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脈經
作者:王叔和
朝代:西晉
基本介紹:
本書為脈學著作,由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3世紀,共10卷,本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錄《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扁鵲、華佗等有關脈學之論說,闡析脈理、脈法,結合臨床實際,詳辨脈象及其主病。《脈經》系我國現存較早的脈學專書,首次系統歸納了24種脈象,對其性狀作出具體描述,初步肯定了有關三部脈的定位診斷,為後世脈學發展奠定基礎,並有指導臨床實踐之意義。
內容
《脈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論述脈學的基本理論,包括脈的含義、脈象的類別、脈象的形成原因、脈象的診斷方法等。中卷論述脈象的臨床應用,包括脈象與臟腑、經絡、氣血、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的關係,以及脈象在診斷疾病時的參考價值。下卷論述脈象的辨證,包括脈象的辨別方法、脈象的辨證要點、脈象的辨證規律等。
《脈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典著作,對後世脈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是研究中醫脈學的重要文獻。
脈象
脈象是指脈搏的形態、強弱、速緩等特徵。《脈經》將脈象分為24種,包括浮、沉、遲、數、洪、細、滑、澀、長、短、緊、緩、虛、實、弱、強、弦、緊、促、結、代、濡、革等。每一種脈象都對應著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病理變化。
脈診
脈診是指通過觀察脈搏的形態、強弱、速緩等特徵,來診斷疾病的方法。《脈經》認為,脈診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脈診,可以了解患者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病理變化,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臨床應用
《脈經》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脈診,可以診斷多種疾病,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各科疾病。此外,脈診還可以用於指導臨床治療,幫助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影響
《脈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典著作,對後世脈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是研究中醫脈學的重要文獻。
參考資料
- 王叔和. 脈經[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 張志遠. 脈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