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經方例釋下 (1)
經方例釋下 (1)
1. 經方例釋下
豬苓散方(《金匱要略》),治濕家,小便不利。
豬苓(去皮),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證類·十二》引《圖經》曰:張仲景治黃疸病及狐惑病,並豬苓散主之。豬苓、茯苓各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與水調下。蘇氏所據《金匱》,此方無白朮,疑傳寫脫之。豬苓散治狐惑,見《脈經·卷八》云:狐惑病者,豬苓散主之,蓋《要略》之逸文。若豬苓散治黃疸,則未聞所出。
白話文:
《金匱要略》記載的豬苓散方,用於治療濕邪內盛,小便不利。配方為豬苓(去皮)、茯苓、白朮,三味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一天服用三次。
又《圖經》於嘔而思水者,主豬苓散,而云即五苓散。是古《金匱》五苓散、豬苓散二方,並作豬苓散。後人以意別之耳!《千金》以此方治嘔而隔上寒,三物各三兩,且云渴者多飲水。《陶注本草》,豬苓黑如豬屎故名。時珍云:豬屎曰零,苓與零通取塊,塊零落。泉謂:苓取零落,小便亦零也。
豬之言瀦,瀦,蓄也。謂蓄水為苓也。茯從伏,伏猶制也。謂制水便為苓也。
五苓散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濕家小便不利,有表證者。
澤瀉(一兩六銖),茯苓,豬苓(去皮),白朮(各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白話文:
《圖經》記載,對於嘔吐且想喝水的人,主治方是豬苓散,並且指出它其實就是五苓散。也就是說,古代《金匱要略》裡的五苓散和豬苓散,其實是同一個方子。後人只是為了區別,才刻意把它們分開。而《千金方》則用此方治療嘔吐,並伴隨上寒症狀,三味藥各三兩,並且強調口渴者要多喝水。《陶注本草》解釋,豬苓顏色黑如豬屎,因此得名。李時珍則說,豬屎叫做「零」,「苓」和「零」音同,指的就是塊狀物,塊狀物零落。泉氏則認為,「苓」取自「零落」,意指小便也會零落。
「豬」字其實與「瀦」同音,而「瀦」表示蓄積,也就是說,豬苓能夠蓄水。「茯」字則從「伏」,「伏」表示控制,意指茯苓能夠控制水液,使小便暢通。
五苓散,出自《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濕邪困脾,小便不利,並且伴有表證的人。
方劑組成:澤瀉一兩六銖,茯苓、豬苓(去皮)各十八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成注〕苓,令也。猶號令之令,通行津液,克伐腎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味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豬苓味甘平,甘雖甘也,終歸甘淡。《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泄,水飲內畜,須當滲泄之,必以甘淡為主,是以茯苓為君,豬苓為臣。白朮味甘溫,脾惡濕,水飲內畜,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白朮為佐。
澤瀉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泄飲導溺,必以咸為助,故以澤瀉為使。桂味辛熱,腎惡燥,水畜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可以桂枝為使,多飲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外泄,是以汗潤而解也。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流汗則病情會好轉。按照醫囑休息調養。
〔泉案〕此豬苓散加桂、瀉也。桂以散太陽之經邪,瀉以行膀胱之府水,為太陽病經府同治之法。近吳又可《溫疫論》曰:五苓散,以太陽表證未罷,併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用桂枝以解表邪,為雙解法,即如少陽並於胃,以大柴胡合表裡而治之。今人但見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異聾者之聽宮商,斯論是矣。
詳太陽從經入府之途二,入膀胱者,主五苓散,其症渴而小便不利;入胃者,主麻仁丸,其症不渴而小便利數,(渴而)小便不利,疑於上消;不渴而小便利數,疑於下消,故引申之。二方恆以之。治三消。)一則津停,一則津竭。津停者,病在肺,而治在膀胱,以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也。
白話文:
這個豬苓散加入桂枝,有散寒和利水的作用。桂枝可以散解太陽經絡的邪氣,利水可以促進膀胱排泄水液,這是治療太陽病經絡和臟腑同時受邪的方法。
最近吳又可的《溫疫論》說:五苓散,用於太陽表證未解,同時影響到膀胱,利用四苓利尿,用桂枝解表邪,這是雙解之法,就像少陽病兼及胃,可以用大柴胡湯合治表裡一樣。現在有些人只看到小便不利就用桂枝,這就像聾子聽宮商一樣不合理,這論述是正確的。
詳細講述太陽經絡從經絡進入臟腑的兩條路徑:進入膀胱,主要用五苓散,症狀是口渴且小便不利;進入胃,主要用麻仁丸,症狀是不渴而小便頻數,(口渴而)小便不利,懷疑是上消;不渴而小便頻數,懷疑是下消,所以引申出這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經常使用,用來治療三消。一種是津液停滯,一種是津液枯竭。津液停滯者,病在肺,而治療在膀胱,因為肺可以調節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
肺之外候有邪,故用桂。津渴者,病在脾,而治在胃,以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故也。津液在脾,故用芍藥,皆不離乎?桂枝之意,此桂枝湯所以兼治表裡虛實諸症也。太陽經邪入膀胱之故,亦二風傷衛而延及膀胱者,主五苓散,膀胱有停津也,衛主氣,氣帥液故也;其寒傷營而延及膀胱者,主桃仁承氣湯、抵當湯,膀胱有瘀血也,營主血故也,皆不離乎?桂枝一味,凡邪留於太陽,從經入府之,次則病狂,故抵當症如狂。而五苓引申之,亦治狂躁。
《千金》云:五苓散主時行熱病,但狂言、煩躁不安、精彩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此正因病熱時,飲水過多,所生之狂也,與瘀血發狂同一部位。凡桂、瀉並用之方,皆取此。《外臺》引《集驗》有大半夏湯,小澤瀉湯,皆桂、瀉並用者。本方加滑石、寒水石、甘草三味,為桂苓甘露飲,本方去桂為四苓散。
白話文:
當肺部受到外邪侵襲時,就要用桂枝來治療。口渴是因為脾臟有病,而治療則要從胃入手,因為脾臟主導胃的津液運行。津液存在於脾臟,所以要用芍藥來治療,這些都跟桂枝的功效息息相關。因此,桂枝湯可以治療表裡虛實各種症狀。太陽經的邪氣入侵膀胱,可能是因為風邪侵犯衛氣而蔓延到膀胱,這種情況要用五苓散來治療,因為膀胱裡有停滯的津液,而衛氣主導氣機,氣機帶動津液運行。如果寒邪侵犯營氣而蔓延到膀胱,則要用桃仁承氣湯和抵當湯來治療,因為膀胱裡有瘀血,而營氣主導血液運行,這些也都跟桂枝的功效息息相關。凡是邪氣留在太陽經,從經絡進入臟腑的,接著就會出現狂躁症狀,所以抵當湯可以治療像狂躁一樣的症狀。五苓散的功效也可以引申到治療狂躁症。
《千金方》記載,五苓散可以治療流行性熱病,患者會出現胡言亂語、煩躁不安、神志不清、不願意與人交流的情況,這是因為病熱發作時,喝水過多而導致的狂躁,與瘀血引起的狂躁症狀屬於同一類。所有含有桂枝和瀉藥的方劑,都是根據這個原理來配伍的。《外臺秘要》引用《集驗方》中的大半夏湯和小澤瀉湯,這兩種方劑都是使用桂枝和瀉藥的。本方加入滑石、寒水石和甘草三味藥,就成了桂苓甘露飲,去掉桂枝就是四苓散。
《要略》錄此方,澤瀉一兩一分,茯苓、豬苓,白朮各三分,桂二分。考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為一分,十八銖適三分,一兩六銖適一兩一分,半兩適二分,文異義同。苓、術等視,澤瀉減五分之二,桂視澤瀉減五分之三,視苓、術等減三分之一。五苓與小青龍同為外有邪,內有飲之治,但小青龍之飲,因寒得之,故多用溫藥,寒在上,故為咳;五苓之飲,因風得之,故多用滲泄。風在下,故為狂。
《證類·卷十二》引《圖經》稱:五苓散為豬苓散,與豬苓、茯苓、白朮三味者同名。而云冬時寒嗽如瘧狀者,亦與此。澤瀉善治伏水,當為此方主藥,故獨重,成氏君茯苓恐非,苓與豬、術皆為臣,而桂枝為佐使,何以言之?澤瀉味鹹寒,鹹味之物潤。《內經》云:鹽之味鹹者,其氣能令器津泄,澤潤也,瀉泄也,名義相符矣。
白話文:
《要略》
記載了這個方劑,澤瀉一兩一分,茯苓、豬苓、白朮各三分,桂二分。根據古籍記載,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為一分,十八銖相當於三分,一兩六銖等於一兩一分,半兩等於二分,雖然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苓、術等藥物,澤瀉減五分之二,桂枝則減澤瀉的五分之三,與苓、術等藥物相比減三分之一。
五苓散與小青龍湯都用於治療外邪入侵、內有水飲的病症,但小青龍湯的飲邪是因寒氣而得,所以多用溫性藥物,寒氣在上,所以會咳嗽;五苓散的飲邪是因風邪而得,所以多用滲泄之藥。風邪在下,所以會發狂。
《證類·卷十二》
引《圖經》記載:五苓散又稱豬苓散,與豬苓、茯苓、白朮三味藥物同名。冬日時寒咳如瘧疾狀者,也可用此方。澤瀉善於治療伏水,是這個方劑的主藥,所以用量較多,成氏認為茯苓是君藥可能不妥,茯苓、豬苓、白朮都是臣藥,而桂枝才是佐使藥。為何這麼說呢?澤瀉味鹹寒,鹹味之物具有潤澤的作用。《內經》中說:鹽味鹹,其氣能使器皿中的津液泄出,潤澤也,瀉泄也,名義都符合。
經又曰:鹹味滲泄為陰,故泄。停水者,必以咸為主,是知澤泄為君也。茯苓以下,當如成說。
茵陳五苓散方(《金匱要略》),治黃疸。
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經方中,以成方配余藥用者二,一烏頭湯,以桂枝湯和服,一此方。
澤瀉湯方(《金匱要略》),治冒眩。(《綱目》引頌說及附方中,大書皆無眩字。)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白話文:
經書上又說:鹹味具有滲透泄下的作用,屬於陰性,所以能泄水。如果體內有積水,就必須以鹹味為主,由此可知澤瀉是治療積水的君藥。茯苓以下的藥物,應當按照成書中的說法使用。
茵陳五苓散,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黃疸。
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將這兩種藥物混合,飯前飲用,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服用三次。
經方中,以成方配其他藥物使用的只有兩個,一個是烏頭湯,以桂枝湯混合服用,另一個就是這個方子。
澤瀉湯方,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冒眩。《本草綱目》引述頌說及附方中,都未見「眩」字。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物,用水二升,煎煮至一升,分兩次溫服。
〔案〕此以《素問》澤瀉術麋銜散去麋銜也。為治伏水之法。《外臺》引深師《肘後·卷四》,皆以此方治心下有水,蓋水不下行則上逆,故治冒眩。與治小便同法。其原由於脾弱腎僭,故術培脾、澤抑腎。《本經》澤瀉甘寒消水。《別錄》云:逐膀胱、三焦停水。《綱目·十九》引蘇頌曰:張仲景治雜病,心下有支飲,苦冒。
有澤瀉湯治傷寒,有大、小澤瀉湯,五苓散輩,皆用澤瀉行利停水,為最要藥。據此知澤瀉,利停水也。第大、小澤瀉湯,兩方今佚。
豬苓湯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白話文:
[案]
: 這裏引用《素問》中以澤瀉術麋銜散去麋銜的治法。這是治療伏水的方劑。《外台秘要》引用深師《肘後備急方·卷四》,也都是用此方來治療心下有水,因為水不能向下流動就會上逆,所以用來治療冒眩。其治法與治療小便不利相同。其病因在於脾虛腎亢,所以用澤瀉來培補脾臟、抑制腎氣。
《本經》記載澤瀉性甘寒,具有消水作用。《別錄》說:澤瀉可以驅逐膀胱、三焦中的積水。《本草綱目·十九卷》引用蘇頌的說法:張仲景治療雜病,對於心下有支飲、苦冒等症,都用澤瀉湯。
澤瀉湯用於治療傷寒,有大、小澤瀉湯和五苓散等,這些方劑都以澤瀉作為主要藥物,用來行利停水。由此可見,澤瀉的主要作用就是利水消腫。只是大、小澤瀉湯兩個方劑現已失傳。
豬苓湯
方劑,出自《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消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成注〕甘甚而反淡,淡味滲泄為陽,豬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鹹味湧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竅,阿膠、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泉案〕此五苓散去朮、桂,加滑石、阿膠也。滑石利大、小腸,阿膠下達,為治小便不利之專方。故汗出,渴者禁用。然必邪結於裡,而其餘氣外傳者方合。若但外傳,而不結里者,勿用。其邪甚於表而內傳者,不可用此,當用五苓。陽明病,其脈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下之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全是《金匱》消渴五苓症。
白話文:
將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和阿膠各一兩,用水四升先煮豬苓、茯苓、澤瀉、滑石,煮到剩下兩升,去渣,加入阿膠,煮到阿膠溶化後,溫溫地喝七分滿,一天喝三次。
而用豬苓者,以此誤下,邪陷下焦,反射上、中焦症,故以治下為主,與五苓症之由表入里者不同。此但治小便不利,而不治渴,即治渴而亦竟不治熱也,滑石、阿膠並用者,利下焦也。《千金》滑胎令易產方,亦滑、膠並用,取此。《綱目·三十七》引張仲景方云:傷寒口渴,邪在臟也,豬苓湯主之,嘔而思水者亦主之,此亦傷寒逸文。第嘔而思水者,《圖經》主豬苓散,非此湯。
食魚後中毒面腫(中毒面腫舊誤作食毒兩腫,今從《肘後》、《千金》正。)煩亂,治之方(《金匱要略》)
橘皮濃煮汁,服之即解。
白話文:
使用豬苓的藥方,容易造成瀉下過度,導致邪氣下陷,並反射到中焦和上焦,造成其他症狀。因此,豬苓主要用於治療下焦問題,與五苓散由表入里治療不同。豬苓只針對小便不利,不治口渴,即使治口渴也不治發熱。滑石和阿膠一起使用,則能利下焦。千金方中的滑胎令易產方,也使用滑石和阿膠,取其利下焦的效果。本草綱目引述張仲景的方子,說傷寒口渴,邪氣在臟腑,豬苓湯可以治療,嘔吐想喝水也可以用豬苓湯。不過,嘔吐想喝水,圖經中記載的是豬苓散,而非豬苓湯。
食用魚類中毒造成面部腫脹,煩躁不安,可以使用橘皮濃煮汁服用,即可解毒。
〔案〕此為胸中瘕逆之專治,亦主方也。《肘後》以橘皮三兩煮服,治卒食噎。又以五兩煮服,治卒失聲,聲咽不出。《證類》引《食醫心鏡》云:主胸中大熱,下氣,消痰化食。橘皮半兩,微熬作末,如茶法煎呷之。又方治卒食噎,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水煎熱服。
又方治吹奶,不癢不痛,腫鞕如石,以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溫酒下,神效,皆取此而變其法也。又引孫尚藥方,治諸吃噫。橘皮二兩,湯浸去瓤,銼,以水一升,煎取五合,通熱頓服,更加枳殼一兩,去瓤炒,同煎之,服效,即此方加枳殼也。《肘後》治胸痹方,桂枝、枳實等分,橘皮湯下,見本書卷上。
白話文:
此方專治胸中瘕逆,也是主方。
- 《肘後》記載,用橘皮三兩煮水服用,可以治療突然食後噎住。
- 又用五兩煮水服用,可以治療突然失聲,聲音卡在喉嚨出不來。
- 《證類》引用《食醫心鏡》記載,橘皮主治胸中燥熱,下氣,消痰化食。
- 將橘皮半兩微火熬成粉末,用茶的方法煎煮飲用。
- 另有一方治療突然食後噎住,取陳皮一兩,用湯浸泡去瓤,焙成粉末,用水煎熱服用。
另有一方治療吹奶,不癢不痛,腫塊堅硬如石,用青橘皮一兩,湯浸泡去瓤,焙成粉末,溫酒服用,效果神奇。
- 以上各方都是取橘皮的功效,根據不同症狀改變其使用方法。
- 《肘後》記載孫尚藥方,治療各種飲食後打嗝。
- 將橘皮二兩用湯浸泡去瓤,切碎,用一升水煎煮,取五合量,趁熱一次服用。
- 另可加枳殼一兩,去瓤炒熟,一同煎煮服用,效果更佳。
- 此方就是橘皮方加入枳殼。
- 《肘後》記載治療胸痹的方子,用桂枝、枳實等量,用橘皮湯服用,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卷上。
橘皮湯方(《金匱要略》),治乾嘔、噦,若手足厥者。
生薑(半斤),橘皮(四兩)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案〕此食魚後中毒面腫煩亂治之方加生薑也。生薑治乾嘔,噦,橘皮治厥,於厥知其有瘕逆在胸故也,此治噦之變法。噦者,欲噫不得也。亦曰乾噫。《外臺》名此為小橘皮湯,又有大橘皮湯,即此加入參、甘草。
豉汁方(《金匱要略》),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
橘皮(一斤《肘後》半斤),生薑(半斤),枳實(三兩《肘後》四枚)
白話文:
橘皮湯方
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乾嘔、噦(呃逆),若伴隨手足厥冷者。
藥材:
- 生薑(半斤)
- 橘皮(四兩)
製法: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七升(約3.5公升)煮至三升(約1.5公升),溫熱服用一升(約0.5公升),服下後即能見效。
註解:
此方原為治療食魚後中毒、面腫、煩亂的方劑,加入生薑後,則專治乾嘔、噦。生薑能治乾嘔、噦,橘皮能治厥冷。由於厥冷往往伴隨瘕逆(胸部氣逆)症狀,因此橘皮用於治療噦的變法。噦是指想嘔吐卻吐不出來,也稱作乾噫。
《外臺》將此方稱為小橘皮湯,另有一方名為大橘皮湯,其配方即是在小橘皮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和甘草。
豉汁方
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胸痹,胸中氣塞,呼吸短促。
藥材:
- 橘皮(一斤,《肘後》記載為半斤)
- 生薑(半斤)
- 枳實(三兩,《肘後》記載為四枚)
註解:
《肘後》記載的劑量與《金匱要略》有所不同,但基本藥材相同。
上三味,以水五升(《肘後》四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案〕此橘皮湯加枳實也。為胸中塞之主方,胸中塞,俗名氣悶,與胸中瘕逆同意。故橘倍於姜,其甚者胸中滿,滿則不止於塞而已。又當以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為主方,於此見橘、樸輕重之分,以胸中塞,故氣為之短,枳實治短氣,故能治胸中塞。今人多以枳殼代之,往往不效。
《外臺》引《廣濟》檳榔湯,治心頭冷,堅結痛下氣,其方即此方加檳榔、木香、大黃、甘草,是合用華佗、仲景三方為一也。氣鬱,故合用華佗方;以中滿,故合用仲景大黃甘草湯方,加法精密。此方與桂枝生薑枳實湯大同,而所差止桂、橘之分。心中痞用桂,胸中塞用橘,橘薄而桂厚也。
白話文:
將上述三味藥材,用五升水(《肘後》中記載用四升水)煮到剩下二升,分次溫熱服用。
這個橘皮湯是加入了枳實的方子。它是針對胸中阻塞的症狀,胸中阻塞俗稱氣悶,與胸中脹滿逆氣的症狀相同。所以橘皮的比例要比生薑多,如果症狀嚴重到胸中滿脹,就不是單純的阻塞而已。更嚴重的胸中滿脹,應該以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為主方,從這裡可以看出橘皮和厚朴在治療胸中阻塞時的輕重之分。由於胸中阻塞會導致氣短,而枳實可以治療短氣,因此可以治癒胸中阻塞。現在很多人用枳殼代替枳實,但往往效果不好。
《外台秘要》引用《廣濟方》中的檳榔湯,用來治療心頭冷痛、堅結疼痛以及下氣不順的症狀,這個方子就是在此方基礎上加入檳榔、木香、大黃、甘草。它綜合了華佗、仲景的方子,並做了精密的調整。因為氣鬱,所以加入了華佗的方子;因為胸中滿脹,所以加入了仲景的大黃甘草湯。這個方子與桂枝生薑枳實湯非常相似,差別只在於桂皮和橘皮的選擇。心中痞塊用桂皮,胸中阻塞用橘皮,橘皮的性味偏薄,而桂皮的性味偏厚。
然桂姜枳湯方,桂、姜等分,而枳實五枚,約重二分半。是桂、姜為君,而枳為臣;橘枳薑湯方,姜重於枳,橘倍於姜,是橘為君,姜為臣,枳為佐使,故止二分,二方相似而迥別。
茯苓飲方(《金匱要略》附方),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欲食,消痰氣,令能食。
生薑(四兩),茯苓,白朮(各三兩),人參,枳實(各二兩),橘皮(一兩半)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白話文:
然而桂姜枳湯的方子,桂皮和生薑各取等量,而枳實則取五枚,約重二分半。這表示桂皮和生薑是君藥,而枳實是臣藥;橘枳薑湯的方子,生薑的重量比枳實重,橘皮的重量是生薑的兩倍,因此橘皮是君藥,生薑是臣藥,枳實則為佐使藥,所以只取二分,這兩個方子雖然相似,但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茯苓飲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附方),用來治療心胸中有積存的痰濕,自吐出水後,心胸感到虛弱,氣體充盈而不願進食,此方可以消痰氣,讓病人恢復食慾。
生薑(四兩)、茯苓、白朮(各三兩)、人參、枳實(各二兩)、橘皮(一兩半)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六升水煮至一升八合,去渣後,分三次溫熱服下,最好在步行八九里後服用。忌食醋味的食物、桃子、李子、雀肉等。
〔案〕此方惟見於《外臺·卷八》痰飲門。云出《延年》,於方末注云:仲景《傷寒論》同,是王燾所見仲景書有是方,林億之附本此。此以橘枳薑湯為主,加參、朮、苓,是合用理中也。苓本在理中加減法中,第此方生薑最重,則意在散寒,大率為治吐設也。苓、術減之,以此吐由於飲也。
參、枳又減之,以吐之後,虛且滿也。橘皮又減之,以此滿是下氣乘上焦之被吐血虛,與胸中瘕逆義合,乃此症之所波及,非其本病,且又非本病甚擾之所為故也。觀於此方,而本末、輕重之治法可知已。雖自橘枳薑湯來,而大旨相懸,彼症不吐,故姜輕於橘一半;彼症無痰飲之實邪,故枳最輕,能將經方參稽比例,其有不善於治者僅矣。停痰宿水四字非平列,痰即淡字之俗,謂停其淡薄之宿水也。
白話文:
[案]
這個方子只見於《外台秘要》卷八的「痰飲門」。書中說出自《延年》,方末注云:「仲景《傷寒論》同。」可見王燾所見的仲景書中也有這個方子,林億的附本也收錄了這個方子。
這個方子以橘皮、枳實、生薑湯為主,再加入人參、白朮、茯苓,是結合了理中湯的功效。茯苓原本在理中湯加減法中,但這個方子中生薑用量最重,顯然是為了散寒,主要用來治療吐逆的。
茯苓、白朮用量減少,是因為吐逆是因為飲邪所致。
人參、枳實的用量又減,是因為吐逆之後,身體虛弱又滿悶。橘皮的用量也減,是因為滿悶是因為下氣上逆,導致吐血虛,與胸中瘕逆的症狀相同,這是這個症狀的波及,不是它的本病,而且也不是本病嚴重到擾動氣血所致。
從這個方子可以看出本末、輕重之治法。雖然它源於橘皮、枳實、生薑湯,但其主旨卻大不相同。那個症狀不吐,所以姜的用量比橘皮少一半;那個症狀沒有痰飲的實邪,所以枳實的用量最少。能夠將經方互相參照,比例運用,這樣就不會在治療上有所不足了。
「停痰宿水」四個字並非平列,痰是淡字的俗寫,指的是停滯在體內的淡薄的宿水。
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金匱要略》),退五臟虛熱。
柴胡,白朮(各八分),桔梗(七分),陳皮,生薑(各五分),大腹檳榔(四枚,並皮子用)
以上冬三月,柴胡稍多;春三月比冬減白朮加枳實;夏三月比春多甘草,仍用白朮;秋三月同冬,唯陳皮稍多。
上各㕮咀,分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如四體壅,添甘草少許,每帖分作三小帖,每小帖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溫服。再合滓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
〔案〕柴胡、白朮並用,佐以大腹子皮,以破濕濁之積結。桔梗散寒,以濕為寒屬也,陳皮、生薑並用,以利氣消痰,此方乃治瘴之專方。其法以橘皮湯為本,加柴、朮、枳檳四味、以逐濕氣也。柴、桔一類,朮、檳一類。錢乙有前胡湯,即仲景桔梗湯加前胡者,治四時風熱犯肺,正取此經。
白話文:
「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出自《金匱要略》,功效是退五臟虛熱。方劑組成:柴胡、白朮(各八分)、桔梗(七分)、陳皮、生薑(各五分)、大腹檳榔(四枚,連皮使用)。四季用藥有所差異:冬三月,柴胡用量稍多;春三月,比冬減去白朮,加枳實;夏三月,比春多用甘草,仍用白朮;秋三月與冬相同,但陳皮用量稍多。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三帖,每帖用三升水煮成二升,去渣後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後行走四五里再服下一帖。若四肢沉重,可以添加少許甘草,每帖分成三個小帖,每帖用一升水煮成七合,溫服。將藥渣再次混合成一帖,重新煮成四服。
《外臺·卷七》有柴胡湯,治胸膈間伏氣,不下食,臍下滿,其方即此方去桔、橘,加枳實、甘草也。以《周禮》橘逾淮而北為枳例之,則彼方與此方,僅差桔、甘二味,實相似也。彼症亦當為瘴濕所致。又當歸生薑羊肉湯方下云:痛多而嘔者加陳皮,又治噦,橘皮湯,是陳皮正治胸膈間伏氣也。白朮白字,後人所加。
經但云術,當為蒼朮。
鱠食之在心胸間不化,吐復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癥瘕治之方(《金匱要略》),
大黃(二兩),朴硝(二兩),橘皮(一兩)
白話文:
《外台》第七卷记载柴胡汤,用于治疗胸膈间伏气,不思饮食,脐下胀满,方剂就是柴胡汤去掉桔子和橘子,再加入枳实和甘草。参照《周礼》中“橘逾淮而北为枳”的说法,这两个方剂只差桔子和甘草两种药材,实则很相似。前者所治的病症应该也是瘴湿所致。另外,当归生姜羊肉汤方中提到,若痛多而呕者,加陈皮;又治呃逆,橘皮汤,说明陈皮正是治疗胸膈间伏气之药。白术的“白”字,是后人加上的,原本经文中只写“术”,应为苍术。
鱼生停留在心胸之间不消化,呕吐又吐不出来,应尽快下泻除之,久而久之形成癥瘕则用其他方剂治疗。大黄二两,朴硝二两,橘皮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一小升,頓服,即消。
〔案〕此食魚後中毒面腫煩亂治之方,合調胃承氣湯去甘草也。以在心胸,則胸中瘕逆,故用橘皮;以欲成癥瘕,故用硝、黃。
治食六畜鳥獸肝中毒方(《金匱要略》)
水浸豆豉,絞取汁,服數升愈。
治食蜀椒中毒及食蒜或躁方(《金匱要略》)
濃煮豉汁,飲之解。
〔案〕此諸方可名豉湯,為心胸結窒之正治,亦主方也。加瓜蒂、赤豆,為瓜蒂散;加梔子,為梔子豉湯;加杏仁,為治食馬肉中毒欲死方。《肘後》以此湯加蔥白,名蔥豉湯,治傷寒發熱。《必效方》,以豉合黃連治赤痢。上二味,以水一斗半,浸豉一日,濾取汁,碎黃連,薄綿裹豉汁中,煎取半升強,空服,頓服,即止。《肘後》又以豉合伏龍肝二味,熬、搗,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四丸,飲下治咳嗽。
白話文:
這三味藥材,用一大升水煮到一小升,一次喝下,就能消解毒素。
這個方子是針對食用魚類後中毒,導致面部腫脹、煩躁不安的症狀,是[調胃承氣湯]去掉了甘草的方子。因為毒素在心胸部位,所以用橘皮來疏通胸中鬱結;因為中毒後可能會發展成癥瘕,所以用硝石和黃連來清熱解毒。
食用六畜鳥獸肝中毒的方子,用水浸泡豆豉,擠出汁液,喝下幾升就能治好。
食用蜀椒中毒,或食用大蒜過多導致煩躁的方子,用濃稠的豆豉汁煮沸後,飲用就能解毒。
這些方子都可以稱為[豉湯],是治療心胸結窒的正治方法,也是主方。加上瓜蒂和赤豆,就變成[瓜蒂散];加上梔子,就變成[梔子豉湯];加上杏仁,就是治療食用馬肉中毒將死之人用的方子。《肘後》中記載,這個湯加上蔥白,稱為[蔥豉湯],用於治療傷寒發熱。《必效方》中記載,豆豉和黃連合用可以治療赤痢。兩種藥材各取一小斗半水浸泡豆豉一天,濾取汁液,將黃連研碎,用薄布包裹後放入豆豉汁中,煎煮到半升左右,空腹一次喝下,就能止住病症。《肘後》中還記載,豆豉和伏龍肝合用,熬煮後搗碎,製成如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十四丸,飲水送服,可以治療咳嗽。
由是觀之,豉湯不專主飲食中毒也。凡心胸結而窒者,並宜用之,其所以能主飲食毒者,亦以飲食之毒,結於心胸故也。《外臺》變其法為散,治赤、白痢,無問新久,入口即斷,其法:香豉心,謂合豉。其中心者熟而且好,不是去皮取心,勿限用之一味,,煿令乾香,搗為末,壯者以一大升,分四服;小兒量減。《肘後·卷三》以此方治寒熱瘧,云得大吐便差。
《千金》以豉三升,煮汁治噦。
梔子豉湯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由此可見,豆豉湯不僅僅針對飲食中毒,凡是心胸鬱結阻塞的情況,都可以用它來治療。豆豉湯之所以能治療飲食中毒,是因為飲食毒素會積聚在心胸部位。
《外台秘要》中將此方法改為散劑,用於治療赤白痢,無論新舊,服用後即可止瀉。做法是取香豉的中心,即熟透且品質好的部分(不是去皮取心,也不限用某一種豆豉),烘乾後搗成粉末,體壯者每次服用一大升,分四服;小兒則減量。
《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用此方治療寒熱瘧疾,可使患者大量嘔吐後病情減輕。
《千金方》中記載,用三升豆豉煮汁,可以治療呃逆。
梔子豉湯方,出自《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
藥材:梔子十四枚,掰開;香豉四合,用棉布包裹。
方法:將上述兩種藥材放入四升水中,煮梔子,取汁二升半,過濾去渣,再加入豆豉,繼續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如果患者能快速嘔吐,則停止服用,待症狀減輕後再繼續服用。
〔成注〕《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傷寒之妙,雖有變通,終不越此數法也。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則謂之膈實,應以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吐胸中實邪者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豉湯吐之。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者也。梔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湧者吐之也。湧吐虛煩,必以苦為主,是以梔子為君,煩為熱勝也。湧熱者,必以苦,勝熱者,必以寒。
白話文:
〔成注〕
《內經》說:對於病邪在上者,就應當向上驅散它;對於病邪在下者,就應當向下引導它;對於邪氣積聚在內者,就應當從內部瀉出它;對於體內有邪氣者,就應當用藥物引發汗液排出;對於邪氣停留在皮膚表層者,就應當透過汗液將它發散出來。治療傷寒的妙法,雖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變通,但最終都離不開這幾種方法。
傷寒的邪氣,從體表傳入內裡,停留在胸部,這就叫做邪氣在高處,可以採用吐法,這就是向上驅散的方法。吐法所針對的症狀也不盡相同,如果沒有經過發汗、瀉下,邪氣鬱積在膈膜,就叫做膈實,應該用瓜蒂散來吐出邪氣。
瓜蒂散,是專門用來吐出胸中實邪的藥方。如果已經經過發汗、吐、下,而邪氣趁虛留在胸中,就叫做虛煩,應該用梔子豉湯來吐出邪氣。梔子豉湯,是專門用來吐出胸中虛煩的藥方。梔子味苦寒,《內經》說:「酸苦湧泄為陰,湧者吐之也。」吐出虛煩,必須以苦味為主,所以用梔子為君藥,因為虛煩主要是熱邪盛行。湧出熱邪,必須用苦味,而要克服熱邪,就必須用寒涼之物。
香豉味苦寒,助梔子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可謂良矣。
〔泉案〕梔豉症,一曰煩熱胸中窒;一曰身熱不去,心中結痛;一曰反覆顛倒,心中懊憹,其餘梔子乾薑湯症、梔子厚朴湯症,皆無心胸結痛,即無豉。是梔子治煩,豉治心胸結窒,分別截然。梔子豉湯,治懊憹不得眠,蓋膽經治法也。不寐屬膽熱,故《外臺》瀉熱梔子煎治膽府實熱方,亦用梔、豉。
白話文:
香豉味苦寒,助梔子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可謂良矣。
香豉性味苦寒,能幫助梔子清熱解毒,去除虛煩,因此香豉在方劑中地位如同臣子。 《內經》中說:氣機有高低之分,疾病有遠近之別,證候有表裡之分,治療有輕重之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治療方法。遵循這個原則,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治療。
[泉案] 註解
梔子豉症,指的是用梔子和香豉治療的疾病,主要有以下三種:
- 煩熱胸中窒: 指胸中煩熱,鬱悶不舒。
- 身熱不去,心中結痛: 指發熱持續不退,心口疼痛。
- 反覆顛倒,心中懊憹: 指心煩意亂,難以入眠。
其他如梔子乾薑湯、梔子厚朴湯,由於症狀不包含心胸結痛,因此沒有使用香豉。
由此可見,梔子主要治療煩熱,香豉則針對心胸結痛,兩者作用截然不同。
梔子豉湯能治療心煩意亂、失眠,這是因為它屬於膽經的治法。失眠通常與膽熱有關,因此《外台秘要》中的「瀉熱梔子煎」治療膽府實熱,也使用梔子和香豉。
近徐大椿說:古方梔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今人作湯,以梔子炒黑,不復作吐,全失其意,然用之於虛煩症亦驗,想其性故在也,終當從古法生用為妙。又徐說:此劑分兩最小。凡治上之藥皆然。《千金》以梔子豉湯,治少年房多,短氣。《外臺·卷二》張文仲以梔子豉湯,治吐下後,虛羸欲死。
又《肘後》治大病差後,虛煩不眠,懊憹者,用此方以烏梅代梔子。方下云:無烏梅用梔子,是烏梅可代梔子。以經云,凡用梔子湯,及《外臺》錄梔子生薑豉湯,稱梔子加生薑湯。推之則作梔子豉湯者,後人衍豉字,二味稱一者,亦取所加為主,《千金》正稱梔子湯合例。
白話文:
徐大椿先生說:古時候的方劑中,梔子都是生用,所以服用後會立即嘔吐。現在人們製作湯藥,用炒黑了的梔子,就不會再引起嘔吐,完全失去了梔子的原本作用。然而,用炒黑的梔子治療虛煩症也確實有效,可見它的藥性仍然存在。但最終還是應該遵循古法,生用梔子為最佳。
徐大椿先生又說:這個藥方的份量,兩味藥都要用最小的劑量。治療上焦病症的藥方都是如此。《千金方》記載,用梔子豉湯可以治療少年人房事過度、氣短的症狀。《外臺秘要》卷二中,張文仲用梔子豉湯治療吐瀉後虛弱無力、快要死亡的病人。
另外,《肘後備急方》記載,治療大病痊癒後,虛煩失眠、心煩意亂的症狀,可以用烏梅代替梔子。方劑中寫道:「無烏梅用梔子」,說明烏梅可以代替梔子。根據經方所述,凡是使用梔子湯,以及《外臺秘要》中記載的梔子生薑豉湯,都提到了梔子與生薑湯的組合。由此推論,所謂的梔子豉湯,可能是後人衍生出來的,把二味藥合稱為一種,也是取其所添加的主要藥物。《千金方》中正確的稱呼應該是梔子湯,這才符合規律。
梔子甘草豉湯方(《傷寒論》、《玉函經》)
梔子(十四枚),豉(四合,綿裹),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傷寒論》、《玉函經》)
梔子(十四枚),豉(四合,綿裹),生薑(五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案〕此梔子豉湯加甘草、生薑也,各隨證加。《外臺》作梔子加生薑湯合例。
白話文:
這兩種方劑都是以梔子、豉為主要藥材,用來治療因寒邪入侵導致的嘔吐、發熱等症狀。
- 梔子甘草豉湯 加了甘草,可以緩解胃腸的寒氣,適合脾胃虛寒、寒熱錯雜的患者。
- 梔子生薑豉湯 加了生薑,可以溫中止嘔,適合胃寒、嘔吐較劇烈的患者。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枳實梔子豉湯方(《傷寒論》、《玉函經》),治大病差後,勞復及酒疸,心中懊憹或熱痛。
枳實(三枚,《要略》五枚),豉(一升,綿裹),梔子(十四枚《要略》及《千金》均有大黃三兩)
上三升,以清漿水(《千金》作酢漿水)七升,空煎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內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覆取微汗出。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案〕此梔子豉湯,重豉加枳實也。諸梔子豉湯服之皆吐,此方服之則汗,可見梔主吐,豉主汗,分別截然。
白話文:
枳實梔子豉湯方
此方出自《傷寒論》及《玉函經》,用於治療大病初愈後,因勞累或飲酒過度而導致的黃疸,並伴隨心煩意亂或胸痛。
藥物組成:
- 枳實:三枚(《要略》中記載為五枚)。
- 豉:一升,用綿布包裹。
- 梔子:十四枚(《要略》及《千金方》中均記載有大黃三兩)。
煎煮方法:
- 將上述藥物混合,用清水七升(《千金方》中記載為醋漿水)先煎煮,取四升。
- 加入枳實和梔子,繼續煮至二升。
- 再加入豉,煮沸五、六次。
- 濾去藥渣,分次溫服。
- 服藥後蓋好被子,讓病人微微出汗。
- 若病人有宿食,可加入大黃,大小如博棋子五、六枚。
方義解說:
此方以豉為主藥,加枳實以增強其功效。其他梔子豉湯方服用後往往會引起嘔吐,而此方則以汗出為主要表現,可見梔子主治嘔吐,豉主治汗出,二者作用截然不同。
梔子大黃湯方(《金匱要略》)
方見前。
〔案〕《千金》以治傷寒食少,飲多痰結髮黃,酒疸,心中懊憹而不甚熱,或乾嘔。又凡心中熱疼懊憹皆主之。《千金》云:食飽不消,勞復脈實者,宜梔子香豉鼠屎大黃湯。孫氏必本此經,而有鼠屎,無枳實,以功用相近故也。
治客忤方三書無,今據(《肘後》補)
梔子(十四枚),豉(五合),生薑(三兩),桂枝(一兩)
上搗,以酒三升,攪,微煮之味出,去滓,頓服取差。
〔案〕此梔子生薑豉湯加桂也。方出《肘後》,稱仲景方,是梔子湯合桂枝湯法也。
白話文:
梔子大黃湯 方 (《金匱要略》)
此方見前文。
[案] 《千金方》中記載此方可治傷寒後食慾不振,飲水量多,痰多,頭髮發黃,酒疸,心中煩悶不甚熱,或乾嘔。凡是心中熱疼煩悶皆可使用此方。《千金方》還提到:若食飽不消化,勞累後脈象實者,宜用梔子、香豉、鼠屎大黃湯。孫氏認為此方必本於此經,而加入鼠屎,而無枳實,是因為其功效相近的緣故。
治客忤方三書無,今據_(《肘後》補)
梔子(十四枚),豉(五合),生薑(三兩),桂枝(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加入酒三升,攪拌,微煮至藥味出來,去渣,頓服,服用至病情好轉。
[案] 此方是梔子生薑豉湯加入桂枝。方出自《肘後備急方》,稱仲景方,是將梔子湯與桂枝湯合方之法。
梔子黃柏湯方(《傷寒論》、《玉函經》),治身熱發黃
梔子(十四枚,《傷寒》十五枚,擘),黃柏(二兩十六銖,《傷寒》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案〕此梔子甘草豉湯去豉加黃柏也,為治諸蘊熱之專方。《本草》柏皮,散臟腑結熱,黃疸。
大黃硝石湯方(《金匱要略》《千金》名大黃黃柏湯,《外臺》名大黃黃柏梔子硝石湯)
治身黃腹滿,小便不利而亦。
白話文:
梔子黃柏湯,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發黃。
方劑:梔子十四枚(《傷寒論》用十五枚,掰開),黃柏二兩十六銖(《傷寒論》用二兩),甘草一兩(炙)。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用四升水煮成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溫服。
此方是梔子甘草豉湯去豉加黃柏而成,專門用於治療各種蘊熱。根據《本草綱目》,黃柏可以散去臟腑的積熱,治療黃疸。
大黃硝石湯,用於治療身體發黃、腹脹、小便不利。
方劑:大黃、硝石(《金匱要略》和《千金方》中稱為大黃黃柏湯, 《外臺秘要》中稱為大黃黃柏梔子硝石湯)。
大黃,硝石(《脈經》、《千金》皆作芒硝),黃柏(各四兩),梔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煮取一升,頓服。
〔案〕此梔子柏皮湯,合調胃承氣湯去甘草也。梔、柏治黃,硝、黃治滿。小便赤澀,為成黃之由,四味不治之治耳。
梔子厚朴湯方(《傷寒論》、《玉函經》)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姜炙),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白話文:
第一部分梔子柏皮湯
-
藥材:
-
大黃 四兩
-
芒硝 四兩
-
黃柏 四兩
-
梔子 十五枚
-
製法:
-
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至二升,去渣,加入芒硝,再煮至一升,一次服用。
-
註解:
-
此方為梔子柏皮湯,是調和胃承氣湯,去掉了甘草。
-
梔子、黃柏治黃疸,芒硝、大黃治實熱。
-
小便赤澀是形成黃疸的原因,四味藥材針對此病症進行治療。
第二部分梔子厚朴湯
-
藥材:
-
梔子 十四枚,掰開
-
厚朴 四兩,薑汁炙
-
枳實 四枚,水浸去籽,炒
-
製法:
-
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煮至一升半,去渣,分為兩次服用,溫熱服用一次。
-
如果服用後出現嘔吐,停止後再服用。
第一部分梔子柏皮湯
這方子主要用於治療黃疸,由大黃、芒硝、黃柏、梔子四味藥材組成。
製法
將大黃、芒硝、黃柏、梔子四味藥材放入鍋中,加入六升水,煮至水量減少至二升時,將藥渣去除,再加入芒硝,繼續煮至水量減少至一升,然後一次喝下。
作用
這方子是調和胃承氣湯去掉了甘草的版本,專門針對黃疸的治療。其中,梔子、黃柏用於治療黃疸,芒硝、大黃用於治療實熱。黃疸的形成原因是小便赤澀,這四味藥材就是專門治療這種病症的。
第二部分梔子厚朴湯
這方子主要用於治療嘔吐,由梔子、厚朴、枳實三味藥材組成。
製法
將梔子掰開、厚朴用薑汁炙烤、枳實去除籽後炒製,將三味藥材放入鍋中,加入三升水,煮至水量減少至一升半時,將藥渣去除,分為兩次服用,每次服用時溫熱即可。
作用
服用此方後,如果出現嘔吐,應停止服藥,待嘔吐停止後再繼續服用。
〔案〕此枳實梔豉湯去豉,加厚朴也。故以梔子厚朴名方,而不及枳實。是梔子湯合小承氣法也。
梔子乾薑湯方(《傷寒論》、《玉函經》)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為三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後服。
〔案〕此梔子豉湯去豉加乾薑也。加乾薑者,以下後,故全書例列汗、吐後,用人參,下後用乾薑。《外臺》或以此方加飴糖,治咳嗽,當亦治咳嗽之虛寒者,乃合用大建中之半也。
白話文:
這個梔子厚朴湯是從枳實梔豉湯去掉了豉,加了厚朴而成。所以這方子就以梔子、厚朴來命名,而不提枳實。這個方子其實是結合了梔子湯和小承氣湯的用法。
梔子乾薑湯這個方子記載在《傷寒論》和《玉函經》中,是用十四枚擘開的梔子和二兩乾薑,用水三升煮成一升,去渣,分成三服,溫熱服用。如果很快能吐出來,就停止後面的服用。
這個方子其實是從梔子豉湯去掉了豉,加了乾薑。加乾薑是因為它可以止下,因此在全書中,通常是汗、吐後用人參,下後用乾薑。《外臺》中還記載了這個方子加飴糖治療咳嗽的方法,應該是用來治療咳嗽的虛寒症,這也和用大建中湯的一半來治療類似。
茵陳蒿湯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黃疸、腹滿。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去也。
〔成注〕王冰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湧泄為陰,酸以湧之,苦以泄之。泄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
白話文:
茵陳蒿湯方
(出自《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主治黃疸、腹滿。
藥方:
- 茵陳蒿(六兩)
- 梔子(十四枚,掰開)
- 大黃(二兩,去皮)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一斗二升(約6公升),先煮茵陳蒿,煮至水量減少六升(約3公升),再加入梔子和大黃,繼續煮至三升(約1.5公升),去渣,分三服。
療效:
服藥後小便應當暢通,尿液顏色如皂莢汁,呈正紅色。服用一晚後,腹部應該減輕,黃疸則從小便排出。
註解:
王冰曰:對於輕微的熱症,用涼性的藥物來調和;對於嚴重的熱症,用寒性的藥物來治療。發黃屬於熱症的極度狀態,如果不使用寒性較強的藥物,就無法徹底消除熱症。茵陳蒿味苦寒,酸苦具有引導排泄的特性,屬於陰性藥物。酸味可以引導藥力向上,苦味可以引導藥力向下,瀉掉過盛的熱氣。由於要瀉掉嚴重的熱氣,所以必須以苦味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藥。如同《心法》中所說,南方屬火,主熱。
梔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故以梔子為臣;大黃味苦寒,宜補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攻之,故以大黃為使;苦寒相近,雖甚熱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後,復得利而解矣。
〔泉案〕此梔子大黃湯去枳、豉,加茵陳蒿,故以名其方,蒿之屬甚多,大約不外青、白二種。茵陳蒿乃白蒿之屬,《廣雅》作因塵馬先也。今《本經》茵陳入上品,馬先入中品,則非一物。《爾雅》蔚牡蒿注,即蒿之無子者。《陸機詩疏》云:牡蒿也,一名馬新蒿。而本草家,皆以馬新即馬先,是馬先乃青蒿之牡者,屬青蒿,自與茵陳屬白蒿不同,竊疑馬先取義於先,與因陳義合,馬新取義於新,與因陳義本不合。凡物白黃色入氣分,赤色入血分,青色入液分,馬新治帶下,破淋,自非治黃所需。
白話文:
梔子味苦性寒,苦味入心經,而寒能克制熱。遇到大熱的病症,一定要用苦寒的藥物來制伏它,所以用梔子作為藥方中的臣藥。大黃也是苦寒的藥物,它有補則用酸、瀉則用苦的特性。要驅除邪熱,就需要借用將軍的力量來攻伐它,所以用大黃作為藥方中的使藥。梔子和大黃都是苦寒的藥物,它們能一起消滅嚴重的熱毒,分別從前後兩方面疏導排泄,最終使病症得到緩解。
這個梔子大黃湯方劑去掉了枳實和豉,加入了茵陳蒿,所以才以此命名。蒿類有很多種,大致上分為青蒿和白蒿。茵陳蒿屬於白蒿,《廣雅》中又稱作因塵馬先。現在《本草經》將茵陳列為上品,而馬先列為中品,可見它們不是同一種藥材。《爾雅》中對蔚牡蒿的註解是,它就是沒有種子的蒿。陸機的《詩疏》中說,牡蒿又叫馬新蒿。而本草學家都認為馬新就是馬先,因此馬先應該屬於青蒿中的雄性,是青蒿的一種,和茵陳屬於白蒿完全不同。我私下懷疑馬先的「先」字與茵陳的「陳」字意義相符,而馬新的「新」字與茵陳的意義並不相符。一般來說,白色或黃色的藥物入氣分,紅色藥物入血分,青色藥物入液分。馬新蒿治療帶下和淋症,它並不適合治療黃疸。
又茵陳是蒿類,則此方乃梔子湯合大柴胡湯法也。柴胡名芸蒿,與茵陳同類故也。《脈經》錄傷寒結胸,有柴胡梔子湯,是梔子湯合小柴胡法也。《千金》、《外臺》諸治黃方十餘種,皆以此方為主。
治食馬肉中毒欲死方(《金匱要略》)
杏仁(三兩,《千金》二十枚),豉(二兩,《千金》二百粒)
上二味(《千金》有㕮咀二字,)蒸之食頃(之食頃,《千金》作五斗米下飯,)熟杵之,服日再。(服日再,《千金》作再服令盡。)
〔案〕此即豉湯三方變其法加杏仁也。杏仁治馬肉中毒與犬肉中毒方法同。以此知杏仁,利下之力矣。《外臺》必效方,變其法以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雙仁熬黃,豉一百粒,棗一百二十枚,去核,三味合搗為丸,如棗大,含之,無不差。《外臺》一方加椒三百粒,治上氣三十年者;一方杏、豉各半合,加蜀椒一合,款冬花小半合,四味搗,蜜丸。晚間不食,含一丸如彈子大,含一丸即知驗。
白話文:
茵陳屬於蒿類,所以這個方子是梔子湯與大柴胡湯的合方。柴胡又名芸蒿,與茵陳同類。脈經記載傷寒結胸,有柴胡梔子湯,這是梔子湯與小柴胡湯的合方。《千金》、《外臺》等醫書中,治療黃疸的方劑十餘種,都以這個方子為主。
這個方子是治療食馬肉中毒的,由杏仁和豉組成。杏仁可以治療馬肉中毒,與治療犬肉中毒的方法相同,說明杏仁有通便的作用。《外臺》中,用這個方子的變方來治療咳嗽。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雙仁熬黃,豉一百粒,棗一百二十枚,去核,三味混合搗碎成丸,如棗子大小,含服,無不奏效。《外臺》中,還有一個方子加了三百粒胡椒,治療上氣三十年者;另一個方子杏仁和豉各半合,加蜀椒一合,款冬花小半合,四味搗碎,用蜜丸。晚上不食,含一丸如彈子大小,含服一丸即可見效。
十年者,五、六日知良。
救卒死方(《金匱要略》)
大豆二七粒,以雞子白並酒和,盡以服之。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金匱要略》)
大豆濃煮汁,飲數升,即解。亦治諸肉漏脯等毒及食諸菌中毒,悶亂欲死。
鳥獸有中毒箭死者其肉有毒治之方(《金匱要略》)
大豆煮汁服之,解射䒽也。
〔案〕以上諸方,可名大豆湯。《,肘後·卷三》以此方治中風不語。《千金》變其法,炒豆五升,極熱,以酒一斗沃之,為大豆柴湯,治一切風濕之症,神良。又能消血安胎,皆自救卒死方來。
白話文:
這篇文章講述了古代中醫書籍《金匱要略》中的一個方子——大豆湯,以及它在不同醫書中的演變。
- 首先,文章說明了辨別藥物優劣需要時間,而這個大豆湯是緊急救命的方子。
- 接着,文章介紹了大豆湯用於治療不同中毒情況,例如黍米中毒、肉類中毒、菌類中毒以及誤食中毒箭的動物肉。
- 最後,文章說明了大豆湯在不同醫書中的應用,比如治療中風不語、風濕病症,以及消血安胎等。
總之,大豆湯是古代中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子,它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並且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赤豆當歸散方(《金匱要略》),治下血,先血後便,及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皆黃黑,能食。
赤小豆(三升,浸令牙出,曬乾),當歸(三兩,一作十分)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嘉祐本草》曰:漿水解煩去睡。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之者,亦取除濕熱之意。《千金》以赤小豆為末,酒服治妊娠數墮胎,及妊娠數月,月水尚來者,是赤豆能治血中熱也。又以赤小豆為散,東流水服方寸匕,治產後運絕。又以赤小豆二升,阿膠二兩,水煮,治產難,累日氣乏不得生,是宿有病者,皆此意。
白話文:
赤豆當歸散方(金匱要略)
治病症: 下血,先血後便,脈搏數,無發熱,輕微煩躁,沉默寡言只想臥床休息,容易出汗,病程在三到四天內出現眼紅如鳩眼,七到八天內眼白全部發黃變黑,仍有食慾。
藥方:
- 赤小豆(三升,浸泡至露出豆芽,曬乾)
- 當歸(三兩,或作十分)
製法: 上述二味藥材搗碎成散劑。
服用方法: 以漿水(米湯)送服,每次服用方寸匕(約1.5克),每日服三次。
方義:
- 《嘉祐本草》記載:漿水能解煩躁,去除昏睡。
-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亦採用赤小豆,其用意在於去除濕熱。
- 《千金方》記載:赤小豆研末,以酒送服,能治療妊娠多次流產,以及懷孕數月仍有月經來潮的現象,由此可見赤小豆具有清血熱的作用。
- 赤小豆研末,以東流水送服,每次服用方寸匕,能治療產後氣血運行不暢。
- 赤小豆二升,阿膠二兩,水煮服,能治療難產,產後體力虛弱難以恢復的現象,主要針對體質虛弱者。
總之,赤豆當歸散方主要通過赤小豆清血熱,當歸活血補血,用於治療下血伴隨其他症狀,尤其是產後或孕婦體質虛弱、血熱所致的疾病。
又小牛角鰓散方,治帶下、五崩,亦赤小豆、當歸並用,正與此經同。今瘍科以赤豆為末,敷腫瘍,亦取此。此與桔梗甘草湯同為排膿之法,必欲別之,則衛病多者,用彼方;榮病多者,用此方。此方赤小豆下注云:浸令芽出,曬乾,是用小豆卷也。《本草》豆黃卷條所稱:赤小豆正是蒙上黃卷之省文,其稱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者,乃示小豆卷之功,如此仲景亦取此意。
食犬肉不消,心下堅,或腹脹,口乾,大渴,心急發熱妄語如狂,或洞下治之方(《金匱要略》)
杏仁(一升,合皮熟研,用《證類》及《梅師方》,去皮)沸湯三升,絞取汁,和,分三服,利下肉片,大驗。
白話文:
小牛角鰓散方可以用來治療帶下、五崩,方中也使用赤小豆和當歸,與經文記載一致。現代瘍科使用赤豆末敷腫瘍,也取其排膿之效。此方與桔梗甘草湯同為排膿之法,若要區別,衛氣病症較重者用桔梗甘草湯,營氣病症較重者用小牛角鰓散方。方中提到赤小豆要浸泡至發芽後曬乾,指的是使用小豆卷。本草書中記載,豆黃卷條所指正是赤小豆的簡稱,其治水腫、排癰腫膿血的功效,正是指小豆卷的作用,仲景也正是取此意。
金匱要略記載,食犬肉不消化,心下堅硬,或腹脹、口乾、口渴、心急發熱、胡言亂語如狂,可以服用杏仁湯治療。將杏仁一升去皮熟研,用沸湯三升浸泡後絞取汁液,分三次服用,可以排泄肉片,療效顯著。
〔案〕此可名杏仁湯,為寬中下氣之專方。故能消一切食,不獨犬肉。本論食馬肉中毒方,亦以豉湯合此方也。《外臺》治食索粉積方,以紫蘇合此方變其法,用杏仁泥蓋索粉,近杏仁則粉爛,物性相制也。《證類》引《傷寒類要》治溫病,食勞,以杏仁五兩,酢二升,煎取一升,服之取汗,差,是杏能消一切食。所以消犬肉者,以《本草》云:杏仁殺狗毒,其兩仁者可以毒狗。
又梅師方云:狗咬杏仁,去皮尖,杵,傅之,研汁飲亦佳,是杏仁能制狗毒,故於食犬肉不消為尤宜。沸湯即麻沸湯也。梅師方杏仁一升,去皮,水三升煎沸,去滓,取汁,分為三服。下肉為度,即此沸湯,但文詳略不同耳。《綱目》引《傷寒類要》用水七碗,燒鍋,令赤,投水於內,取起,再燒再投,如此七次,名沸湯。泉謂:即今滾湯可用,不必如《類要》所云。
白話文:
杏仁湯是專門用來寬中下氣的方子,能消解各種食物,不只是犬肉。本草經中記載杏仁能殺狗毒,所以用來治療食用犬肉中毒特別有效。梅師方則認為杏仁能制狗毒,所以可以用來治療狗咬傷。沸湯就是滾燙的開水,梅師方中的杏仁湯做法就是用開水煮杏仁,只是描述的詳略不同。現代可以用滾燙的開水代替古籍中複雜的沸湯製作方法。
仲景取此水,二瀉心湯以之煎藥,此方以之和藥。本論《水氣篇》水之為病,脈浮者,為風水,宜杏子湯。又《脈經·婦人篇》婦人藏腫如瓜,陰中痛引腰痛者,杏仁湯主之;此亦《要略》逸文。而王氏引之,然二方並佚。
蛟龍病治之方(《金匱要略》),治面青、腹滿,痛不可忍。
硬餳二三升
上一味,日兩度服之,吐出如蜥蜴三、五枚,差。(《綱目.卷二十五》引作發則似癇,面色青黃,每服寒食餳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龍有兩頭可驗。吐蚘者,勿用。)
白話文:
張仲景用這種水煎製瀉心湯,並以此水調和藥物。根據《傷寒論·水氣篇》,水氣病脈浮者,為風水,宜用杏子湯。另外,《脈經·婦人篇》記載,婦女腹部腫脹如瓜,陰部疼痛引發腰痛者,杏仁湯可以治療,這也是《金匱要略》的遺文。王氏引用了此文,但這兩種方劑都已失傳。
蛟龍病治療方法(出自《金匱要略》),症狀為面青、腹滿,疼痛難忍。
以硬餳二三升,每天服用兩次,吐出如蜥蜴般的三到五枚,病情就會好轉。(《本草綱目》卷二十五記載:發病時如癲癇,面色青黃,每次服用寒食餳五合,一天服三次,吐出有兩頭的蛟龍就可以驗證。如果吐出蟲子,則不用服用。)
附硬糖方(《外臺》云:蛟龍子生在芹菜上,食之入腹變成龍子,須慎之。治之以此方。)
杏仁,乳餅,粳米,餳
上四味,煮粥食之三升,日三服,吐出蛟龍有兩頭,其證也。
〔案〕硬糖即寒食餳也。《千金》云:開皇六年,有人正月食芹得病,發似癇,面色青黃,服寒食強餳二升,日三服,吐出蛟龍有兩頭,可驗。孫氏即據此經所云,強餳即硬糖之謂,古無糖字,止有餳字故也。或謂硬當為粳,粳糖謂粳米,餳糖於義不周,從古說乳餅,嘉祐名乳腐,以牛乳煎醋熬成之,甘微寒,主潤五藏,利大、小便,是亦下法也。仲景書有膠飴,有硬餳。
白話文:
附硬糖方
(《外臺》記載:蛟龍子會生長在芹菜上,如果吃下肚子,會在體內變成龍子,必須謹慎。治療可以用這個方法。)
杏仁、乳餅、粳米、餳(糖)
將以上四味藥材煮粥,每次吃三升,一天吃三次,就能吐出有兩個頭的蛟龍,這就是病症的徵兆。
【註解】
- 硬糖就是寒食餳。
- 《千金》記載:開皇六年,有人在正月吃芹菜後生病,症狀類似癲癇,面色青黃,服用寒食強餳二升,一天三次,吐出有兩個頭的蛟龍,可以驗證。
- 孫氏根據此經所述,認為強餳就是硬糖,古代沒有「糖」字,只有「餳」字。
- 有人認為「硬」應該為「粳」,「粳糖」指的是粳米,而「餳糖」意義不完整。
- 根據古籍記載,乳餅在嘉祐年間稱為乳腐,是用牛乳煎醋熬製而成,味道甘微寒,具有潤五臟、利大小便的功效,也是一種下法。
- 仲景的書中也有「膠飴」和「硬餳」的記載。
劉熙釋名餹之清,曰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餳,強硬如錫也。《陶注本草》方家用飴,乃云膠飴。是濕餹如厚蜜者,其寧結及牽白者,餳餹不入藥用。泉謂:《金匱》今作硬餳,而《綱目》引作寒食餳。又作硬餳,疑用硬餳者,非古也。
走馬湯方(《金匱要略》附方),治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自然汁,飲之當下。老、小量之。
〔案〕《外臺》以此為張仲景《傷寒論》方。是唐本《金匱要略》固有此方也。孫奇校《要略》,以此方附寒疝後本此。此食犬肉不消方,變其法加巴豆也。《外臺》錄張文仲方,主唯腹大,動搖水聲,皮膚黑,名曰水蠱。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熬,令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令黃,二味搗丸如小豆大,水下一丸,以利為度,勿飲酒,是此方又治水蠱也。張文仲以治卒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絞痛,白汗出,欲死。
白話文:
劉熙在《釋名》中解釋「餹」的含義,「餹」字形像「怡」,代表怡然自得的意思;稠密的「餹」稱為「餳」,堅硬如錫。
《陶注本草》中記載,醫家用到的「飴」指的是膠飴,也就是濕潤的「餹」,像濃稠的蜂蜜一樣,可以結塊並呈現白色;而「餳」則不可以用來入藥。
《金匱》中現在寫作「硬餳」,而《本草綱目》引用的是「寒食餳」。「硬餳」和「寒食餳」都是「餳」的另一種寫法,但使用「硬餳」可能不是古時候的寫法。
「走馬湯方」出自《金匱要略》附方,用來治療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兩枚,去皮心,熬煮),杏仁(兩枚)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布包起來,用槌子搗碎,加入熱水兩合,擠出汁液飲用,立即見效。老幼根據體質調整用量。
據《外臺秘要》記載,這個方子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子,也存在於唐本《金匱要略》中。孫奇校注《金匱要略》,將這個方子附在寒疝之後。這個方子是治療食犬肉不消化,在原方基礎上加了巴豆。
《外臺秘要》記載,張文仲使用這個方子治療腹大、腹部有水聲、皮膚黑,稱為水蠱的病症。巴豆九十枚,去皮心,熬煮至黃色,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煮至黃色,將兩種藥材搗碎成小豆大小的丸子,用水服用一丸,直到通便為止,忌飲酒。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水蠱。
張文仲還用這個方子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少腹和陰部絞痛,白汗淋漓,瀕臨死亡。
又云有屍疹者,常蓄此藥用驗。《宣明方》有杏仁丸,治一切赤白瀉利,腹痛,裡急下重者,即此方變其法,燒存性,研細,臘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日一服。《外臺》引範汪大甘遂丸治懸飲方,用巴、杏合搗如膏,本此意也。《千金》中候黑丸,治癖飲停結悶滿目暗方,赤用巴、杏,兼用桔梗,是以此方參白散也。
《千金》以此方加赤石脂,代赭石,名紫丸,錢乙改為水病。今都中雅觀齋薛氏保赤萬應散即此,每服五釐,即《千金》每服五丸也,一丸重一釐。陷胸葶藶、杏仁同研用,主治之位尚高,且治水積。此巴、杏同研用,主治之位較下,且治食積。《綱目》引楊氏方,治一切食停氣滿,用紅杏仁三百粒,巴豆三十粒,同炒,色變去豆不用,研杏為末。橘皮湯調下,此用仲景方之變法。
白話文:
古籍記載,有屍疹的人,常常服用這種藥物驗證療效。《宣明方》中有「杏仁丸」,用來治療各種赤白瀉痢、腹痛、裡急後重等症狀,此方只需變換方法,將藥材燒成灰燼,研磨成細粉,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一天服用一次。《外臺秘要》引用範汪的「大甘遂丸」治療懸飲,使用巴豆和杏仁混合搗成膏狀,正是取法於此。《千金要方》中的「中候黑丸」,用來治療癖飲停滯、胸悶、目眩等症狀,以巴豆和杏仁為主要藥材,並加入桔梗,與「白散」配方相似。
《千金要方》在此方中加入赤石脂和代赭石,命名為「紫丸」,錢乙將其改為治療水病。現今都城雅觀齋薛氏的「保赤萬應散」便是此方,每次服用五釐,相當於《千金要方》中每服五丸,一丸重一釐。陷胸葶藶和杏仁同研使用,其治療層級較高,主要用於治療水積。而巴豆和杏仁同研使用,治療層級較低,主要用於治療食積。《本草綱目》引用楊氏的藥方,治療各種食積氣脹,用三百粒紅杏仁和三十粒巴豆,共同炒制,待顏色變深後去除巴豆,將杏仁研磨成粉末,用橘皮湯送服,此法是仲景方法的變通應用。
備急丸方(《金匱要略》),治心腹脹滿,大便不通。
大黃,乾薑(各二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如脂)
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乾薑為末,研巴豆,內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如豆大(三字從《外臺》增)亦佳,密器貯之,莫令泄氣。主心腹諸卒暴百病,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煖水若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可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差;如未差,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或化從鼻孔用葦管吹入,自下於咽。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的備急丸方,可以治療心腹脹滿、大便不通。藥方包含大黃、乾薑各二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成油狀)。將大黃、乾薑研成粉末,再研磨巴豆,混合在一起,反覆研磨一千次,做成散劑,用蜂蜜調和成豆粒大小的丸藥,裝入密閉的容器保存。此丸可治心腹急症,如中惡、客忤、心腹脹滿、突然劇烈疼痛、呼吸急促、口噤、猝死等。服用時,可用溫水或酒送服,每次三到四丸,若難以下嚥,可將藥丸放入患者口中,用手輕輕托住患者頭部,使其吞下。服用後若無效,可再服三丸,腹中會有鳴響,然後就會吐瀉,症狀就會改善。若患者口噤,可將藥丸塞入其牙縫中,或用葦管從鼻孔吹入藥末,使其咽下。
〔案〕徐大椿說,此溫下之法。口噤不能服藥者,亦是一法。許仁則以此方變其分,用巴豆百枚,大黃五兩,乾薑三兩,為丸如梧子大,以飲下,初服三丸,不利更服一丸,治乾霍亂,大小便不通,煩冤欲死。《千金》云:巴豆去皮心稱之,以一分准十六枚,則百枚乃一兩半也。
此方一兩,當六十四枚,許專作丸,此經散、丸並可作,故云亦佳。全書通例下者加乾薑,欲下加大黃,本相反也。今並用之,意在攻消,不在下,不下也。
瓜蒂湯方(《金匱要略》),治夏月發熱,身疼重,而脈微弱。
瓜蒂(二十七枚,或作二十枚)
白話文:
徐大椿說,這是一種溫下法。口噤不能服藥的人,也可以用這個方法。許仁則根據這個方子修改了配方,用巴豆一百枚,大黃五兩,乾薑三兩,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丸子,用溫水送服。第一次服用三丸,如果沒有效果,再服一丸,用於治療乾霍亂,大小便不通,煩躁痛苦,快要死去的病症。《千金要方》記載:巴豆去皮心稱重,以一分的重量來計算,十六枚巴豆是一兩,那麼一百枚巴豆就是一兩半。
這個方子的一兩,大約是六十四枚巴豆。許仁專門把藥做成丸子,這個方子可以散劑、丸劑都適用,所以說也很好。整本書通例來說,下瀉的藥方會加上乾薑,想促進瀉下的藥方會加上大黃,這兩種藥原本是相克的。現在把兩種藥一起使用,用意是攻消邪氣,而不是瀉下,即使瀉下也不會很厲害。
瓜蒂湯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夏季發熱,身體疼痛沉重,脈搏微弱的症狀。
瓜蒂(二十七枚,或作二十枚)。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案〕《外臺·卷四》刪繁,以此方治天行熱毒,通貫藏府,沉鼓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欲絕。考古所謂,天行熱毒,即冬溫之毒也。
瓜蒂散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胸中煩滿,氣衝咽喉不得息。
瓜蒂(熬黃),赤小豆(各六銖,《要略》豆三分),香豉(一合,《要略》七合,成本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或作以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白話文: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案】《外臺·卷四》刪繁,以此方治天行熱毒,通貫藏府,沈鼓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欲絕。考古所謂,天行熱毒,即冬溫之毒也。
瓜蒂散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胸中煩滿,氣衝咽喉不得息。
瓜蒂(熬黃),赤小豆(各六銖,《要略》豆三分),香豉(一合,《要略》七合,成本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或作以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上銼」表示藥物需研磨成細粉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表示將藥物與水一起煮沸,再過濾掉渣滓,一次喝完。
「瓜蒂散方」是用來治療胸中煩滿,氣衝咽喉難以呼吸的方子。主要成分有:熬黃的瓜蒂,以及赤小豆,香豉。
這兩種材料分別研磨成粉,混合後取一錢匕的量,再用熟水煮沸,做成稀糊狀,過濾後與散粉混勻,溫熱時一次性服用。如果第一次服用後未出現嘔吐反應,可以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到有效的嘔吐效果為止。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失血或虛弱的病人,不適合使用此方。
〔成注〕華佗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證治之之法也。大法傷寒四、五日,邪氣客於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證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
《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溫。《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助,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白話文:
華佗說:如果病症在胸部停留了四天,就可以用吐法治療,這是迎合病邪而奪取它的方法。《千金方》說:如果氣往上浮,填塞心胸,胸部感到滿悶,用吐法治療就能痊癒,這是根據症狀治療的方法。一般來說,傷寒病在四五天時,邪氣會停留在胸部,如果再加上胸部煩悶、氣往上衝到咽喉,無法呼吸,這就是吐法的適應症,可以用吐藥治療,就能獲得萬全的療效。瓜蒂味苦寒。
《黃帝內經》說:濕氣在上面,要用苦味之物來吐掉它。寒濕之氣停留在胸中,以苦味為主,所以用瓜蒂作為君藥。赤小豆味酸溫。《黃帝內經》說:酸苦湧泄屬於陰,分開湧膈的實邪,必須用酸味來輔助,所以用赤小豆作為臣藥。香豉味苦寒,苦味可以湧泄,寒味可以勝熱,去上膈的熱氣,必須用苦寒來輔助,所以用香豉作為使藥。酸苦相合,就能使胸中的痰熱湧吐出來。
其於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駃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詳究焉。
〔泉案〕《外臺》引救急瓜蒂散,凡是心強氣急不得臥者,服此湯,吐即差。此亦膈實之症也。瓜蒂為凡吐之方,此方所以治傷寒膈實者,以有豉也。梔子豉湯症,一日煩熱,胸中窒;二日身熱不去,心中結痛;三日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其餘梔子乾薑湯症、梔子厚朴湯症,皆無心胸結窒,即無豉,是豉專主心胸結窒,心胸結窒乃膈實,虛煩之所同,故皆有豉。
治食鬱肉及漏脯中毒方(《金匱要略》)
生薤汁,飲三升(《備急方》薤作韭。)
白話文:
在失血虛弱的人身上,不應該使用瓜蒂散這種藥物,因為它會加重津液的損失。失血虛弱的人需要補養,而瓜蒂散會進一步損失津液,這樣就無法完全治癒。用藥時,醫生一定要仔細研究。
《外台秘要》中提到了救急瓜蒂散,對於心氣強盛、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的人,服用這個湯劑可以吐出痰液,病症就會減輕。這種情況屬於膈實症。瓜蒂是常見的止吐藥,而這個藥方之所以能治療傷寒膈實症,是因為它含有豉。
梔子豉湯的症狀包括:一天發熱,胸悶;第二天身體發熱不退,胸中結痛;第三天反覆顛倒,心中煩躁。而其他如梔子乾薑湯、梔子厚朴湯的症狀則沒有心胸結窒,也沒有豉。由此可見,豉專門針對心胸結窒,而心胸結窒是膈實和虛煩的共同症狀,所以這些方劑都含有豉。
治療食物積滯、肉食中毒的藥方:
生薤汁,喝三升。(《備急方》中將薤寫成韭。)
救卒死方(《金匱要略》)
薤搗汁,灌鼻中(《食醫心鏡》薤作韭。)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金匱要略》)
搗薤汁,灌耳中,吹皂莢末鼻中,立效。
〔案〕以上三方,可名薤湯,所以灌鼻及耳者,亦以口噤,故即備急丸化,從鼻入之義。《肘後》治苦嘔不息方,取薤白一虎口,水煮服,不過三度。凡方用薤者,皆取其滑,滑以致利,是亦下法也。用薤皆用白。《別錄》薤白辛苦溫,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氣。卒死,亦氣結甚而閉者,故主之。
《肘後》卒死,或先病,或平居寢臥,奄忽而死,皆是中惡,以薤汁灌入鼻中便省,蓋取此。經治肉脯用之者,以其滑利,能下耳。《肘後》郁肉脯毒,杵薤汁,服二三升良,亦取此。其治諸魚骨鯁,誤吞釵鐶諸方,皆此義之引申。齊諧志以治飲癥,亦取滑利下之。
白話文:
救卒死方 (《金匱要略》)
薤搗汁,灌鼻中 (《食醫心鏡》薤作韭。)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 (《金匱要略》)
搗薤汁,灌耳中,吹皂莢末鼻中,立效。
〔案〕 以上三個方子,可以稱為薤湯。之所以灌鼻和灌耳,是因為病人嘴巴緊閉,所以效仿急救丸從鼻孔進入的原理。
《肘後》中治療苦嘔不止的方子,取薤白一虎口,水煮服用,最多不超過三次。所有用薤的方子,都是取其滑利之性,滑利則能通暢,這也是一種瀉下的方法。使用薤時都用薤白。《別錄》中記載薤白性味辛溫,可以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氣。卒死症狀,大多是氣結嚴重導致呼吸閉塞,所以薤白可以治療此症。
《肘後》中記載,卒死可能是先有疾病,也可能平時身體健康卻突然死亡,這都是因為中惡。用薤汁灌鼻可以迅速缓解,主要也是利用薤白的滑利之性。
經方中用薤白治療肉脯中毒,也是因為其滑利,可以幫助排泄毒素。《肘後》中治療肉脯中毒的方子,是用搗碎的薤汁,服用二三升,效果很好,也是利用了薤白的滑利之性。
其他如治療魚骨卡喉、誤吞釵鐶等的方子,都是延用薤白的滑利之性。
《齊諧志》中用薤治療飲癥,也是利用其滑利通暢的作用。
栝蔞薤白湯方(《金匱要略》),治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
栝蔞(一枚,搗),薤白(半升,各本作半斤,今從《綱目》),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案〕此食鬱肉及漏脯中毒方加栝蔞也。栝蔞善解痰結,此方用之為君者,與小陷胸同法。小結胸症所以心下痛者,以中有黃涎胸痹症;所以胸背痛者,以外有咳唾症,雖小異,其為痰結則無異。故二方俱以此為君,薤白滑利,善通陽氣,此方用之為臣者,與四逆散加減法,泄利下重者,加薤白同義。
白話文:
栝蔞薤白湯 方
出自《金匱要略》,主治喘息咳嗽,胸背疼痛,呼吸短促。
藥材:
- 栝蔞(一枚,搗碎)
- 薤白(半升,古本多作半斤,今依《本草綱目》改為半升)
- 白酒(七升)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一同放入鍋中煮沸,取三升藥汁,分溫熱兩次服用。
方義:
此方為治療食積肉食或漏脯中毒而加栝蔞的方劑。栝蔞善於化解痰結,在此方中為君藥,與小陷胸湯的用法相同。小結胸症之所以心下疼痛,是因為胸中積聚黃涎,屬於胸痹症;所以胸背疼痛,是因為外有咳嗽吐痰的症狀,雖然略有不同,但都屬於痰結所致。因此,兩方都以栝蔞為君藥。薤白性滑利,善於通暢陽氣,在此方中為臣藥,與四逆散加減法的用法類似,即在泄利下重的情況下,加薤白以通暢陽氣。
四逆症,因邪結胸中,而氣滯於下,為泄利下重;胸痹症,因邪結胸中,而氣滯於上,為咳唾短氣,咳與泄同類。《素問》云:肺感於寒,微則為咳,甚則為泄利是也。唾與利同類瘀津,上出為唾,下注為利也;短氣與下重同類滯氣,上甚則短氣,下甚則下重也,部雖不同,其為衛實則大同,故二方俱用之為臣,此方以白酒載之上行,故治胸痹。《千金》白酒作白酨漿,《說文》酨,酢漿也。
《周禮》四飲有漿注:今之酢漿也。此正酢漿稱酒之證,酢漿即酸漿水,非今之白酒。俗醫用此方者,皆誤《傷寒論》橫條云欲飲水,《玉函》作欲飲酢漿,是酢漿即酸漿水。《外臺》錄此經稱:仲景《傷寒論》及《千金》錄此方,並有半夏、生薑、枳實三味。而方下云:張仲景《傷寒論》無生薑、枳實、半夏三味,前後不符。
白話文:
四逆症是因為寒邪阻滯於胸中,導致氣機下陷,造成腹瀉、下墜感;胸痹症則是寒邪阻滯於胸中,導致氣機上逆,造成咳嗽、氣喘、痰多,以及咳與泄同屬一類。古籍《素問》提到:肺臟受寒,輕者咳嗽,重者腹瀉。而唾液與腹瀉同屬一類,都是身體的津液,上溢為唾,下泄為瀉;氣喘與下墜感也同屬一類,都是氣機不暢,上逆則氣喘,下陷則下墜,雖然部位不同,但都是因為正氣不足導致,所以治療這兩種病症都可用相同的藥物,只是針對不同部位,需要調整藥物的升降方向。這個方子用白酒載藥上行,所以能治胸痹。而《千金方》中的白酒指的是白酨漿,根據《說文解字》記載,酨指的是醋漿。
《周禮》中記載的四飲,其中一種叫做漿,指的是現在的醋漿。因此,這裡的白酒指的是醋漿,而非現在的白酒。民間有些醫生使用這個方子,誤解了《傷寒論》中的「欲飲水」,認為應該是「欲飲醋漿」,其實「醋漿」指的是酸漿水。而《外台秘要》中記載,仲景的《傷寒論》和《千金方》中,這個方子包含半夏、生薑、枳實三味藥,但是方子下面又說明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並沒有生薑、枳實、半夏三味藥,前后不一致。
方下云云當是王燾校語。《綱目》錄此方,云加半夏半升尤良,是合下方為一方也。
栝蔞薤白加半夏湯方(《金匱要略》原本脫加字,今從通例增),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栝蔞(一枚,搗),薤白(半升),半夏(半升),白酒(七升)
上四味,同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案〕此栝蔞薤白湯加半夏也。以不得臥,故取半夏,取《靈樞》半夏秫米湯之意,此方與小陷胸湯同體。彼用黃連,此用薤白者,以結胸、脈浮滑為陽症,故用苦寒;胸痹脈沉遲、緊數為陰症,故用辛溫。經方一味不苟如此。
白話文:
方下云云當是王燾校語。《綱目》錄此方,云加半夏半升尤良,是合下方為一方也。
這方子下方寫的「云云」應該是王燾校訂的文字。《本草綱目》記載了這個方子,說加半夏半升效果更佳,也就是將下方跟上面方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方子。
栝蔞薤白加半夏湯方_(《金匱要略》原本脫加字,今從通例增),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這是栝蔞薤白湯加入半夏的方子,出自《金匱要略》,原本方名中沒有「加」字,現在根據通例補上。此方用於治療胸痹,患者無法躺臥,心痛徹背。
栝蔞(一枚,搗),薤白(半升),半夏(半升),白酒(七升)
將栝蔞(一枚,搗碎),薤白(半升),半夏(半升),白酒(七升)這四味藥材一起煮。
上四味,同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煮沸後取三升藥汁,分溫兩次服用。
〔案〕此栝蔞薤白湯加半夏也。以不得臥,故取半夏,取《靈樞》半夏秫米湯之意,此方與小陷胸湯同體。彼用黃連,此用薤白者,以結胸、脈浮滑為陽症,故用苦寒;胸痹脈沉遲、緊數為陰症,故用辛溫。經方一味不苟如此。
這個方子是栝蔞薤白湯加入半夏。因為患者無法躺臥,所以加入半夏,參考了《靈樞》中半夏秫米湯的思路。此方與小陷胸湯在功效上類似。小陷胸湯使用黃連,而這個方子使用薤白,是因為結胸、脈象浮滑屬於陽症,所以使用苦寒性的黃連;而胸痹脈象沉遲、緊數屬於陰症,所以使用辛溫性的薤白。經方中每一味藥材的使用都有其道理,絕非隨意而為。
小陷胸湯方(《傷寒論》、《玉函經》),治傷寒心下堅,按之痛。
黃連(二兩,《傷寒》一兩),栝蔞實(一枚,搗),半夏(半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未知,再服,微解下黃涎便安也。(一服以下十四字,各本無。今從《傷寒》、《類方》增)
〔成注〕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之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以散結。
〔泉案〕此栝蔞薤白半夏湯去薤白,加黃連也,結胸是熱實,薤白辛溫故去之。徐大椿說:承氣下燥屎,大陷胸下蓄水,小陷胸下黃涎,涎者,輕於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審病之精,用藥之切如此。
白話文:
來源
《傷寒論》、《玉函經》
主治
傷寒症,心下部位按壓時感到堅硬,並且疼痛。
組成
- 黃連 (二兩,《傷寒論》中記載為一兩)
- 栝蔞實 (一枚,搗碎)
- 半夏 (半升)
用法
- 以上三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先將栝蔞煮至剩下三升,去渣。
- 加入黃連、半夏,繼續煎煮至剩下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 服用第一劑後,若症狀未見改善,再服用第二劑,一般服藥後會稍微減輕症狀,並排出黃色痰液,病情就會緩解。
註釋
- 苦寒之黃連、栝蔞,用以瀉熱,辛散之半夏,用以散結。
- 此方是栝蔞薤白半夏湯去掉了薤白,加入黃連而成。結胸屬於熱實症,而薤白辛溫,故去之。
- 徐大椿說:「承氣湯用於治療燥屎,大陷胸湯用於治療蓄水,小陷胸湯用於治療黃涎。涎是比蓄水輕,尚未成水之症狀。」由此可見,此方用藥精準,切合病症。
又小柴胡加減法,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胸中煩者,熱結在胸也,故亦用栝蔞實,此小結胸介乎痞與結胸之間,故仍用半夏,正結胸不按亦痛,心下痞並不痛,此則按之而痛,故云介乎二者之間也。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金匱要略》),治胸痹心中痞,胸滿,脅下逆搶心。
枳實(四枚),厚朴(四兩),桂枝(一兩),栝蔞(一枚,搗),薤白(半升)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案〕此栝蔞薤白湯加枳、樸、桂也。枳主痞,樸主滿,桂主逆。仲景治例,凡逆氣不自肝腎來者,並用桂,如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是也。以其逆,是外邪內入,內氣不受,拒而出之之象,桂治一切外邪,故治一切逆氣。此逆其脈寸、關必浮,至下氣上逆者,其脈尺浮大,寸沉或絕,則五味茯苓症也。
白話文:
另外,小柴胡加減法,對於胸中煩躁卻不嘔吐的病人,要減去半夏、人參,加入栝蔞實一枚。胸中煩躁,是因為熱氣積聚在胸部,所以也要用栝蔞實。這種情況屬於輕微的胸悶,介於痞與結胸之間,因此仍然要使用半夏。真正的結胸,即使不按壓也會感到疼痛,而心下痞則不會疼痛,這種情況按壓才會痛,所以說介於兩者之間。
枳實薤白桂枝湯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胸痺、心中痞悶、胸部滿脹、脅肋下疼痛並向上衝擊心臟的病症。
方劑組成:枳實四枚,厚朴四兩,桂枝一兩,栝蔞一枚(搗碎),薤白半升。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用五升水,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煮沸數次,分三次溫服。
這個方子是栝蔞薤白湯加了枳實、厚朴、桂枝。枳實主治痞症,厚朴主治滿脹,桂枝主治逆氣。張仲景治療疾病的原則,凡是逆氣不是來自肝腎的,都要用桂枝,例如氣上衝的病人,可以服用桂枝湯。因為逆氣是外邪入侵,內氣無法接受而抵抗外邪的表現,桂枝可以治療一切外邪,所以可以治療一切逆氣。這種逆氣會導致脈象寸關浮,嚴重時氣上逆則尺脈浮大,寸脈沉或消失,屬於五味茯苓症。
《金匱》桂苓甘五味湯症,以下逆而上。又本有寒冒,此湯症以上逆,而中又自有痰實也。仲景於相兼分數辨之獨詳,又其逆在上而無表證者,則吐之,瓜蒂散症之胸中痞,氣上衝咽是也。其逆在上無表證而多里證者,則下之,而兼汗之,此方是也。枳實四枚,乃半兩,得厚朴八分之一。
旋覆花湯方(《金匱要略》),治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及婦人脈革,半產漏下。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古方選注》作尺許)
白話文:
《金匱要略》記載桂苓甘五味湯的病症,是從下逆上而來的。而且患者本身可能已經有寒冒,服用此湯症後,病症往上逆,同時體內又有痰濕積聚。仲景對於這種病症的辨別十分詳盡,他又說,如果病症往上逆,但沒有表證(如發熱、惡寒等),則應該用吐法治療,例如瓜蒂散可以治療胸中痞滿,氣上衝咽的症狀。如果病症往上逆,沒有表證,但有里證(如腹痛、腹脹等),則應該用下法治療,同時配合發汗,此方就是如此。枳實四枚,相當於半兩,厚朴的用量是枳實的八分之一。
旋覆花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患者常常想用手按壓胸部,早期並未感到疼痛,只是想喝熱水,還有女性脈象微弱,胎兒早產、漏下等症狀。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古方選注》記載為一尺長)。
解釋
- 以下逆而上:指病症從下半身往上發展。
- 寒冒:指受寒引起的感冒。
- 表證:指疾病初期出現的發熱、惡寒等症狀。
- 里證:指疾病發展到內臟的症狀,如腹痛、腹脹等。
- 吐之:指用吐法治療。
- 下之:指用下法治療。
- 脈革:指脈象微弱,像是快要斷掉一樣。
- 半產漏下:指胎兒早產,或是有流產的跡象。
注
- 古代用量單位與現代不同,需要根據當時的標準換算。
- 古代醫書中的一些藥名,可能與現在的藥名有所不同。
- 藥方的使用需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嘗試。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案〕此亦食鬱肉及漏脯中毒方加旋覆、新絳也。蔥、薤同類,不云去白。是青、白全用。近吳醫用此方,去白非蔥,善通陽去寒。旋覆散結溫中,新絳行血去瘀,合用為血分有寒氣結積之主方。惟寒氣結積,故於脈牢為宜也。《要略》謂婦人三十六病,千變萬端,無不因虛、積冷、結氣三者而成,故用旋覆花散結氣,蔥開積冷,新絳補虛,惟近年新絳多雜,洋紅染成不可用,當以茜根代之。
徐大椿《金匱》評註云(未刊本):欲蹈形容得重物搥撞之象最妙,血微氣滯,外欲按而內喜熱,病情確係如是,此等症頗多,最宜留意。又云:此方通血中陽氣。
白話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意思是將這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煮,煮到剩下約一升,再把藥渣去除,然後一次喝下。
〔案〕此亦食鬱肉及漏脯中毒方加旋覆、新絳也。蔥、薤同類,不云去白。是青、白全用。近吳醫用此方,去白非蔥,善通陽去寒。旋覆散結溫中,新絳行血去瘀,合用為血分有寒氣結積之主方。惟寒氣結積,故於脈牢為宜也。《要略》謂婦人三十六病,千變萬端,無不因虛、積冷、結氣三者而成,故用旋覆花散結氣,蔥開積冷,新絳補虛,惟近年新絳多雜,洋紅染成不可用,當以茜根代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個藥方也可以用於治療食用腐敗肉類或漏脯中毒,此時需要加入旋覆花和新絳。蔥和薤是同類藥材,古方並未說明要去除白色部分,所以應該使用蔥和薤的全部。近年來,有些吳地醫生使用此方,他們所去除的白色部分不是蔥,而是其他藥材,這樣可以通陽氣、去寒氣。旋覆花可以散結、溫中,新絳可以行血、去瘀,兩者合用是治療血分寒氣結積的主方。因為這個方子是針對寒氣結積的,所以適合脈象沉緊的人服用。《要略》中說,婦人的三十六種病,變化多端,都是因為虛、積冷、結氣這三種原因引起的,所以用旋覆花散來治療結氣,用蔥來治療積冷,用新絳來補虛。但是近幾年,新絳的品質較差,很多都是用洋紅染成,不能使用,應該用茜根來代替。
徐大椿《金匱》評註云(未刊本):欲蹈形容得重物搥撞之象最妙,血微氣滯,外欲按而內喜熱,病情確係如是,此等症頗多,最宜留意。又云:此方通血中陽氣。
徐大椿在《金匱》的註釋中說,想要形容這個藥方的作用,就好像重物撞擊一樣,血微氣滯,外在按壓時會覺得硬,但內在卻喜熱,這種病症很常見,需要特別注意。他还说,这个方子可以通血中的阳气。
總之,這段文字介紹了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針對血分寒氣結積引起的疾病,尤其適合婦女。方劑中包含了旋覆花、新絳、蔥、薤等藥材,可以散結、溫中、行血、去瘀,達到通血中陽氣的效果。
訶黎勒散方(《金匱要略》),治氣痢。
訶黎勒十枚(麵裹,煨灰火中煨之,令面黃熟,去核細研。《要略》本作十枚,煨三字不詳,且但云:煨似不止用皮,然考古用訶子,無不去核取皮,今從《證類》所引《圖經》、引張仲景方改正)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案〕此為下氣之專方,氣痢之主方也。古人凡但言氣者,皆謂上氣。氣痢者,下痢而上氣也。或以氣痢為氣虛下陷之痢,非。訶子性降非性升。《本草》訶黎勒味苦溫,無毒,主冷氣,心腹脹滿,下食。尋此主療相當,故專任之。《外臺》有將此散,酒和服者,治一切風痰及霍亂,食不消,大便澀。
白話文:
《金匱要略》記載的訶黎勒散,專治氣痢。方劑用訶黎勒十枚,以麵包裹後,用灰火煨至麵皮黃熟,去核細研成粉末。服用時,將藥粉與粥飲混合,一次服用。此方專門用於下氣,是治療氣痢的主方。古人所言的「氣」通常指上氣,而「氣痢」是指下痢且上氣。有些人認為氣痢是氣虛下陷引起的,但其實不然,訶子性降而非性升。根據《本草》,訶黎勒味苦溫,無毒,主治冷氣、心腹脹滿、下食。此方與訶黎勒的藥性相符,因此專用於治療氣痢。此外,《外臺》記載,訶黎勒散可以用酒調服,可治一切風痰、霍亂、食不消、大便澀等病症。
訶黎三枚,搗取皮,和酒頓服三五度良。又有改為丸者,《廣濟》治嘔逆不能食。訶勒皮二兩,去核研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日三服,此蜜丸也。《集驗》治水痢,以訶黎勒三顆,麵裹炮赤,去面取皮,搗為末,飯和丸,米飲,空腹下三七丸,此飯丸也。
孫真人又有以此方,為含咽者云:治常患氣,以訶黎勒三枚,濕紙裹,煨紙干,即剝去核,細嚼,以牛乳一升下之,日三服。又方治一切氣,宿食不消。訶黎勒一枚,入夜含之至明,嚼咽是也。又有改為水研者,《子母秘錄》治小兒霍亂。訶黎一枚,末,沸湯,研一半,頓服,未差,再服是也。
白話文:
訶黎勒具有止嘔、治痢、消氣等功效,可製成酒劑、蜜丸、飯丸、水劑等不同形式服用。例如,可用三枚訶黎勒搗取皮,與酒混合服用,可治療嘔逆;或將訶黎勒皮研成末,用蜜製成丸狀,空腹服用,可治療水痢;亦可將訶黎勒煨熟後取皮研末,與飯混合製成丸狀,空腹服用,可治療水痢。此外,還可用訶黎勒含咽,可治療氣喘或宿食不消;或將訶黎勒研成末,用沸湯沖服,可治療小兒霍亂。
又有改為湯者,《食醫心鏡》下氣消食,並茶,青色訶黎一枚,打碎為末,銀器中水一大升,煎三兩,沸後,下訶黎,更煎三五沸,候如麴塵色,著少鹽服是也。又華佗《中藏經》有方,以此方加檳榔,以消食滯,故《外臺》心腹脹急門,引《廣濟》鱉甲丸,紫蘇湯必效,青木香諸方並用之。
青木香丸方(《玉函經》附遺),主陽衰,諸不足。
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疑十字當為大)
搗篩,糖和丸梧子大,每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尤速。
白話文:
另外,也有將藥方改為湯劑的,例如《食醫心鏡》中記載的「下氣消食湯」,需用青色訶黎一枚,打碎成粉末,放入銀器中,加入一大升水,煎煮三兩,水沸後,加入訶黎粉末,再煎煮三到五沸,直至湯色呈淡黄色,加入少許鹽即可服用。另外,華佗在《中藏經》中也有記載,將此方加入檳榔,可以消食去滯,因此《外臺》中記載的治療心腹脹急的方子,引自《廣濟》的「鱉甲丸」和「紫蘇湯」,以及青木香等藥物,都可以併用。
《玉函經》附錄中記載的「青木香丸」方,主治陽氣虛衰、身體不足等症狀,方劑包括崑崙青木香和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將其搗碎篩過,用糖和成梧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用酒送服三十丸,每天服用兩次,療效十分迅速。
〔案〕此訶黎勒散加青木香也,為氣滯上壅之專方。陶隱居說:青木香即木香,據此則此方所用青木香,非今所謂青木香也。云崑崙青木香者,《證類·卷六》引海藥云《山海經》曰:青木香生東海,崑崙山是也。訶子皮必用六路者,《雷斆炮炙論》云:凡使勿用毗黎勒,罨黎勒、榔精勒、雜路勒。
若訶黎勒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並是雜路勒,毗黎勒箇,箇毗雜路勒皆圓,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號曰:榔精勒,多澀,不入用。是六路者,為真訶黎勒,經方恐人誤以他勒當之,故著之。《外臺》引近效訶黎勒丸,治氣脹不下食,又除惡氣,亦訶黎、木香並用,即祖此。又《必效》青木香丸,亦訶黎、木香並用。
白話文:
〔案〕
這個訶黎勒散加青木香的方子,是專門治療氣滯上壅的。陶隱居說:青木香就是木香,由此可知這個方子所用的青木香,不是現在所說的青木香。據說崑崙青木香,《證類·卷六》引用《海藥》記載《山海經》說:青木香生長在東海,崑崙山就是那個地方。
訶子皮一定要用六路的, 《雷斆炮炙論》說:使用訶子皮時,絕對不能用毗黎勒、罨黎勒、榔精勒、雜路勒。
如果訶黎勒只有六路,或多或少,都是雜路勒,毗黎勒,以及雜路勒都是圓形的,紋路只有八路到十三路的就叫榔精勒,味道很澀,不能用。只有六路的才是真正的訶黎勒,古方擔心人們誤用其他種類的訶黎勒,所以特別說明了。
《外臺》引用《近效訶黎勒丸》,治療氣脹不思飲食,還能去除惡氣,也是訶黎勒和木香一起使用,就是從這個方子演變來的。還有《必效》中的《青木香丸》,也是訶黎勒和木香一起使用。
考訶黎勒,亦檳榔之類。《中藏經》有木香檳榔散方。《證類·卷六》引《圖經》云:續傳信方,著張仲景青木香丸,主陽衰、諸不足,用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篩末,沙糖和之。駙馬都尉鄭某忘其名,去沙糖加羚羊角十二兩,白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甚速。然用藥不類古方而云仲景者,不知何從而得之,此即附遺所本也。
但續傳信方,以沙糖和者,為仲景方;蜜和者,為鄭某方。今附遺有如梧子大云云,是合彼二文為一也。近效方亦以沙糖和丸,云治氣脹不下食,尤除惡氣,名訶黎勒丸。二味等分,氣甚者,每服八十丸,日再。稍輕者,每服四五十丸則得。性熱者,以生牛乳下;性冷者,以酒下,不問食之前後,即此方變法也。
白話文:
訶黎勒與檳榔同屬一種,古代醫書《中藏經》記載了以木香和檳榔製作的「木香檳榔散」方劑。另一本醫書《證類》引述《圖經》記載,有一種治療陽氣衰弱、身體不足的方劑「續傳信方」,用青木香和六路訶子皮製成,並加入沙糖。後來駙馬都尉鄭某改良了這個方劑,去除沙糖並加入羚羊角,製成蜜丸。然而,這個改良的方劑雖然聲稱出自張仲景,但實際上並非古方,其來源不明。
這個「續傳信方」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加入沙糖的,為張仲景的方劑;另一種是加入蜂蜜的,為鄭某的方劑。現在的「附遺」記載中,將兩種版本合而為一,記載了以沙糖製成的「訶黎勒丸」,用於治療氣脹、食不下嚥、去除惡氣,並說明不同體質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液體服用。
訶黎勒丸方,《金匱要略》,宜長服。
訶黎勒(煨),陳橘皮,厚朴(各三兩,《證類》引《圖經》作各三大兩)
上三味,搗篩(《要略》作末之,)蜜丸如梧子大,酒飲(《圖經》無酒飲二字),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案〕此訶黎勒散加橘皮、厚朴也。為氣擁上逆之專方,所以宜長服者。《證類》引《廣異記》曰:高仙芝於大食得訶黎勒,長五寸,初置抹肚中,便覺腹中痛,因大利十餘行,初疑訶黎為崇,待欲棄之,後問大食長老,云此物人帶,一切病消,利者,出惡物耳。據此知訶黎勒功專除病,能出惡物,故以橘、樸佐之,為固正驅邪之劑,是以可長服也。
白話文:
方劑來源:
《金匱要略》,適合長期服用。
藥材:
- 訶黎勒(煨熟):3兩
- 陳橘皮:3兩
- 厚朴:3兩 (《證類本草》引《圖經》記載為各3.6兩)
製法:
-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過篩(《金匱要略》記載為研成粉末)。
- 以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 用酒送服,每次服用20丸,可逐漸加至30丸。
方劑功效與解說:
- 此方為訶黎勒散加入橘皮、厚朴而成,專治氣逆上衝之症,故適合長期服用。
- 《證類本草》引《廣異記》記載:高仙芝在西域大食國獲得五寸長的訶黎勒,初次將它放在肚子上,就感到腹痛,隨後排泄了十餘次,起初以為訶黎勒是毒物,想要丟棄它。後來詢問大食國的長老,得知此物可以隨身攜帶,可以消除一切疾病,排泄是排出體內不好的東西。
- 由此可知,訶黎勒具有專門去除疾病、排出毒邪的功效,而橘皮和厚朴則輔助其作用,固護正氣,驅除邪氣,因此可以長期服用。
蒲灰散方(《金匱要略》),治小便不利,及厥而皮水。
蒲灰(七分),滑石(二分,《外臺》、文仲方《肘後》方,二味並一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綱目·卷三十八》蒲席下附方,載《金匱》此方。蒲灰作蒲席灰,而香蒲下不載此方,則古本有席字,今脫也,其敗蒲煎方,亦作敗蒲席。《別錄》敗蒲席平,主筋益惡瘡。宏景雲:蒲席惟船家用之,狀如蒲帆,人家所用席,皆是菅草,而薦多是蒲也。時珍云:吳人以龍鬚草為席,是蒲席亦當詳審用之。
白話文:
這個方劑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排尿困難,以及四肢冰冷伴隨水腫的症狀。藥方由七分蒲席灰和二分滑石組成。將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勺,一天服用三次。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原本記載的是「蒲席灰」,而不是單純的「蒲灰」,現代版本遺漏了「席」字。當時的蒲席主要用於船隻,而百姓日常使用的席子多是用其他植物製成,所以使用蒲灰時需要注意來源。
蓋硬席莖圓者,龍鬚草;所為軟席莖扁薄者,蒲所為也。甄權云:單用破血,此症當是血瘀塞其溺管,故用此物。《千金》夜臥尿床,本人薦草燒灰,水服,立差。亦取此,但渾言薦草,不必定是蒲所為。蘇恭所謂:席薦以得人氣為佳者也。厥亦血病,厥而腫脹者,小便必不利,故同法。
諸家釋蒲或不同,《綱目拾遺》稱為蒲包草是也。湖俗亦爾,其萼即水蠟燭。今人以治刀傷,其萼上粉即蒲黃,其中心白如匕柄,生啖之甘脆者,即蒲筍。《周禮》謂之蒲葅。時珍曰:蒲似莞而褊,有脊而柔,八、九月收葉以為席,亦可為扇。軟滑而溫,此皆與經單稱蒲之義合,不得以他蒲當之。
白話文:
一般來說,硬的席子莖圓的,是龍鬚草;軟的席子莖扁薄的,是蒲草。甄權說:單獨使用它破血,這種疾病應該是血瘀阻塞了尿道,所以用這種草。《千金方》中記載,夜裡尿床,可以用薦草燒成灰,用水服用,馬上就會好。這也是取用這種草,只是泛稱薦草,不一定是指蒲草。蘇恭說:席薦以得人氣為佳者也。這種病也是血病,如果出現厥症並且腫脹,小便一定不暢,所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
各家對蒲草的解釋可能不同,《本草綱目拾遺》稱它為蒲包草。湖區的人也這麼叫,它的萼就是水蠟燭。現在人們用它來治療刀傷,它的萼上的粉就是蒲黃,它的中心白色像匕首柄,生吃起來甘甜脆爽,這就是蒲筍。《周禮》稱它為蒲葅。李時珍說:蒲草像莞草但比較細,有脊骨卻柔軟,八、九月收割它的葉子做成席子,也可以做成扇子。它柔軟滑潤並且溫暖,這些都符合經書中單獨稱呼蒲草的意義,不能用其他的蒲草來替代它。
桃花湯方(《傷寒論》、《玉函經》、《金匱要略》),治下痢,當歸散。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半升,從《綱目》各本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煮米令熟,當作煮令米熟,謂與全用之。赤石脂半斤,及乾薑並煮,而赤石脂末,隨每服調下耳。)
〔成注〕澀可去脫,赤石脂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乾薑之辛以散裡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泉案〕此溫中收濕之主方。石脂善固骨髓。《千金》無比山藥丸,用之取其固骨髓也。《外臺》引崔氏治傷寒後,赤白、滯下無數。阮氏桃花湯方,赤石脂八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粳米一升,乾薑四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較此為善。《千金》以此方去米,用蜜和丸。《和劑》以此方去米,用蒸餅和丸,皆變湯為丸者。
白話文:
桃花湯方是治療下痢的經典方劑,它由赤石脂、乾薑、粳米三味藥組成,其中赤石脂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乾薑可以溫中散寒,粳米則可以補益正氣。此方溫中收濕,能有效改善下痢症狀。同時,赤石脂還具有固骨髓的作用,對於傷寒後出現赤白痢、下痢不止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療效。此方有多種變式,例如可以將湯劑改為丸劑,以方便服用。
《千金》又以此方,合附子理中加歸、芍、龍、蠣,名大桃花湯。《千金翼》以此方,加椒、艾、烏梅,名椒艾丸。《綱目》引鬥門方,治久泄久痢。白石脂、乾薑等分,百沸和麵為稀糊,米飲下三十丸,即此方之變法。以白易赤,以面易米。此方名桃花者,以古赤石脂,與桃花石不分也。
陶注《本經》曰:赤石脂出義陽者,狀如㹠腦,鮮紅可愛,是明以桃花石,當赤石脂也。蘇恭不知,而妄非之,曰是桃花石。但恭釋桃花石,曰桃花石似赤石脂,但舐之不著舌者是也。然則赤石脂、桃花石自是一種,特黏不黏之別耳!時珍云:桃花石,即赤石脂之不黏舌,堅而有花點者,非別一物也,故其氣味、功用皆同石脂。張仲景治痢用赤石脂,名桃花湯。
白話文:
《千金》这本书中,用附子理中汤加归、芍、龙、蠣,命名为大桃花汤。而《千金翼》则在此基础上,加椒、艾、乌梅,称为椒艾丸。《纲目》引用斗门方,用来治疗久泄久痢,将白石脂和乾薑等量混合,用百沸水和面做成稀糊,用米汤送服三十丸,这其实是上述方子的变法。它用白色代替红色,用面代替米。之所以称为桃花,是因为古时赤石脂和桃花石不分。
陶弘景在《本经》注解中说,产于义阳的赤石脂,形状像猪脑,鲜红色,非常可爱,这说明桃花石就是赤石脂。苏恭对此并不知情,便错误地将其称为桃花石,说桃花石像赤石脂,但舐之不著舌。然而,赤石脂和桃花石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黏不黏的差别而已。李时珍说,桃花石就是不黏舌,坚硬且有花点的赤石脂,并非另一种东西,因此其气味和功效都与石脂相同。张仲景治疗痢疾用赤石脂,并将其命名为桃花汤。
《和劑》治冷痢,有桃花丸,皆即此物,此方命名之義如此。
赤石脂丸方(《金匱要略》),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赤石脂,乾薑,蜀椒(各一兩,《千金》半兩,《綱目》各四分),附子(二分,炮),烏頭一分(泡,《千金》六銖)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圓,日三服。不知,再加。
〔案〕此桃花湯去米加椒、附、烏,變法為圓也。為治腎寒上攻之專方。一名烏頭赤石脂圓。《外臺》錄此方,烏頭、赤石脂、乾薑各二分,蜀椒、附子各一分。範汪方無附子,有桂心等分。崔氏方有桂心二兩,為六味,烏頭、附子、赤石脂各三兩,椒、姜各二兩。範汪方無附者,當是與崔氏同,為六味而脫其一耳。
白話文:
《和劑》中治療冷痢的桃花丸,實際上就是指這個方子,藥方名稱的含義就是如此。
赤石脂丸方(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心痛穿透到背部,背痛穿透到心臟的病症。
藥材包括:赤石脂、乾薑、蜀椒(各一兩,《千金方》中各半兩,《本草綱目》中各四分)、附子(二分,炮製)、烏頭(一分,泡製,《千金方》中六銖)。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一丸,一天服用三次。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以再增加藥量。
(分析)這個方子是從桃花湯方中去掉米,添加了蜀椒、附子、烏頭,並將藥丸改成圓形。專門用於治療腎臟寒冷向上侵犯心臟的病症。又名烏頭赤石脂丸。《外臺秘要》記載了這個方子,其中烏頭、赤石脂、乾薑各二分,蜀椒、附子各一分。範汪的方子沒有附子,而增加了桂心等分。崔氏的方子中含有桂心二兩,共六味藥,烏頭、附子、赤石脂各三兩,蜀椒、乾薑各二兩。範汪的方子之所以沒有附子,可能是和崔氏的方子一樣,屬於六味藥而缺少了一味。
本論大建中湯方,薑、椒亦並同,其治心胸中塞痛,亦與此治同。椒本治血痹,或以蚘動言之,淺也。《肘後》治苦嘔不息方,乾薑茱萸湯加減法,下不止,手足逆冷,加椒百粒,附子一枚炮,是椒、附治腎寒氣逆也。《本事方》有椒附丸,止椒、附二味,治腎氣上攻之膂痛,與此義合。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傷寒論》、《玉函經》)
赤石脂,禹餘糧(各一斤,碎)
白話文:
《傷寒論》、《玉函經》記載的赤石脂禹餘糧湯,方劑中赤石脂、禹餘糧各用一斤,將它們研碎即可。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案〕此乃塞小腸之法。利在下焦者,有膀胱病,有小腸病,故塞小腸而不愈,易為利膀胱也,所以然者,以小腸中水,不從膀胱化出則痢,非小腸不固,即膀胱不治,二者必居一耳,於䘌利為宜。考《宋本》於此方,禹字上有太一兩字。《本經》禹餘糧,與太一禹餘糧俱列上品。
於禹餘糧云:甘寒無毒,主咳逆,寒熱煩滿,下赤白,血閉,癥瘕大熱;於太一禹餘糧云:甘平無毒,主咳逆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二物功用相近。《別錄》但以所出池澤、山谷別之。近世多以禹餘糧之精者,為太一禹餘糧,當不謬也。李氏入此方於禹餘糧下,與《宋本》反,以屢下後胃虛,宜平藥,不宜寒藥之理推之,則《宋本》長。
白話文:
藥方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六升煮至剩二升,過濾去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註解
此方為治療小腸不通之法。如果患者的下焦(包括膀胱和小腸)有問題,會導致小腸不通,而容易引起膀胱的病症。這是因為小腸中的水無法順利排出到膀胱,就會導致痢疾。所以,小腸不固或膀胱不治,兩者必居其一,因此宜以止瀉為宜。
根據《宋本》的記載,此方中的「禹餘糧」上方有「太一」二字。在《本經》中,「禹餘糧」和「太一禹餘糧」都列為上品。
《本經》中記載:禹餘糧性味甘寒無毒,主治咳嗽逆氣、寒熱煩滿、下赤白痢、血閉、癥瘕、大熱等症狀;太一禹餘糧性味甘平無毒,主治咳嗽逆氣上氣、癥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等症狀。兩種藥物功效相似,僅《別錄》以所出產地「池澤、山谷」來區分。現今多以品質精良的禹餘糧為太一禹餘糧,應該是不錯的。
李氏將「太一禹餘糧」放在「禹餘糧」下方,與《宋本》相反。推測是因考慮到患者經多次服用瀉藥後,胃氣虛弱,宜用平性藥材,不宜用寒性藥材,所以《宋本》的記載較為合理。
說明:
- 本文是對古代中醫藥方和藥物知識的解釋。
- 涉及到的藥物是「禹餘糧」和「太一禹餘糧」。
- 解釋了兩種藥物在治療小腸不通以及其他病症方面的功效。
- 分析了不同版本藥方記載的差異,並給出了合理的推測。
- 內容專業性強,涉及古代中醫藥學知識。
蘆根湯方(《玉函經》附遺),治五噎吐逆,心膈氣滯煩悶,不下食。
蘆根(五兩,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滓,溫服。
〔案〕《證類·十一》引《金匱》、《玉函》有此方,正附遺所本。《千金》及《千金翼》以此治嘔噦。《錄驗》以此治噎,必效。以童子小便一兩合,和服義同。
治食馬肉中毒欲死方(《金匱要略》),亦治食鯸鮐中毒,蘆根煮汁,飲之良。
〔案〕蘇詩云:蔞蒿遍地蘆芽繭,正是河豚欲上時。鯸鮐即河豚,而此用根治之,是根、芽性用相近。蘆芽即《本經》雚菌,詳《泉本集》。
白話文:
蘆根湯出自《玉函經》,用於治療五噎吐逆、心膈氣滯煩悶、食不下嚥等症狀。取蘆根五兩,切碎,用三碗水煮至兩碗,去渣,溫熱服用。另有記載,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因食馬肉中毒而瀕死的情況,以及食河豚中毒。
葦莖湯方(三書無,今據《外臺》補),治肺癰。
葦葉(切,二升),薏苡仁(半升),瓜瓣(二升),桃仁(五十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葦,令得五升,去滓,悉內諸藥,煮取二升,分再服。當吐如膿。
〔案〕此方《外臺·卷十》錄《錄驗》葦莖二升,作銼葦一升。方下注云:仲景《傷寒論》云,葦葉切二升。《千金》、範汪同,是《千金》、範汪作葦莖,與《錄驗》同;仲景作葦葉,與《錄驗》異。若仲景《金匱》無此方,則王燾之言云何也。今補錄且依王燾言,則方名當作葦葉湯,先煮葦,下亦當有葉字,荻為小蘆,故蘆為大蘆葦之言,猶偉也。
白話文:
葦莖湯 方
(三本醫書中皆無記載,今據《外臺秘要》補上),主治肺癰。
藥方:
- 葦葉(切碎,二升)
- 薏苡仁(半升)
- 瓜瓣(二升)
- 桃仁(五十枚)
製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先將其粗略研磨,然後以水一斗,先將葦葉煮沸至五升,去渣,再將所有藥材放入,煮至二升,分為兩次服用。服用後應會吐出膿液。
考證:
此方出自《外臺秘要·卷十》,引自《錄驗方》記載,原本記載為葦莖二升,後改為銼葦一升。方下方注解釋說:仲景《傷寒論》中記載為葦葉切二升;《千金方》和範汪的著作中則與《錄驗方》相同,都是寫著葦莖,而仲景《傷寒論》則寫的是葦葉,兩者有所不同。然而,仲景的《金匱要略》中並無此方,所以王燾的说法就令人存疑。現今補錄此方,並依王燾所述,則方名應為「葦葉湯」,且煮藥的步驟中,也應該寫明「先煮葦葉」,而不是「先煮葦」,因為「荻」是指小的蘆葦,「蘆」是指大的蘆葦,就像「偉」一樣,是用來形容蘆葦的巨大。
古者用葦,其莖葉不甚分別,觀方下云煮葦,《外臺》云銼葦,義可見已,《乾坤秘韞》治發背潰爛,陳蘆葉為末,以蔥、椒湯,洗淨敷之,神效。此正用葦葉,而《綱目》則渾云莖葉,治肺癰煩熱。《聖惠》又推此方之意,以葦葉治霍亂、煩渴,腹脹。《肘後》又將荻莖葉燒灰,以敷蝕癰疽惡肉。
《聖濟》又以葦灰傅禿瘡,皆從此脫胎。瓜瓣即甜瓜瓣。《嘉祐》云甘寒滑,有小毒,止渴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間壅塞氣。蓋肺癰是上焦壅塞氣,故以此治之。
白話文:
古時候,人們使用蘆葦,其莖和葉並不仔細區分。觀察古方記載,有說要煮蘆葦,也有說要銼葦,意思都已明確說明。
《乾坤秘韞》中記載,治療發背潰爛,可以將蘆葦葉研磨成粉末,用蔥、椒湯清洗乾淨後敷在患處,效果神奇。此處正是使用蘆葦葉,而《本草綱目》則將莖和葉混在一起,記載用來治療肺癰煩熱。
《聖惠方》繼承了這個方子的意旨,用蘆葦葉來治療霍亂、煩渴、腹脹等症。而《肘後備急方》也記載用荻草莖葉燒成灰,敷在腐爛的癰疽惡肉上。
《聖濟總錄》則用蘆葦灰塗抹在禿瘡上,這些方法都源於古人的經驗。瓜瓣指的是甜瓜的果肉。
《嘉祐本草》中記載,甜瓜甘寒滑潤,帶有小毒,具有止渴除煩熱、利尿、通三焦壅塞氣的功效。因為肺癰屬於上焦氣血壅塞,所以用甜瓜來治療。
礬石湯方(《金匱要略》),治腳氣衝心。
礬石(三兩,從《千金翼》、《要略》二兩),以漿水(《千金翼》無漿字,以下方例之是也)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腳良。(《要略》無三五沸及洗字,今從《千金翼》)
治卒死而壯熱者方(《金匱要略》)
礬石半斤,以水一斗五升,煮消,以浸腳,令沒踝即得蘇也(《要略》浸為漬,無即得蘇也四字。今並《肘後》。),
〔案〕二方實一方也。治腳氣方,恐是校《金匱》者所附,非其本有。《證類》引此二方,一標《千金翼》,一標《肘後》,而《肘後·卷一》於卒死,稱為張仲景方,此正陰盛格陽於外之症,故壯熱用礬之酸澀,從外治以收攝其陽,卒死壯熱之格,以橫言腳氣衝心之格,以豎言其義同。故其法同。
白話文:
礬石湯方 (《金匱要略》)
治療腳氣衝心
礬石三兩(參考《千金翼》、《要略》二兩),用漿水一斗五升(《千金翼》無「漿」字,以下依方例添加),煎煮三五沸,浸泡腳部。(《要略》無「三五沸」及「洗」字,今參考《千金翼》)
治卒死而壯熱者方 (《金匱要略》)
礬石半斤,用水一斗五升,煮沸至礬石溶解,浸泡腳部,令水淹沒腳踝即可恢復。(《要略》用「漬」代替「浸」,無「即得蘇也」四字,今參考《肘後》)
〔案〕
這兩個方子其實是同一個方子,只是內容略有不同。治療腳氣的方子,可能是後人校對《金匱要略》時添加的,並非原本就存在。《證類本草》引用這兩個方子,一個標注出自《千金翼》,另一個標注出自《肘後》。《肘後·卷一》中將治卒死之法稱為張仲景方,這正是陰盛格陽於外之症,所以用礬石的酸澀之性,從外治療以收攝陽氣。卒死壯熱之症,以橫向來看,與腳氣衝心之症相同,以縱向來看,其治療方法也相同。所以兩者原理相同。
總之,陽氣為內所逐,危亡立致,不得不作此一時救急之方,以示權宜俟。陽氣稍攝,即當究內實之何因?以攻之,原非專恃此方,謂足已斯疾也,切須知之。後世獨參湯,亦一時權宜之方也。
礬石丸方(《金匱要略》),治婦人經閉不利,臟堅僻不正,中有乾血,下白物。
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丸如棗核大,內臟中,劇者,再內之。
〔案〕此礬石湯,變湯為丸,加杏仁也。子臟不正,用礬石內之者,與《千金》治口戾,用礬石塗頰同意。別本不正作不止,僻不止,謂筋脈時時偏扯也。
白話文:
總之,陽氣被內邪逼迫,危及生命,不得不採用這種緊急救治的方法,以權宜應付。等陽氣稍微恢復之後,就要仔細探究內在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這個方法並不是萬能的,不能只依靠它來治病,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後世的獨參湯,也是一種權宜之方。
礬石丸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婦女經閉不通,臟腑堅硬,位置不正,裡面有瘀血,排出白色物質。
將礬石(三分,燒制)和杏仁(一分)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棗核大小的丸藥,內服,病情嚴重者,可以服用兩次。
〔註解〕這個礬石湯,將湯劑改為丸劑,並加入杏仁。由於子宮位置不正,所以用礬石內服,這與《千金方》中用礬石塗抹臉頰治療口歪的原理相同。別本中將「不正」寫作「不止」,「僻不止」是指筋脈經常偏扯。
硝石礬石散方(《金匱要略》),治日晡發熱惡寒,少腹滿急,身黃,額黑,足下熱。
硝石,礬石(燒,等分,《千金》各半兩)
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案〕此礬石湯變湯為散,加硝也。為肝腎實熱之專方。又《肘後》交接勞復,卵痛或縮入腹,痛欲絕,礬一分,硝三分,為末,大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服。熱毒從二便出也,正用此方。《別錄》及元壽皆云:石硫黃是礬之液,則此硝、礬並用者,即硝、硫並用之意。濟生二氣丹,治伏暑傷冷;普濟如神丹,治頭痛、頭風,皆硝、硫等分為丸,皆祖此。
白話文:
硝石礬石散方(《金匱要略》)
治病症: 午後發熱惡寒,小腹脹滿疼痛,全身發黃,額頭發黑,腳底發熱。
藥物:
- 硝石
- 礬石(燒成灰,兩者各佔一半,按《千金方》的劑量,各半兩)
製法: 將硝石和燒好的礬石研磨成粉末,製成散劑。
服用方法: 用大麥粥汁調服,每次服用約一小匙,每日三次。
療效判斷: 病症隨著大小便排出,小便顏色正常為黃色,大便顏色正常為黑色,即為病情好轉的徵兆。
藥方註釋:
- 此方是將礬石湯的湯劑改為散劑,並加入硝石。是專門針對肝腎實熱的藥方。
- 《肘後備急方》中也記載了一個用礬石和硝石治療性交過度、睾丸疼痛或縮入腹中、疼痛難忍的藥方:礬石1分,硝石3分,研磨成粉,用大麥粥調服,每次約一小匙,每日三次。這是利用熱毒從二便排出的原理。
- 《本草綱目》中記載:石硫黃是礬石的液體形式。因此,硝石和礬石一起使用,就相當於硝石和硫磺一起使用。
- 濟生二氣丹用於治療中暑傷寒,普濟如神丹用於治療頭痛頭風,這兩種藥方都採用硝石和硫磺等量制丸,皆是繼承了這個硝石礬石散的藥物配伍理念。
又丹房鑑源造鉛丹法,以硝、硫同鉛熔化,醋點。今人以作鉛粉,不盡者,用硝石、礬石炒成丹。據此知硝、礬與硝、硫,大小之分也。人身肝臟合鉛,腎病必及肝,少腹滿急,亦肝部病,硝、礬炒鉛,猶此方治此病也。後世升降吊方皆祖此。《本經》芒硝,一名硝石。《千金》以此方,硝石易為滑石,治濕疸。
蓋濕疸濕熱在腎,雖非由於女勞,亦其類也,故制方相似,而輕重懸殊。其云下血如㹠肝者,礬石亦能去瘀,余病下血後,得漏水病一日,以枯礬敷之。疼痛一周時,吊出血甚多可證,其故由礬石善於搜剔,有痰即搜痰,有血即搜血,無二理也。《聖濟總錄·七十七》玉液丹,治休息痢。
白話文:
古代煉丹房中,製作鉛丹的方法,是用硝石和硫磺與鉛一起熔化,再用醋點。現在的人則用硝石和礬石炒製鉛粉,但效果不如古代方法。由此可知,硝石和礬石與硝石和硫磺相比,功效有所差別。人體的肝臟與鉛有關,腎臟病症必然會影響到肝臟,少腹脹滿急痛,也是肝臟疾病的表現。用硝石和礬石炒製鉛粉,就如同用這個方法來治療這種疾病。後世許多升降調治的藥方都源於此法。《本經》中記載的芒硝,又稱硝石。《千金方》中用此方法,硝石可以代替滑石,用於治療濕熱黃疸。
第二部分
蓋濕疸濕熱在腎,雖非由於女勞,亦其類也,故制方相似,而輕重懸殊。其云下血如㹠肝者,礬石亦能去瘀,余病下血後,得漏水病一日,以枯礬敷之。疼痛一周時,吊出血甚多可證,其故由礬石善於搜剔,有痰即搜痰,有血即搜血,無二理也。《聖濟總錄·七十七》玉液丹,治休息痢。
濕熱黃疸是因為濕熱在腎臟,雖然不是由於女性勞累所致,但性質相似,因此治療方法也類似,但藥方的輕重卻有很大差異。有人說下血如同肝臟破裂一樣,礬石也能夠去除瘀血。我曾經患過下血症,之後得了漏水病,用枯礬敷貼,疼痛了一個星期,之後又吊出血很多,這足以證明礬石善於搜剔,如果有痰就搜出痰,如果有血就搜出血,原理是一樣的。《聖濟總錄·七十七》中記載的玉液丹,可以治療休息痢。
腸風痔漏方,用枯白礬二兩,硫黃、硝石各半兩,和研卻入砂瓶子內,以炭火熔成汁,取出,候冷,更研令細,和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彼方視此尤重,硫、礬並用,實一氣也,為治寒濕凝固之峻方。又有七味丹粉丸,治休息痢。方中亦有礬、硝,其云麵糊,即此經所謂麥粥,大麥取其消積。
枳朮湯方(《金匱要略》),治心下堅。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腹中軟即散。
白話文:
治療腸風痔漏的藥方,需要白礬二兩,硫黃、硝石各半兩,將它們混合研磨後放入砂瓶中,用炭火熔化成汁,取出冷卻後再研磨至細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這個方子非常重要,硫黃和白礬一起使用,屬於同類藥材,可以治療寒濕凝固的病症。
還有一個叫做七味丹粉丸的藥方,用於治療休息痢。這個方子中也含有白礬和硝石。方子中提到的麵糊,其實就是經書中所說的麥粥,大麥具有消積的功能。
枳朮湯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心下堅硬的病症。
需要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將這兩種藥材放入五升水中,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如果腹中柔軟,病症就消散了。
〔案〕此枳實芍藥散去芍加朮,變法為湯也。枳實治一切痞堅,故加芍藥,則治血痞;加白朮,即治水痞。張元素以此湯變法為丸,治食滯。《外臺》有將此方加柴胡者,名破癖湯,癖亦水飲所作,與經同義。
枳實芍藥散方(《金匱要略》),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案〕此芍藥甘草湯去甘草加枳實,變湯為散也。芍藥治血痹,枳實治氣實,合用為氣滯血凝之治,故於腹中痛為主方,熱結太陰者宜之,大柴胡以小柴胡去參、甘之補,合用此方者,以心中堅滿,腹痛為內實,故是熱結少陽者亦宜之。四逆散,以大柴胡去芩、半、薑、棗之苦辛發散,合用此方者,以胸中結實,故是熱結少陰者亦宜之。
白話文:
這個枳實芍藥散方,去掉芍藥加入白朮,改變成湯劑。枳實可以治療各種痞塊堅硬,所以加上芍藥,就能治療血瘀引起的痞塊;加上白朮,就能治療水濕引起的痞塊。張元素用這個湯劑變化成丸劑,用來治療食物積滯。外台秘要裡面有這個方子加上柴胡的版本,叫做破癖湯,癖症也是水飲積聚造成的,和經書的道理相同。
枳實芍藥散方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產後腹痛,煩悶難以躺臥。
將枳實燒成黑色,但不要燒過頭,和等量的芍藥一起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匕,一天服用三次。此方還可以用來治療癰疽膿腫,用麥粥送服。
這個芍藥甘草湯方,去掉甘草加入枳實,把湯劑變成散劑。芍藥治療血瘀,枳實治療氣滯,兩者合用,用來治療氣滯血瘀,所以主要用來治療腹痛,對於熱結太陰者很合適。大柴胡湯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甘草的補益作用,配合這個方子,是針對心中堅實滿悶,腹痛,屬於內實,所以熱結少陽者也適合。四逆散用大柴胡湯去掉黃芩、半夏、生薑、大棗的苦辛發散作用,配合這個方子,是針對胸中結實,所以熱結少陰者也適合。
排膿散,以桔梗湯去甘草之壅,合用此方者,以腸癰、膿血結實,故與此並主癰膿,合所以並主癰膿者,以此產後,瘀血不下,變成腸癰,故腸癰亦少陽病也。總之,不論何經,凡氣滯血凝者,皆主之。四逆散,枳、芍等分,脾約枳、芍各半斤,大柴胡枳四個,芍三兩。《千金》有將此方加羚羊角,燒存性,治產後下血不盡,煩悶腹痛。
木防己湯方(《金匱要略》),治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曾經吐下者。
木防己(三兩),石膏(如雞子大),十二枚(凡云如雞子者,皆謂如雞子黃也。王氏《古方權量考》云:雞子黃,與彈子大相等。此方石膏太多,恐大十二字為黃大二字之誤。),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白話文:
排膿散方
排膿散方,以桔梗湯去甘草,因為甘草容易造成壅塞,所以將它去除。這個方子與桔梗湯合用,主要治療腸癰、膿血結實等病症。之所以能夠治療癰膿,是因為產後瘀血不降,容易形成腸癰,而腸癰屬於少陽病。總之,不論是哪一條經絡,凡是氣滯血凝的病症,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四逆散方中,枳實、芍藥各佔一半,脾約方中枳實、芍藥各半斤,大柴胡湯中枳實四個,芍藥三兩。《千金方》中還記載,將這個方子加羚羊角(燒成炭),可以治療產後出血不止,煩躁、腹痛的病症。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湯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曾經吐下過的人。
方劑組成:木防己三兩,石膏如雞子大小,共十二枚(凡是說如雞子大小的,都指的是如雞子黃的大小,王氏《古方權量考》中記載,雞子黃與彈子大小相當。這個方子中的石膏量很多,恐怕「十二」字是「黃大」二字的錯誤),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案〕色黑帶黃,脈緊且沉,是腎家有蘊熱矣。喘滿者,肺氣被水飲所抑而不宣也。桂枝、石膏以宣肺,防己以清腎中不結之熱,故曰虛者即愈。若結則用硝,故別之言實,上寒下熱則中壅,而用人參者,以經吐下,故其痞堅者,正如甘草瀉心症之心下痞,由於胃虛腎逆比也,喘以吐致,痞以下致。《本經》防己辛平,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
《別錄》謂:其治水腫、風腫,去膀胱氣。陶宏景雲:防己是療風水要藥。又《十劑》云: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泉謂:防己與木通性近,故《十劑》並稱之。李杲謂:防己治濕熱,宜於下焦,不宜於上焦者,當是也。此方與防己茯苓湯,同為防己桂枝並用法,為肺腎兩治之用,彼症水氣外著,則加黃耆;此症水氣內郁,則加石膏為異。
白話文:
觀察患者面色發黑帶黃,脈象緊而沉,說明腎臟積聚了熱氣。喘不過氣,胸悶脹滿,是因為肺氣受到水飲的阻礙而無法宣發。方劑中使用桂枝和石膏來宣通肺氣,防己則用來清熱解毒,消除腎臟中的積熱,所以說對於虛寒型的患者,效果就會顯著。如果熱氣已經凝聚成實熱,就需要使用硝石來治療。因此,古書中將其稱為“實”。如果上半身寒涼,下半身卻很熱,則中焦會被阻礙,此時就需要使用人參,因為人參可以幫助吐瀉,將積聚在中焦的寒氣排出,這樣才能化解腹部痞塊。就像甘草瀉心湯治療心下痞塊一樣,都是因為胃氣虛弱,腎氣逆上造成的。喘息是因為肺氣被阻礙而導致的,痞塊則是因為中焦積滯而造成的。《本經》記載,防己性味辛平,可以治療風寒、溫瘧、熱氣、各種癇證,驅除邪氣,促進大小便通暢。
《別錄》記載,防己可以治療水腫、風腫,去除膀胱中的寒氣。陶弘景說:防己是治療風水病的要藥。另外,《十劑》中提到:通則可去滯,通草、防己等藥材都具有這個功效。泉氏認為:防己和木通的藥性相近,所以《十劑》中將它們並列在一起。李杲認為:防己擅長治療濕熱,適用於下焦,不適合治療上焦的病症。這一點是正確的。這個方劑和防己茯苓湯都使用了防己和桂枝,都是針對肺腎兩臟的藥物。前者治療水氣外著,所以加了黃耆;而本方治療水氣內郁,所以加了石膏,這兩者是不同的。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金匱要略》),治木防己湯症,屬實者。
木防己(三兩),桂枝(二兩),人參(四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案〕《千金》治痰飲方,有用苓、硝者,取此,宋指迷茯苓丸,亦取此。特指迷以芒硝太峻,變其法為風化硝。
百合地黃湯方(《金匱要略》原列百合滑石代赭湯後,今以之建首),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
白話文: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木防己湯症,屬於實證者。
藥材
- 木防己(三兩)
- 桂枝(二兩)
- 人參(四兩)
- 茯苓(四兩)
- 芒硝(三合)
製法
- 將以上五味藥材,以六升水先煮木防己、桂枝、人參、茯苓四味藥,
- 煎煮至剩二升,去渣,
- 再加入芒硝,煎煮片刻,
- 分成溫熱的劑量服用。
療效
服用後若有輕微瀉下,則病症即可痊癒。
註解
- 《千金》中治痰飲方,也使用茯苓、芒硝,此方取其意。
- 宋代指迷茯苓丸方,也取其意。但指迷認為芒硝過於峻猛,因此將其改為風化硝。
百合地黃湯方
(出自《金匱要略》,原列於百合滑石代赭湯之後,現將其列於首位),用於治療百合病,患者不曾經過嘔吐、瀉下、發汗,病症與初發時相同。
百合(七枚,擘),生地黃汁(一升)
上先煮百合,如前法了(前法謂如百合知母湯法),內地黃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如漆二字,《千金》、《外臺》並作去惡沫為驗也六字。)
〔案〕《本經》百合甘平,無毒,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別錄》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痹,止涕淚,是百合乃利氣之品,故百合病用之,此為百合病之正方。
百合知母湯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發汗之後,更發。
白話文:
藥方
- 百合七枚,掰開
- 生地黃汁一升
做法
- 先將百合煮至熟透,方法同百合知母湯。
- 加入生地黃汁,繼續煮至剩下約一升五合。
- 分成數次溫服。
- 病症痊癒後,停止服用。
- 大便應如漆一般。
註解
- “如漆”二字,在《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中記載為“去惡沫為驗也”。
- 《本草經》記載,百合味甘性平,無毒,主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
- 《別錄》記載,百合可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乳難、喉痹,止涕淚。百合屬於利氣之藥,因此用於治療百合病,此方是百合病的正治方劑。
- 百合知母湯方來自《金匱要略》,主治百合病,即發汗後病情加重。
現代用語解釋
- 百合病:指發汗後病情加重,並出現發熱、咳嗽、胸悶等症狀。
- 生地黃汁:即生地黃鮮根榨取的汁液。
- 百合知母湯:中藥方劑,由百合、知母、麥冬等組成,具有清熱潤肺、養陰止渴的功效。
- 如漆:形容大便稠密,呈黑色,如同漆一樣。
- 去惡沫為驗也:意思是觀察大便中是否有泡沫,若無泡沫則為正常。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兩)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之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煮知母,取一升,後合,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滑石代赭湯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下之後,更發。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千金》一兩)
上先煮百合,如前法,別以泉水二升,煮滑石、代赭石、去滓,取一升,後合,重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雞子湯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吐之後。
白話文:
將七枚百合掰開,浸泡在水裡一整夜,等到有白色泡沫出現後,把水倒掉。另外用兩升泉水煮百合,煮到剩下一升,去渣。再用兩升泉水煮三兩知母,煮到剩下一升,然後把兩種藥液混合,繼續煮到剩下一升五合,分開溫熱服用。
這是《金匱要略》中的百合滑石代赭湯方,用來治療百合病下痢後再次發作的情況。
將七枚百合掰開,按照上面的方法煮好。另外用兩升泉水煮三兩碎滑石和一顆彈丸大小的碎代赭石(《千金》方用一兩代赭石),煮到剩下一升,去渣,然後把兩種藥液混合,再次煮到剩下一升五合,分開溫熱服用。
這是《金匱要略》中的百合雞子湯方,用來治療百合病嘔吐後的狀況。
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之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綱目·卷二十七》引作:以泉水浸一宿,明旦更以泉水煮,然後入雞子黃,是始漬百合,已用泉水。)
〔案〕以上三方,為百合病因症加減之方,汗後津液少,而衛氣被髮,嫌地黃滯,故去之而加知母,以生津除煩;下後小便少,而蘊邪被攻,故加滑石以利小便。《本經》滑石,治泄澼,利小便是也,加赭石以平蘊邪。《本經》代赭,治腹中毒邪氣。《別錄》治五藏血脈中熱是也。
吐後陽氣虛,而蘊邪一升,恐其散為惡瘡,故加雞子黃以平之。《本經》雞子黃,主熱瘡是也。其去地黃,均與百合雞子湯同義。而知母、滑石、雞子黃,皆利小便,赭石亦主沃漏、帶下、遺溺,是亦與小便相關之義。又與百合病,診在小便相印,其精思,當三複之。
白話文:
將七片百合掰開,洗淨後浸泡一夜,待有白色泡沫出現後,倒掉水,用兩升泉水煮沸至一升,去渣後加入一個雞蛋黃,攪拌均勻,慢火煎煮五分鐘,溫熱服用。
百合散方(三書無,今據《千金》、《外臺》補),治百合病,腹中滿痛。
百合根隨多少,熬,令色黃,搗篩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滿消痛止。
〔案〕《要略》無此方。《千金》、《外臺》於百合病篇,俱取《要略》諸方,論不別採,而有此方,則《要略》無之者,脫也。且百合病諸變症,《要略》既詳論之,不應獨缺腹滿痛變症,方論今據補。
百合洗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經月不解,變成渴。
百合根(各本無根字,今從《千金》補)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與咸豉也。
白話文:
百合散這個方子,在三書(《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中沒有記載,現在根據《千金方》、《外臺秘要》補充。治療百合病,肚子脹痛。
取適量百合根,熬煮,煮到顏色變成黃色,搗碎過篩,做成散劑。每次服用一茶匙,一天服用三次。肚子脹滿就會消下去,疼痛也止住了。
(註解)《金匱要略》中沒有這個方子。《千金方》、《外臺秘要》在百合病的章節中,都採用了《金匱要略》的方子,沒有另行選用。但有這個方子,而《金匱要略》中沒有,應該是遺漏了。而且百合病的各種變化症狀,《金匱要略》都詳細論述了,不應該只缺少肚子脹痛這個變症的方論,所以現在根據資料補充了這個方子。
百合洗方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月經不調,轉而變成口渴。
取一升百合根,用一斗水浸泡一晚上,用來洗身體。洗完之後,吃煮熟的餅,不要吃鹹豉。
〔案〕《千金》於治百合方,俱用百合,獨此方,及橘皮、百合散三方,俱用百合根,分別甚嚴。《要略》無根者,脫也。百合根,當是百合蒜下之如須者,煮餅,白湯餅也。《外臺》正作白湯餅,粳米、小麥,皆可作之。併除熱止渴,故食之咸豉、醬豉也。咸走血,能增渴,故禁之。
百合滑石散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變發熱,一云治小便赤澀,臍下急痛。
百合根(一兩,炙,各本脫根字,今從《千金》補),滑石(三兩)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利止,勿復服,熱即除。
白話文:
根據《千金要方》記載,在治療百合病的方劑中,大多使用百合,唯獨此方以及橘皮、百合散三個方劑,都使用百合根,用法區別甚為嚴格。《要略》中提到,沒有根的百合,是脫落的。百合根指的是百合蒜下像須一樣的部分,可以煮成白湯餅食用。《外臺秘要》中記載,白湯餅可以用粳米或小麥製作。白湯餅能清熱止渴,因此不宜與咸豉、醬豉一起食用,因為咸味入血,會加重口渴。
百合滑石散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百合病引起的發熱,也有人說用於治療小便赤澀,臍下急痛。
將百合根(一兩,炙,各本漏掉根字,現根據《千金要方》補上),滑石(三兩)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方寸匕,一日三次。服藥後應稍微腹瀉,腹瀉停止後,停止服用,熱症即可消除。
〔案〕此百合散加滑石也。《本經》滑石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趙氏衍義》云:若變熱者,乃因脈塞,鬱而成熱,以消石通利佐之。消石性涼,又可治熱血之積塞者,自微利而出,放熱除矣。據此似《趙本》有消石一味,義較勝。
薏苡附子散方(《金匱要略》),治胸痹而急。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本草》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得屈申。是薏苡仁治急,不治緩。經文緩急二字謂:緩其急耳,或說或緩或急,非是,此寒氣成急之專方。
白話文:
【案】
這個百合散加了滑石。 《本經》中記載,滑石可以利尿,並能蕩除胃中積聚的寒熱之氣。
《趙氏衍義》說:如果病情轉為發熱,那是因為脈絡阻塞,鬱積而生熱,可以用消石通利來輔助治療。消石性涼,也可以治療因熱血積聚而導致的阻塞,讓熱血慢慢流出,放熱除病。
根據以上論述,似乎《趙氏衍義》中加入消石一味,更符合藥理。
【方】
(出自《金匱要略》),治療胸痺急症。
藥材
- 薏苡仁(十五兩)
- 大附子(十枚,炮製)
製法
上述兩味藥研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小匙,每天三次。
【案】
《本草》中記載,薏苡仁主治筋脈急縮、拘攣,不能屈伸。也就是說,薏苡仁只治急症,不治緩症。
經文中的“緩急”二字,指的是緩解急症,也就是說,這個方劑是專門用來治療寒氣導致的急症,並非所有胸痺都適用。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金匱要略》),治身無熱,脈數。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案〕此薏苡附子散加敗醬也。《本草》敗醬,一名苦菜,治暴熱火瘡,排膿破血藥也,故以之為君,此為腹內癰之專方,不專主腸癰。《千金》葦莖湯,治肺癰,葦莖、薏苡仁、桃仁、瓜瓣四味。有薏苡瓜瓣湯,治腸癰,即葦莖湯,去葦莖加丹皮,二方例明,則葦莖為肺癰之主藥,丹皮為腸癰之主藥,而薏苡則肺、腸二癰皆用之,其為腹內癰。總方無疑。
白話文: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金匱要略》)
主治: 身體沒有發熱,脈搏跳動很快。
組成: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
用法: 上述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取約一湯匙,用兩升水煎煮至藥液減半,一次服用,小便應當立即排出。
註解: 此方是薏苡附子散加了敗醬。根據《本草》記載,敗醬又名苦菜,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的功效,因此作為方中的君藥。此方專門用於治療腹內癰,並不專門針對腸癰。
《千金方》中記載的葦莖湯,用於治療肺癰,包含葦莖、薏苡仁、桃仁、瓜瓣四味藥。另外,還有薏苡瓜瓣湯,用於治療腸癰,相當於葦莖湯去掉了葦莖,加了丹皮。由此可見,葦莖是治療肺癰的主要藥物,丹皮是治療腸癰的主要藥物,而薏苡仁則在治療肺癰和腸癰時都會用到,說明薏苡仁是治療腹內癰的通用藥物。因此,此方中包含薏苡仁的藥效作用無疑是明確的。
栝蔞瞿麥丸方(《金匱要略》),治小便不利而渴。
薯蕷,茯苓(各三兩),栝蔞根(二兩),瞿麥(一兩,《綱目》引作二錢半),附子(一枚,炮,《綱目》附子作大雞子,然方下不云調攪法,疑誤。以腹中溫推之,附子是也。)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案〕此腎氣丸之減法也。蕷、苓、附三物,自腎氣來,栝蔞、瞿麥二物,是加,故得主方名。為治,上消之一方,蓋有水氣,而成消渴者宜之,若有火,如石發房勞所致之上消,切忌。《本經》瞿麥苦寒、無毒,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瞖,破胎墮子,下閉血。《別錄》養腎氣,逐膀胱邪氣,是瞿麥乃利氣、破血之品。
白話文:
栝蔞瞿麥丸方(《金匱要略》)
治小便不利而渴。
藥材:
- 薯蕷(山藥)、茯苓(各三兩)
- 栝蔞根(二兩)
- 瞿麥(一兩,《本草綱目》記載為二錢半)
- 附子(一枚,炮製,《本草綱目》記載為大雞子,但方子中未說明調製方法,疑為誤。以腹中溫推之,應為附子)
製法: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三丸,每日服用三次。若無效,可增加至七八丸,直到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止。
方義:
此方為腎氣丸的減法。山藥、茯苓、附子三味藥材,皆出自腎氣;栝蔞、瞿麥兩味藥材,為加味,故名為栝蔞瞿麥丸。此方為治療上消(消渴症)的方劑,適用於因水氣停滯而導致的消渴症,若因火熱所致的上消,如石發房勞所致,則忌用此方。
藥性:
《神農本草經》記載,瞿麥味苦寒,無毒,主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瞖、破胎墮子、下閉血。《名醫別錄》記載,瞿麥可養腎氣、逐膀胱邪氣,說明瞿麥具有利氣、破血的功效。
薯蕷、茯苓同為降腎,而一補一瀉;蔞根、瞿麥同為泄閉,而一止一宣。《別錄》蔞根止小便利,是蔞根雖有盪滌垢膩之長,而不能利小便也。所恃附子,溫運中氣以除濕,則上下皆應耳。此為腎虛,而濕濁下堵之病。《儒門事親》以薯、苓二味為方,治小便頻多,亦取一補一瀉之意。
以頻多,則非堵塞,故不用蔞、瞿,張意與仲景反,而法同,知經方之用在義,不在症也。
腎氣丸方(《金匱要略》一名八味丸),治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及短氣,有微飲(第六,第十二),消渴,小便多(第十三),婦人轉胞不得溺,(第二十二),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白話文:
山藥和茯苓都具有降腎氣的作用,但山藥補腎,茯苓瀉腎;蔞根和瞿麥都能通利大小便,但蔞根止瀉,瞿麥則宣通。根據《別錄》記載,蔞根雖然能清除腸道積垢,卻不能利尿。所以需要配合附子,溫暖中氣,去除濕氣,才能達到上下皆通的效果。這是針對腎虛導致濕濁下積的病症。而《儒門事親》中用山藥、茯苓兩味藥組成的方劑,治療小便頻多,也是取其一補一瀉的功效。
小便頻多,並非濕濁堵塞,所以不用蔞根、瞿麥。這個方子的思路與張仲景的治療方法相反,但原理相同,說明經方用藥重點在於藥性功效,而不是單純依賴症狀。
腎氣丸,出自《金匱要略》,也稱八味丸,用於治療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呼吸短促、輕微水腫、消渴、小便過多、婦女妊娠期間尿頻、腳氣上行、小腹麻木等症狀。
乾地黃(八兩,九蒸為度,搗膏),乾山藥,山萸肉(各四兩),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桂枝,附子(炮,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案〕《本草》乾地黃甘寒,主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所主皆血虛而痹之病,故《別錄》謂其通血脈。溺血同類溺之澀,血之虛也,故以為君。凡《本草》通溺之藥,半利血脈可推也。山藥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所主皆氣虛之病,故《別錄》謂:其下氣,除煩熱;陽氣虛逆生煩熱,則不下化溺,因不利。山茱萸肉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所主皆風濕氣。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血虛和氣虛引起的痹痛、小便不利等症狀的中藥方。主要藥物包括乾地黃、山藥、山茱萸肉等,它們具有補血益氣、通利小便、祛寒除濕的功效。服用時需要注意劑量和用法,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而《別錄》云:通九竅,止小便利,是去邪水,以斂正水也。山藥、山萸並用,酸甘化陰,故以之為臣。丹皮辛寒,主寒熱中風,瘛瘲,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舍腸胃,是丹皮主血熱,血熱則瘀,溺血同類,溺之澀,血之熱也。凡利溺之藥,半多去瘀可推矣。澤瀉甘寒,主風寒濕痹,乳難,養五臟,益氣力,肥健、消水。
《別錄》謂其主消渴,淋瀝,通膀胱、三焦停水,是治水之功大矣。茯苓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別錄》主消渴,伐腎邪,是茯苓能治腎逆乘脾及肺之溺澀也。丹、瀉、苓三物並用,辛甘發散為行陽之法,陽化則溺出,故以之為佐。
白話文:
第一段
《別錄》記載,山藥具有通暢九竅、止瀉的功效,它能排出體內的邪氣水分,並收斂正常的體液。山藥和山萸一起使用,酸甘性味能滋陰,因此它們是方劑中的臣藥。
丹皮性辛寒,主治寒熱中風、痙攣、驚癇等邪氣,以及因瘀血留滯腸胃導致的癥堅。丹皮主要針對血熱,血熱則容易瘀滯,而小便不利與血熱同屬一類,小便澀滯也是血熱的表現。凡是治療小便不利的中藥,大多都能去除瘀血,這點可以推斷出來。
澤瀉性甘寒,主治風寒濕痹、乳腺炎、滋養五臟、增強氣力、肥胖健壯、消除水腫等。
第二段
《別錄》記載澤瀉主治消渴、淋漓不盡、膀胱和三焦積水,可見它在治療水腫方面功效显著。茯苓性甘平,主治胸脅逆氣、憂鬱憤怒、驚恐悸動、心下結痛、寒熱煩躁、咳嗽逆氣、口乾舌燥、小便不利。
《別錄》記載茯苓主治消渴,去除腎臟的邪氣,說明茯苓能治療腎氣逆上,影響脾胃和肺功能,導致小便澀滯的病症。
丹皮、澤瀉、茯苓三味藥物共同使用,辛甘發散,屬於行陽之法,陽氣化動則小便得以排出,因此它們是方劑中的佐藥。
陶隱居說:茯苓白補赤瀉,故此方用白者,取其補正水,以瀉邪水也。桂、附並辛溫除寒,附生髮炮補,此方用炮者,桂逐寒,附補虛,合用為行陽之法,故以之為使,此方君一臣二佐使五,大制也。由是血脈利,腎氣下,扶陽而火不升,壯水而陰不翳,所以小便多者能止之,少者能利之也。制方之妙,固非一端。
明·趙養葵以此治大概之病,失之遠矣。《外臺》引崔氏以此方,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者,亦是腎虛所生之腳弱,古通名為腳氣者,非風毒,竹瀝湯症之腳氣也,少腹衝脈所過,云不仁則血痹,可知乾地黃正相主當,故崔氏用此方以治之。近人以崔氏曾用,因謂為方出崔氏,大誤,崔氏即崔文行,在仲景後。
白話文:
陶隱居認為茯苓白色補益,紅色瀉下,因此此方使用白色茯苓,目的在補益正氣的水分,瀉去邪氣的水分。桂枝和附子都屬辛溫性,可以驅寒,附子生用發汗,炮製後補益,此方使用炮製的附子,桂枝驅寒,附子補虛,兩者合用,是行陽之法,因此成為使藥。此方以茯苓為君藥,桂枝、附子為臣藥,白朮、澤瀉為佐藥,桂枝、附子為使藥,五藥合用,制方精妙。這樣就能使血脈流通,腎氣下降,扶助陽氣,防止火氣上炎,壯盛水氣,防止陰氣遮蔽,因此小便過多者可以止住,小便減少者可以通利。此方制定的巧妙之處,不止一處。
明朝趙養葵用此方治療一般疾病,就偏離了此方的本意。 《外台秘要》引用崔氏用此方治療腳氣上至少腹無知覺的病症,這也是腎虛所導致的腳部虛弱,古時候將此病症通稱為腳氣,而非風毒所致的 竹瀝湯 症之腳氣。少腹是衝脈經過的地方,如果無知覺,說明血液瘀滯,可知生地黃正好是主治藥物,因此崔氏用此方治療。後人因為崔氏曾經用過此方,就誤認為此方出自崔氏,這是大錯特錯的。崔氏,就是崔文行,是仲景之後的人。
《濟生》以此方,加車前子、牛膝各一兩,治肺腎虛,腰重腳輕,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症。錢乙以此方,去桂、附,為本草綱目,治腎陰不足,發熱作渴,小便淋閉,氣壅痰嗽,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乾舌痛,齒牙不固,腰腿痿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血虛發熱等症。《千金》無比山藥丸,楊氏還少丹,並以此方為本。
此方四補四瀉,地補太陰,苓瀉之;蕷補少陰,瀉瀉之;萸補厥陰,丹瀉之;附補三陽,桂瀉之。陰多陽少,故以治陰脈空竭,寒濕內著之病。又此方分兩以次減半,澤、苓、丹各三兩,三當為二、三味,合為六兩,並桂、附各一兩,為八兩。當地黃之分,萸、薯合八兩,亦當其分,皆所以輔地黃也。
白話文:
這方子出自《濟生》,在原方基礎上添加車前子、牛膝各一兩,用來治療肺腎虛弱導致的腰酸背痛、腿軟乏力、小便不暢、腹部和四肢腫脹,或因痰濕過盛導致的呼吸急促、痰多甚至出現蠱症。錢乙在此方基礎上,去掉了桂枝和附子,列入《本草綱目》,用來治療腎陰不足導致的發熱口渴、小便閉塞、氣喘咳嗽、頭昏眼花、耳鳴眼花、咽喉乾燥、舌頭疼痛、牙齒鬆動、腰腿酸軟、自汗盜汗、便血、各種出血、失聲、水濕停滯化為痰、血虛發熱等症。《千金》的“無比山藥丸”和楊氏的“還少丹”,都以這個方子為基礎。
此方四補四瀉,地補太陰,苓瀉之;蕷補少陰,瀉瀉之;萸補厥陰,丹瀉之;附補三陽,桂瀉之。陰多陽少,故以治陰脈空竭,寒濕內著之病。又此方分兩以次減半,澤、苓、丹各三兩,三當為二、三味,合為六兩,並桂、附各一兩,為八兩。當地黃之分,萸、薯合八兩,亦當其分,皆所以輔地黃也。
此方藥性四補四瀉,其中地黃補益太陰,茯苓利水瀉濕;山藥補益少陰,澤瀉利水瀉濕;吳茱萸補益厥陰,丹皮清熱瀉火;附子補益三陽,桂枝溫通散寒。由於陰盛陽衰,故以此方治療陰脈虛損、寒濕內停的病症。另外,此方藥量可以按照次序減半,澤瀉、茯苓、丹皮各三兩,三味藥合起來共六兩,再加桂枝、附子各一兩,總共八兩。地黃的藥量為八兩,吳茱萸、山藥也各為八兩,這些藥物都是輔助地黃的。
備註
- 此文中的“車前子”和“還少丹”是中藥和方劑的鏈接,在現代閱讀中可忽略。
- 文中“地黃、澤瀉、茯苓、丹皮、吳茱萸、山藥、桂枝、附子”都是中藥名,可以根據需要查詢相關藥性信息。
乾地黃用九蒸即開。宋後用熟地黃之先,近有駁地黃用熟之非者,不知其出自仲景也。
苦參湯方(《金匱要略》),治狐惑,咽乾。
苦參(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飲(食中毒煩滿治之方《金匱要略》)
苦參(三兩)
上一味,以苦酒一升半,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差。或以水煮亦得。
〔案〕《肘後·卷二》、《千金·卷七》治時氣垂死破棺。《千金》煮湯,苦參一兩,酒二升半。舊方用苦參酒煮,令得一升半,去滓,適寒溫,盡服之。當間苦寒,吐毒如溶膠便愈。又《肘後》、《千金》以此飲食中毒煩滿治之方,依法煎取八合,治卒中惡,心痛。《本經》苦參苦寒、無毒,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別錄》謂:其平胃氣,令人嗜食,醒酒,除伏熱,皆取除濕熱內蘊之功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乾地黃需要經過九次蒸制才能使用。宋朝之後,人們開始使用熟地黃,但有些人質疑熟地黃的做法,卻不知道這是出自張仲景的醫書。
《金匱要略》中的苦參湯,可以治療狐惑病和咽喉乾燥。
苦參一升,用水一斗,煮至七升,去掉渣滓,用藥液熏洗患處,一天三次。
《金匱要略》中,用苦參治療食物中毒引起的腹脹,方法是:
苦參三兩,用苦酒一升半煮沸三次,然後服下,嘔吐出食物即可痊癒。也可以用清水煮。
苦參具有苦寒無毒的特性,可以治療心腹積氣、癥瘕積聚、黃疸、小便淋漓不盡、水腫、癰腫,並有補中益氣、明目止淚的功效。 它還能平胃氣,讓人胃口大開,醒酒,除伏熱,這些功效都源於其清熱除濕的特性。
其所以能探吐者,以酒煮載之上行故也。梅師以此方,吐魚、肉、菜等毒。《外臺》以此方,治傷寒結胸滿痛,壯熱。《肘後》以此方,治上下諸瘻,皆是取吐也。《子母秘錄》以此方,治小腹熱痛,色青黑或赤,不能喘者。其洗方,《外臺》以浴小兒身熱,《直指》以洗下部漏瘡。
《集驗》煮酒,以治熱毒、足腫,痛如脫者。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金匱要略》),治婦人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
當歸,貝母,苦參(各等分,東洋本各四兩)
上三味,末之,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男子以下七字,從東洋本補正。)
白話文:
這個方子之所以能起到探吐的作用,是因為用酒煮後,藥力可以上行,達到驅除病邪的目的。梅師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魚、肉、菜等食物中毒。《外臺秘要》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胸悶疼痛,發燒等症。《肘後備急方》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瘻管,也是利用其吐出病邪的功效。《子母秘錄》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小腹熱痛,顏色青黑或發紅,喘不過氣的症狀。這個方子的洗劑,根據《外臺秘要》記載,可用於給發燒的小孩洗澡,《直指方》記載,可用於清洗下部的漏瘡。
第二段
《集驗》煮酒,以治熱毒、足腫,痛如脫者。
《集驗方》記載,用酒煮後,可以用來治療熱毒引起的足腫,疼痛得好像要脫落一樣。
第三段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金匱要略》),治婦人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
當歸,貝母,苦參(各等分,東洋本各四兩)
上三味,末之,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男子以下七字,從東洋本補正。)
《金匱要略》記載的當歸貝母苦參丸方,用於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小便困難,飲食如常的症狀。
方藥組成:當歸、貝母、苦參(各等分,東洋本各四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三丸,逐漸增加到十丸。男性患者需另外加入滑石半兩。("男子以下七字,從東洋本補正",指這七字是從日本版本的《金匱要略》中補充的。)
〔案〕此苦參湯變湯為丸,加當歸、貝母也,故取所加之味,以冠本方,如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之例,為治熱結血氣之專方,不獨於婦人宜也。
薯蕷丸方(《金匱要略》),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薯蕷(三十分,《千金》二十八分),甘草(二十八分,《千金》二十分),大棗(百枚,搗膏),乾地黃,當歸,桂枝(《千金》七分),曲,大豆黃卷(各十分,《千金》七分),人參,阿膠(七分,《千金》用鹿角膠,古諸膠不別也),芎藭(《千金》五分),芍藥,白朮,防風,麥門冬(《千金》各六分),杏仁(各六分,《千金》五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乾薑(三分),白斂(三分或作二分,誤,本方《千金》有黃芩六分)
白話文:
這個薯蕷丸方,是由原本的苦參湯方改製而成的,加入了當歸和貝母,所以取名以所加藥材冠之,就像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一樣,是專門用來治療熱結血氣的方劑,不只適用於婦女,也能治療其他症狀。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日三,百丸為一劑。
〔案〕此風虛勞之主方。風虛勞病,原有論,此方從柴胡桂枝湯來,而差其分兩,方中參、朮、苓、草為《局方》四君子丸之祖,芎、歸、地、芍為《局方》四物湯之祖,合之又為八珍湯之祖。薯、甘、棗為補脾之主藥,三味為君,此方重薯蕷,故以名方。《本草》薯蕷,治風眩。
徐嗣伯治眩十方中有此方。凡《千金》、《外臺》用山藥,如大小三五七諸方,皆取此。膠,取其下達,參、地、桂、歸、曲、卷六味等分者,參桂以去風,歸、地治血,一補一行,曲、卷助運,一消食,一除濕,六味為臣。芎、芍、朮、防、麥、杏六味等分者,以氣不下,則逆而不生血,得風則燥而不潤,濕食相搏,則困而不健,故以芎、芍佐地、歸以和血,視歸之行血加甚矣。朮、防佐桂以和氣,視桂之行氣加甚矣。
白話文:
[註解]
此方為治療風虛勞的主方。風虛勞病症已有相關論述,此方源自柴胡桂枝湯,但藥量有所調整。方中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為《局方》四君子丸的基礎,川芎、當歸、生地黃、芍藥為《局方》四物湯的基礎,將兩者結合則為八珍湯的基礎。山藥、甘草、大棗為補脾之主藥,三味為君藥,此方特別重視山藥,因此以其命名。根據《本草》記載,山藥可以治療風眩。
徐嗣伯在治療眩暈的十個方劑中收錄了此方。凡是《千金》、《外臺》中使用山藥的方劑,例如大小三五七等方,皆取自此方。阿膠的作用是下達,人參、生地黃、桂枝、當歸、神曲、茯苓六味等分,其中人參、桂枝用於祛風,當歸、生地黃用於養血,一補一行,神曲、茯苓用於助運,一消食,一除濕,六味為臣藥。川芎、芍藥、白朮、防風、麥冬、杏仁六味等分,由於氣機不降,就會逆而不生血,遇到風則乾燥而不潤,濕食相互搏擊,就會困頓而不健,因此用川芎、芍藥輔助生地黃、當歸以和血,其中當歸的活血作用更加突出。白朮、防風輔助桂枝以和氣,其中桂枝的行氣作用更加突出。
麥、杏佐曲、卷以化濕食,視曲捲加甚矣。為逐血痹,驅風氣,續絕傷,利滯氣之法。六味為佐。柴、桔、苓三味等分者,柴、桔開泄肺氣,肺為脾之子,實則瀉其子也。苓抑腎邪,腎為脾之妻,防其侮以伸己權也。或曰桔梗開心,心為脾之母,用桔者,虛則補其母也。心為陽,以升發為補,亦通。
姜善溫中,斂散結氣,合柴、桔、苓、五味為使,此一方補脾之法盡之矣。即補脾之藥,亦盡之矣。
蜀漆散方(《金匱要略》),治瘧多寒。
漆蜀(洗,去腥),雲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
白話文:
麥子和杏仁搭配米曲,用來包裹成團,可以幫助消化濕氣重的食物,觀察曲團的大小就知道食物濕氣的程度。這方法還可以驅逐血液瘀滯、風邪入侵,癒合斷裂的傷口,疏通阻塞的氣機,這六味藥都起輔助作用。其中柴胡、橘皮、茯苓三味藥等量,柴胡和橘皮可以疏解肺氣,因為肺是脾的兒子,脾實則瀉其子;茯苓可以抑制腎邪,因為腎是脾的妻子,防止腎邪侵犯脾臟,以伸張自己的權力。也有人說桔梗可以開通心氣,心是脾的母親,使用桔梗是因為脾虛則補其母,心主陽氣,以升發為補,這也說得通。
生薑性溫,可以溫暖中焦,消散結聚的氣體,配合柴胡、橘皮、茯苓、五味子做為使藥,這一方藥補脾的方法已經很完備了,補脾的藥物也用盡了。
蜀漆散,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寒瘧。
蜀漆(洗淨,去除腥味),雲母(燒制兩天一夜),龍骨(等量)。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千金》未發前下,有一炊頃三字,漿上有酢字義長,臨發時服一錢六字,在溫瘧上無兩匕字。)
〔案〕《本經》蜀漆辛平,主瘧及咳逆寒熱,腹中癥堅痞結,積聚邪氣,蠱毒鬼注。《別錄》云:療胸中邪結氣,吐出之,是邪結胸中,蜀漆主之,故以之為君;性平,故寒瘧、溫瘧並宜之。龍骨性善入,此方為蜀漆、龍骨並用法也。《本經》雲母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
是亦除痰之品,故以之為臣。深師方治痰飲頭痛,往來寒熱。雲母粉二兩煉過,恆山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湯服取吐,正與蜀漆、雲母並用義同,亦正除瘧痰之證。《外臺》校云:雲母亦作雲實。東洋本同。《本經》雲實辛溫,去邪惡結氣,止痛,除寒熱。《圖經》云:雲實治瘧多用。
白話文:
雲母也是可以祛痰的藥材,所以將其列為臣藥。深師方中治療痰飲頭痛、往來寒熱的藥方,用雲母粉二兩煉過,再將恆山石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方寸匕,用湯送服,目的是使其嘔吐,這與蜀漆和雲母配伍的意義相同,也都是針對瘧疾和痰證的治療方法。 《外台秘要》中校勘後指出,雲母也可以寫作雲實。《東洋本草》中也是如此。根據《本草經》,雲實味辛性溫,可以去除邪氣、結氣,止痛,去除寒熱。 《圖經》中記載:雲實治療瘧疾的案例很多。
《外臺》別本亦有至理,然功在殺蟲,與此方未協,非也。唐本注云:俗謂雲實苗為草雲母,此雲母所由,誤為雲實歟?且《千金》亦同,此經自存舊論,為當溫瘧治法。白虎加桂,與此相懸。張璐《千金》注云:蜀漆性專逐濕追痰,稍增半分於本方中,則可治太陰濕瘧,濕為陰邪,亦必多寒少熱,此方尤合作溫者,謬也!張說亦通。
升麻鱉甲湯方(《金匱要略》),治瞿麥,咽喉痛,唾膿血。
升麻(二兩,《外臺》二分),鱉甲(如手指大一片,炙,《外臺》無指字),甘草(二兩,《外臺》二分),當歸(《外臺》二分),蜀椒(炒,去汗,各一兩,《外臺》一分),雄黃(半兩,研《外臺》一分)
白話文:
《外臺》別本雖然也有一些道理,但主要功能是殺蟲,和這個方子不搭,因此不適用。唐代版本的注釋說,民間俗稱雲實苗為草雲母,這正是雲母的來源,可能是因為誤把雲實當作雲母了。而且《千金方》也持相同觀點,這個經方保留了傳統的論點,是治療溫瘧的正確方法。白虎加桂方則與此方完全不同。張璐在《千金方》的注釋中說,蜀漆性專於驅除濕氣和痰液,如果在這個方子中稍微增加半份,就可以治療太陰濕瘧。濕氣是陰邪,也必然是寒氣多、熱氣少,這個方子尤其適合溫補,說法有誤。張說的觀點也很正確。
升麻鱉甲湯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瞿麥(咽喉腫痛,吞咽困難),咽喉疼痛,唾液帶膿血。
藥材組成
- 升麻(二兩, 《外臺》版本為二分)
- 鱉甲(如手指大一片,炙, 《外臺》版本省略了“指”字)
- 甘草(二兩, 《外臺》版本為二分)
- 當歸(《外臺》版本為二分)
- 蜀椒(炒,去汗,各一兩, 《外臺》版本為一分)
- 雄黃(半兩,研磨, 《外臺》版本為一分)
注釋
- “雲實苗”和“草雲母”在中醫中都是藥材,但並非同種藥材,可能存在混淆。
- “溫瘧”和“太陰濕瘧”都是中醫病名,需要根據中醫典籍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 “白虎加桂”也是一個中醫方劑,用於治療溫熱病。
- “蜀漆”是一種藥材,具有驅除濕氣和痰液的功效。
- 升麻鱉甲湯是一個經典的方劑,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唾液帶膿血等症狀。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方(《金匱要略》),治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經不列方。
〔案〕《脈經》、《肘後》、《千金》、《外臺》於陽毒升麻湯名同。而陰毒方云甘草湯,視此經止無雄黃為異。其升麻湯方,《肘後》、《千金》有桂心,無鱉甲。《外臺》有桂心、梔子為八味。考六朝名方,多本仲景,諸家同,而此經獨異,誤在此經,且兩方而止詳其一,不合全書通例,當如《千金》為正,二方皆升、歸、甘三味為主。
白話文:
經文中對於升麻湯的記載,與《脈經》、《肘後》、《千金》、《外臺》等醫書的[陽毒升麻湯]名稱相同。而針對陰毒症狀的藥方,這些醫書都叫做[甘草湯],與本經書中的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不同,只差在沒有加入雄黃。
此外,其他醫書中對於升麻湯的記載,《肘後》、《千金》都有加入桂心,但沒有鱉甲;而《外臺》則有加入桂心和梔子,共有八味藥。
考察六朝時期的名醫藥方,大多是根據仲景的醫書,各家醫書記載都一致,唯獨本經書有所不同。這可能是本經書的記載有誤,而且只詳細記載了其中一個藥方,不符合全書的通例。因此,應該以《千金》的記載為準,兩個藥方都以升麻、柴胡和甘草三味藥為主。
麻黃升麻湯症,以有咽喉不利,唾膿血,而升、歸等分,亦有甘草,與此症治並同,是提營分毒邪之方也。陽毒面赤有斑,吐血下利(據《千金》、《外臺》諸書,)營分之毒尤甚,故加雄黃,蜀椒,以助升、歸之力。雄黃化血為水,當亦能排膿,以治瘡毒推之可知也。椒疏腎氣,非止下氣,陳風貽我握椒,猶周南之採,採芣苡,皆男女相悅之需可見也。
二味合而治咽喉膿血之力殊矣。陰毒無膿血症,自當去雄,然陰毒亦少陰所發,故有咽喉不利一症,則椒不當去。《千金》等是也。若鱉甲則治癥瘕陰毒,心下結強固宜,而陽毒心下煩悶,亦是將結之勢,用之無妨,不用亦得,可兩從也。夫二毒,乃邪毒雜糅之象與敗症。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的適用症狀是咽喉不舒服、吐出膿血,其中升麻、歸芪等量使用,甘草也同樣適用於這種病症,這是一種提振氣血、清除毒邪的方劑。如果出現陽毒導致面部發紅、出現斑點、吐血、腹瀉等症狀,根據《千金》、《外台》等醫書記載,營血受到毒邪侵害的情況更加嚴重,所以加入雄黃、蜀椒來增強升麻、歸芪的作用。雄黃可以將血化為水,也能排膿,這可以類推到治療瘡毒上。蜀椒能疏通腎氣,不僅能通下氣,陳風曾經送我一把蜀椒,就像周南人採集芣苡一樣,都是男女相悅的表現。
這兩種藥材合用治療咽喉膿血的效果特別好。陰毒沒有膿血的症狀,就應該去掉雄黃,但是陰毒也是由少陰所導致的,所以如果出現咽喉不舒服的症狀,蜀椒就不應該去掉。《千金》等書也是這麼說的。至於鱉甲,可以治療癥瘕陰毒,對於心下結塊堅硬的病症適用,而陽毒導致的心下煩悶,也是一種積聚的狀態,使用鱉甲也沒有妨礙,不用也可以,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總之,這兩種毒邪,都是邪氣和敗症混合在一起的表現。
近《千金》、《外臺》,治敗傷寒八九日不差方,升麻、鱉甲同用,蓋升麻以提陽中之毒,鱉甲以破陰中之毒耳。若於壯熱,皆止用升麻合梔子,其用梔子,又與《千金》合矣。疑當陽毒升麻湯方無鱉甲,為五味,陰毒甘草湯方,升、歸、椒、甘、鱉為五味。徐大椿《金匱》評本未刊本謂:去字當改作加字,其意以為陽毒方,當升、鱉、歸、甘四味,而為傳寫脫去者,因誤以陰毒方之六味,錯列首方下也。《本經》雄黃、蜀椒,皆治死肌(即肌字)。
死肌者,皮肉不仁也,與身痛如被杖正合,亦可為陰毒之去二味,當為加字之誤,而陽毒方應無之也。
白話文:
古籍《千金》、《外臺》中治療發燒感冒八九日未癒的方子,使用升麻和鱉甲,因為升麻可以提拔陽氣中的毒素,鱉甲可以破除陰氣中的毒素。如果患者出現發熱,則只使用升麻和梔子,用梔子的做法也和《千金》一致。但奇怪的是,陽毒升麻湯方中並沒有鱉甲,而陰毒甘草湯方中,升麻、歸芪、椒、甘草、鱉甲則齊備。徐大椿在《金匱》評本未刊版中認為,"去"字應該改為"加"字,意思是陽毒方應該包含升麻、鱉甲、歸芪、甘草四味,可能是抄寫時遺漏了。由於錯誤地將陰毒方的六味藥列在了陽毒方下方,才導致了混淆。而《本經》中雄黃和蜀椒,都能治療死肌,也就是皮膚肌肉失去知覺,與全身疼痛如受杖責的情況相符,這兩味藥也可以被視為去除陰毒的藥物,因此"去"字應該改為"加"字,陽毒方中原本也應該包含這兩種藥物。
知母方(《金匱要略》),治婦人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風,起則頭眩。
葵子(一升),茯苓(三兩,《千金》各一兩,《綱目·三十七》此方用赤苓)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綱目》愈下有「若轉胞者,加發灰,神效」九字)
〔案〕《千金》有將此方去茯苓加榆白皮,水煮服,治妊娠小便不利。亦有單用葵子及根一味者,治同。
紫石寒食散方(《金匱要略》),治傷寒,令愈不復。
白話文:
知母方(《金匱要略》)
適用症狀: 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出現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暢、怕風、起床頭暈等症狀。
藥物組成:
- 葵子(一升)
- 茯苓(三兩,根據《千金方》和《本草綱目》記載,可使用赤苓)
用法: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一日三次。小便暢通即可痊癒。
其他註解:
- 《本草綱目》中記載,若婦女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可以加發灰一起服用,效果顯著。
- 《千金方》中記載,將知母方中的茯苓去除,加入榆白皮,水煮服用,同樣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小便不暢的症狀。
- 也有單獨使用葵子和葵根治療相同症狀的記載。
紫石寒食散方(《金匱要略》)
適用症狀: 治療傷寒,並可以防止復發。
註解: 該方無具體藥物組成記載,僅提及治療傷寒並可防止復發的效果。
紫石英,石英,鍾乳(煅,一作碓煉),赤石脂,太一餘糧(燒),栝蔞根,防風,桔梗,文蛤,鬼臼(各十分),乾薑,附子(炮去皮),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
〔案〕此與黑散同為寒食方。而仲景以黑散治中風,此散治傷寒。雖各當其病,要之,不可輕用方意。紫石散治風寒為君,故專方名。白石英、鍾乳以下九味為臣,石英、鍾乳皆溫補為一類。凡唐人書所云:乳石者,乳即鍾乳;石即白石英。古者石英重白者也。赤石、餘糧溫澀為一類。
白話文:
紫石散是由十三味藥材組成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藥方以紫石英為主要藥材,搭配其他藥材,如白石英、鍾乳等溫補藥性,以及赤石脂、太一餘糧等溫澀藥性。服法是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送服。
栝蔞根、文蛤同用者,亦栝蔞牡蠣散方之意。《本經》鬼臼辛溫、有毒,殺蠱毒,鬼疰精物,解不祥,逐邪,解百毒。《別錄》療風邪煩惑。甄權主殗殜勞疾。然則此方用之者,恐其留風作注也。與桔梗、防風,同為排氣解毒之用,以風能壅滯故也。薑、附、桂為佐使。鬼臼者,南星之別種,無鬼臼,可用南星。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金匱要略》),治寒疝,虛勞不足,及產後腹中㽲痛。(《綱目·卷五十》勞作羸,㽲作痤,痤即疝之誤義長)。
羊肉(一斤,肥者),生薑(五兩),當歸(三兩)
白話文:
栝蔞根和文蛤一起使用,其實就是栝蔞牡蠣散的藥方精神。根據《本經》,鬼臼辛溫,有毒,可以殺死蠱毒、鬼疰精物,化解不祥,驅除邪氣,解百毒。《別錄》記載,鬼臼還能治療風邪煩惑。甄權則認為鬼臼可以治療勞累疾病。然而,使用此藥方時,要擔心鬼臼可能留存風邪,造成風邪停滯。與桔梗、防風一起使用,可以起到排氣解毒的作用,因為風邪容易導致氣血壅滯。薑、附、桂則作為佐使藥物。鬼臼是南星的別種,如果沒有鬼臼,可以用南星代替。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方,用於治療寒疝、虛勞不足,以及產後腹痛。《本草綱目》中指出,勞作過度導致虛弱,身體出現㽲痛,而㽲痛其實就是疝氣的錯誤說法。
羊肉(一斤,肥肉),生薑(五兩),當歸(三兩)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綱目》作水一斗,煮汁八升,入當歸五兩,黃耆八兩,生薑六兩,煮取二升,分四服,標出《金匱要略》。又云胡洽黃耆。《千金》有芍藥,則《金匱》本有黃耆也,與《外臺》合,但彼四兩差少耳)。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如加生薑等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案〕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形不足者補之以氣,此方兼用之。丹溪虎潛丸,以此方為本。凡寒氣在經之腹痛,歸、姜並用。《外臺》引《廣濟》當歸湯,治卒心腹痛,氣脹滿,不下食,欲得瀉三、四行,方用當歸、生薑。又引《廣濟》紫蘇湯,治氣發心腹脹滿,兩脅氣急,方亦用當歸、生薑,皆取此。
白話文:
取上三味藥材,以八升水煮至剩二升,溫熱服用七合,每日三次。若體寒者可加生薑至一斤;若疼痛嚴重且嘔吐者可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如加生薑等藥材,則需加水五升,煮至剩三升二合服用。此方兼補氣血,適用於寒氣入侵經絡導致的腹痛。
《千金》加芍藥二兩,名當歸湯。《外臺》以此方,加黃耆四兩,名羊肉當歸湯,補加減法,《外臺·卷三十四》許仁則云:產後虛弱腹痛,羊肉當歸湯。若覺惡露不盡,加桂心三兩;惡露下多,覺有風加芎藭三兩;覺有氣加細辛二兩;覺有冷加吳茱萸一兩;覺有熱加虎潛丸汁二合。
《千金》有羊肉湯,即此方加地、芍、芎、桂、甘草五味,治同,亦可與許論互參,詳許論,虛弱之弱字,可為寒疝,虛勞當從《綱目》作虛羸之一證。《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轉乎溝壑,膝文公上作老羸,是羸弱一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提到一個叫做當歸湯的方子,需要加芍藥兩錢。而《外臺秘要》則在此基礎上加了黃耆四錢,並稱之為羊肉當歸湯,可以用來補虛。 《外臺秘要》中許仁則提到,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產後虛弱腹痛。如果產婦有惡露不盡的情況,可以加桂心三錢;如果惡露過多,可以加芎藭三錢;如果覺得有風邪入侵,可以加細辛兩錢;如果覺得有寒邪入侵,可以加吳茱萸一錢;如果覺得有熱邪入侵,可以加虎潛丸汁兩合。 《千金方》中也有羊肉湯的方子,其實就是羊肉當歸湯加了地黃、芍藥、芎藭、桂枝、甘草五味,功效與羊肉當歸湯相同,也可以參考許仁則的論述。 需要注意的是,虛弱可以指寒疝,也可以指虛勞,可以參考《本草綱目》的論述。 《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老弱轉乎溝壑”,《膝文公上》中提到“老羸”,這都說明羸弱指的是虛弱。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金匱要略》),治不得息。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之。
〔案〕葶藶本治心水,故《千金》十水丸,用以治赤水之從心腫者,而仲景以治喘不得臥之肺病,非以葶藶治肺也。以心系肺下,人臥則肺迫於心,心不舒則喘甚,從其見症之藏言之故爾。《外臺》治上氣,以此方加桑白皮亦佳。宋·錢乙作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味,全取此方,而變而輕之。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 方 (《金匱要略》)
主治: 喘息不止,不能平臥。
藥物:
- 葶藶: 先將葶藶熬至黃色,搗成彈子大小的丸子。
- 大棗: 十二枚。
用法:
- 將大棗與水三升同煮,煮至水量減少至二升時,取出大棗。
- 加入葶藶丸,再煮至水量減少至一升,趁熱一次服用。
方解:
葶藶原本用於治療心水,因此《千金方》中用葶藶治療赤水所致的心腫。而仲景(張仲景)用葶藶治療喘息不止,不能平臥的肺病,並不是直接用葶藶治療肺臟。因為心臟與肺臟相連,人躺下時肺臟會壓迫心臟,心臟不舒展則喘息加重。因此仲景根據患者的症狀來推測病因,從臟腑之間的關係來解釋治療方案。
《外臺秘要》中治療上氣,也可用此方並加入桑白皮效果更好。宋代的錢乙則在此方基礎上,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味藥材,組成瀉白散,簡化了此方,並且減輕了藥性。
桑、骨輕於葶藶,甘、米輕於大棗。近人以瀉白,治不得正立之症,與瀉肺治不得正臥意亦相近。仲景方有越婢、肝著、腎著、瀉心,與此瀉肺諸湯方,為五藏治法也。若謂胃為六府治法也。六府不分者,胃為六府之長耳。《千金》又有溫膽,以膽之清淨異於五府。《普濟·卷十一》著作郎雷道矩病睡多,坐頃間,已及升余,兆,令服仲景此方。
氣鬱方(《金匱要略》),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臥。(《綱目·三十五》無時時但坐四字,眠作臥義長)。
皂莢(八兩,刮去皮,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白話文:
桑樹和骨頭比葶藶輕,甘草和米比大棗輕。近代醫生用瀉白湯治療站不起來的病,和用瀉肺湯治療躺不下去的病,道理相近。張仲景的方劑中有越婢湯、肝著湯、腎著湯、瀉心湯,與這些瀉肺湯方,都是針對五臟的治療方法。如果說胃是六腑的治療方法,其實六腑並非完全不分,只是胃是六腑之首而已。《千金方》中還有溫膽湯,因為膽的清淨不同於其他五臟。《普濟方·卷十一》記載,著作郎雷道矩患病容易犯困,坐一會兒就睡著,睡著後身體會慢慢往上抬升,醫囑他服用張仲景的這個方劑。
氣鬱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咳嗽逆氣上涌、時常吐出濁痰、只能坐著不能躺著的病症。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金匱要略》)
吹皂莢末鼻中,立效。(亦見薤方類。)
〔案〕《千金翼》鬼魘不寤,皂莢末一刀圭吹之,能起死人。是此經卒死目閉,即鬼魘也。鬼魘以因言卒死,目閉以症言。又以皂莢五兩,搗篩,三年陳醋,和塗口目喎斜,亦所以治痰也。《本經》皂莢辛鹹溫,小毒,主風痹,死肌邪氣,風頭淚出,利九竅,殺精物。《別錄》除咳嗽、囊結,可為沐藥,不入湯。
雷斆云:每莢一兩,用酥五錢,反復炙透,擂去子弦。皂言其包莢者,夾也,謂殼也。云莢則不必復言子矣,故但言去皮,不言去子。《本經》云:如豬牙者良,則用今牙皂莢也。《綱目》亦入此方於皂莢中,不入肥皂莢中。《必效》。以此方治牙病喘息,云取微利為度,不利再服,是亦下法也。
白話文:
這個方劑來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昏迷不醒、眼閉的病人。方法是將皂莢磨成粉末,吹入病人的鼻腔,可以立即見效。
註解中提到,此方與《千金翼》中治療鬼魘的方劑相同。鬼魘指的是一種因邪氣侵犯而導致的昏迷狀態。此外,皂莢還可以治療痰症,方法是將皂莢磨成粉末,加入陳醋,塗抹在口、眼和歪斜的部位。
皂莢具有辛鹹溫的特性,微毒,可以治療風痺、死肌邪氣、風頭淚出等症狀。同時,皂莢也可以用於洗髮,但不可用於煎湯。
雷斆對皂莢的用法和種類進行了詳細說明,並指出此方在治療牙病喘息時應注意適度,不可過量服用。
凡用皂莢,取不蛀者。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金匱要略》)
黃柏
上搗屑,水和,服方寸匕,未覺,再服差。
〔案〕《本經》黃柏苦寒、無毒,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所主皆膏梁蘊生濕熱在府之症,以治此毒者,以得毒則府中結熱,故仍以治膏梁結熱者治之。
食鱠多不消結為癥瘕治之方(《金匱要略》)
馬鞭草,搗絞取汁,飲一升,即消。(各本外誤,今從《外臺》改正)
〔案〕《千金》云:凡食魚鱠及生肉,在胸膈不化成癥瘕,馬鞭草搗汁,飲一升即消。陳藏器云:馬鞭草苦微寒、無毒,治癥瘕、血瘕、久瘧,破血殺蟲。《千金》又以此方,汁五合,和酒三合,分三服。治瘧無問新久者,亦治癥瘕之意。馬鞭草乃《本經》蛇銜之別種,而主治不同,此經云云者,與黃柏治自死肉毒例同,皆以症不以因也。
白話文:
這段古代醫學文字記載了兩種治療方法:
-
治療吃死肉中毒: 使用沒有蟲蛀的皂莢,並用黃柏來治療體內熱症。
-
治療生食引起的癥瘕: 使用馬鞭草搗汁飲用,可以幫助消化食物,消除癥瘕。
這些方法都是根據症狀來治療,並未強調病因。在現代醫學中,我們建議在患病時,應該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又《本事方》云:肉積宜硇砂,而硇砂難用,不若此方之穩,若濃茶,但能助消肉之不停者,不能去已結之肉積。《證類》及諸家《本草》無姜葉,治鱠癥之說,獨《綱目》有之,云出張機,是據誤本為之。
土瓜根導方(《傷寒》有論無方,今據《肘後》補),治傷寒陽明病,津渴大便堅,土瓜根搗汁,入少水解之,筒吹入下部,小便不通者,如此;大便不通,吹入肛門內,二便不通,前後吹之取通。
〔案〕此方出《肘後》。《傷寒論》蜜煎條云: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而方中有豬膽汁導法,無土瓜根導法。此云大便不通,吹入肛門,正土瓜根導法也。葛氏必據《傷寒論》,成本傳寫脫之耳。《本經》土瓜根苦寒,主消渴,內痹瘀血,月閉,寒熱痠疼,益氣愈聾。
白話文:
另外,《本事方》說:肉積應該用硇砂,但是硇砂很難使用,不如這個方子安全穩妥。這個方子就像濃茶一樣,雖然可以幫助消化積食,但不能去除已經形成的肉積。《證類》以及其他本草書都沒有記載姜葉治療鱠癥的方法,只有《綱目》有記載,說是張機根據錯誤的版本寫的。
土瓜根導方(《傷寒》有論述但沒有方子,現在根據《肘後》補充),治療傷寒陽明病,津液乾渴,大便乾燥,將土瓜根搗成汁液,加入少量水稀釋,用竹筒吹入下部,如果小便不通就這樣做;如果大便不通,就吹入肛門內,如果大小便都不通,就在前後兩個地方吹,直到通暢為止。
〔註釋〕這個方子出自《肘後》。《傷寒論》蜜煎條說:如果用土瓜根和大豬膽汁,都可以做導藥。但是方子中只有大豬膽汁的導法,沒有土瓜根的導法。這裡說大便不通,吹入肛門,正是土瓜根的導法。葛洪一定是根據《傷寒論》寫的,只是原本傳抄的時候遺漏了而已。《本經》記載土瓜根性味苦寒,主治消渴,內部阻塞瘀血,月經閉止,寒熱痠痛,益氣和治耳聾。
《別錄》治諸邪氣熱結,婦人帶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數不禁,逐四肢、骨節中水。是土瓜根除熱結,疏水氣,亦是潤藥,故以治便閉之由液少者。《聖濟總錄》以濕土瓜根,削半寸,塞耳內,以治聾,蓋取此。《圖經》以此方作服法,治小兒發黃,及黃疸變黑。《千金》以此方作傅法,治一切漏疾。
《肘後》以此作散,漿水和,塗面上癍㾦,皆取除熱結之意。考土瓜,乃瓜蔞之一種。郭注《爾雅》謂之,鉤藤即栝蔞二字之聲轉。又《千金翼》有寒水石散,治小便白如泔者,寒水石、知母、栝蔞根、白石脂、菟絲子、桂心六味,乃合用白虎之半也。《衛生寶鑑》小變其方,去寒水,知母加牡蠣粉,而以土瓜根易栝蔞,症治同,是二瓜可通用也。
白話文:
《肘後》記載,用土瓜根研成粉末,與漿水混合,塗抹在臉上的斑點和瘡瘍,都是為了消除熱結。考證得知,土瓜是栝蔞的一種。郭璞在注釋《爾雅》時指出,鉤藤就是栝蔞的音轉。
又《千金翼》有寒水石散,治小便白如泔者,寒水石、知母、栝蔞根、白石脂、菟絲子、桂心六味,乃合用白虎之半也。《衛生寶鑑》小變其方,去寒水,知母加牡蠣粉,而以土瓜根易栝蔞,症治同,是二瓜可通用也。
另外,《千金翼》記載有一個叫做“寒水石散”的藥方,用來治療小便像米湯一樣的白濁。這個藥方由寒水石、知母、栝蔞根、白石脂、菟絲子、桂心六味藥組成,是白虎湯的一半。而《衛生寶鑑》稍微改變了這個藥方,去掉了寒水石,增加了知母和牡蠣粉,並用土瓜根代替了栝蔞,治療的症狀相同。這說明土瓜和栝蔞是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
鉤吻與芹菜相似誤食之殺人解之方(《金匱要略》)
薺苨(八兩)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分五服,日三夜二。凡煮薺苨,惟令膿佳。
〔案〕鉤吻古無定說。仲景於食芹菜忌獨出此與下水莨兩條,以警人之誤食,皆以其相似也。經云:水莨葉圓而光,則鉤吻之為毛莨灼然矣。此可循文而知者。薺苨即桔梗之一種,《本經》桔梗一名薺苨是也。《別錄》始出薺苨。《圖經》謂之杏參,救荒謂之杏葉沙參。《綱目》一名甜桔梗,俗呼空沙參。
白話文:
鉤吻與芹菜相似誤食之殺人解之方(《金匱要略》)
鉤吻是一種與芹菜外觀相似的毒草,誤食會致命,以下提供解毒方法:
藥方:
- 薺苨(八兩)
製法:
- 以上一味藥材,用水六升,煮至剩二升,溫熱分五次服用,每日三次,夜間二次。
- 煮薺苨時,務必煮至藥汁濃稠。
註解:
- 古代對於鉤吻的記載並不統一。
-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專門列出食用芹菜時需注意不要誤食鉤吻和水莨兩條,提醒人們避免誤食,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外觀相似。
- 古籍記載水莨葉子圓潤光滑,而鉤吻葉子則帶有毛刺,由此可知鉤吻是毛茛科植物。
- 薺苨是桔梗的一種,《本經》稱桔梗又名薺苨。《別錄》首次記載了薺苨。《圖經》稱其為杏參,救荒本草稱其為杏葉沙參。《本草綱目》稱其為甜桔梗,民間俗稱空沙參。
《吳普》謂:沙參為白參。而張璐說:人參即沙參之佳者。參陶宏景薺苨似人參之論,然則人參、沙參、薺苨、桔梗一種四類,人參最厚,主補;沙參次厚,少補;二桔梗最薄,主散,可見人參亦是托補,非蠻補,與黃耆相似耳,所以稱桔梗者,取桔開梗塞為義;所以稱薺苨者,取接濟尼正為義。《別錄》苨薺甘寒,解百藥毒,蓋藥毒塞其氣遂則死,開其塞,則毒解,理固如是。
《千金翼》治疔腫。《小品方》治蠱毒。《圖經》解五石毒,皆以此方,生搗汁服,亦變法也。《千金》以薺苨一分,藍並花二分,搗,水服方寸匕,日三,治藥毒。
大烏頭煎方(《金匱要略》一名烏頭湯),治腹滿繞臍痛,發則白津出,手足厥冷,脈沉緊。
白話文:
吳普認為沙參就是白參,而張璐則說人參是沙參中最好的。陶宏景說薺苨像人參,由此可見人參、沙參、薺苨、桔梗本質上是一種藥物,只是等級不同。人參最厚,主要功效是補益;沙參次之,補益效果較弱;桔梗最薄,主要功效是散解。由此可見人參的補益作用也是溫和的,而非強行補益,類似於黃耆。所以稱之為桔梗,取其開通梗塞之意;稱之為薺苨,取其接濟調和之意。
《別錄》記載薺苨性甘寒,能解百藥毒,這是因為藥毒會阻滯氣機,導致死亡,而薺苨可以開通阻塞,因此能解毒,道理就在於此。
《千金翼》用它來治療疔腫。《小品方》用它來治療蠱毒。《圖經》用它來解五石毒,以上這些方法都是生搗汁服用,也有不同的變通用法。《千金》方中使用薺苨一分,藍花二分,搗碎後用水服用,每次服用一匙,一天三次,用來治療藥毒。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烏頭煎(也叫烏頭湯),用來治療腹滿繞臍痛,發作時會流出白津,手足厥冷,脈象沉緊。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案〕此方開後世諸蜜煎方之祖。如《肘後》以蜜煎升麻,治痘瘡。《千金》以蜜煎生地,治血症。《外臺》以蜜煎甘草,塗陰頭瘡皆是。《本經》烏頭辛溫,有大毒,主中風,惡風,洗洗汗出,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別錄》治胸中冷痰,食不下,心腹冷,臍間痛,不可俯仰,是烏頭為寒風之主藥,故寒疝用之。
《綱目·十七》範汪東陽方,治寒疝,心痛三十年者,用射網食茱萸,蜜丸麻子大,酒下二丸,即此方之變法。射網即烏頭曬作之,據此二方,此方之烏頭,正近世之川烏頭,即附子母,古無草烏頭。《綱目》始有之誤也。川烏頭,今以附子統之。《千金》云:烏頭去皮畢,以半兩准一枚,此方五枚,約三兩。
白話文:
此方为古代蜜煎药方的始祖,使用乌头、蜂蜜等药物,可治疗多种病症,但乌头有毒,需谨慎使用。此方中的乌头是指现在的川乌头,即附子的母根。
又云蜜一斤,有七合,此方二升,約三斤,烏頭得蜜重十五分之一。
澤瀉方(《金匱要略》酒,為湯字之誤。仲景書以酒煮之方,不一併稱湯,如栝蔞薤白湯、麻黃醇酒湯,並專用酒,不用水,亦稱湯也。)治婦人六十二種風,兼(兼字從《圖經》補)腹中血氣刺痛。
紅藍花一大兩,分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強半頓服之,不止再服(《要略》作一兩無大字,及分為四分四字,強作減頓服之作頓服一半。泉謂:酒既用大升,則藥當為大兩,古方權量相配,大率如此。《千金》、《外臺》用大兩、大升者甚多,不外此例。今《要略》本傳寫脫之耳。從《證類》引《圖經》錄此經,正分為四分四字未詳,恐是上為細末之誤。)
白話文:
據說一斤蜜等於七合,這個藥方需要二升,大約等於三斤,烏頭的用量是蜜的十五分之一。這個澤瀉方用酒煮,專治婦女六十二種風病,同時也能治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一大兩,分成四份,用一大升酒煎煮,強半頓服,如果效果不好就再服用一次。
又丸方(三書無,今據《證類》及《綱目》補。)治同上。
紅藍子一升,搗碎,以無灰酒一大升二合,(《綱目》無二合兩字)。拌了,暴令乾,重搗篩,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
〔案〕《要略》無此方。《證類》及《綱目》並有之,並稱為張仲景方。《綱目》且有血氣刺痛四字標目。據此,二文是唐李所見《要略·婦人篇》,此條固有湯丸二方矣。今本無者,寫者脫之,或曰是異文。然唐李二書,並列湯丸二方,明是脫文,非異文也,今據補。但《脈經》錄《要略·婦人篇》無此條方論,恐是晉後人增,故用大兩、大升歟。
方藥用大升、大兩者,蓋自晉以後始,詳《古方權量考》。紅藍花即今紅花,以其葉似藍,故有藍名。始見於宋《開寶》,云:辛溫無毒,主產後血運口噤,腹中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並酒煮服。蘇頌云:子功與花同。《外臺》治一切腫疾,花搗汁服。《廣利》治喉痹,壅塞不通,花絞汁服;乾者,水浸絞之。
白話文:
丸方(三書無,今據《證類》及《綱目》補。)治同上。
這個丸方在《傷寒論》、《金匱要略》和《脈經》三本書中都沒有記載,現在根據《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補充。治療方法與前面相同。
紅藍子一升,搗碎,以無灰酒一大升二合,(《綱目》無二合兩字)。拌了,暴令乾,重搗篩,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
取紅藍子一升,搗碎,用無灰酒一大升二合(《本草綱目》中沒有“二合”兩個字)拌勻,在陽光下暴曬至乾燥,再重新搗碎過篩,用蜂蜜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丸子,空腹時用酒送服,每次服用四十丸。
〔案〕《要略》無此方。《證類》及《綱目》並有之,並稱為張仲景方。《綱目》且有血氣刺痛四字標目。據此,二文是唐李所見《要略·婦人篇》,此條固有湯丸二方矣。今本無者,寫者脫之,或曰是異文。然唐李二書,並列湯丸二方,明是脫文,非異文也,今據補。但《脈經》錄《要略·婦人篇》無此條方論,恐是晉後人增,故用大兩、大升歟。
《金匱要略》中沒有記載這個藥方。但《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並且都稱之為張仲景方。《本草綱目》還用“血氣刺痛”四個字作為標題。根據這些信息,唐代李氏所見的《金匱要略·婦人篇》中,本就應該有湯劑和丸劑兩種藥方。現在版本沒有記載,可能是抄寫者遺漏了,或者說是不同版本的差異。然而唐代李氏的兩本書中都並列了湯劑和丸劑兩個藥方,證明是遺漏了,而不是不同版本。現在根據其他資料補上。但《脈經》中記載的《金匱要略·婦人篇》中沒有這個藥方和相關論述,可能是晉代以後的人增補的,所以才使用“大兩”和“大升”這樣的計量單位。
方藥用大升、大兩者,蓋自晉以後始,詳《古方權量考》。紅藍花即今紅花,以其葉似藍,故有藍名。始見於宋《開寶》,云辛溫無毒,主產後血運口噤,腹中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並酒煮服。蘇頌云子功與花同。《外臺》治一切腫疾,花搗汁服。《廣利》治喉痹,壅塞不通,花絞汁服;乾者,水浸絞之。
使用“大升”和“大兩”來計量藥物的做法,最早出現在晉代以後,詳見《古方權量考》。紅藍花就是現在的紅花,因為它的葉子像藍花,所以叫紅藍花。最早見於宋代的《開寶本草》,書中記載:紅花味辛性溫,無毒,主治產後血運口噤、腹中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用酒煮服。蘇頌說:紅藍子的功效與紅花相同。《外臺秘要》中記載,用紅花搗汁服,可以治療一切腫疾。《廣利方》中記載,用紅花絞汁服,可以治療喉痹,壅塞不通;如果是乾燥的紅花,就用水浸泡後絞汁服用。
女子中風,血熱煩渴,子熬搗,水煎服。《子母錄》治產後血運悶絕,即此酒方,皆本此,以血運喉痹,皆風入血脈故也,與此經合。又《開寶》云:紅花自西番來,後漢時恐未必有此。考徐廣《史記》貨殖傳注:茜,一名紅藍花,其花染繒赤黃。陸璣《詩疏》:茹藘,茅蒐也,蒨草也,一名地血。
齊人謂之茜。蓋古人染紅,惟用此草。而仲景書又喜用別名揆之。《本經》及《別錄》曰:華主治相當。此方所指當即茜草之花子,茜亦藍別種也。諸藍皆解毒,故茜亦解毒。
蛇床子散方(《金匱要略》),治婦人陰寒。
白話文:
女子中風,體內血熱,感到口渴,可以用茜草的果實搗碎,用水煎服。這跟治療產後血運不暢、昏迷不醒的酒方原理相同,都是因為血運阻塞導致喉嚨閉塞,而這都是風邪侵入血脈所致,所以與本經所述相符。另外,《開寶本草》記載,紅花來自西番,漢代時期可能還沒有這種植物。考究徐廣《史記·貨殖列傳》的注釋,茜草又名紅藍花,它的花朵可以染出紅色和黃色。陸璣《詩疏》中提到茹藘,就是茅蒐,也是茜草,又名地血,齊國人稱之為茜草。古代染紅色的染料,只用這種草。而仲景的醫書中喜歡用別名來推測藥物。根據《本經》和《別錄》記載,茜草的花朵主治相關病症。這個方子所指的茜草果實,應該就是茜草的花朵,茜草也是藍草的一種。所有藍草都有解毒功效,所以茜草也具有解毒作用。
蛇床子散方(《金匱要略》)可以治療婦女陰寒。
蛇床子(《東洋本》及《綱目》子下有仁字)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溫。
〔案〕白粉,《綱目》引作白礬,礬能殺癢,故《集簡方》以此方治陰癢。《外臺》以此合狼牙湯,煎洗,治陰癢。《本經》蛇床子甘平,主婦人陰中腫痛,除痹氣,利關節,惡瘡。《別錄》溫中下氣,令婦人子藏熱,有子。《儒門事親》以蛇床子、枯白礬等分為末,醋面和丸彈子大,胭脂為衣,綿裹納之,如熱極,再換,日一次,取此。
狼牙湯方(《金匱要略》),治婦人陰中瘡蝕爛。
狼牙(三兩)
白話文:
【蛇牀子】
只有一種草藥,蛇牀子,研磨成粉末。接著,加入少量的白色粉末(這裡指的是明礬),調和至兩者相容,形成大小類似李子核的混合物,然後用纖維物包裹起來,放置在需要治療的地方,以達到溫暖的效果。
【案語】
在《本草綱目》中提到,白色粉末應使用明礬而非白粉。明礬具有止癢的功效,因此在《集簡方》中,此方法被用來治療私密部位的瘙癢。《外臺祕要》則將此方法與狼牙湯結合,用於煎煮後清洗,以治療私密部位的瘙癢。
蛇牀子在《神農本草經》中被描述為味甘性平,對於女性私密部位的腫痛有著很好的療效,能夠消除風濕病氣,活絡筋骨,對於惡性潰瘍也有治療作用。在《名醫別錄》中,蛇牀子具有溫暖腹部、調節氣血、使女性生殖系統保持熱度、促進生育的特性。在《儒門事親》中,推薦了將蛇牀子與明礬按等比例研磨,加入醋調和成彈子大小的丸子,外敷時包覆紅色的胭脂,再用纖維物包裹,當感到過熱時可更換新的,每日使用一次,這種療法非常有效。
【狼牙湯方】
來自《金匱要略》,專門用於治療女性私密部位的創傷腐爛。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絞湯瀝陰中,日四五遍。
〔案〕狼牙,《本經》主疥瘙,惡瘍瘡痔,去白蟲,陰中瘡爛,蟯蟲所生,故此主之。《外臺》治寸白諸蟲方,用狼牙五兩,搗末,蜜丸麻子大,隔宿不食,明旦以漿水下一合,服盡即差。是狼牙湯功專殺蟲,可湯可丸也。《千金》以狼牙三兩,配水五升,煮取一升,洗、治陰中癢入骨。
統治癰疽方顧世澄(《瘍醫大全》稱此為張仲景統治癰疽方,姑錄之。)
金銀花(二兩),當歸,蒲公英,甘草(各一兩),乳香(去油),黃芩(各一錢)
白話文:
取上一味藥材,用水四升煮至半升,然後用棉線纏繞成繭狀,將藥汁濾出,放在陰涼處,每天四到五次,用藥汁洗患處。
上以水五碗,煎一碗,調乳香末,服之。
〔案〕此方疑非仲景所為,與他經方不相類,水用碗量,亦非古法,未詳顧氏所本。
蜜煎導方(《傷寒論》、《玉函經》),治津液內竭,大便硬。
蜜七合,內銅器中,微火煎,候凝如飴狀,勿令焦,俟可丸,乘熱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許,長二寸許,候冷即硬,內穀道中,以手急抱,少頃,即通也。欲大便時,乃去之。(從《綱目·三十九》參訂。)
豬膽導方(《傷寒論》、《玉函經》)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
白話文:
取七合蜜放入銅器中,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蜜汁變得像飴糖一樣黏稠,注意不要煮焦。待蜜汁可以搓成丸時,趁熱將其捻成細長條,前端要尖銳,粗細像手指,長度約二寸。等冷卻後就會變硬,然後將其插入肛門中,用手緊緊抱住,過一會兒就會通便。想要大便時,再取出。 (以上內容參照《本草綱目》卷三十九。)
豬膽導方,出自《傷寒論》和《玉函經》。
取一個大豬膽,將膽汁擠出,加入少許醋,混合後灌入肛門中。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後,就會通便,排出宿食和穢物。
〔案〕陳藏器法,以葦筒著膽,縛一頭,由下部入三寸,灌之入腹立下。梅師以蜜一斤和豬膽一枚,作如蜜煎法,納下部,治肛門生瘡腫縮。又以此方,治熱病,䘌蟲上下,煎沸服,蟲去出。《拾遺》以此方加薑汁,灌下部,令醋氣上至咽喉乃止,當下五色惡物及蟲。
雄黃散方(《金匱要略》散字從東洋本),治狐惑,蝕於肛外。
雄黃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案〕《千金》以雄黃三片,稍置瓦瓶中,炭火燒,向肛熏之,並服湯也。義似較明。
小兒疳蟲蝕齒方(《金匱要略》)
白話文:
【案】陳藏器的方法是,使用葦筒插入膽囊,綁住一端,由下部進入三寸深,灌入腹部,可以立即排便。梅師則使用一斤蜂蜜加上一枚豬膽,依照蜜煎的方式,放入下部,治療肛門生長的瘡腫和收縮。另外,此方法也可用於治療熱病、蟲子在上下部位,煎煮後服用,蟲子就會被排出。
「雄黃散方」(《金匱要略》散字取自東洋本),用於治療狐惑病,侵害肛門外部。
只使用雄黃一片,研磨成粉末,將兩片筒瓦合在一起燒熱,對著肛門進行燻蒸。
【案】《千金》則提到使用三片雄黃,稍微放在瓦瓶中,用炭火燒熱,對著肛門進行燻蒸,同時飲用湯水,這方式的原理似乎更清晰。
「小兒疳蟲蝕齒方」(《金匱要略》) 】
這段內容描述了中醫古籍中的一些療法,包含使用葦筒、蜂蜜、豬膽、雄黃等材料來治療不同的疾病或病症。然而,這些方法並非現代醫學認可的治療方式,且可能涉及危險或副作用,因此不應自行試用。對於任何健康問題,應該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雄黃,葶藶(等分)
上二味,末之,取臘月豬脂鎔,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點藥烙之。
治陰汗方三書無,今據(《本草綱目》補)
沒食子燒灰,先以湯洗了,布裹灰撲之,甚良。
〔案〕此方三書皆無。《本草綱目·三十五》無食子發明下引唐·李珣說,張仲景用治陰汗云云,當是《金匱》逸文。沒食子治陰汗,亦見馬志,蓋苦溫殺疳,收濕之品。
食蟹中毒治之又方(《金匱要略》)
冬瓜汁飲三(《千金》三作二)升,食冬瓜亦可。
白話文:
雄黃和葶藶各取等量,磨成粉末。取臘月豬油熔化,用槐枝棉花裹成四五枚藥丸,點上藥粉烙烤。
這個治療陰汗的方子在其他三本書中都沒有記載,現在根據《本草綱目》補充。
將沒食子燒成灰,先用熱水洗淨,用布包好灰粉塗抹,效果很好。
這個方子在其他三本書中也沒有記載。《本草綱目》中引述唐朝李珣的說法,認為張仲景用此方治療陰汗,應當是《金匱要略》中遺漏的內容。沒食子治療陰汗,也見於馬志,因為它性味苦溫,能殺蟲止癢,收斂濕氣。
治療吃蟹中毒的方子:
喝三升冬瓜汁,也可以吃冬瓜。
〔案〕《別錄》冬瓜甘微寒,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陶宏景雲:搗汁服,止消渴煩悶,解毒。《孟詵食療》,治積熱消渴。《千金》又以治小兒渴利,兵部手集,治水病危急皆取此。而不言煮食,似用生者。《子母秘錄》治嬰孩寒熱。《袖珍方》治痔瘡腫痛,亦皆取此。
而一則炮熟絞汁,一則煎湯洗,則皆用熟者。此經不言煮,當是生瓜也。蟹性已寒,而以甘寒之物解其毒,未詳其義,當是去中蟹毒後,煩悶脹渴之症,使其從小便出耳。非必專主蟹毒。
食蟹中毒治之方(《金匱要略》),亦治凡蟹未經霜者多毒,亦治諸餚饌中毒。
白話文:
古籍記載冬瓜性甘微寒,可治小腹水腫、利尿、止渴。陶弘景認為搗汁服用,能止消渴煩悶、解毒。《孟詵食療》則記載冬瓜可治積熱消渴。《千金方》也指出冬瓜可治小兒渴利,以及水病危急。這些記載都未提及煮食,似乎是使用生冬瓜。另外,《子母秘錄》記載冬瓜可治嬰孩寒熱,《袖珍方》則記載可治痔瘡腫痛,同樣都使用生冬瓜。
但也有記載將冬瓜炮熟絞汁或煎湯洗,這就使用的是熟冬瓜了。由於古籍未明確提及煮食,所以推測應該是指生冬瓜。蟹性本寒,而冬瓜也是甘寒之物,以寒性之物解蟹毒,看似不合常理。實際上,應該是在去除蟹毒後,用冬瓜治療因蟹毒引起的煩悶、脹滿、口渴等症狀,使其通過小便排出體外,並非專門針對蟹毒。
《金匱要略》中的食蟹中毒治之方,也記載了凡蟹未經霜者多毒,以及用於治療各種食物中毒的方劑。
紫蘇煮汁,飲二三升(《綱目·卷十四》作飲二升)。子(各本作紫蘇義復非也,今從《綱目·卷十四》正),搗飲之,亦良。(《綱目》搗作煮,是用熟子也。)
〔案〕《別錄》紫蘇辛溫,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甄權云:殺一切魚肉毒,並與此合。蟹之毒,亦令人寒中,且魚屬也。《肘後》以治傷寒氣喘不止。《永類鈐方》以傅傷損,血出不止,令無膿及痕,除寒之引申義也。又以治卒啘不止,及霍亂脹滿,未得吐下,用生者,搗汁飲佳;乾者,煮汁,亦可除寒殺毒,合用之引申義也。經用蘇者,惟半夏厚朴湯,治咽中如有炙肉與此症,要之,皆為下氣之用。
白話文:
紫蘇葉煮成汁,可以喝二到三升(《本草綱目·卷十四》記載喝二升)。紫蘇子(各版本都寫紫蘇,其實是錯誤的,這裡應該寫紫蘇子,現在根據《本草綱目·卷十四》改正),搗碎之後喝,效果也很好。(《本草綱目》中將「搗」寫成「煮」,指的是用熟的紫蘇子。)
分析
《別錄》記載,紫蘇性辛溫,具有降氣、除寒的作用,紫蘇子效果更佳。甄權說,紫蘇可以解一切魚肉毒,螃蟹有寒性,也屬魚類,紫蘇也能解蟹毒。《肘後方》用紫蘇來治療傷寒引起的氣喘不止。《永類鈐方》記載用紫蘇敷在傷口上,可以止血,避免化膿,留下疤痕,這屬於紫蘇除寒功效的引申。紫蘇還可以治療不停的嘔吐,以及霍亂引起的腹脹,如果沒有吐出來,可以用生紫蘇搗汁喝,效果很好;如果用乾紫蘇,可以煮成汁喝,也能起到除寒殺毒的作用,這也是紫蘇功效的引申。經方中只在半夏厚朴湯中用到紫蘇,治療咽喉中感覺有炙肉的症狀,總之,紫蘇都是用來降氣的。
註
- 升: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現在的1000毫升。
- 《別錄》:漢代的藥物學著作。
- 甄權: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家。
- 《肘後方》:東晉時期的醫學著作。
- 《永類鈐方》:宋代的醫學著作。
- 半夏厚朴湯:一個中藥方劑。
蘇之類甚多,香薷曰石蘇,爵床曰香蘇,荊芥曰假蘇,胡薄荷曰海蘇,龍腦薄荷曰雞蘇,亦曰水蘇,薺寧曰臭蘇,而荏曰白蘇,此桂荏曰紫蘇,亦曰赤蘇,皆取柔蘇為義,蓋氣逆則堅,順則柔,此下氣之藥,所以多稱蘇也。《說文》蘇杷取禾若也。段氏云:禾若散亂,杷而取之。
禮樂記注蘇更,息曰蘇玉篇,蘇,息也,死而更生也。取樂記注為說,是蘇穌同為亂而復治也。人死則氣亂,蘇則復治,同一義也。據玉篇知穌即甦字。凡蘇皆治亂之藥,故恆於霍亂為宜,食蟹中毒,亦霍亂之類也。
白話文:
蘇的種類很多,香薷稱為石蘇,爵床稱為香蘇,荊芥稱為假蘇,胡薄荷稱為海蘇,龍腦薄荷稱為雞蘇,也叫水蘇,薺寧稱為臭蘇,而荏稱為白蘇,這裏的桂荏稱為紫蘇,也叫赤蘇,這些名字都取自「柔蘇」的意思,因為氣逆則堅,順則柔,這些藥物可以下氣,所以多以「蘇」命名。《說文》中說「蘇杷」取自「禾若」,段氏解釋道:「禾若」散亂,需要用手杷來取。
《禮樂記》注中說「蘇更」就是「息」,《玉篇》中說「蘇」就是「息」,指的是死而復生。根據《禮樂記》注的解釋,蘇和穌都是指亂而復治。人死則氣亂,蘇則復治,意思相同。根據《玉篇》可知穌就是甦字。所有以「蘇」命名的藥物都具有治亂的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療霍亂,吃螃蟹中毒也屬於霍亂的一種。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金匱要略》)
黍穰煮汁,數服之解。
〔案〕此治中苦瓠毒之專方。《風俗通》云:燒穰可以殺瓠,或曰蓄瓠之家不燒穰,種瓜之家不焚漆,物性相畏也,皆但言穰不言黍穰。《千金》治婦人妊娠尿血,以黍穰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蓋苦瓠善利人,黍穰性必收澀,故主之。治尿血與之同意,亦止之也。
屍蹶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治之方(《金匱要略》)
鬄取左角發方寸,燒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案〕此可名發灰湯。本《素問·繆刺篇》為之也。彼文云: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者,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如屍,或曰屍厥。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白話文:
用黍穰煮水,喝幾次就能解毒。
剪取左側耳角的頭髮一寸長,燒成灰,用酒調和,灌入患者口中,讓藥物流入喉嚨,就能立即蘇醒。
注左角發,是五絡血之餘,酒者,所以行藥。鬄又炎上,而內走於心,心主脈故也,是此方之義也。凡用發之方,雖不必盡在左角,要皆取此,以發之利血脈則同。故凡血脈不利,以致小便難者,並能治之。下膏發煎、滑石白魚散、及《綱目》引葵子茯苓散云:若轉胞者,加亂髮是也。
凡血脈不利,以致大便難者,亦治之。如《傷寒·陽明篇》之用膏發煎是也。凡血脈不利,以致難產者,亦治之。如《本事方》開骨散方是也。蓋見症雖殊,其為血脈不利則一,是發灰湯,乃利血脈之專方。
白話文:
古人認為,頭髮灰具有疏通血脈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各種血脈不通導致的疾病,例如小便困難、大便困難以及難產等。雖然具體的用藥方法和配方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頭髮灰能利血脈的原理。
豬膏發煎方(《金匱要略》),治諸黃及婦人陰吹。
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治陰吹,以膏發煎老,捏作指大一條。內入穀道中。
〔案〕此為風勝血燥之專方。燥屎填滿腸中者宜之。《千金》曰:史脫家婢病黃,服此,胃中燥屎下,便差,神驗。《外臺》引《近效》曰:男子、女人黃疸,醫治不愈,身目悉黃,飲食不消,胃脹,熱生黃衣,蓋胃中有燥屎,使病爾以成。煎豬膏一小升,溫服,日三,燥屎下去乃愈。
脹熱者,風所致也,故有燥屎,陰吹亦由風勝血燥,故亦有燥屎也。其成燥屎者,以有食。故《外臺》於黃疸云:飲食不消。《脈經》於陰吹雲:喜噫吞酸,皆食傷屎燥之由也。惟有燥屎塞腸,故氣不通於腸,而從前陰溢出,為如吹之聲。二病形殊因同,故治法同,於此可悟經方之用法。
白話文:
【豬膏發煎方】(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各種黃疸以及婦女陰吹問題。
豬膏(半斤),亂髮(像雞蛋大小的三枚)
以上兩種材料,混合後在豬膏中煎煮。當發毛溶解,藥物完成後,分成兩次服用。病徵會通過尿液排出。對於婦女陰吹的治療,則使用豬膏與發毛煎煮後的老湯,捏成粗約一指寬的條狀,放入肛門中。
【按語】這是針對風邪侵襲、血液乾燥所專門配置的方劑。適合於腸道裡塞滿乾燥大便的人使用。《千金》曾提到:一個史脫家族的奴僕得了黃疸,服用這個方子後,胃裡的乾燥大便排出,病症得以痊癒,這證明瞭其奇效。《外臺》引用《近效》說:男性或女性的黃疸症,經過醫生治療卻未能痊癒,身體和眼晴都呈現黃色,飲食無法消化,胃部膨脹,出現黃色的膿包,這是因為胃裡有乾燥的大便導致了這樣的病症。煎煮豬膏一小升,一天三次服用,等到乾燥大便排出後,病症才能痊癒。
如果感到腹脹且有熱感,這是風邪所致,所以會有乾燥的大便,婦女陰吹也是由於風邪勝過血燥,因此也會有乾燥的大便。形成乾燥大便的原因,是因為有食物進入。因此,《外臺》在談論黃疸時提到了「飲食不消化」。《脈經》在談論陰吹時說到「喜歡嘔吐並吞嚥酸水」,這都是因為食物傷害導致大便乾燥的結果。只有腸道裡塞滿乾燥的大便,所以氣不能正常流通於腸道,從前陰部位溢出,產生了如吹風般的聲音。這兩個病症雖然表現不同,但其病因相同,因此治療方法相同,在這裡可以理解經典方劑的運用原則。
《千金》有治鼠瘻瘰癧五白散方,以此方為本,塗上神驗。亦取潤利血脈之義之引申,水兒燕口瘡同。
滑石白魚散方(《金匱要略》、《綱目》但稱白魚散)
滑石,白魚,亂髮(燒,各二分,《綱目》作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
〔案〕此治屍厥方加滑石、白魚也。故二味得專方名。《本經》衣魚鹹溫,主小便不利,一名白魚,一名蟫魚,此氣化之蟲,故藉以治氣不化之疾。《素·靈蘭秘典》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是不出為氣不化明矣。範汪方治小便不利,以二七枚作丸,頓服,本此。
白話文:
《千金要方》中記載了治療鼠瘻、瘰癧的「五白散」方劑,以此方為基礎,塗抹治療效果顯著。 同時,也根據潤利血脈的功效,引申應用於治療水兒(兒童)的口瘡,效果相同。
滑石白魚散方(《金匱要略》、《本草綱目》中只稱白魚散)
配方:
- 滑石 二分
- 白魚 二分
- 亂髮(燒過) 二分 (《本草綱目》記載為等分)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匕,一日三次。
說明:
此方為治療屍厥方中加入滑石、白魚而成。因此,這兩種藥材才有了專門的方劑名稱。根據《本經》,衣魚(白魚、蟫魚)味鹹性溫,主治小便不利,其為氣化之蟲,因此可以藉此治療氣不化之病症。 《素問·靈蘭秘典》中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意思是說,膀胱是主管津液的器官,氣化才能排出。 若無法排出,就說明氣不化。 範汪方中治療小便不利,使用白魚二十七枚製成丸藥,一次服用,正是基於這個原理。
《千金》方,治小便轉胞不出,納衣魚一枚於莖中。《證類》引《圖經》曰古方主小兒淋悶,取以摩臍及小腹,溺即通。取此。《外臺·卷十五》治風癲方亦用之。參觀之,蓋白魚乃治風熱之藥也。近張璐說:滑石白魚散,治消渴,小便不利,小腹脹痛,有瘀血。
治食六畜鳥獸肝中毒方(《金匱要略》)
服頭垢一錢匕,立差。食馬肝中毒未死者,服方寸匕,佳。
〔案〕《本草》頭垢,有取頭上白屑者,有取梳下垢者,有煮頭巾取垢者,皆同其性能,有噎疾,亦滑利之物也。陶宏景曰:頭垢浮汁,取其肥膩者,當是煮巾取之者。《小品》云:凡野菜、諸脯馬肝、馬肉毒,以頭垢末核大,含之咽汁,能起死人;或白湯下亦可。此後,遂有用耳垢、齒垢、膝垢、身汗垢者。
白話文:
關於「小便轉胞不出」的治療
《千金方》記載,治療小便轉胞不出,可用一條衣魚放入陰莖中。
《證類本草》引用《圖經》記載,古方認為衣魚可以治療小兒尿頻,將其磨成粉末塗抹在肚臍和小腹,就能通暢小便。
《外臺秘要》卷十五中記載,治療風癲的藥方也使用衣魚。
綜合來看,衣魚可能是治療風熱的藥物。
近來張璐在《滑石白魚散》中提到,此方可以治療消渴、小便不利、小腹脹痛以及瘀血。
治療食六畜鳥獸肝中毒的方子
(出自《金匱要略》)
服用一錢匕的頭垢,即可立竿見影。食用馬肝中毒未死之人,服用一寸匕的頭垢,效果極佳。
註解
《本草綱目》記載,頭垢可以取自頭上的白屑、梳子上的垢、煮過的頭巾上的垢,其功效都一樣,可以治療噎食,具有潤滑的作用。
陶宏景認為,頭垢的浮汁應該是指煮過頭巾取下來的,因為這種頭垢比較油膩。
《小品方》記載,凡食野菜、各種肉脯、馬肝、馬肉中毒,可以用核桃大小的頭垢末含在口中,吞下其汁液,可以起死回生,也可以用白湯送服。
後世開始使用耳垢、齒垢、膝垢、汗垢等來治療中毒。
治食啖蛇牛肉欲死方(《金匱要略》)
以泔水洗頭,飲一升愈。
〔案〕此三方俱用頭垢,前二方猶散也,此一方猶湯也。泔水,《綱目》謂之淅淅泔,亦曰瀋米,即淘粳米汁,第二次者可用,故名淅淅泔,泔,甘水也,瀋汁也,善解熱。
治食啖蛇牛肉欲死方(《金匱要略》)
飲人乳汁一升,立愈。食醬肉及漏脯者,服之亦良。
〔案〕《別錄》人乳,解獨肝牛肉毒,合濃豉汁服之,神效。《千金》又以此方,治中牛馬毒。
食諸菌中毒悶亂欲死治之方(《金匱要略》)
人糞汁,飲一升。
白話文:
吃蛇肉或牛肉中毒快要死的人,可以用淘米水洗頭,喝一升就會好。吃醬肉或漏脯中毒的人,喝人乳汁一升也能馬上痊癒。如果誤食了菌類中毒昏迷快要死的人,喝一升人糞汁就能救活。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金匱要略》)
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升,以洗之。又取牛洞一升,溫酒和,灌口中。
〔案〕洞即古胴字。《肘後》云:胴者,稀糞也。症治並同。且云:或以濕者,絞取汁,亦可。此扁鵲法也。此經用之,亦搏採眾方之一例。《聖惠》以治霍亂,吐下不止。《必效》。以治疳、痢垂死,皆此治失便之義引申。《肘後》以馬矢一丸,燒灰,水服,治久痢,亦取此。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證類》作霍亂)不知是何病方(《金匱要略》)
犬屎一丸,絞取汁灌之。無濕者,水煮乾者,取汁。
〔案〕犬屎,《肘後》作馬矢。亦云扁鵲法。《千金》以此方治食野菜及馬肝、馬肉、諸脯肉毒,變為服法,云立愈。
白話文: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金匱要略》)
馬糞一升,用水三斗煮取二升,用此水清洗病人。再取牛糞一升,用溫酒調和,灌入病人嘴中。
[註解]
“洞”即古時的“胴”字。《肘後備急方》記載:胴,指的是稀糞。症狀和治療方法都與本方相同。並且記載:也可以用濕糞絞取汁液,也是扁鵲的療法。本經使用此方,也是採納眾多療法中的一例。《聖惠方》用此方治療霍亂,嘔吐不止。《必效方》用此方治療疳積、痢疾垂死,都是從治療失便的意義引申出來的。《肘後備急方》用馬糞一丸,燒成灰,用水服用,治療久痢,也是取自此義。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證類》作霍亂)不知是何病方
(《金匱要略》)
狗糞一丸,絞取汁液灌入患兒口中。如果沒有濕糞,就用水煮乾糞,取其汁液。
[註解]
《肘後備急方》將“犬屎”寫作“馬矢”,也稱之為扁鵲的療法。《千金方》用此方治療食用野菜以及馬肝、馬肉、各種肉脯中毒,將用法改為口服,記載療效立竿見影。
治食鬱肉及漏脯中毒方(《金匱要略》)
燒犬矢,酒服方寸匕。
治食馬肝中毒未死方(《金匱要略》)
雄鼠糞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
〔案〕《別錄》兩頭尖甘微寒,治疳疾,大腹。宏景雲:兩頭尖者,牡鼠矢也。張仲景用之,蓋鼠善穿,其屎能穿通一切食滯,中馬肝毒,亦食滯之一也。《外臺》以此方加豉,治勞復亦取此。《普濟》以此傅臍中,治大小便秘,乃引申義。
雞屎白散方(《金匱要略》),治轉筋入腹。
雞屎白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白話文:
治療因食物積滯引起的肉積和吃腐爛肉中毒的方劑:
燒焦狗屎,用酒調服,每次服用方寸匕。
治療因食用馬肝中毒但未死亡的方劑:
雄鼠糞二十七粒,研磨成粉末,用清水調和服用,每天兩次。
(注釋)《別錄》記載兩頭尖性味甘微寒,可治疳疾、大腹症。陶弘景說:兩頭尖指的是雄鼠糞。張仲景用它來治病,是因為老鼠善於穿洞,其糞便具有穿透一切食滯的功效,而食用馬肝中毒也是一種食滯。 《外台秘要》以此方加上豉,治療勞復,也是取其穿透食滯的功效。 《普濟方》以此方敷於臍中,治療大小便不通,則是引申其功效。
雞屎白散方劑,治療轉筋入腹:
雞屎白,研磨成散劑,每次取方寸匕,加水六合,調和溫服。
〔案〕此以《素問》雞屎醴方變為散,為消食之專方。《外臺》引《廣濟》治米癥其疾,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則胸中出清水。方用雞屎一升,白米五合,搗散,用水一升,頓服,即祖此也。《千金》變為煮法,治小兒口噤。云赤者,心噤;白者,肺噤。凡屎皆能解毒,消食。《千金》治食豬肉中毒方,亦用豬屎,燒為末,水服方寸匕。
食諸果治之方(《金匱要略》),亦治馬肝漏脯等毒。
豬骨(燒過)
上一味,末之,水服方寸匕。
〔案〕諸家本草無有以豬骨治諸果傷者。《千金》、《外臺》以此方,治食諸菜、肉脯中毒,疑經文果字系菜字之誤。在諸菜條中,果或書作菓,草書與菜字相似,淺人因誤據,移於諸果條下。《千金》作治食野菜及馬肝、馬肉、諸脯肉毒方。
白話文:
這方子源自《素問》的雞屎醴方,後來被改成散劑,專門用於消食。 《外臺》引用《廣濟》的治療米癥的方子,說這種病症患者總是想要吃米,如果吃不到米,就會從胸口吐出清水。這個方子用雞屎一升、白米五合搗碎,用水一升頓服,就是源自這個雞屎醴方。 《千金》將這個方子改成煮食,治療小兒口噤。書中說,口噤如果是紅色的,就是心噤;如果是白色的,就是肺噤。 所有糞便都有解毒、消食的作用。《千金》治療食豬肉中毒的方子也用豬屎,燒成粉末,用水服方寸匕。
同樣是治療果子中毒的方子,《金匱要略》也用豬骨來治馬肝漏脯等毒。
將豬骨燒過後研磨成粉末,用水服用方寸匕。
諸家本草都沒有記載用豬骨治療果子中毒的方子。《千金》、《外臺》都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食用蔬菜、肉脯中毒,推測經文中“果”字應該是“菜”字的誤寫。在諸菜條中,“果”字有時會寫成“菓”,草書寫法跟“菜”字很像,所以後人可能誤以為是治療果子中毒,便把它放在了諸果條下面。《千金》寫的是治療食用野菜以及馬肝、馬肉、各種脯肉中毒的方子。
救卒死又方(《金匱要略》)
豬脂如雞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案〕凝者曰脂,散者為膏。經於豬膏發煎用膏,而於此用脂,自有分別。湖俗稱膏為釋油,釋讀如舍。稱脂為板油,蓋膏第取其潤,脂則取其滑,故儒書有膏潤,膏澤及脂滑、脂膩之詞。卒死由於氣窒,故取至滑之物以利之。孫思邈謂:其破冷結,散宿血,則豬脂之滑利大矣。
《綱目》引《肘後》云:卒中五屍,仲景用豬脂一雞子,苦酒一升,煮沸,灌之,即指此也。據彼文知此卒死,乃中五屍死也。陶宏景雲:項下膏,謂之負革肪,入道家煉五金用。《普濟方》誤吞鐵釘,豬脂多食,令飽自然裹出。《千金》以治關格閉塞,皆從此方引申,苦酒亦泄閉之用。
白話文:
治療突然死亡的又一方
(出自《金匱要略》)
取豬脂肪一顆雞蛋大小,苦酒一升,煮沸,灌入患者喉嚨中。
注解
- 凝固的稱為脂,流動的稱為膏。經文中提到用豬膏煎煮,而這裡用脂,是有區別的。湖州方言稱膏為“釋油”,讀音與“舍”相同。稱脂為“板油”,因為膏只取其潤滑,脂則取其滑利,所以儒家經典中會有“膏潤”、“膏澤”以及“脂滑”、“脂膩”等詞彙。
- 突然死亡是因為氣血阻塞,所以用最滑利之物來疏通。孫思邈說:豬脂能破除寒凝,散去宿血,其滑利之性很強。
- 《本草綱目》引用《肘後備急方》說:中風昏迷的五種死症,仲景用豬脂肪一雞蛋大小,苦酒一升,煮沸灌服,就是指這個方子。根據《肘後備急方》的記載,這裡所說的突然死亡是指中風昏迷五種死症。陶宏景說:頸部下的脂肪,稱為“負革肪”,道家煉丹時會用到。
- 《普濟方》記載,誤吞鐵釘時,食用大量豬脂肪,便可以讓它自然裹著鐵釘一起排出。
- 《千金方》用它治療關節閉塞,都是從這個方子引申出來的,苦酒也有通泄的作用。
總結
這個方子是治療突然死亡,尤其是中風昏迷五種死症的急救方。使用豬脂肪和苦酒,利用它們的滑利和通泄作用,來疏通氣血,救治患者。
《千金》以治食百獸肝中毒及陳肉毒,頓服豬脂一斤。《千金》治中惡方,豬脂二升,溫頓服之。又方車軸脂,如雞子大,酒服,第二方頗似此經之文。《開寶》亦云:車軸,治中惡,卒心痛,以熱酒服之。中風發狂,取膏如雞子大,熱醋絞消服,亦似本此。陳藏器云:去鬼氣。
而《千金》治霍亂,轉筋入腹,以此塗足心。少小腹脹,以如彈丸大,吞之,立差。及妊娠難產,小兒驚啼,皆取滑義。
治啖蛇牛肉食之欲死方(《金匱要略》)
牛肚細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飲之,大汗出愈。
〔案〕煮法減水十之一,以牛肚難熟故也。其治蛇毒,別無他證。《綱目》引孟詵云:牛胃甘溫、無毒,主消渴,風眩,補五藏。又胃之厚處日膍。藏器云:膍主熱氣、水氣,治痢,解酒毒、藥毒、丹石毒,發熱,是牛肚之扶正解毒固也。或食⿺鼠⿱田豕蛇牛後,其人有消渴、眩熱諸症,故歟。
白話文:
《千金方》中記載,用豬油一斤治療食百獸肝中毒及陳肉中毒,一次服下。《千金方》中還記載,用豬油二升溫服,治療中惡。《開寶本草》也記載,車軸脂可治療中惡、猝發心痛,用熱酒服用。中風發狂,可取車軸脂如雞蛋大小,用熱醋絞碎服用。陳藏器說,車軸脂可以去鬼氣。《千金方》中還記載,用車軸脂塗抹足心,治療霍亂、轉筋入腹;用車軸脂如彈丸大小吞服,治療少小腹脹,立竿見影;用車軸脂治療妊娠難產和小兒驚啼。
《金匱要略》中記載,用細切的牛肚一斗水煮成一升,溫服,大汗淋漓即可治愈食蛇肉中毒。《綱目》引孟詵說,牛胃甘溫無毒,能治消渴、風眩,補五臟。牛胃厚處叫膍,陳藏器說,膍能治熱氣、水氣、痢疾,解酒毒、藥毒、丹石毒,發熱,因此牛肚具有扶正解毒的功效。可能食鼠、田鼠、蛇、牛後出現消渴、眩熱等症,所以用牛肚治療。
又藏器云:牛獨肝者,有大毒,食之令人血痢而死,是亦治痢之義之引申。牛獨肝者,即啖蛇。
獺肝散方(《金匱要略》附方),治冷勞及鬼疰,一門相染。
獺肝(一具,炙乾)
上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案〕《證類》引《圖經》說:以此為仲景方。《別錄》獺肝甘溫、有毒,治鬼疰蟲毒,止久嗽,除魚鯁,並燒灰酒服之。蘇頌謂:治芹菜。崔氏治九十種蟲注、傳屍、骨蒸、伏連、殗殜、貓鬼毒,癘疾,有獺肝丸。《千金》以此方,治鬼鬾。考《本草》獺肝,每月生一葉,十二月十二葉,後每月退一葉,乃靈物也。
白話文:
藏器也說過,單獨的牛肝有毒,吃下去會讓人血痢致死,這也是治療痢疾的引申義。單獨的牛肝,指的是吃了蛇的牛肝。
獺肝散方,用於治療冷勞和鬼疰,一家人會相互傳染。
用獺肝一隻,烤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方寸匕,每天服用三次。
有人說,這是仲景的方子,獺肝甘溫有毒,可以治鬼疰蟲毒、止久咳、除魚骨,燒成灰酒服下。蘇頌說,可以治芹菜中毒。崔氏則用它治療九十種蟲病、傳屍、骨蒸、伏連、殗殜、貓鬼毒、癘疾,還有獺肝丸。千金方也用這個方子,治療鬼鬾。據說獺肝每個月生長一片,到十二月有十二片,之後每個月退一片,是靈物。
故藉以驅鬼靈之氣。云:一門相染,即傳屍也。鬼由風來,風生蟲,故鬼疰,亦有蟲。本草殺鬼疰,蠱毒,恆並舉。
救卒死又方(《金匱要略》)
雄雞冠,割取血句管,吹,內鼻中。
救卒死又方(《金匱要略》)
雞肝及血塗面上,以灰圍四旁,立起。(《肘後·卷一》雞肝作雞冠,疑經本作雞冠,割取血,傳寫誤冠為肝,又脫割字,誤取為及故耳。)
〔案〕《肘後》治卒死,或寢臥奄忽而絕,皆是中惡,用雄雞冠血塗面上,干則再上,仍吹入鼻中,並以灰營死人一周。彼方明據此經二方而作雞冠。考《綱目》於雞肝引《別錄》,孟詵及時珍已說,並無治卒死字樣,其附方中,亦不錄此。經疑李氏所見《金匱》,亦同《肘後》。
白話文:
因此要藉此驅除鬼靈之氣。俗話說:「一門相染,即傳屍也。」鬼由風而來,風生蟲,所以鬼疰,也會有蟲。本草中用來殺鬼疰、蠱毒的藥,通常都同時使用。
救治突然死亡的藥方:割取雄雞冠上的血管,吹入死者鼻孔中。
救治突然死亡的藥方:將雞肝和雞血塗抹在死者面上,用灰圍繞在死者周圍,讓死者直立起來。
又譚氏《小兒方》,小兒卒驚,似有痛處,不知疾狀,用雄雞冠血少許,灌口中妙。此亦從前一方來。《肘後》卒縊垂死,心中猶溫者,勿斷繩,用雞冠血滴口中,以安心神,男用雌,女用雄,亦取此。
文蛤散方(《傷寒論》、《玉函經》)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沸湯和,服方寸匕。
〔案〕《宣明方》有苦參,治血痢;解藏中積毒熱方,用海蛤為末,入蜜,冷水調下。《綱目》謂:文蛤、海蛤為一類二種。《拾遺》謂:文蛤,即海蛤之有花文者。考《本經》海蛤,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胸痛寒熱,不與此經煩粟欲飲之症義合。若文蛤之主惡瘡,蝕五痔,轉與此經症情合,何也?恐其熱鬱作瘡故也。
白話文:
另外,譚氏的《小兒方》中記載,小兒突然驚嚇而死,看似有疼痛的地方,但不知道病症,可以用雄雞冠血少許,灌入嘴中,效果很好。這也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偏方。《肘後》中也記載,如果人被勒死,快要斷氣了,但心跳仍然微弱,不要馬上解開繩索,可以用雞冠血滴入嘴中,安撫心神,男性用雌雞冠血,女性用雄雞冠血,也是取用這種方法。
文蛤散(出自《傷寒論》、《玉函經》)
文蛤(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沸水調和,每次服用一小匙。
[分析] 《宣明方》中記載,用苦參治療血痢;治療藏在體內積聚的毒熱方劑,用海蛤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用冷水調服。《本草綱目》說:文蛤和海蛤同屬一類,但有兩種。 《拾遺》說:文蛤,就是帶有花紋的海蛤。《本經》中記載,海蛤主治咳嗽、逆氣上涌、喘息、胸悶、胸痛、寒熱,這和本經中所說的煩躁、口渴想喝水的症狀並不相符。如果文蛤能治惡瘡、蝕五痔,則與本經中記載的症狀相符,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熱毒鬱積而導致的瘡瘍。
緣《本經》以海蛤為瓦楞子。《吳普》說同仲景,於渴不止貪飲者用文蛤,於渴不差用牡蠣,是蠣、蛤可通。用文蛤者,必如仲景法,所以然者,渴不止由於熱結。蛤、蠣皆鹹寒,咸軟堅,寒除熱也。熱與津結則為痰。故亦治痰,許慎始以海蛤為文蛤,而別稱海蛤為魁蛤,此猶空言,無與於醫。
近世則謂文蛤、海蛤為一,而以本草海蛤主治為文蛤主治矣。
栝蔞牡蠣散方(《金匱要略》),治百合病變成渴,百合洗之不差者。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上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根據《本經》記載,海蛤就是瓦楞子。吳普的說法與仲景相同,認為治療口渴不止且貪飲的人,應該使用文蛤;若口渴不減,則應該使用牡蠣。由此可見,牡蠣和文蛤是可以通用的。
使用文蛤時,一定要依照仲景的用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口渴不止是因熱結所致。蛤蜊和牡蠣都性寒味鹹,鹹能軟堅,寒能除熱。熱氣與津液交結就會形成痰。所以,蛤蜊和牡蠣也能治療痰症。
許慎最早將海蛤稱為文蛤,並另外將海蛤稱為魁蛤,但這只是空談,與醫學無關。
近代則認為文蛤和海蛤是同一种,并将本草中记载的海蛤主治疾病,也归于文蛤的功效。
栝蔞牡蠣散方(出自《金匱要略》) ,用於治療百合病演變成口渴,即使用百合洗滌也不見好轉的患者。
藥方:
栝蔞根、牡蠣(先用火熬制,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茶匙,每天服用三次。
〔案〕柴胡桂枝幹薑湯,栝蔞、牡蠣並四兩,以小柴胡加減法曰:渴者,加栝蔞根四兩;脅下堅者,加牡蠣四兩;故渴而脅下堅者,宜此方。牡蠣澤瀉散方,亦栝蔞、牡蠣同用。《衛生寶鑑》治小便如泔,有鼻孔,土瓜根、牡蠣粉各一兩,亦即此方之變法。此經小青,栝蔞根、文蛤同用,與朱丹溪海蛤散,栝蔞、海蛤同用,皆取此牡蠣,乃燥濕之品。蔞根亦盪滌之品。
合之,為濕熱蒸腐者之治法。
牡蠣澤瀉散方(《傷寒論》、《金匱要略》),治腰以下有水氣。
白話文:
柴胡桂枝幹薑湯中加入栝蔞和牡蠣各四兩,根據小柴胡加減法,如果患者口渴,就加栝蔞根四兩;如果患者脅下堅硬,就加牡蠣四兩;因此,口渴且脅下堅硬的患者,就應該用這個方子。牡蠣澤瀉散也是用栝蔞和牡蠣一起。衛生寶鑑中治療小便像泔水一樣,並且有泡沫的方子,使用土瓜根和牡蠣粉各一兩,其實也是這個方子的變法。小青龍湯中使用栝蔞根和文蛤,朱丹溪的海蛤散也使用栝蔞和海蛤,都是因為牡蠣和栝蔞都是燥濕之品,栝蔞根也有蕩滌的作用。所以,這兩種藥物合在一起,就是治療濕熱蒸腐的方法。牡蠣澤瀉散,出自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用來治療腰以下積水。
牡蠣(熬),澤瀉,栝蔞根,蜀漆(洗去腥),葶藶(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玉函》無此四字)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玉函》無此六字,)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即止。(《傷寒論》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文倒,今從《玉函》。)
〔案〕此治痰水之方。大病差後,早食油膩,致生黏痰,因而胃熱,關門不利,溺澀蓄水者最宜。何以言之?牡蠣、栝蔞根,《金匱》百合病,渴不止症專用二味,取其除邪留胃,熱生膩致渴之力,則知其能治黏痰也。蜀漆功專破痰,與蠣、栝相濟,去痰尤速。葶藶瀉胸中水,商陸瀉腹中水,澤瀉、海藻皆味鹹,即瀉腎中之水結,由是三焦之水不能停矣。而牡蠣又能消宿水,故方以牡蠣澤瀉名。
白話文:
將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葶藶、商陸根、海藻各等分,先將蜀漆洗去腥味,牡蠣、葶藶、商陸根都熬製一下,海藻也洗去鹹味,然後將所有藥材一起搗碎,過篩,再在臼中研磨,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一小匙,小便通暢後即可停止。
光緒丁未,余因小便屢澀,日少夜多,又好食肥濃,咯出膩痰,日夜百餘口後,遂腰以下腳趺大腫,服此方甚效。惟是七味半,皆峻藥,須量病投之。余去商陸,以素大便難,年老病久故。蜀漆善吐瘧痰。腰以下水氣,恐非所宜。蜀字當為澤字之誤。澤漆即大戟苗,正下水之品,醫者費涵說。
白朮散方(《金匱要略》),婦人妊娠養胎。
白朮,芎藭,牡蠣(各二分),蜀椒(三分去汗,原本術三分,蠣四分,今從東洋本正)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夜一服。但苦腹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芎藭;心煩吐痛不能飲食,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清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白話文:
光緒丁未年,我因為小便經常不順暢,白天小便少,晚上小便多,而且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咳出粘稠的痰,一天一夜要吐上百口。之後,腰部以下和腳背都腫起來。服用這個藥方效果很好。不過這七味半藥,都是猛烈的藥物,必須根據病情服用。我去了商陸,因為平時大便就難,又年老病久。蜀漆善於吐出瘧疾的痰。腰部以下的水氣,恐怕不適合使用。蜀字應該是澤字寫錯了。澤漆,也就是大戟苗,正好是治療水腫的藥物,醫生費涵這樣說。
白朮散這個藥方,出自《金匱要略》,適用於婦女懷孕期間養胎。
白朮、芎藭、牡蠣(各兩分)、蜀椒(三分,去汗,原本方劑中白朮三分,牡蠣四分,現在依據東洋本修正)
以上四味藥,研磨成散劑,用酒送服一錢匕,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如果肚子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加倍芎藭;心煩,嘔吐,不能進食,加細辛一兩,半夏大個的二十枚,服用之後,再用清漿水送服。如果嘔吐,用醋漿水送服。如果還是不治,用小麥汁送服。之後如果口渴,用大麥粥送服。雖然病好了,還是要服用這個藥方,不要停止。
〔案〕芎藭主心痛者。《別錄》芎藭辛溫、無毒,主心腹堅痛。《綱目·卷十四》孫氏集驗方,治一切心痛,用大芎一個為末,燒酒服之。一個住一年,兩個住兩年。牡蠣,《本經》主驚恚怒氣,除拘緩,女子帶下赤、白。《別錄》除留熱在骨節、營衛,虛熱去來不定,煩滿心痛,氣結,止汗止渴,除老血,皆與養胎義合。術健脾,椒抑腎。
大凡胎之不安,恆由脾虛,不能消食,致生水穀之濕。腎虛上逆,風氣阻痹,結熱蘊畜而然,此方四味分主四因,亦通治法也。四因之中,尤重治脾。觀方下加法自知,白朮專主方名,其以此歟。又觀方下云云,都系慮其痛症。而《丹溪心法》載心脾氣實,癰有痰者,牡蠣煅粉,酒服二錢,與此大合。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治療胎兒不安穩的中藥方子,它包含了芎藭、牡蠣、白朮和胡椒四味藥。
文章首先介绍了芎藭的功效,可以治療心痛,並引用了《別錄》和《本草綱目》中关于芎藭的记载。接着介绍了牡蠣的功效,可以治疗惊恐、拘攣、帶下等症状,也引用了《本經》和《別錄》中的记载。
文章接着指出,胎兒不安穩的根源在于脾虚或肾虚,并分别解释了两种病因:脾虚导致消化不良,产生湿气;肾虚导致风气阻滞,热气淤积。
最后,文章强调了白朮在方子中的重要性,因为它專主治脾虚,并指出方子中其他成分都是针对痛症而设的。文章还引用了《丹溪心法》中关于牡蠣治疗心脾气实、癰瘡有痰的记载,说明这个方子的药理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
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人咽喉,使不得出氣便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冷痹,急治之方(《金匱要略》)
多飲冷水一二升,解。
〔案〕此湯液之祖。猶酒醴之於明水也。上古有明水,而後有酒醴,則亦有水,而後有湯液,可測而知也。仲景以此為救渴之專方。故三書中,屢言欲飲水者,少少與之。《外臺;卷六》必效方,熱霍亂則渴,煩欲得冷水,則宜恣意飲之及土漿取足。定止易云:淨萬物者,莫善乎水,故以治毒氣不淨之渴。
治食生肉中毒方(《金匱要略》)
掘地深三尺,取其下三合升,以水五升,煮數沸,澄清汁,飲一升,即愈。
白話文:
【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人咽喉,使不得出氣便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冷痹,急治之方】
若不慎誤食蜀椒,可能導致咽喉受刺,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的危險。也可能出現嘔吐或腹瀉白濁物,並感到全身寒冷無力。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
【治食生肉中毒方】
對於食用生肉後產生的中毒現象,可以挖掘深達三尺的地坑,取出地下約三升的泥土,加入五升的清水,煮沸數次後,讓湯汁澄清,飲用一升,即可痊癒。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專業醫療意見。如遇健康問題,請尋求專業醫生協助。
〔案〕此是黃土湯,非地漿也。地漿即土漿。陶宏景雲: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故曰地漿。若黃土,則藏器云:三尺以上曰糞,三尺以下曰土。又云:取乾土,水煮三五沸,去滓,暖服一二升,解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彼文全據此經,則與地漿異也。然其為用則相通,故亦主椒、菌毒。
食諸菌中毒悶亂欲死治之方(《金匱要略》)
土漿,飲二升。
〔案〕《肘後·卷一》以此方,治屍注及卒腹痛,必效;以治霍亂之熱者,煩渴。
白話文:
【案】這指的是黃土湯,而非地漿。地漿就是土漿。陶宏景曾說:挖掘黃土地做成坑洞,深達三尺,倒入新汲的水,攪拌使混濁片刻,取出清液使用,所以稱為地漿。如果是黃土,則藏器曾提到,三尺以上為糞,三尺以下為土。又提到:採集乾燥的土,加水煮沸三到五次,去除渣滓,溫熱服用一兩升,可以解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這些文字完全依照此經,那麼它們與地漿有所不同。然而,它的用途與地漿相通,因此也主治療椒、菌毒。
【方劑】諸菌中毒,出現心神混亂、近乎死亡的情況,可使用以下方法治療:
服用地漿,兩升。
【案】《肘後·卷一》中記載了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屍注及突然腹痛,必定有效;同時也能用來治療熱性霍亂,引發的煩渴。
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之,戟人咽喉,氣閉欲絕,或吐下白沫,身體冷痹,急治之方(《金匱要略》)
或食蒜,飲地漿解。(或上當有脫文)
〔案〕《千金·卷二十四》蜀椒毒,用蒜汁、土漿解之。是暗據此經也,此經當是脫汁字耳。《綱目·卷五》引此經,閉口椒毒,吐白沫,身冷欲死者,地漿飲之。無或食蒜三字,於小蒜下,不言蒜制閉口椒毒,疑漏。
治咽喉塞,鼻中瘡出,及乾嘔頭痛,食不下方(三書無,今以《外臺》、《廣濟》方補)
生雞子一枚,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醋拌,煻火頓沸起,擎下沸定,更頓三度,成就熱飲,酢盡不過一二差。
白話文:
【蜀椒如果未被完全打開食用,會有毒性,誤食後可能會導致喉嚨和咽喉部受傷,氣息難以流通,甚至出現嘔吐白色泡沫、身體寒冷等症狀。應立即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若食用大蒜,並飲用地漿(一種清涼飲料)來解毒。】
【備註:根據《千金方》卷二十四記載,蜀椒中毒時,可以使用大蒜汁和土漿來解毒。這說明此處可能有文字缺失。《本草綱目》卷五中提到,當遇到閉口的蜀椒中毒、吐出白色泡沫、身體冷熱不調時,可使用地漿來飲用。這裡似乎沒有提到「或食大蒜」這三個字,而在小蒜的條目下,也未明確指出大蒜如何處理蜀椒中毒的情況,這可能是資料的遺漏。】
【治療咽喉堵塞、鼻腔創傷、乾嘔頭痛以及不能正常進食的情況。】
【使用一個生雞蛋,先打開取出蛋白,去掉蛋黃,然後與米醋攪拌均勻。在熾熱的火上加熱至沸騰,待沸騰稍停後,再繼續加熱三次,直到蛋液變得熱乎,飲用時讓其酸味盡量被吸收,這樣一般情況下可以快速改善病情。】
〔案〕此乃諸用苦酒和雞子方之祖。陳藏器以治產後血閉。《肘後》以治心痛,不用沸。《古今錄驗》治蛔蟲,攻心腹如刺,口吐清水,雞子一枚,開頭去黃,以好漆內殼中,令和,抑頭吞之,蟲出。《千金》有豬膽湯方,治傷寒五、六日斑出,即此加豬膽汁也,酢用五合。
《千金》又云:凡除熱解毒,無過苦酢等物,故此方以之為君。《千金》又有治胞衣不下方,以雞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飲之,乃此方之變法。
苦酒湯方(《傷寒論》),治少陰病,咽中生瘡,聲不出。
白話文:
[案]
這個藥方是所有使用苦酒和雞蛋的藥方的始祖。陳藏器用它來治療產後血閉。 《肘後備急方》用它來治療心痛,但不用煮沸。 《古今錄驗》用它來治療蛔蟲,症狀是心腹疼痛如針刺,口吐清水。做法是取雞蛋一枚,打開去黃,在蛋殼裡放上好的漆,混合均勻,用手指頭壓住蛋殼,將雞蛋吞下去,就能驅除蛔蟲。
《千金要方》裡有豬膽湯方,用來治療傷寒五、六天後出現斑疹的患者。這個方子就是苦酒雞蛋方加上豬膽汁,醋用五合。
《千金要方》還說:凡是治療熱症解毒,沒有比苦酒、醋更好的了。所以這個方子以它們為君藥。
《千金要方》裡還有一個治療胞衣不下落的藥方,是用雞蛋一枚,苦酒一合,混合在一起飲用,這是苦酒雞蛋方的一個變方。
苦酒湯方
(《傷寒論》)用來治療少陰病,症狀是咽喉生瘡,聲音嘶啞。
雞子(一枚,去黃內苦酒著殼中),半夏(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內著苦酒中。《千金》如棗核大,十四枚,洗破。成本無如棗核大四字,則是原半夏十四枚洗破矣,太多非也。)
上以雞子殼,置刀鈈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一劑服。
〔案〕此治聲不出之專方。以半夏為君,以雞子清為臣,苦酒為佐使,優家以雞子清,潤歌喉,本此。其用半夏,與惑病聲嗄,用甘草瀉心湯同法。刀鈈,刀上之鈈,如今剪刀柄是也。以其形園,便於安雞子,故用之,別無取意。近徐大椿疑為古之禁方,求之過深,三沸,三上三下也。
白話文:
將雞蛋一枚去黃,在蛋殼裡放進苦酒,再將半夏洗淨,切成棗核大小,放進苦酒裡浸泡,共十四枚。用雞蛋殼裝進刀柄中,放在火上煮沸三次,濾去渣滓,然後少量服用。若效果不佳,可以再服用一劑。此方專治失聲,以半夏為主藥,雞蛋清為輔,苦酒為佐。雞蛋清潤喉,半夏與治療聲音嘶啞的甘草瀉心湯用法相同。刀柄因其圓形便於放置雞蛋,故用之,並無其他用意。
貪食食多不消,心腹堅滿痛,治之方(《金匱要略》)
鹽一升,以水二升,煮令鹽消,分三服。當吐食出,便差。
〔案〕此探吐之法。《千金》以此方,治霍亂、蠱毒、宿食、心腹痛、冷氣、鬼氣。云霍亂心腹暴痛,宿食不消,積冷煩滿者,熱飲一升,以指刺口,令吐宿食使盡,不盡再刺吐訖,復飲之,吐住靜止,此法大勝。凡有此疾,即須先用,亦可為外治。《外臺》療轉筋方,以鹽一升,水一升半作湯,洗漬良。
蘇頌曰:元和十一年十月得霍亂,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如雨,氣即絕。河南房偉傳一方,用鹽一大匙,熬令黃,童子小便一升,合和溫服,少頃,吐下即愈。此藥入口即吐,絕氣復通,此以鹽為散也。經驗方及《本草衍義》並以此方,治蚯蚓所中,亦用浸法,亦取解濕毒之義。
白話文:
如果吃太多食物,消化不良,導致心腹脹滿疼痛,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
取鹽一升,加水二升,煮至鹽溶化,分三次服用。服用後會嘔吐出食物,病症就會減輕。
註解
- 此方為探吐之法,即通過誘導嘔吐來排出積聚的食物。
- 《千金》中提到此方可治療霍亂、蠱毒、宿食、心腹痛、冷氣、鬼氣等症狀。
- 《外臺》中也有提到用鹽水治療轉筋的方子,亦是利用鹽的解毒功效。
- 蘇頌記載元和十一年十月他患霍亂,用鹽熬成黃色,加入童子尿服用,結果嘔吐後痊癒。說明鹽具有散寒解毒的功效。
- 經驗方及《本草衍義》中也有用鹽水浸泡治療蚯蚓所中,也是利用鹽的解濕毒之功效。
总结
此方主要利用食鹽的散寒解毒之功效,通過誘導嘔吐排出積聚的食物,治療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
蚯蚓有毒,而居濕地故也。
頭風摩散方(《金匱要略》)
大附子(一枚,炮),鹽(等分,《綱目》作食鹽)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疢(《綱目》疢),作囟,義長上,令藥力行,或以油調稀,亦可日三上(或以下十字,從《綱目》增)。
〔案〕或疑此為孫奇等附,非仲景方。考《脈經·卷二》有摩治風膏,摩治傷寒膏,摩茱萸膏三方,雖不見其摩,為古法自可互證。凡摩方亦可令汗出,此方蓋患頭風者之摩法。《千金翼》仿此,有取葶藶子、吳茱萸等一味為摩者,亦佳,亦有變摩為貼者。《綱目·三十九》附方,有治頭風者,以鹽半斤,和蠟一斤,溶令相入,捏作一兜,鍪可合腦大小空(空字)當誤頭至額,其痛立止,即此方之變也。
白話文:
蚯蚓有毒,是因為牠們生活在潮濕的地方。
頭風摩散方(出自《金匱要略》)
大附子(一枚,炮製),鹽(等量,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用食鹽)
以上兩味藥,研磨成散劑,用方寸匕(一種古代量具)沾取藥粉,塗抹在患處(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為“疢”),像囟門一樣,逐漸向上塗抹,讓藥力滲透進去。也可以用油調成稀糊狀,每天塗抹三次(或以下塗抹次數可以根據情況調整,此處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增補)。
有人質疑這個方子不是張仲景的,可能是後來孫奇等人添加的。但是如果參考《脈經》卷二的摩治風膏、摩治傷寒膏、摩茱萸膏等方子,雖然沒有明確寫到“摩”,但作為古法是可以互相印證的。所有摩膏方都可能讓患者出汗,這個方子應該就是專門針對患有頭風的患者的摩法。
《千金翼》參考這個方子,也有用葶藶子、吳茱萸等單味藥研磨成膏的,效果也很好。也有人將摩膏改成貼膏。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九中附錄的方子,治療頭風,用鹽半斤,蠟一斤,溶化混合,捏成一團,大小要跟頭部大小相符,貼在患處,頭疼馬上就能止住,這個方子其實就是頭風摩散方的一種變化形式。
茯苓戎鹽湯方(《金匱要略》),治小便不利。
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戎鹽(一枚彈丸大)
上三味,以水五升,先煮茯苓、白朮,取三升,入鹽,再煮,分溫三服。(尤本作先將茯苓、白朮煎成,入戎鹽再煎。)
〔案〕此諸苓朮並用之祖方。《內經》曰:熱淫所勝,以淡滲之,故以茯苓為君。水畏土,土嗜甘,故以白朮健脾抑腎為臣。《內經》曰:咸先入腎,故以戎鹽為佐使。豬苓散、五苓散二方,苓、術並十八銖。
桂枝去桂加參朮湯,參、術各三兩;當歸芍藥散,苓、術各四兩,理中加茯苓湯,苓二兩,朮三兩;附子湯,苓三兩,朮四兩;真武苓三兩,朮二兩;苓桂朮甘湯,腎著湯,並苓四兩,朮二兩;茯苓澤瀉湯,苓八兩,朮三兩,或同分,或偏重,隨症所宜也。《本經》戎鹽鹹寒,去蠱毒。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小便不利的古方,出自《金匱要略》,名為茯苓戎鹽湯。方劑以茯苓、白朮和戎鹽三味藥組成。
茯苓性味甘淡,能利水滲濕,是本方君藥;白朮性味甘苦,能健脾燥濕,是本方臣藥;戎鹽性味鹹寒,能清熱瀉火,是本方佐使藥。
三味藥合用,能利水滲濕、健脾燥濕、清熱瀉火,從而達到治療小便不利的目的。
方中先將茯苓、白朮煎煮,取三升藥液,再加入戎鹽,繼續煎煮,分為三份,溫服。
除了這個方劑,古籍中還有很多類似配方,如豬苓散、五苓散、桂枝去桂加參朮湯等等,這些方劑都以茯苓、白朮為主要成分,並根據不同症狀添加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戎鹽是一種古代鹽,性寒,能清熱解毒。
總之,茯苓戎鹽湯是一個治療小便不利,利水滲濕的古方,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別錄》治心腹痛,溺血。大明除五臟癥結,此方用之,乃濕熱內結之治法。如石淋、膏淋之類。
燒褌散方(《傷寒論》、《玉函經》),治傷寒陰陽易。
上取婦人中褌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褌,當燒灰。
〔案〕此易病之專方。《千金》治女勞復。師其意,取女人月經赤帛燒,取方寸匕,一取所交接婦人衣服,以覆男子,立愈。皆取此。
白話文:
《別錄》提到,對於心腹疼痛和尿血的治療,使用特定方法可以對治濕熱內結的病症,例如石淋、膏淋等情況。
燒褌散方(來自《傷寒論》和《玉函經》)是治療傷寒陰陽易的方子。取婦人的內衣,特別是靠近私密部位的部分,剪碎後燒成灰,用水調和服用,每次方寸匕,每日三次。若小便暢通,陰部稍微腫脹,就表示病情已好。
[案語]這是針對易病的專門方子。《千金》中有治療因勞累復發的女性病狀。仿效這種思路,使用女性月經期間的紅色布料燒成灰,取方寸匕,再使用與患者接觸過的男性衣物覆蓋在患者身上,立刻就能見效。這幾個方法都是基於同樣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