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靈》《素》

《靈·周痹》論:黃帝曰:願聞眾痹。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帝曰:善。願聞周痹何如?岐伯對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帝曰:善。此痛安在?何因而有名?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經中無痰字,沫即痰也。

白話文:

原文:

《靈樞·周痹》中,黃帝說:「我想了解各種痹症。」岐伯回答:「這些痹症各有其所在,時而發作時而停止,時而變換時而興起,右邊的可以引起左邊的,左邊的也可以引起右邊的,並不是能夠在全身遊走,而是時而發作時而停止。」黃帝說:「很好。我想知道周痹是什麼樣的?」岐伯回答:「周痹存在於血脈之中,隨著脈絡向上向下,不能左右移動,各在它所在的地方。」黃帝說:「很好。這種疼痛位於何處?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岐伯回答:「風寒濕邪客居體外,進入肉層之間,相互擠壓形成泡沫,泡沫受寒則凝結,凝結後擠開肌肉而分散。」經文中沒有「痰」字,但沫就是痰。

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曰周痹。

白話文:

身體某一處有病痛時,疼痛會使相關的神氣集中到此處,神氣集中就會產生熱,熱氣會減輕疼痛,疼痛減輕後,就會產生身體攣縮麻痺的現象,攣縮麻痺時,又會引發其他部位疼痛,如此循環不已。這種病症並不在內臟,也還沒發作到皮膚表層,只存在於肌肉之間,因為真氣無法充盈全身,所以稱之為周痹。

深痹,《九針十二原篇》: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痹。

風痹,《壽夭剛柔篇》: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痹。陰陽俱病者,命曰風痹。二病之殊,兩言而定。

白話文:

《壽夭剛柔篇》中說:「風痹」是陽症稱為風,陰症稱為痹,陽陰兩症同時發作就叫做風痹。風與痹這兩種病的區別,兩句話就說清楚了。

寒痹,《壽夭剛柔篇》: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

《素問·痹論》:帝問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凡痹之客五臟者:客五臟,痹氣入內而生內症矣。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嚏,厥氣上則恐。

白話文:

《素問‧痹論》:

黃帝問:痹病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風、寒、濕三種病氣混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就產生了痹病。其中,風氣盛則表現為流動的痹症,寒氣盛則表現為疼痛的痹症,濕氣盛則表現為固定的痹症。

所有痹症都會侵犯五臟:痹氣進入內部就會產生內科疾病。

肺痹:煩悶、喘息、嘔吐。

心痹:脈絡不通暢,煩悶時,心下脹滿,上氣喘息,嗓子乾澀愛打噴嚏,厥氣上行時會恐懼。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白話文:

肝痹: 夜間睡覺容易驚醒,口渴、小便頻繁,胸悶有胸滿感。

腎痹: 容易水腫,臀部代替腳後跟,脊椎代替頭部。

脾痹: 四肢無力,容易咳嗽嘔吐,胸悶堵塞。

腸痹: 多次喝水卻無法解渴,氣喘吁吁,時常發生腹瀉。

膀胱痹: 小腹和膀胱部位疼痛,按壓會更痛,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排小便困難,鼻涕清稀。

陰氣: 平靜時精神內斂,躁動時會消散,飲食增多,腸胃受傷。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有疼久者,有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

白話文:

邪氣侵入身體導致喘息,痹症就會集中在肺部。邪氣導致憂思,痹症就會集中在心臟。邪氣導致失禁,痹症就會集中在腎臟。邪氣耗盡精氣,痹症就會集中在肝臟。邪氣傷害肌肉,痹症就會集中在脾臟。各種痹症如果持續不癒,也會傷害內臟。邪氣中風氣較強的人,病症較容易治癒。

黃帝問道:「痹症有的時候會致命,有的時候疼痛持久,有的時候容易治癒,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說:「邪氣侵入臟腑的會致命,邪氣停留於筋骨之間的疼痛會持續很久,邪氣停留於皮膚之間的容易治癒。」

黃帝又問道:「邪氣如果侵入六腑,會怎樣?」

岐伯回答說:「這也是患者的飲食、居住環境等因素造成的病根。」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帝曰:善。

白話文:

黃帝詢問:「榮衛之氣,也會導致人體痺病嗎?」

岐伯回答:「榮氣,是水穀精氣所化。它調和於五臟,流佈於六腑,才能進入經脈。因此,它沿著經脈上下運行,貫穿五臟,連接六腑。

衛氣,是水穀的悍氣。它的氣質剛烈、疾速、滑利,無法進入經脈。因此,它沿著皮膚之中、肌肉之間運行,溫煦肓膜,散佈於胸腹。如果逆其運行,就會生病;如果順著其運行,就能康復。衛氣不與風寒濕邪相合,所以不會導致痺病。」

黃帝說:「說得好。」

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關節痛,有時會痛,有時不會痛,有時會麻木,有時會覺得冷或熱,有時會乾燥或潮濕,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有寒氣就會疼痛。不痛不麻木,是因為病情已深入較深處,血液運行受阻,經絡有時阻塞,所以不通暢,肌膚不能得到滋養,因此麻木。覺得冷,是因為陽氣少,陰氣多,病邪相互加劇,所以感到寒冷。覺得熱,是因為陽氣多,陰氣少,病邪盛,陽氣受到陰氣的侵襲,所以關節疼痛發熱。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白話文:

大量出汗且汗水黏膩的人,是因為濕氣很重。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兩者交互作用,所以才會出汗且汗水黏膩。

黃帝說:痹症這個疾病,為什麼不會疼痛呢?

岐伯說:痹症在骨頭裡會感到沉重,在脈絡裡會導致血凝滯不流,在筋脈裡會造成彎曲不能伸展,在肌肉裡會感覺麻木不仁,在皮膚裡會感到寒冷。因此,具備這五種症狀,就不會疼痛了。

所有類型的痹症,遇寒則會收縮,遇熱則會舒展。

陰痹,《至真要大論》:陰痹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頂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於腎。

白話文:

中醫古籍《至真要大論》中記載的「陰痹」,是指一種按壓時感覺不到疼痛的疾病。症狀包括腰背和頭頂疼痛、偶爾頭暈、大便困難、陽氣不足、食慾不振、咳嗽時帶血、心悸等。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腎臟。

筋肌骨痹,《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

白話文:

筋、肌、骨的痺病

《長刺節論》說:

  • **筋痹:**病在筋,筋脈攣縮、關節疼痛,無法行走。
  • **肌痹:**病在肌膚,肌膚發痛。
  • **骨痹:**病在骨,骨頭沉重、無法抬起,骨髓痠痛,遇寒氣加重。

肉苛,《逆調論》: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於衣絮,猶尚苛也,是為何疾?岐伯曰:營氣虛,衛氣實也。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白話文:

《逆調論》記載:皇帝問:人身上的肌肉堅硬,即使像衣物一樣貼近人體,摸起來還是很硬,這是什麼病呢?岐伯回答:這是營氣不足,衛氣過盛所致。營氣不足,就會失去仁愛之心;衛氣不足,就會行動遲緩。營氣和衛氣都虛弱,就會既沒有仁愛之心,又行動遲緩,肉體仍然和以前一樣。人的身體如果不和精神相協調,就會死亡。

2. 《金匱》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痛,黃汗出,故曰歷節。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白話文:

**問題:**血痹症是怎麼得來的?

回答: 那些地位尊貴的人,骨頭比較脆弱,肌肉和皮膚豐滿。如果再加上過度勞累、出汗、睡覺時經常動來動去,又遇上微風,就容易得血痹症。

這時候脈象會在寸口脈位置微弱而澀,關口脈略緊。這時要針灸,引導陽氣,讓脈象協調,脈象的緊繃感消失了,病症就會痊癒。

如果寸口脈沉弱,沉就是主骨,弱就是主筋;沉就是腎,弱就是肝。出汗後浸泡在水中,像水會傷心一樣,會出現關節疼痛,流出黃色汗液,所以稱為「歷節」。

如果少陰脈浮弱,弱就是血不足,浮就是風;風血互相搏擊,就會出現像拉扯一樣的疼痛。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榮氣不通,衛不獨行,榮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白話文:

身體強壯的人脈搏細小,呼吸短促且自發出汗,關節疼痛,無法屈伸。這些都是飲酒過後,冒著風出汗所導致的。

酸味的食物會損傷筋脈,筋脈受傷就會鬆弛,稱為「泄」。鹹味的食物會損傷骨頭,骨頭受傷就會萎縮,稱為「枯」。「枯」和「泄」相互作用,就會導致「斷泄」。

氣血不通暢,衛氣不能獨自運行,氣血都衰微,三焦失去調節的功能,四肢斷絕,身體瘦弱,只有腳部腫大,排出黃色汗液,小腿冰冷。如果突然發燒,就會導致關節疼痛。

3. 痹、歷節方

痹證方(《靈樞》),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馬膏,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溫,能通經絡,行血脈,故可以塗其緩者。桑之性平,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故以桑鉤鉤之者,鉤正其口也。復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淺深適中,便於坐而得其暖也,然後以前膏熨其急頰,且飲之美酒,啖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雖不善飲,亦自強之。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處,則病亦己矣。筋骨之病,總在軀殼,古法多用外治,今人不能知矣。

白話文:

治療痹症的方法(出自《靈樞》)

急性的痹症: 用馬膏塗抹。若情況嚴重,用白酒和桂花調和馬膏塗抹。若情況較輕,用桑枝勾住患處。

慢性的痹症: 用生的桑木炭放在地坑中,深度剛好能坐下。用馬膏敷在疼痛的部位,同時飲用美酒,食用美味的烤肉。不喝酒的人,可以強忍疼痛,只進行三下按摩。

馬膏是用馬脂肪製成的。它味甘性平,滋潤柔和,能滋養筋骨,治療痹症,因此可以敷在急性疼痛部位。白酒辛辣,桂花辛溫,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因此可以塗抹在慢性疼痛部位。桑木性平,能通利關節,祛風寒濕痹痛,所以用桑枝勾住患處,可以糾正關節錯位。

再用生的桑木炭放在地坑中,深度剛好能坐下。目的是讓熱度適中,便於坐下時獲得溫熱。然後用前面調製的膏藥敷在疼痛部位,同時飲用美酒,食用美肉,這些都能幫助活血舒筋。即使不能喝酒,也要強忍著。按摩三下即可,意思是反覆按摩患處三下,疼痛就會減輕。

筋骨病總是在體表,古法多用外治,而現代人卻不瞭解了。

寒痹熨法(《靈樞》)

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㕮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納酒中,置酒馬矢熅中。馬矢熅中者,燃馬屎而煨之也。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乾之,干後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晬,晬,周日也。其日乃出干,並用滓與棉絮復布,為復巾,重布為巾,如今之夾袋,所以盛貯綿絮藥滓也。

白話文:

使用二十升純酒,一升蜀椒,一斤乾薑,一斤桂心。以上四種材料,全部粗碾後浸泡於酒中,並放入一斤棉絮和四丈細白布,全部放入酒中。將酒放置在馬糞堆中捂熱。馬糞堆中的溫度,是由點燃馬糞後產生的。蓋上蓋子封住,不要漏氣。放置五天五夜後,取出布和棉絮晾乾。晾乾後,再重新浸泡於酒中,直到將藥材的汁液全部泡出。每次浸泡都必須在晚上進行,而晚上是指每隔一天的晚上。在每晚浸泡的日子,都要將棉絮和藥渣取出晾乾。晾乾後,將棉絮和藥渣包在布中,像現在的夾層袋一樣,用來盛放藥材的綿絮和藥渣。

長六七尺,為六七巾,則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熨寒痹所刺,則知先已刺過,然後熨之,若不刺而徒熨,恐藥性不易入,則刺法亦當考明。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白話文:

長六七尺,寬六七寸。用生桑炭加熱手巾,用於熨貼治療寒冷痹痛時刺痛的地方,讓熱力深入到病竈。熨貼治療寒冷痹痛時刺痛的地方,要知道先要針刺過,然後再熨貼。如果不針刺,而只熨貼,恐怕藥性不容易進入體內,所以針刺的方法也應該仔細考慮清楚。寒冷痹痛時,反覆加熱手巾熨貼,30遍後停止。汗液出來後,用乾毛巾擦拭身體,也是30遍後停止。

黃耆桂枝五物湯(《金匱》),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

白話文:

黃耆桂枝五物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氣血瘀滯,陽氣和陰氣都虛弱,寸關脈細微,尺脈略緊,身體像風寒痹痛一樣麻木不仁。

黃耆,芍藥,桂枝(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黃耆、芍藥、桂枝(各150公克),生薑(300公克),大棗(12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此即桂枝以黃耆易甘草,乃衛虛營弱之方,固衛即以護營。

白話文:

將五種味道的藥材放入六升水中煮,取兩升湯汁,溫熱後服用七合(約 175 毫升),每天服用三次。另有一種方劑含有人參。這兩種方劑都是用桂枝代替甘草,適合衛氣虛弱、營氣不足的人,通過增強衛氣來保護營氣。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治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白話文:

桂枝芍藥知母湯(出自《金匱要略》)

用途:

療四肢關節疼痛,身體虛弱瘦弱,腳腫得像脫水一樣,頭暈目眩,氣短,有暖和的感覺,想嘔吐。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麻黃附子(炮,各二兩),生薑,白朮(各五兩),知母(四兩)

白話文:

桂枝(160 公克),芍藥(120 公克),甘草,麻黃,附子(炮製,各 80 公克),生薑,白朮(各 200 公克),知母(160 公克)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此為陽虛之症。

烏頭湯(《金匱》),治歷節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芍藥,黃耆,甘草(炙,各三兩),烏頭(三枚,㕮咀,以蜜二升,煮取一升,即出烏頭)

白話文:

麻黃、芍藥、黃耆、甘草(烤過的,各三兩),烏頭(三枚,砸碎,用兩升蜂蜜煮,取出一升後,取出烏頭)

上五味,㕮咀四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更服之。其煎法精妙可師,風寒入節,非此不能通達陽氣。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切碎,其中四種藥材搗爛,加入三升水熬煮,取一升藥液。去除藥渣,加入蜂蜜煎煮,再繼續煎煮。每次服用七合(約140毫升),服後不知覺則可再服。它的煎煮方法精妙絕倫,值得學習。當風寒侵入關節時,如果不使用這種方法,無法疏通陽氣。

獨活寄生湯(《千金》),治風寒濕痹,偏枯腳氣。

獨活(三兩),桑寄生秦艽細辛,歸身,生地,白芍川芎,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參,甘草(各等分),一方有防風

白話文:

獨活(60克),桑寄生,秦艽,細辛,歸尾,生生地黃,白芍,川芎,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參,甘草(各等量,約10克),其中一方額外含有防風。

上十四味,為粗末。每服四錢,煎服。此驅風通治之方。

舒筋飲,治臂痛不能舉,由氣血凝滯,經絡不能行所致。非風非濕。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

白話文:

舒筋飲

治療胳膊疼痛、無法抬舉,是由於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導致的。不是風寒濕邪引起的。

腰部以下在下餐前服用,腰部以上在下餐後服用。

薑黃(二錢,如無以莪朮代之),赤芍當歸海桐皮(去粗皮),白朮(各一錢五分),羌活,炙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薑黃片(重兩錢,若無可用莪朮代替),赤芍藥、當歸、海桐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白朮(各重一錢五分),羌活、炙甘草(各重一錢)

上七味,加姜三片,煎服,磨沖沉香汁少許。

拔痹膏

用生半夏為末,同廣膠等分。先用薑汁,將膏煎烊,調入半夏,塗。

史國公酒方(《聖惠》),治中風語言謇澀,手足拘攣,半身不遂,痿痹不仁。

當歸(酒洗),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醋炙),羌活,鱉甲(炙),萆薢,防風,秦艽,牛膝,松節,晚蠶沙(各二兩),枸杞子(五兩),茄根(八兩,蒸)

白話文:

藥材清單

當歸(用酒清洗) 虎脛骨(用酒浸泡一天,烘乾,用醋炙烤) 羌活 鱉甲(炙烤) 萆薢 防風 秦艽 牛膝 松節 晚蠶沙(各兩) 枸杞子(五兩) 茄根(八兩,蒸過)

上為粗末,絹袋盛,浸無灰酒一斗,十日取飲。

半身不遂外治方、大活絡丹、指迷茯苓丸,俱見通治。

白話文:

半身不遂的外部治療方法、大活絡丹、指迷茯苓丸,都可以在《通治》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