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204)
別論 (204)
1. 瀉心湯之注釋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就此「不足」二字,諸說紛紜。東洞翁《類聚方》本方條下按「不足」,《外臺》作「不定」,今從之。
自此論後,歷代醫家,多左袒之,故余亦從之,「不足」當作「不定」解。若心氣不足,當和之,而無以大黃劑瀉下之理。夫心氣者,即精神之意。不定者,變動無常之義也。故心氣不定者,精神不安之謂。吐血、衄血,讀如字義。故全文之意,精神不安,吐血、衄血者,以本方為主治之義也。
本方何以主治精神不安,吐血、衄血,此為頗重要之問題,茲詳說之。由余之經驗,有本方證病者,如在大黃黃連瀉心湯證之心下痞,按之濡,而心悸動亢盛。若按觸心尖部,則有煩悸之狀。因血壓升騰,故脈呈數、疾,及皮膚黏膜,尤其於顏面口唇現充血之候,而神經過敏者,往往致諸種出血為常。由此事實考之,其心氣不定,即神經過敏者。
由顏面充血而推知腦充血之故。致大腦皮質被刺激,其必然之結果,惹起吐血、衄血,及其他諸種之出血者,不外因血壓升騰,與血管係支配下之臟器組織有充血或炎性機轉也(有本方證之病者,常有充血或熱狀,且屢因發熱而往往伴以出血。有此機轉可知矣),故仲景用有健胃、收斂、消炎性之黃連、黃芩,配以健胃、消炎且有誘導作用之大黃,如本方者乎。
瀉心湯方
大黃4.8克,黃芩、黃連各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本方為丸,名三黃丸,又名三黃圓。
《千金方》曰:「巴郡太守奏,以三黃丸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肌肉不生,婦人帶下,手足寒熱。」
求真按:「五勞、七傷者,雖為後世醫之妄語,但含有結核性疾患之意味。消渴者,糖尿病也。帶下者,為子宮出血及白帶下之總稱也。手足寒熱,為手足煩熱之誤。」
三黃湯,治下焦結熱,不得大便。
《千金翼》曰:「三黃湯,主解散腹痛脹滿之發於卒急者。」
《外臺秘要》曰:「集驗大黃散(求真按:『即本方』),療黃疸,身體、面目皆黃。」
《肘後百一方》曰:「惡瘡三十年不愈者,大黃、黃芩、黃連各三兩為散,洗瘡淨,粉之,日三次,無不瘥者。」
《醫林集要》曰:「瀉心湯,治咳逆,大便軟利者。」
《和劑局方》曰:「三黃圓,治丈夫、婦人之三焦積熱。上焦有熱,則攻衝眼目而赤腫,頭項脹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則心膈煩躁,飲食不美;下焦有熱,,則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藏俱熱,即生癰癤瘡痍。及治五體之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小兒之積熱,亦宜服之。」
求真按:「以上諸證,皆炎性充血使然,故本方能治之。而本方證之出血,如此說以鮮赤色為常,非如瘀血性出血而帶暗紫黑色者,宜注意分別之。」
白話文:
瀉心湯之注釋
《金匱要略》記載,心氣不足,導致吐血、衄血,可用瀉心湯治療。
關於「不足」二字,歷來有不同解釋。 《類聚方》與《外臺秘要》認為應理解為「不定」,此說較為普遍,因此我們也採用此說。「不足」理解為「不定」,意指心氣不穩定,也就是精神不安。吐血、衄血的字面意思就是吐血和鼻出血。因此,全文的意思是:精神不安,伴隨吐血、鼻出血的症狀,可以用瀉心湯治療。
瀉心湯為何能治療精神不安、吐血、鼻出血?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根據經驗,服用瀉心湯的病人,常出現大黃黃連瀉心湯證候中的心下痞(心窩部脹滿)、按之濡(按壓感覺柔軟)、心悸亢盛(心跳加快有力)等症狀。按壓心尖部位,會有煩躁不安的感覺。由於血壓升高,脈搏表現為頻數、快速,皮膚黏膜(尤其面部和嘴唇)充血,神經過敏,常常導致各種出血。因此,所謂「心氣不定」,實際上就是神經過敏。
面部充血可以推測腦部也充血,刺激大腦皮質,導致吐血、鼻出血以及其他出血,其根本原因是血壓升高以及血管支配的臟器組織充血或發炎(服用瀉心湯的病人,常伴有充血或發熱症狀,發熱常伴隨出血,因此可以了解其機理)。所以,張仲景使用具有健胃、收斂、消炎作用的黃連、黃芩,配合具有健胃、消炎和導瀉作用的大黃,組成瀉心湯。
瀉心湯組成:大黃4.8克,黃芩、黃連各2.4克。煎法用法同其他方劑。
本方亦可製成丸劑,名為三黃丸或三黃圓。
《千金方》記載,三黃丸可治療男子五勞七傷、消渴、肌肉不生、婦女帶下、手足寒熱等症。 其中五勞七傷,雖為後世醫家臆測,但可能包含結核性疾病;消渴即糖尿病;帶下指子宮出血和白帶;手足寒熱應理解為手足煩熱。
三黃湯用於治療下焦(小腹)結熱,大便不通。
《千金翼》記載,三黃湯可治療突然發作的腹部疼痛脹滿。
《外臺秘要》記載,大黃散(即瀉心湯)可治療黃疸,使身體和面部黃色症狀消退。
《肘後百一方》記載,對於三十年不愈的惡瘡,可以用大黃、黃芩、黃連各三兩研成細末,清洗患處後敷用,每日三次,療效顯著。
《醫林集要》記載,瀉心湯可治療咳嗽逆氣,大便稀溏的症狀。
《和劑局方》記載,三黃圓可治療男女三焦積熱。上焦有熱,則眼睛發紅腫痛,頭項脹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則心煩意亂,飲食不香;下焦有熱,則小便灼熱澀痛,大便乾燥;五臟俱熱,則會生長癰疽瘡瘍;也可治療各種痔瘡,肛門腫痛,或便血……小兒積熱也可服用。
以上諸證,都是由於炎性充血引起的,因此瀉心湯可以治療。本方引起的出血,通常鮮紅,與瘀血性出血(暗紫色)不同,應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