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八 (4)
卷八 (4)
1. 目證四
【歌】目為五臟之精華,五輪八廓總虛誇。白睛屬肺目綱土,黑水神光肝腎家。赤脈屬心須體認,五行生剋勿令瘥。大凡赤腫羞明痛,隱澀難開淚若麻。冒昧本當從火療,隨經用藥免咨嗟。昏蒙黑暗迎風淚,內障多生五色花。視遠不能兼雀目,滋陰壯水卻為佳。時人不究陰陽理,漫把辛香浪點搽。
【論】經云:諸脈者,皆屬於目。又云:目得血而能視。針經云:五臟六腑之精華上注於目,故目為宗脈之主。目之內眥及上綱,太陽之所過也。目銳眥,少陽也。目下綱及兩旁交頞之中,陽明也。足厥陰連於目系,故目總統於肝。白睛屬肺,若白睛變赤,火乘於肺也。肉輪屬脾,上下綱赤腫者,火乘於脾也。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精華的匯集,五輪八廓都是虛妄的說法。眼白屬於肺,眼球外圍屬土;黑眼珠是肝腎的所在。眼中的紅血絲屬於心,要仔細辨認,五行相生相剋不可輕忽。眼睛紅腫怕光疼痛,看不清楚,流眼淚像針扎一樣,這大多是因為火氣旺盛,需要從火性入手治療,配合經絡用藥,免去擔憂。眼睛昏花黑暗,迎風流淚,多半是內障,會看到五顏六色的幻影。遠視看不清楚,又伴隨雀目症,要滋陰補水才能改善。現代人不懂得陰陽法則,胡亂使用辛辣香料,只會加重病情。
經書說:所有經脈都與眼睛有關。又說:眼睛依靠血液才能看東西。針灸經書說:五臟六腑的精華都匯聚到眼睛,所以眼睛是全身經脈的統帥。眼角內側和上邊是太陽經脈經過的地方,眼角外側是少陽經脈,眼球下方和兩側交匯於耳根處是陽明經脈,足厥陰經脈連接到眼部,因此眼睛的整體功能屬於肝。眼白屬於肺,如果眼白變紅,就是火氣過盛侵犯肺部。眼球周圍的組織屬於脾,如果上下眼球周圍紅腫,就是火氣過盛侵犯脾臟。
黑水屬腎,五色花翳遮黑睛,腎不足也。神光屬肝,青睛被翳,肝虛火旺也。赤脈屬心,目中血貫痛澀,火自甚也。凡暴赤腫痛,赤翳羞明,淚出不止,隱澀難開,冒昧不明,皆火為病,經云熱盛則腫是也。能審其經絡部位瀉之,可使立已。若久病昏暗,雀目不能遠視,及內障目蒙,五色花翳,迎風出淚,頭昏目眩,皆血虛之候,宜壯水滋陰可也。亦有服寒涼太過,以致陽虛,其火轉甚,則當溫劑從治,其火自降,目自明。
經云:益水之源,以制陽光;壯火之主,以消陰翳,此之謂也。今人治目,但知以寒藥伐火,而不知有益水、壯火之法。專以龍腦辛香石藥搽點,而不知有辛散損明之戒也,悲夫!
白話文:
黑色的眼球屬腎,眼白上出現五彩斑斓的翳膜,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明亮的視力屬肝,青色的眼球被翳膜遮蓋,是肝虛火旺的表現。眼睛裡出現紅色血絲,伴隨疼痛和澀感,是心火過盛的表現。
凡是眼睛突然出現紅腫、疼痛、畏光、流淚不止、視力模糊等症状,都是火邪入侵導致,古籍記載「熱盛則腫」就是這個道理。能夠準確判斷經絡部位,進行瀉火治療,就能迅速見效。
如果眼睛長期昏暗、視力模糊,看不清遠處,或者眼睛內部障礙導致視力模糊、五彩斑斓的翳膜、迎風流淚、頭昏眼花,都是血虛的表現,應該滋陰補腎。
也有些人因為服用寒涼藥物過度,導致陽氣虛弱,反而加重了火邪,這時就需要溫補陽氣,火邪自然減弱,眼睛也會恢復明亮。
古籍記載:「益水之源,以制陽光;壯火之主,以消陰翳」,這就是治療眼疾的精髓。現在有些人治療眼睛,只知道用寒涼藥物瀉火,卻不知道滋陰補腎、溫補陽氣的方法。他們只知道用龍腦等辛香藥物塗抹眼睛,卻不知道辛散藥物會損傷視力的危害,實在令人痛心!
【脈】眼赤火病,心肝數洪,右寸關見,相火上衝。
實熱
暴發赤腫疼痛,瀉熱黃連湯。上焦壅熱,鼻塞,頭目不清利,上清散。肝火盛目赤澀痛,龍薈丸或四物龍膽湯。肺經壅熱,白睛赤腫,桑白皮散。赤翳胬肉攀睛者,決明子散。
瀉熱黃連湯
黃連(酒炒,一錢),黃芩(酒炒,八分),草龍膽(一錢二分),升麻(八分),柴胡(八分),生地黃(酒蒸,一錢)
白話文:
脈診與眼赤火病治療
脈象: 眼赤火病,脈象表現為心、肝二經脈洪大,右寸關脈處明顯,說明相火上衝。
病因病機: 屬實熱證。
臨床表現:
- 暴發赤腫疼痛:可服用瀉熱黃連湯。
- 上焦壅熱,鼻塞,頭目不清利:可服用上清散。
- 肝火盛目赤澀痛:可服用龍薈丸或四物龍膽湯。
- 肺經壅熱,白睛赤腫:可服用桑白皮散。
- 赤翳胬肉攀睛:可服用決明子散。
方劑:
瀉熱黃連湯:
- 黃連(酒炒,一錢)
- 黃芩(酒炒,八分)
- 草龍膽(一錢二分)
- 升麻(八分)
- 柴胡(八分)
- 生地黃(酒蒸,一錢)
註解:
- 本文所列的中醫古籍記載,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 若有任何疾病,請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
- 文中括號內的文字為中藥名,可點擊連結查看藥品資訊。
水二盞,煎服。
上清散
清上熱。
川芎(五錢),荊芥(五錢),薄荷(五錢),盆硝(一兩),石膏(一兩),片腦(三分)
上末之,每用一字,口噙水,以藥鼻內搐之即愈。
龍薈丸
治肝火旺目痛。
草龍膽(一兩),當歸(一兩,酒洗),山梔子(炒,一兩),黃連(炒,一兩),黃芩(炒,一兩),大黃(五錢),蘆薈(五錢),木香(一錢五分),麝香(五分)
白話文:
用兩杯水煎藥服用。上清散能清熱,由川芎、荊芥、薄荷、盆硝、石膏、片腦製成,研磨成粉末,每次用一小撮,含一口水,用藥粉塞入鼻孔,即可治癒。龍薈丸能治肝火旺盛引起的目痛,由草龍膽、當歸、山梔子、黃連、黃芩、大黃、蘆薈、木香、麝香製成。
末之,蜜丸,生薑泡湯送下。
四物龍膽湯
四物湯(方見血證條下)加羌活(三錢,去蘆),防風(三錢,去蘆),龍膽草(二錢),防己(二錢)
作數帖,水煎服。
桑白皮散
玄參(一兩),桑白皮(一兩),枳殼(炒,一兩),杏仁(一兩,去皮),旋覆花(一兩),升麻(一兩),防風(一兩,去蘆),赤芍藥(一兩),葶藶(炒,一兩),甘菊花(一兩),炙甘草(一兩),黃芩(炒,一兩)
白話文:
最後,用蜂蜜做成丸子,用生薑泡的湯送服。
四物龍膽湯
四物湯(配方在血證條目下)加入羌活(三錢,去掉蘆頭)、防風(三錢,去掉蘆頭)、龍膽草(二錢)、防己(二錢)。
分成幾帖,用水煎服。
桑白皮散
玄參(一兩)、桑白皮(一兩)、枳殼(炒過,一兩)、杏仁(一兩,去皮)、旋覆花(一兩)、升麻(一兩)、防風(一兩,去掉蘆頭)、赤芍藥(一兩)、葶藶(炒過,一兩)、甘菊花(一兩)、炙甘草(一兩)、黃芩(炒過,一兩)。
每服半兩,姜三片,水二盞,煎八分服。
決明子散
黃芩(一兩),甘菊花(一兩),木賊草(一兩),決明子(一兩),石膏(一兩),赤芍藥(一兩),川芎(一兩),羌活(一兩,去蘆),甘草(一兩),蔓荊子(一兩),石決明(一兩)
上銼,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服。
虛眼
肝血不足,眼昏生花,久視無力,生眵者,養肝丸、羊肝丸。腎水不足,視不分明,漸成內障,熟地黃丸、滋陰丸。血虛目昏,明目地黃丸。能近視不能遠視,地芝丸。能遠視不能近視,定志丸。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材半兩,加入薑片三片,水兩碗,煎煮至八分滿,飯後服用。
養肝丸
治肝虛不足。
當歸(酒浸,二兩),防風(去蘆,一兩),車前子(酒蒸,二兩),川芎(二兩),楮實子(二兩),熟地(酒蒸,二兩),蕤仁(湯泡,去皮,一兩),白芍藥(二兩)
末之,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湯下。
羊肝丸
補肝明目。
羊肝(一具,生用),黃連(去須,二兩)
將羊肝去筋膜,於石臼內搗爛,入連末,杵為丸,桐子大,白湯送下。
白話文:
養肝丸
功用: 治療肝臟虛弱不足。
配方:
- 當歸(酒浸泡,二兩)
- 防風(去除蘆頭,一兩)
- 車前子(酒蒸,二兩)
- 川芎(二兩)
- 楮實子(二兩)
- 熟地(酒蒸,二兩)
- 蕤仁(湯水泡軟,去除外皮,一兩)
- 白芍藥(二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七十丸,用溫湯送服。
羊肝丸
功用: 補肝明目。
配方:
- 羊肝(一隻,生用)
- 黃連(去除鬚根,二兩)
製法: 將羊肝去除筋膜,用石臼搗爛,加入黃連粉末,繼續搗成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用白開水送服。
熟地黃丸
補腎明目。
熟地(一兩),當歸(酒洗,五錢),地骨皮(五錢),黃芩(五錢),枳殼(麩炒,三錢),生地黃(一兩),天門冬(八錢,去心),五味子(七錢),炙甘草(三錢),黃連(酒炒,六錢),人參(去蘆,二錢),柴胡(三錢)
末之,蜜丸梧子大,每百丸,白湯送下。
滋陰丸(即六味地黃丸,方見虛損證條下。)
白話文:
熟地黃丸滋補腎臟、改善視力。以熟地、當歸(酒洗)、地骨皮、黃芩、枳殼(麩炒)、生地黃、天門冬(去心)、五味子、炙甘草、黃連(酒炒)、人參(去蘆)、柴胡等藥材研磨成粉,製成蜜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此方與六味地黃丸功效類似,適合虛損症患者服用。
明目地黃丸
牛膝(酒浸,五兩),石斛(五兩),枳殼(炒,三兩),防風(去蘆,二兩),杏仁(去皮,二兩),生地黃(一斤),熟地黃(一斤)
上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地芝丸
治能近視,陰有餘;不能遠視,陽不足。
生地黃(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甘菊花(二兩),枳殼(炒,二兩)
蜜丸桐子大,茶清下百丸。
定志丸(方見驚悸怔忡條下。)
養陽
渾身及手足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羞明,或視物無力,黃耆湯。內傷脾胃不足,內障耳鳴,多年目昏,不能視物,益氣聰明湯。陰盛陽虛,九竅不利,青白翳見於大眥,補陽湯主之。久服涼藥過多,目轉昏者,補胃湯主之。
白話文:
明目地黃丸用牛膝、石斛、枳殼、防風、杏仁、生地黃、熟地黃等藥材製成,蜜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地芝丸用生地黃、天門冬、甘菊花、枳殼等藥材製成,蜜丸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用茶水送服。
定志丸的方子在驚悸怔忡條目下。
養陽方面,針對渾身及手足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羞明或視物無力等症狀,可用黃耆湯治療;針對內傷脾胃不足、內障耳鳴、多年目昏、不能視物等症狀,可用益氣聰明湯治療;針對陰盛陽虛、九竅不利、青白翳見於大眥等症狀,可用補陽湯治療;針對久服涼藥過多、目轉昏者,可用補胃湯治療。
黃耆湯
治視物無力。
黃耆(二兩,蜜炙),人參(八錢,去蘆),甘草(炙,一兩),蔓荊子(二錢),白芍藥(一兩),陳皮(五錢)
每五錢,水煎服。
益氣聰明湯
黃耆(五錢),甘草(五錢),人參(五錢),升麻(三錢),葛根(三錢),蔓荊子(一錢),芍藥(酒炒,一錢),黃柏(酒炒,一錢)
每服五錢,水煎,臨臥服,五更時再服。
補陽湯
治陰盛陽虛。
白話文:
黃耆湯用來治療視力減弱,由黃耆、人參、甘草、蔓荊子、白芍藥、陳皮組成,每次取五錢,水煎服用。益氣聰明湯用來益氣聰明,由黃耆、甘草、人參、升麻、葛根、蔓荊子、芍藥、黃柏組成,每次取五錢,水煎,臨睡前服用,凌晨五點再服用一次。補陽湯用來治療陰盛陽虛。
羌活(一兩,去蘆),甘草(一兩,炙),人參(一兩,去蘆),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一兩),黃耆(一兩,蜜炙),白朮(炒,一兩),澤瀉(五錢),陳皮(五錢),白茯苓(三錢),知母(三錢,酒炒),柴胡(三錢),防風(三錢,去蘆),白芍藥(五錢),肉桂(一錢),當歸(三錢,酒製),獨活(五錢,去蘆)
每服五錢,水煎,空心熱服。
補胃湯
白話文:
羌活、甘草、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黃耆、白朮、澤瀉、陳皮、白茯苓、知母、柴胡、防風、白芍藥、肉桂、當歸、獨活各取適量,加水煎煮,空腹熱服,每次服用五錢。
即黃耆湯減黃耆、陳皮一半,加酒櫱一兩。
障瞖
肝經積熱,肺受風邪,眼障黑白等花,還睛丸。瞖膜眼皮赤爛,蟬花無比丸。風熱瞖,蟬花散。
還睛丸
明目退瞖。
人參(二兩,去蘆),熟地黃(二兩),知母(二兩,去毛),桔梗(二兩,去蘆),防風(二兩,去蘆),茺蔚子(二兩),車前子(二兩),黃芩(二兩),細辛(二兩),五味子(二兩),玄參(五錢)
白話文:
將黃耆湯中的黃耆和陳皮減半,再加入酒櫱一兩。
障瞖
肝經積熱,肺受風邪,眼睛會出現黑白等花,可以服用還睛丸。瞖膜眼皮紅腫發炎,可以服用蟬花無比丸。風熱引起瞖症,可以服用蟬花散。
還睛丸
具有明目退瞖的功效。
藥方:人參(二兩,去除蘆頭),熟地黃(二兩),知母(二兩,去除毛),桔梗(二兩,去除蘆頭),防風(二兩,去除蘆頭),茺蔚子(二兩),車前子(二兩),黃芩(二兩),細辛(二兩),五味子(二兩),玄參(五錢)
末之,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二十丸,空心時白湯下。
蟬花無比丸
茯苓(去皮,四兩),炙甘草(四兩),防風(去蘆,四兩),石決明(二兩),川芎(二兩),羌活(去蘆,二兩),當歸(二兩,酒洗),赤芍藥(二兩),蒺藜(炒,一兩),蟬蛻(二兩),蒼朮(米泔浸,曬乾,炒,二兩),蛇蛻(一兩)
末之,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白湯下。
蟬花散
即前方加穀精草、甘菊花、龍膽草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白湯送服。
另一種藥方稱為「無比丸」,由茯苓、炙甘草、防風、石決明、川芎、羌活、當歸、赤芍藥、蒺藜、蟬蛻、蒼朮、蛇蛻等藥材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如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白湯送服。
「蟬花散」則是在「無比丸」的配方中加入穀精草、甘菊花、龍膽草各一兩。
點洗
肝經上壅,目赤澀痛,湯泡散洗之。風熱攻目,隱澀難開,羞明立勝散,或珍珠散。
湯泡散
洗風熱眼。
赤芍藥(一錢),當歸(一錢),黃連(一錢)
泡洗。
羞明立勝散
黃連(二錢),秦皮(二錢),防風(二錢),黃芩(二錢)
水煎,用新羊毛筆蘸刷洗眼。
珍珠散
點一切眼。
朴硝(淨者,一錢),爐甘石(一錢),麝香(少許),片腦(少許)
研極細,點眼內眥。
白話文:
肝經上火導致眼睛紅腫、澀痛,可以用湯泡散泡水洗眼。如果眼睛被風熱侵襲,導致視力模糊、睜不開眼,可以用羞明立勝散或珍珠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