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

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

厥氣客於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病在脾,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

病先發於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一日之胃,而腹脹;二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𦛗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骭腫,若水狀。脾脈沉之而濡,浮之而虛,苦腹脹,煩滿,胃中有熱,不嗜食,食而不化,大便難,四肢苦痹。時不仁,得之房內。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脾臟虛實的症狀、脾病的夢境、發作時間、發展過程以及脾脈的診斷方法。

脾氣虛

指的是脾臟功能不足,導致四肢無力、消化不良、身體虛弱等症狀。脾氣實指的是脾臟功能過於亢進,導致肚子脹、小便不順暢、身體沉重等症狀。

厥氣

指的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身體出現異常。厥氣客於脾指的是氣血運行不暢,影響了脾臟功能,導致做夢夢到不吉利的事情。

脾病的發作時間

與脾臟功能的強弱有關,下午開始發病,清晨加重,中午持續,傍晚緩解,這說明脾臟功能在一天中起伏不定。

脾病的發展過程

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從一開始的胃脹到最後的膀胱受影響,小便不通,甚至死亡。

脾脈的診斷

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脾臟的功能狀態,根據脾脈的搏動情況,可以判斷患者的病情輕重。

脾病的誘因

有很多,其中房事過度是容易導致脾病發作的原因之一。

注意事項

這段文字只是簡單介紹了脾病的一些相關知識,並不代表專業醫學建議。如果您出現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請勿自行診斷治療。

月使不來,來而頻並。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寸口脈弦而滑,弦則為痛,滑則為實。痛即為急,實即為踴,痛踴相搏,即胸脅搶急。趺陽脈浮而澀,浮即胃氣微,澀即脾氣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為脾家失度。

寸口脈雙緊,即為入,其氣不出,無表有里,心下痞堅。趺陽脈微而澀,微即無胃氣,澀即傷脾。寒在於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穀氣不行,食己自噫。寒在胸膈,上虛下實,穀氣不通,為秘塞之病。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為陽,其氣長;遲則為陰,榮氣促。榮衛俱和,剛柔相得,三焦相承,其氣必強。趺陽脈滑而緊,滑即胃氣實,緊即脾氣傷。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滿,此為胃氣有餘。腹滿而不能食,心下如飢,此為胃氣不行,心氣虛也。得食而滿者,此為脾家不治。

白話文:

寸口脈緩慢,緩代表陽氣,氣機充足;遲代表陰氣,營養不足。營養和衛氣都協調,剛柔相濟,三焦互相聯繫,氣機就會強盛。趺陽脈滑而緊,滑代表胃氣充足,緊代表脾氣受損。吃了東西不能消化,這是脾臟功能失調。能吃東西但肚子不飽,這是胃氣充盈。肚子脹滿卻不能吃,心下感覺飢餓,這是胃氣運行不暢,心氣虛弱。吃了東西就肚子脹滿,這是脾臟功能失調。

總結

這段文字描述了不同脈象對應的病症,涉及到月經不調、腹痛、呼吸困難、消化不良、便祕等多種症狀。它體現了中醫診斷中以脈象辨證的特點,通過觀察脈象來推斷病因、病位和病性。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瞤瞤而短氣也,凡有所擊僕,若醉飽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脾傷則中氣,陰陽離別,陽不從陰,故以三分候死生。脾氣弱,病利,下白,腸垢,大便堅,不能更衣,汗出不止,名曰脾氣弱。或五液注下,青、黃、赤、白、黑。

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發癰;微黑者,有熱;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臍反出者,此為脾先落。(一云先終)脾脹者,善噦,四肢急,體重不能衣。(一作枚)脾水者,其人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白話文:

脾臟受風的人,會發熱、身體像喝醉了一樣,肚子裡不舒服、皮膚和肌肉會抽動,還喘不過氣。如果受到外力撞擊、像喝醉酒吃飽飯後就進房間、出汗後吹風,都會傷害脾臟。脾臟受傷就會影響中氣,陰陽失衡,陽氣不能順著陰氣運行,所以根據病情判斷生死只有三分的把握。脾氣虛弱的人,容易生病,小便顏色發白,腸道黏液多,大便乾燥,無法自己穿衣服,不停地出汗,這就是脾氣虛弱的症狀。有時候五種液體會從下體流出,分別是青、黃、赤、白、黑。

病人鼻下扁平的,是胃病;鼻下微紅的,會生瘡;鼻下微黑的,有內熱;鼻下發青的,有寒氣;鼻下發白的,無法治療。嘴唇發黑的,是胃病先發作;嘴唇微乾燥並且口渴的,可以治療;嘴唇乾燥但沒有口渴的,就無法治療。肚臍向外突出的,是脾臟先衰竭(也有人說先死亡)。脾臟腫大的,容易打嗝,四肢僵硬,身體沉重無法穿衣服。脾臟積水的,腹部會很大,四肢沉重,體液無法生成,只會感到氣短,排尿困難。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反不渴。凡人病脈已解,而反暮微煩者,人見病者瘥安,而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則愈。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黃癉,食飲不為肌膚。

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也?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適以冬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得之。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腹苦脹滿,體重節痛,大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此為可治。宜服平胃丸、瀉脾丸、茱萸丸、附子湯。春當刺隱白,冬刺陰陵泉,皆瀉之;夏刺大都,季夏刺公孫,秋刺商丘,皆補之。

白話文:

腳背上的陽脈浮起且澀,浮起代表胃氣旺盛,澀則代表小便次數多,浮澀互相衝撞,大便就會堅硬,這表示脾臟收縮。脾臟收縮的人,大便會很硬,小便頻繁卻不口渴。通常人病癒後,到了晚上卻感到輕微煩躁,這是因為病人雖然看起來病癒,但强行進食,脾胃氣還很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會感到輕微煩躁。減少食物攝取就能好轉。脾臟積聚的病症稱為痞氣,位於胃脘部位,大小像盤子一樣。久治不愈,就會四肢無力、面色發黃、飲食難消化,食物無法轉化為肌膚。

為什麼痞氣多在冬季壬癸日發病呢?因為肝病傳給脾臟,脾臟又要傳給腎臟,腎臟正好在冬季為王,王者不受邪氣侵襲,脾臟又想要回到肝臟,肝臟卻不願意接受,於是留在脾臟中形成積聚,所以知道痞氣多在冬季發病。脾臟有病,面色會發黃,飲食難消化,腹部感到苦痛脹滿,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大便不暢,脈象微弱而緩慢,這是可以治療的。可以服用平胃丸、瀉脾丸、茱萸丸、附子湯。春天應該刺針隱白穴,冬天應該刺針陰陵泉穴,都是瀉法;夏天應該刺針大都穴,季夏應該刺針公孫穴,秋天應該刺針商丘穴,都是補法。

又當灸章門五十壯,背第十一椎百壯。脾病者,必身重,苦飢,足痿不收(《素問》作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取其經,足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邪在脾胃,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其三里。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此外,應該灸刺章門穴五十壯,背部第十一椎骨處灸刺一百壯。脾臟有病的人,一定會覺得身體沉重,容易飢餓,雙腳無力且無法收縮(《素問》中寫作「善肌,肉痿,足不收」)。行走時容易感到身體僵硬,腳底疼痛;脾氣虛弱時,則會肚子脹,腸鳴,大便稀軟,吃東西不消化。這時候要取用足太陰、陽明、少陰經脈的穴位,因為這些經脈與脾臟相關。

邪氣侵犯脾胃,就會導致肌肉疼痛。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則會感到內熱,容易飢餓;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則會感到內寒,腸鳴腹痛;陰陽俱盛或俱虛,則會寒熱交替出現。以上情況都要調節足三里穴。足太陰經脈,起於大拇指的末端,沿著指內側白色肉際,經過核骨後方,上行至內踝前方,再沿著脛骨內側上行,經過膝關節內側前方,進入腹部,連接脾臟,絡於胃部,向上穿過膈肌,沿著咽喉,連接舌根,散佈於舌下。其中一支脈,從胃部分出,向上穿過膈肌,注入心臟。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一作吐),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疸,好臥,不能食肉,唇青,強立,股膝內痛厥,足大趾不用。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

脾病,其色黃,體青,失溲,直視,唇反張,爪甲青,飲食吐逆,體重節痛,四肢不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黃,今反青,此是木之剋土,為大逆,十死不治。

白話文:

身體如果動就舌頭疼痛,吃東西就嘔吐,胃脘疼痛,肚子脹,容易打嗝,稍微得到一些氣,就會很快衰弱,全身都沉重。這是脾臟生病的症狀,舌頭根部疼痛,身體不能移動,吃不下東西,心煩,心窩部位急痛,寒熱發作,大便稀溏,腹部腫塊,腹瀉,水腫,黃疸,喜歡躺臥,不能吃肉,嘴脣青紫,勉強站立,大腿內側和膝蓋疼痛,腳的大拇指不能活動。病情嚴重的,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三倍;病情輕微的,寸口脈反而比人迎脈小。

足太陰經分支,叫做公孫穴,從本節後一寸處分支,向陽明經走行。它的分支進入腸胃的經絡。厥氣上逆,就會引起霍亂。脾經實證,就會出現腹中絞痛,脾經虛證,就會出現肚子鼓脹。可以從這個分支穴位取穴治療。

脾臟病變,面色發黃,身體發青,小便失禁,眼睛直視,嘴脣反張,指甲發青,飲食嘔吐,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四肢抬不起來。脈象應該浮大而緩,現在反而是弦緊,顏色應該發黃,現在反而是發青,這是木剋土,屬於大逆之證,十死無生。

2.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刺之;在下脘,則散而去。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即能食。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實則脹,虛則泄。病先發於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𦛗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六日一作三日)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白話文:

胃病患者,腹部脹滿,胃部正中疼痛,疼痛向上蔓延到兩側肋骨,胸口感覺堵塞,飲食無法下嚥,就需要針灸三里穴。飲食無法下嚥,胸口堵塞不通,病邪在胃部。如果病邪在上脘穴,就需要用針向下刺入;如果病邪在下脘穴,就需要用針散開病氣。胃脈搏動有力而長,顏色發紅,就會患上折髀症。胃脈柔軟而散亂,就會患上食痹症,大腿疼痛。胃中如果有積塊,吃冰冷的食物就會疼痛,無法進食;吃熱食就能進食。胃脹患者,腹部飽滿,胃部疼痛,鼻子聞到焦臭味,影響食慾,排便困難。

診斷出胃脈的情況後,病症是什麼樣子呢?回答說:胃實則脹,胃虛則泄。疾病首先發作於胃部,導致脹滿;五天後影響到腎臟,下腹部、腰部和脊背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影響到膀胱,背部肌肉筋骨疼痛,小便閉塞;五天後影響到脾臟,閉塞不通,身體疼痛,體重增加(《靈樞》經書中說:上之心)。六天后沒有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半夜之後死亡,夏天日落時分死亡。(六日有的版本寫作三日)脈象浮而虛,浮則為陽,虛則為陰,浮虛相搏,胃氣生熱,陽氣就會衰竭。

趺陽脈浮者,胃氣虛也。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芤而有胃氣者,脈浮之大而軟,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氣也。趺陽脈數者,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趺陽脈澀者,胃中有寒,水穀不化。趺陽脈粗粗而浮者,其病難治。趺陽脈浮遲者,故久病。趺陽脈虛則遺溺,實則失氣。

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厥氣客於胃,則夢飲食。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白話文:

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浮起,代表胃氣虛弱。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浮起又粗大,表示胃功能微弱,容易感到虛煩,而且可能每天要上兩次廁所。脈象浮大而軟,輕輕按壓時感到空虛,這就是脈象浮大而虛弱,代表胃氣不足。

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跳動頻繁,表示胃中有熱,容易消化食物。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跳動遲緩,表示胃中有寒,食物無法消化。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粗大而浮起,則代表病情難治。如果腳背上的陽明脈浮起又跳動遲緩,表示疾病纏綿已久。腳背上的陽明脈虛弱容易遺尿,強壯則容易失氣。

頭部運動時感到疼痛沉重,而且熱氣往上升,這屬於胃的病症。如果寒氣入侵胃部,就會在夢中吃東西。足陽明脈從鼻樑與上唇交界處開始,沿著太陽脈外側向下,經過鼻翼外側,進入上齒,再從嘴巴兩側出來,環繞嘴唇,向下交會承漿穴。然後沿著下巴後方下緣,從大迎穴出來,沿著頰車穴,經過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達額頭。足陽明脈的分支從大迎穴向前下方,到達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穿過橫膈膜,屬於胃,並與脾臟相連。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菟,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悽悽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

病至⿰缶公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血一作胃)所生病者,狂,瘧(一作瘛),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痛,循膺、乳、街、股、伏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白話文:

經絡走行:

  • 直行部分: 從鎖骨下方的乳房內側緣,往下經過肚臍,進入氣街(即任脈)。
  • 分支一: 從胃下口開始,沿著腹部內側下降,到氣街中與直行部分匯合,再往下經過髀關(即髖關節),到達伏兔(即大腿前側),進入膝蓋骨中,沿著小腿外側緣下降,到足部跗骨,最後進入中指內側縫隙。
  • 分支二: 從膝蓋下三寸處分出,往下進入中指外側縫隙。
  • 分支三: 從跗骨上方分出,進入大拇指縫隙,從指尖穿出。

病症表現:

  • 運動時感到寒冷、發抖、伸懶腰、打哈欠、面色發黑。
  • 病勢加重時,會感到恐懼不安、聽到木頭聲音就驚慌失措,心神不寧,想要關閉門窗獨處,嚴重時甚至想要登上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肚子脹滿、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這就是「骭厥」。

病因分析:

  • 這些病症都是由於血氣不調引起的,常見於狂躁、瘧疾、溫病、盜汗、鼻衄、口歪、脣緊、頸部腫脹、喉嚨阻塞、腹部積水、膝蓋疼痛等。
  • 疼痛部位會沿著胸、乳房、氣街、大腿、伏兔、小腿外側、足部跗骨等部位蔓延,中指失去功能。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當氣旺盛時,身體前部都會感到熱,如果在胃中的過剩能量會導致消化食物的速度加快並且容易餓,尿液顏色呈黃色。若氣不足,身體前部會感到寒冷和發抖,而胃中的冷卻會引起腹腔腫脅或腹部脣瘡。當氣旺盛的人脈診斷上,人迎穴(頸動脈搏動)比寸口穴(手腕處的腕後高骨直上一橫指處)要大三倍。相反地,氣虛弱的人脈診斷上,人迎穴反而比寸口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