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八 (5)
卷八 (5)
1. 耳證五
【歌】腎虛精脫耳應聾,氣厥無聞自不同。更有勞聾與虛閉,風邪入耳不能聰。氣風相搏嘈嘈響,熱氣乘虛耳出膿。風氣熱虛何以別?浮沉數澀脈中窮。
【論】夫耳屬足少陰腎之經,腎家之寄竅也。經云:腎氣通於耳,腎和則知五音矣。耳所主者精,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聞而聰。若勞傷氣血,風邪襲虛,使精脫腎憊,則耳轉而聾,是腎虛耳聾也。十二經脈上絡於耳,其陰陽諸經通有交併,則臟氣逆而厥,厥氣搏入耳,是謂厥聾。
耳為宗脈之所附,脈虛而風邪乘之,風入於耳脈,使經氣痞而不宣,是謂風聾,必有頭痛之證也。有勞碌傷其血氣,淫欲耗其精元,瘦瘁力疲,昏昏憒憒,是謂勞聾,能將息得宜,血氣平和,則其聾漸輕。又有耳觸風邪,與氣相搏,其聲嘈嘈而鳴,眼中流火,謂之虛聾。熱氣乘虛隨脈入耳,熱聚不散,膿汁出,謂之膿耳。
白話文:
腎臟虛弱精氣耗散,耳朵就會聽不見,氣血逆亂不通,耳朵也會失去聽力,表現各不相同。還有勞損導致的耳聾和虛寒閉塞引起的耳聾,以及風寒入侵耳朵導致的耳聾。
風寒與氣血交戰,耳朵會發出嘈雜的聲音,熱氣趁虛而入,耳朵會流膿。如何分辨風寒、熱氣、虛損導致的耳聾?可以透過觀察脈象的浮沉、數澀來判斷。
耳朵屬於足少陰腎經,是腎氣寄存的部位。《黃帝內經》說:腎氣通達耳朵,腎氣充足則能辨別五音。耳朵主宰著精氣,精氣調和、腎氣充沛,耳朵就能聽得清楚。如果過度勞累損傷氣血,風寒入侵虛弱之處,導致精氣耗散、腎臟虛弱,耳朵就會變得聽不見,這就是腎虛導致的耳聾。
十二經脈都與耳朵相連,陰陽經脈互相交匯,如果臟腑氣血逆亂,氣血逆流進入耳朵,就會造成耳聾,稱為厥聾。
耳朵是經脈匯聚之處,如果經脈虛弱,風寒乘虛而入,風寒入侵經脈,導致氣血阻滯不通,就會造成風寒導致的耳聾,通常伴隨頭痛的症狀。如果過度勞累損傷氣血,或者縱慾過度耗損精元,導致身體瘦弱疲乏、昏昏沉沉,就會造成勞損導致的耳聾,如果能夠適當休息,氣血恢復平衡,耳聾的症狀就會慢慢減輕。
還有一種情況是耳朵接觸到風寒,與氣血交戰,發出嘈雜的聲音,眼睛也感到灼熱,稱為虛聾。熱氣趁虛而入,沿著經脈進入耳朵,熱氣聚集不散,就會流出膿液,稱為膿耳。
人或耳間有津液,輕則不能為害,若風熱搏之,津液結成核,塞於耳竅,亦令暴聾,謂之耵耳。
蓋風則腎脈必浮,熱則腎脈必數,虛則腎脈澀弱,氣鬱腎脈沉滯。風者疏散之,熱者清利之,虛者補之,氣鬱開導之,治之活法,不過此也。
【脈】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沉澀氣凝,數實熱塞。此久聾者,專於腎責。暴病浮洪,兩尺相同。或兩尺數,陰火上衝。
風耳
風觸耳鳴及聾,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風虛耳聾,桂香散。風入耳中虛鳴,芎芷散。(方見頭痛。)風熱搏成耵耳,生豬脂、地龍、釜底墨等分,細研,蔥汁和,捏如棗大,綿裹塞耳中數日,待軟即挑出。
白話文:
有些人耳朵裡會有津液,輕微的不會造成傷害,如果遇到風熱,津液就會凝結成硬塊,堵塞耳道,也會導致突然失聰,這叫做耵耳。
這是因為風會使腎脈浮動,熱會使腎脈跳動頻率加快,虛則腎脈會變得遲緩微弱,氣鬱則腎脈會沉滯。風則需要疏散它,熱則需要清利它,虛則需要補它,氣鬱則需要開導它,治療的方法,不過如此而已。
耳病是腎虛引起的,脈象會遲緩而濡弱。浮大是風,洪動是火邪。沉澀氣凝,是氣鬱,數實是熱塞。久聾的人,主要在腎臟方面著手。突然發病的,脈象浮洪,兩尺脈相同。或兩尺脈數,是陰火上衝。
風耳
風吹到耳朵,就會耳鳴或失聰,可以用防風通聖散治療。(方劑見中風篇。)風虛引起的耳聾,可以用桂香散治療。風進入耳中,引起虛鳴,可以用芎芷散治療。(方劑見頭痛篇。)風熱搏擊形成耵耳,可以用生豬脂、地龍、釜底墨等份研磨,用蔥汁調和,捏成棗子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數日,待軟化後再取出。
桂香散
治風虛耳聾。
辣桂(二分),川芎(五分),當歸(六分,酒洗),細辛(三分),石菖蒲(八分),木香(三分),木通(五分),麻黃(去節,三分),甘草(三分,生用),南星(炮,二分),白蒺藜(炒,三分),白芷(四分),紫蘇(五分)
白話文:
桂香散可治療因風虛導致的耳聾。配方包括辣桂二分、川芎五分、酒洗當歸六分、細辛三分、石菖蒲八分、木香三分、木通五分、去節麻黃三分、生甘草三分、炮南星二分、炒白蒺藜三分、白芷四分、紫蘇五分。
銼一劑,水二盞,蔥煎服。
熱耳
耳聾者,少陽、厥陰熱多,通聖散。(方見中風。)耳鳴酒遏者,加枳,桔、柴胡、乾葛、南星。陰虛火動耳鳴者,四物湯(方見血證。)加黃柏、知母。痰氣耳鳴者,滾痰丸。(方見痰證。)內熱耳聾,桃花散塞之,蔓荊子散內服。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用兩碗水,加入蔥煎煮後服用。
耳聾可能是少陽、厥陰熱盛引起,可用通聖散治療。耳鳴伴隨有酒遏現象,可以加枳實、橘皮、柴胡、乾葛、南星。陰虛火旺導致的耳鳴,可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痰氣引起的耳鳴,可用滾痰丸治療。內熱引起的耳聾,可用桃花散塞耳,蔓荊子散內服。
桃花散
治耳中出膿。
枯礬(一錢),干胭脂(一錢),麝香(少許)
共為末,吹耳內。
蔓荊子散
甘草(炙,五分),升麻(三分),木通(三分),赤芍藥(五分),桑白皮(五分),生地黃(一錢),麥門冬(去心,四分),前胡(三分,去蘆),蔓荊子(七分),赤茯苓(六分),甘菊花(四分)
白話文:
治療耳朵流膿的方子:取桃花散,將枯礬、干胭脂、麝香研磨成粉末,吹入耳中。
另一個方子:蔓荊子散,將甘草(炙)、升麻、木通、赤芍藥、桑白皮、生地黃、麥門冬(去心)、前胡(去蘆)、蔓荊子、赤茯苓、甘菊花混合在一起。
上銼,一劑,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虛耳
腎虛耳聾者,益腎散或六味地黃丸、補陰丸。(方見虛損。)勞損耳聾者,地黃丸、人參養榮湯。(方見虛損。)大病後元氣損傷,精血虛耗,耳聾及鳴,調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益腎散
治腎虛耳聾。
磁石(制,一兩),巴戟(去心,一兩),沉香(一兩),石菖蒲(一兩),川椒(一兩,去目)
白話文:
先將藥材磨成粉末,取一劑,加入兩碗水,三片生薑,一枚紅棗,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
腎虛引起的耳聾,可以服用益腎散、六味地黃丸或補陰丸;勞損引起的耳聾,可以服用地黃丸、人參養榮湯;大病後元氣損傷,精血虛耗導致的耳聾及耳鳴,可以服用調中益氣湯。
益腎散由磁石(製)、巴戟(去心)、沉香、石菖蒲、川椒(去目)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耳聾。
末之,每二錢,用豬腎一枚,細切,和以蔥白、食鹽,並藥用濕紙裹煨,空心酒下。
氣耳
氣怒厥逆耳聾,和劑流氣飲。氣壅於上而聾者,清神散。氣實人耳聾或鳴者,檳榔丸、神芎丸。氣閉耳聾,用甘遂為丸,如棗子大,塞耳內,服甘草湯。
和劑流氣飲
白話文:
末之,每次用兩錢,用豬腎一枚,切細,與蔥白、食鹽一起用濕紙包起來煨,空腹時用酒送服。
氣耳,如果因為生氣、厥逆而導致耳聾,可以用流氣飲。如果因為氣壅於上而導致耳聾,可以用清神散。如果因為氣實導致耳聾或耳鳴,可以用檳榔丸、神芎丸。如果因為氣閉導致耳聾,可以用甘遂做成丸藥,像棗子大小,塞入耳內,再服用甘草湯。
流氣飲的配方如下:
陳皮(四兩),青皮(四兩,炒),甘草(炙,四兩),厚朴(姜炒,四兩),香附(醋炒,四兩),紫蘇(四兩),木通(二兩),大腹皮(二兩),丁香(一兩五錢),檳榔(一兩五錢),木香(一兩五錢),草果(一兩五錢),莪朮(炮,一兩半),藿香(一兩五錢),肉桂(一兩五錢),人參(去蘆,一兩),白朮(炒,一兩),木瓜(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赤茯苓(一兩),石菖蒲(一兩),白芷(一兩),半夏(一兩),枳殼(炒,一兩)
白話文:
陳皮四兩,青皮四兩炒,甘草炙四兩,厚朴姜炒四兩,香附醋炒四兩,紫蘇四兩,木通二兩,大腹皮二兩,丁香一兩五錢,檳榔一兩五錢,木香一兩五錢,草果一兩五錢,莪朮炮一兩半,藿香一兩五錢,肉桂一兩五錢,人參去蘆一兩,白朮炒一兩,木瓜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赤茯苓一兩,石菖蒲一兩,白芷一兩,半夏一兩,枳殼炒一兩。
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棗二枚,蔥煎服。
清神散
氣壅耳聾。
甘菊花(五錢),羌活(去蘆,五錢),殭蠶(炒去嘴,五錢),木通(四錢),荊芥(四錢),川芎(四錢),防風(去蘆,四錢),木香(四錢),甘草(炙,四錢),石菖蒲(四錢)
末之,每服三錢。
木香檳榔丸
郁李仁(一兩),半夏曲(一兩),皂莢(去皮,炙,一兩),檳榔(五錢),枳殼(炒,五錢),木香(五錢),杏仁(去皮,炒,五錢),青皮(五錢)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粉三錢,加入生薑三片、大棗兩枚,用蔥煎煮後服用。
治療氣壅耳聾的藥方「神散」:
甘菊花(五錢)、羌活(去蘆,五錢)、殭蠶(炒去嘴,五錢)、木通(四錢)、荊芥(四錢)、川芎(四錢)、防風(去蘆,四錢)、木香(四錢)、甘草(炙,四錢)、石菖蒲(四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
治療便秘的藥方「木香檳榔丸」:
郁李仁(一兩)、半夏曲(一兩)、皂莢(去皮,炙,一兩)、檳榔(五錢)、枳殼(炒,五錢)、木香(五錢)、杏仁(去皮,炒,五錢)、青皮(五錢)
末之,別用皂莢三兩去皮、弦、子,漿水半碗,搓揉,熬膏,入蜜少許,丸如桐子大,每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
神芎丸
氣實人耳聾。
大黃(一兩),黃芩(一兩),牽牛(一兩),滑石(一兩),
末之,滴水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送下。
白話文:
將皂莢去皮、弦、子,取三兩,加入半碗漿水搓揉,熬成膏狀,加入少量蜂蜜,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服五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神芎丸
氣實耳聾者適用。
將大黃、黃芩、牽牛、滑石各取一兩,研磨成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服六、七十丸,用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