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2)

回本書目錄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2)

1.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藥升之容積二千分,以今倉斛積寸推之,古一升,今六勺七抄也。

立方算法,滿千分為一寸。曾一倉斛計之,今曲尺之寸度,積一千四百九十七寸,為今五斗,則知曲尺二寸,為六勺七抄。

以古方參之:半夏秫米湯,半夏五合,准今三勺三抄半;秫米一升,准今六勺七抄;甘瀾水五升,准今三合三勺;煎取升半,准今一合,分三次,每服一小杯。(杯如抔飲,約可手掬,今比此尤小,故曰小杯。)四逆散,每服方寸匕,准今一錢;其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一升,末藥少,而一升之薤,其少亦可知。

方寸匕者,做匕正方一寸,依曲尺之寸度為之。錢匕者,以五銖錢為之開元錢,亦可皆抄散取不落為度。古人用散藥,以刀圭抄取之,匕亦刀圭之意也。准前論一刀圭為三十二黍,方寸匕者,十刀圭也。立方一寸,積千分三除之,得三百三十三分,為方一寸匕之實,容一千二百黍,准今一錢。藥之輕重不同,今但就黍計之,以得其大概。

《千金》論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半邊耳,並用五銖錢也。錢五匕者,今五銖錢邊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為度。按:五銖錢與開元錢徑相同,准曲尺九分,其薍六十三分,以九分乘之,得五百六十七分,三除之,得一百八十九分,為一錢匕之實。

乃以三百三十三分為首率,重一錢為次率,一百八十九分為三率,得重五分六釐為四率,是一錢匕之重也。半錢匕者,准今二分八釐,錢五匕者,准今一分四釐也。

以古方參之:五苓散、四逆散等方,每服方寸匕,准今一錢。桃花湯,赤石脂末半斤,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方寸匕,准今之二錢,石藥性重也。燒褌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灰性必輕。大陷胸湯,甘遂一錢匕,分二服,每服是半錢匕,准今二分八釐。十棗湯,強人服一錢匕,准今五分六釐。文蛤散一錢匕,藥性較輕。

一撮者以三指為度

《千金》論一撮者,四刀圭也,得一百二十八黍,准今四分。

以古方參之:澤術麋銜散,藥共二十五分,准今四錢七分五釐,以三指撮,為後飯每服四分,日三服,三日後病瘳,藥亦盡矣。風引湯,藥共五十五兩,准今四兩一錢八分,取三指撮,井水煮服,石藥性重,每服八分,以五十餘日為度。

凡丸藥如梧子大者,准藥末一分。如彈丸及雞子黃者,准藥末一錢。

《千金》論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方寸匕散,以蜜和,得如梧桐子十丸為定。如彈丸及雞子黃者,以十梧桐子准之。准前論刀圭容三十二黍,應重一分,方寸匕加十倍,應重一錢。

以古方參之:已椒藶黃丸,藥共四兩,准今三錢,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一丸,日三服,每日三丸,每丸一分,蜜在外,十日而瘳可知也。薯蕷丸,藥共百七十八分,准今三兩三錢八分,大棗百枚為膏,和蜜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每丸藥末當重三分四釐,因有大棗百枚及蜜,故得如彈子大也。彈子大者,或較小於雞子黃,然亦不甚相遠耳。

白話文:

藥升的容積為二千分之一立方寸,根據現在的倉斛和寸法推算,古代的一升相當於現在的六勺七抄。

計算立方的方法,滿一千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寸。曾用倉斛計算過,現在的曲尺一寸,積一千四百九十七寸,等於現在的五斗,由此可知,曲尺二寸等於六勺七抄。

以古方驗證:半夏秫米湯,半夏五合,相當於現在的三勺三抄半;秫米一升,相當於現在的六勺七抄;甘草水五升,相當於現在的三合三勺;煎取升半,相當於現在的一合,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小杯。(杯子像用手捧著喝水那樣大小,現在的杯子比這個還要小,所以說是小杯。)四逆散,每次服用方寸匕,相當於現在的一錢;如果瀉利下重,加薤白一升,其他藥量減少,而一升薤白,其量之少也可想而知。

方寸匕,是指做成正方形一寸的匕,按照曲尺的寸法製作。錢匕,則以五銖錢為量器,開元錢也可以,都以抄取藥物不滿為度。古人用散藥,用刀圭抄取,匕也是刀圭的意思。根據之前的論述,一刀圭為三十二黍,方寸匕就是十刀圭。立方一寸,積一千分之三,得到三百三十三分之一,為方寸匕的實際容積,容一千二百黍,相當於現在的一錢。藥物的輕重不同,現在僅僅按照黍計算,以得到大概的數值。

《千金要方》論述錢匕,是以大錢的上面全部抄取藥物,如果說是半錢匕,就是一錢抄取一半。都使用五銖錢。錢五匕,就是用五銖錢的邊緣五個字那部分抄取藥物,同樣要求不滿為度。按:五銖錢與開元錢直徑相同,相當於曲尺九分,其周長六十三分,用九分乘以九分,得到五百六十七分,除以三,得到一百八十九分,為一錢匕的實際容積。

以三百三十三分為首數,重一錢為第二數,一百八十九分為第三數,得到重五分六釐為第四數,這就是一錢匕的重量。半錢匕,相當於現在的二分八釐;錢五匕,相當於現在的一分四釐。

以古方驗證:五苓散、四逆散等方,每次服用方寸匕,相當於現在的一錢。桃花湯,赤石脂末半斤,每次服用方寸匕,一日三次,每次方寸匕,相當於現在的二錢,石藥性重。燒褌散,每次服用方寸匕,一日三次,灰性必然輕。大陷胸湯,甘遂一錢匕,分二次服用,每次服半錢匕,相當於現在的二分八釐。十棗湯,體格強壯的人服用一錢匕,相當於現在的五分六釐。文蛤散一錢匕,藥性較輕。

一撮,以三指為度。

《千金要方》論述一撮,是四刀圭,得到一百二十八黍,相當於現在的四分。

以古方驗證:澤術麋銜散,藥物共二十五分,相當於現在的四錢七分五釐,以三指撮取,飯後每次服用四分,一日三次,三日後病癒,藥物也用完了。風引湯,藥物共五十五兩,相當於現在的四兩一錢八分,取三指撮取,井水煮沸服用,石藥性重,每次服用八分,以五十多天為度。

凡是丸藥,像梧桐子一樣大的,相當於藥末一分。像彈丸和雞蛋黃一樣大的,相當於藥末一錢。

《千金要方》論述刀圭,是十分之一方寸匕,相當於梧桐子一樣大。一方寸匕的散劑,用蜂蜜調和,可以得到像梧桐子一樣大的十丸藥。像彈丸和雞蛋黃一樣大的,以十個梧桐子為標準。根據之前的論述,刀圭容積三十二黍,重量應為一分,方寸匕增加十倍,重量應為一錢。

以古方驗證:已椒藶黃丸,藥物共四兩,相當於現在的三錢,蜜丸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一日三次,每天三丸,每丸一分,蜂蜜在外,十天痊癒。薯蕷丸,藥物共一百七十八分,相當於現在的三兩三錢八分,大棗一百枚作成膏,和蜂蜜做成像彈丸一樣大的丸藥,空腹用酒服用一丸,一百丸為一劑,每丸藥末應重三分四釐,因為有大棗一百枚和蜂蜜,所以可以做成像彈丸一樣大。彈丸大小,可能比雞蛋黃略小,但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