邪入侵導致的瘡瘍、癰腫等病症,可輔助治療。

「黃耆五兩湯」以黃耆為君,配合其他藥材,針對不同的病症,可達到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等功效。其用量之大,彰顯了黃耆在方劑中的重要地位。

黃耆五兩湯中加入白芍,是為了緩解黃耆燥烈之性,避免其過於補氣而傷陰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等功效,可抑制黃耆燥熱之性,防止其過度升發陽氣,導致陰虛火旺。同時,白芍還可以滋養肝血,緩解黃耆補氣過度可能造成的肝氣鬱滯,使補氣的效果更為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因此,白芍的加入,可使黃耆五兩湯補氣而不傷陰,達到藥效協調,溫和補益的效果。

黃耆五兩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源於兩方面考量:

  1. 溫陽補氣: 黃耆補氣升陽,但性偏溫和,對於脾陽虛寒、氣虛乏力者,單用黃耆效果可能不足。肉桂溫腎陽、助陽氣,與黃耆搭配,能溫補脾腎陽氣,增強補氣效果,使氣血運行更順暢。
  2. 調和藥性: 黃耆甘溫,肉桂辛甘熱,二者搭配,能調和藥性,避免單味藥物過於燥烈或寒涼,使藥效更平穩,且更易於人體吸收。

總而言之,肉桂加入黃耆五兩湯,不僅增強補氣效果,更能溫陽調和,使藥效更加完善,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黃耆五兩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甘草性甘,味甘而平,能調和黃耆的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傷陰。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血、調和脾胃、緩解藥物毒性的功效。加入甘草,可以增強黃耆補氣固表的作用,提高方劑的療效。

甘草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調和藥性,更能增強藥效,使黃耆五兩湯的療效更為全面,更適合臨牀使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五兩湯」,主要成分為黃耆、白芍、肉桂、甘草,具有補氣固表、益氣養血、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黃汗:汗液呈黃色。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3.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

  4.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黃耆五兩湯」由黃耆、白芍、肉桂、甘草四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固表、益氣養血、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黃汗:汗液呈黃色。

傳統服藥法


黃耆5兩,白芍藥3兩,桂3兩,甘草3兩。
上為細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7片,大棗1枚,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黃耆建中湯(《易簡》)、黃耆建中散(《濟陰綱目》卷十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流汗顏色黃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五兩湯,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黃耆5兩,白芍藥3兩,桂3兩,甘草3兩。 主治:黃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