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風寒濕痹,是由風、寒、濕三種外邪入侵人體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受阻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這就是傳統中醫常說的「痹病」。
遠從《黃帝內經.素問》就已經提到:「風、寒、濕三氣混合而至,便形成痹病。」
痹病在現代醫學中沒有直接對應的疾病名稱,但其症狀可以與風濕性疾病、關節炎等相類似。
當風寒濕三邪滯留於肌肉、筋骨和關節時,會引起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出現以下症狀:
- 關節疼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有時游走不定,有時固定一處。
- 肢體沈重:感覺肢體沈重,活動不便。
- 麻木感:肢體可能出現麻木感。
- 活動受限: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可出現關節僵硬。
- 畏寒怕冷:患者常感到畏寒怕冷,喜歡溫暖的環境。
- 舌象脈象: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緊或濡緩。
風寒濕,這三種邪氣常彼此助長,導致疾病發生,分述如下:
- 風邪:作為陽邪,能打開毛孔,具有穿透性,為寒邪內侵提供了通路。同時,風邪帶有流動性,病症多變,痛處遊走不定。
- 寒邪:寒氣借由風邪之力深入體內,使局部氣血凝滯,導致疼痛劇烈,寒冷環境下加重嚴重性。
- 濕邪:濕氣藉助風邪的疏散性和寒邪的凝聚力,侵入筋骨和肌肉。特性為黏滯與固著,使病邪滯留於肢體,難以去除。
古人將痹病,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行痹:以疼痛游走不定為特點,多因風邪所致。
- 痛痹:固定部位的劇烈疼痛,常由寒邪引起。
- 著痹:表現為肢體麻木重著,多因濕邪所致。
- 熱痹:除了關節紅腫熱痛外,還可能伴有發熱等症狀,多由濕熱之邪引起。
除了風寒濕之外,痹病的發生與也可能因為內因,而更加嚴重,例如:經絡體質氣血虛弱、飲食不當、情志情緒失調...等等。
一個人會出現風寒濕痹,在最起初是因為身體本身的正氣、陽氣不足,是痹病產生的重要內因,並為外邪入侵提供了條件。
當人體虛弱、皮膚毛孔鬆弛、營衛之氣不足時,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古書《諸病源候論·風濕痹候》中提到:「由於血氣虛弱,容易受到風濕之邪侵襲。」
體質不佳的人,當遇到外感風寒濕邪,就成為主要的誘因,風寒濕邪的侵襲通常與環境有關。
例如:居住在潮濕的地方、涉水冒雨、睡覺時吹風受涼、或在霧露中長時間逗留,氣候突然變化、冷熱交替等,這些都容易使風寒濕邪乘虛而入。
現代人因為長期居待在冷氣房,容果又住在潮濕的地方,很容易產生這種風寒濕體質。
當代經方大師李可曾經在演講中提到「我來南方以後,看過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陽虛寒濕證的十之有八九,而陰虛火熱證的百之不見一二,一例都沒有遇到過。」
他發現,「現代人類體質多虛,陽虛者十分之九,陰虛者百難見一,六淫之中,風寒濕為害十之八九,實熱證百分之一二。地無分南北,國不論中外,全球如此,臨證萬萬不可大意。」可參見《霹靂大醫:李可》一書。
也因此,在他一生的臨床之中,非常推崇「火神派」,經常運用附子、乾薑等熱藥來治療,得到一定的療效,這就是因為現代人特殊體質現象所造成的結果。
也因為古人非常了解這種風寒濕痹,所以累積的大量的治療中藥及方劑經驗,也大量運用了「艾灸」、「熱療」的方法來改善這種疾病,得到穩定的療效。
改善的原理很單純,運用熱性的中藥或食物去寒氣,運用燥濕健脾的中藥去濕氣,運用發散風邪的中藥,許多惱人的疾病就會自然消失。
以古書《嵩崖尊生》所記載的「行氣開痹飲」為例,就是由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紅花、肉桂、細辛、續斷所組成,主治風寒濕痹,是很成用來改善痹的中藥。
由於現代醫學並不了解這三個風寒濕邪, 所以許多疾病治療起來卻曠日費時,許多疾病的根源就是源自於此。
造成風寒濕痹的3種主要原因
風寒濕痹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風寒濕痹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改善風寒濕痹的常用方劑
改善風寒濕痹的常用穴道
風寒濕痹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從現在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看來,「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綜合經絡體質」的人,體內幾乎都是累積著深深的風寒濕邪,累積到一定的年紀之後,就有可能出現風寒濕痹,只要改善體質,就可以預防或大幅減緩相關的疼痛、症狀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