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4)

回本書目錄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4)

1.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千金》治結氣冷癥,積在脅下,及腳氣,上入小腹,腹中脹滿,大蒜去心三升,搗令極熱,以水三升和調絞汁。更搗,以水三升和絞,去滓,更以水三升和之,共成九升,滓可桃顆大,棄卻。三升蒜肉研汁後,滓僅如桃顆大,升小可知。以微火煎取三升,下牛乳三升,合煎至三升,旦起空腹,一頓溫服令盡。

三升蒜汁可一頓服,升小可知。至申時食,三日服一劑,三十日服十劑止。(蒜汁最辛劣,全不慮及,而頻作服之,升小可知。)

宋·林億以古三兩為今一兩,古三升為今一升,龐安常亦云,然此誤以漢之權量為憑耳,於古方。不相涉也。(秦漢之量,每一斗為今之二升。見閻百詩四書釋地,及沈彤《周官祿同考》附識於此。)前明張介賓惑於鄭世子之樂書,定為古方一兩,今之六錢,古方一升,今之三合三勺者,尤為大謬。

白話文:

孫思邈《千金方》中治療氣滯寒凝、積聚在脅肋下,以及腳氣上衝小腹,導致腹脹的方子,用去心的大蒜三升,搗碎弄熱,加水三升攪拌取汁。再次搗碎,加水三升取汁,去掉渣滓,再加水三升混合,總共得到九升汁液,渣滓大小如桃核般,丟棄不用。 三升蒜泥取汁後,渣滓僅剩如桃核大小,可見一升的量有多小。用小火煎煮到三升,加入牛乳三升,一起煎煮到三升,早晨空腹溫服一次喝完。

一次服用三升蒜汁,可見一升的量很小。到下午申時(約下午三點)可以進食,三天服用一劑,連服十劑(三十天)。(蒜汁辛辣刺激,完全不考慮這些,而頻繁服用,一升的量是很小的。)

宋代林億認為古方三兩等於今方一兩,古方三升等於今方一升,龐安常也這樣說,但是這是錯誤地以漢代的度量衡為依據,與古代方劑不相符。(秦漢時期的一斗等於現在的二升,詳見閻百詩《四書釋地》及沈彤《周官祿同考》)。明代張介賓受鄭氏《樂書》影響,規定古方一兩等於現在的六錢,古方一升等於現在的三合三勺,這是更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