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0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03)

1. 黃連之醫治效用

杲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凡眼暴發赤腫,不可忍者,宜黃連、當歸(求真按:「諸瘡及眼疾,此二藥非特效,惟用此二藥之處頗多耳」)。宿食不消,心下痞滿者,須用黃連、枳實。」

《本草備要》曰:「黃連,大苦,大寒,入心瀉火(王海藏曰:「瀉心實宜瀉脾也」),鎮肝,涼血,燥濕,開鬱,除煩,解渴,益肝膽,厚腸胃,消心瘀,治腸澼、瀉痢(便血曰澼…,濕熱鬱而為痢,黃連為治痢之要藥)、痞滿(燥濕開鬱)、腹痛(清火)、心痛伏梁(心積)、目痛、眥傷、癰瘡、瘡疥、酒毒、胎毒,明目,定驚,除疳,殺蛔(蛔得甘則動,得苦則伏)。虛寒病者,禁用。

白話文:

黃連的醫療功效

杲氏說:「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旺盛所引起。所有的瘡瘍,都應以黃連、當歸為主要藥物。(求真按:各種瘡瘍和眼疾,這兩味藥並非特效藥,只是使用這兩味藥的情況比較多。)如果眼睛突然紅腫疼痛,難以忍受,應使用黃連、當歸。若有食物積滯、消化不良,導致心下脹滿的,必須使用黃連、枳實。」

《本草備要》記載:「黃連,味道極苦,藥性大寒,能入心經,瀉心火(王海藏認為:瀉心火其實也應瀉脾火),平肝,涼血,燥濕,疏通鬱結,消除煩躁,止渴,有益於肝膽,增厚腸胃,消除心臟的瘀血,治療腸道出血、腹瀉痢疾(大便帶血稱為「澼」…,濕熱鬱積就會引起痢疾,黃連是治療痢疾的重要藥物)、胸腹痞滿(可以燥濕開鬱)、腹痛(可以清火)、心痛伏梁(指心臟積滯)、眼睛疼痛、眼角受損、癰瘡、皮膚瘡疥、酒精中毒、胎毒,還能明目、定驚、消除疳積、殺蛔蟲(蛔蟲喜歡甜食,遇到苦味就會伏藏)。體質虛寒的病人,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