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6)
瀉火之劑第十四 (6)
1. 半夏瀉心湯
本方加生薑四兩,名生薑瀉心湯(仲景):治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中痞硬,乾噫(噯同)食臭,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故痞硬;中氣不和,故干噯;胃虛火盛,邪熱不殺穀,故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土弱不能制水,故腹中雷鳴下利,謂之協熱利,為汗後胃虛,外損陽氣,故加生薑以散邪滌飲,益胃復陽。劉河間曰:瀉而水穀變色者為熱,不變色而澄沏清冷者為寒。
若肛門燥澀,小便黃赤,水穀雖不變,猶為熱也,此由火性急速,食下即出,無容克化,所謂邪熱不殺穀也)。本方除黃芩、大棗,加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蒸餅糊丸,名枳實消痞丸(東垣)。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
這個方子加生薑四兩,叫做生薑瀉心湯(張仲景所載):治療出汗後胃部不適,胸口痞悶堅硬,呃逆(打嗝)且食物有臭味,飯後食物消化不良,脅肋下有水氣,肚子裡咕嚕咕嚕響伴隨腹瀉(這是因為外邪上逆,停滯於胸膈,所以胸口痞悶;中氣不和,所以呃逆;胃虛火旺,邪熱不能消化食物,所以飯後消化不良;脅肋下有水氣,脾土虛弱不能控制水濕,所以肚子裡咕嚕咕嚕響伴隨腹瀉,這叫做協熱利,因出汗後胃虛,陽氣受損,所以加生薑來散邪祛濕,益胃補陽)。劉河間說:瀉出物顏色改變的屬於熱證,瀉出物顏色沒有改變,澄清透明冰冷的屬於寒證。
如果肛門乾燥澀痛,小便黃赤,即使瀉出物顏色沒變,也屬於熱證,這是因為火性急躁,食物一下去就出來,沒有時間消化吸收,這就是所謂的邪熱不能消化食物。 這個方子去掉黃芩、大棗,加入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製成蒸餅糊丸,叫做枳實消痞丸(李東垣所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