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七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3)

1. 病發汗吐下以後證第八

後以佗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屬赤石脂禹餘糧湯。若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挾熱而利,不止,心下痞堅,表裡不解,屬桂枝人參湯。傷寒、吐後,腹滿者,與承氣湯。病者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可下之。假令下已,脈數不解,今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屬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不止,必夾血,便膿血。

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為屬太陰,屬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屬桂枝加大黃湯。傷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後,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為難治,屬麻黃升麻湯。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遂吐,(一本作更逆吐下)食入即出,屬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白話文:

之後用別的藥物瀉下,腹瀉不止,醫生用理中湯給他喝,腹瀉就好了許多。理中湯,調理中焦,而這次腹瀉是在下焦,應該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果腹瀉還不止,就要讓小便暢通。

太陽病,外在症狀還沒消除,就多次使用瀉下法,結果導致裡邊夾雜熱邪而腹瀉不止,心下痞脹堅硬,表裡症狀都沒有解除,應該用桂枝人參湯。傷寒病,嘔吐後腹部脹滿的,用承氣湯。病人沒有表裡症狀,發燒七、八天,脈象雖然浮數,也可以使用瀉下法。假設瀉下之後,脈象仍然數而不解,現在熱退卻能吃東西,並且感覺很餓,但已經六、七天沒有大便了,這是可能有瘀血,應該用抵當湯。如果脈象仍然數而不解,而且腹瀉不止,必定夾雜血,大便會排出膿血。

太陽病,醫生卻用瀉下法治療,導致腹部脹滿而且疼痛,這是屬於太陰病證,應該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腹部脹滿疼痛劇烈,則應該使用桂枝加大黃湯。傷寒病發六、七天,病人瀉下很多之後,脈象沉而遲,手腳厥逆,下焦脈象摸不到,咽喉不利,吐出膿血,腹瀉不止,這是很難治癒的,應該用麻黃升麻湯。傷寒病,本來就是因為受寒而瀉下,醫生又再次使用嘔吐和瀉下療法,寒邪更厲害,導致嘔吐加劇(也有版本說是更加逆著嘔吐瀉下),吃下去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應該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