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軌範》~ 卷一 (2)
卷一 (2)
1. 通治方
於前方去肉桂、附子,余依前法。此方錢氏專治小兒。
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治產後腹中㽲痛,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陳皮二兩,白朮一兩。如加生薑等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此方是也。
竹葉石膏湯(《傷寒論》),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碎),半夏(半斤,洗),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炙),麥門冬(一升,去心),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集驗》載此方,加生薑治嘔最良。此治三陽餘熱未盡。凡大病之後,必有留熱,總宜清解。後人俱概用峻補以留其邪、則元氣不能驟復,愈補愈虛矣。亦治傷暑發渴脈虛。暑病有虛熱者宜之。若吐逆瞀亂之症則大誤矣。)
脾約丸(《金匱》即麻仁丸),治腸胃熱燥,大便秘結。
麻仁(五兩,另研),大黃(一斤,蒸焙),厚朴(姜炒),枳實(麩炒),芍藥(炒,各五兩),杏仁(五兩半)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臥睡用白湯送下二十丸。大便利即止。此潤腸之主方。
四君子湯,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傷虛熱,或飲食難化,須加炮姜。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二錢)
上加薑、棗,水煎服。此補脾之主方。
五味異功散(錢氏),調理脾胃。
於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服。
七味白朮散,治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保養衰老,及治酒積嘔噦。
於四君子湯加霍香半兩,葛根一兩,木香二錢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六君子湯,治氣虛有痰,脾虛膨脹。
即前方加陳皮、半夏,余依前法。更加藿香、砂仁,為香砂六君子湯。
獨參湯,治元氣大虛,昏厥,脈微欲絕,及婦人崩產、脫血、血暈。
人參(分兩隨人隨症)
上一味,須上揀者,濃煎頓服。待元氣漸回,隨證加減。此一時急救之法,服後即當隨症用藥。
參附湯,治陰陽血氣暴脫證。
人參(一兩),附子(制,五錢)
上加薑、棗,水煎服。此亦急救之方。本方去人參加黃耆,名耆附湯。
保元湯
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上四味,水煎服。氣血虛寒者用之。純虛寒之痘症亦用。此乃宋以後之方,故肉桂止用二三分以為氣分引藥,乃厚桂,非桂枝也。
生脈飲(《醫錄》),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
白話文:
通治方
將先前的藥方去掉肉桂和附子,其他部分按照之前的方法。這個藥方是錢氏專門用來治療小兒疾病的。
當歸生薑羊肉湯 (出自《金匱要略》)
治療產後腹部劇烈疼痛,也治療腹部因寒氣引起的疝氣,以及身體虛弱不足的狀況。
藥方組成: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用水八升煮,煮到剩下三升,溫熱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寒氣較重,可以將生薑加到一斤。如果疼痛劇烈且伴隨嘔吐,可以加入陳皮二兩、白朮一兩。如果加了生薑等藥材,也需要加入五升水,煮到剩下三升二合服用。如果身體精氣不足,可以用加強滋補的藥材來補充,這個藥方就適合。
竹葉石膏湯 (出自《傷寒論》)
治療傷寒病癒後,身體虛弱消瘦、氣短乏力、氣逆想吐的狀況。
藥方組成:竹葉(兩把)、石膏(一斤,搗碎)、半夏(半斤,洗淨)、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炙烤過)、麥門冬(一升,去心)、粳米(半升)。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煮,煮到剩下六升,去除藥渣,加入粳米,將米煮熟,變成湯狀,去除米。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集驗方》記載這個藥方,加入生薑治療嘔吐效果最好。這個藥方治療傷寒後陽氣未完全消退的餘熱。凡是大病之後,通常都會有餘熱殘留,總體上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後人常常一味用猛烈滋補的藥材,反而會使邪氣滯留,導致元氣不能很快恢復,越補越虛弱。這個藥方也治療因中暑導致口渴、脈搏虛弱的狀況。暑熱病有虛熱症狀的適合服用。如果出現嘔吐、頭暈眼花等症狀,則不適合使用這個藥方,會造成大錯。)
脾約丸 (出自《金匱要略》,又稱麻仁丸)
治療腸胃乾燥發熱,導致大便秘結的狀況。
藥方組成:麻仁(五兩,另外研磨)、大黃(一斤,蒸過後焙乾)、厚朴(用薑汁炒過)、枳實(用麩皮炒過)、芍藥(炒過,各五兩)、杏仁(五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睡前用白開水送服二十丸。大便通暢後就可以停止服用。這個藥方是潤腸通便的主要藥方。
四君子湯
治療面色蒼白、說話聲音低弱、四肢無力、脈象虛弱的狀況。如果因為內傷導致虛熱,或者消化不良,需要加入炮薑。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二錢)。
加入生薑、紅棗,用水煎服。這個藥方是補脾的主要藥方。
五味異功散 (出自錢氏)
用來調理脾胃。
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陳皮一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調服。
七味白朮散
治療各種嘔吐、腹瀉、口渴、霍亂、身體虛弱、氣短乏力,保養衰老,以及治療因飲酒過多導致的嘔吐。
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藿香半兩、葛根一兩、木香二錢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送服。
六君子湯
治療因氣虛導致痰多,脾虛導致腹脹的狀況。
在先前的藥方(五味異功散)中加入陳皮、半夏,其他部分按照之前的方法。如果再加入藿香、砂仁,就成為香砂六君子湯。
獨參湯
治療元氣極度虛弱,導致昏厥、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以及婦女崩漏、產後失血、血暈等狀況。
藥方組成:人參(用量根據個人情況和病情決定)。
只用人參一味藥材,必須選擇質量好的,用濃煎的方式一次性服用。等到元氣漸漸恢復後,再根據具體情況加減其他藥物。這個藥方是緊急救治的方法,服用後應立即根據病情選擇其他藥物。
參附湯
治療陰陽、氣血突然虛脫的狀況。
藥方組成:人參(一兩)、附子(炮製過的,五錢)。
加入生薑、紅棗,用水煎服。這個藥方也是緊急救治的方法。將本方的人參改為黃耆,就成為耆附湯。
保元湯
藥方組成:黃耆(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一錢)、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煎服。適合氣血虛寒的人服用。純虛寒的痘症也適合使用。這個藥方是宋朝以後才出現的,因此肉桂只用二三分,作為引導藥性的作用,這裡使用的是厚桂,不是桂枝。
生脈飲 (出自《醫錄》)
治療因熱邪損傷元氣,導致氣短乏力、口渴出汗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