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卷六 (2)
卷六 (2)
1. 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
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
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脅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病消渴,自已。心脈沉之小而緊,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嚥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赤脈之至也,喘而堅。
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心脈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其以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故少腹當有形。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即畏(一作衰),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即為癲。陽氣衰者即為狂。五臟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託也。
魂魄飛揚者,其五臟空虛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臟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為涕泣。肺氣衰者,即為泣出。肝氣衰者,魂則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而欲食,食則嘔。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發煩熱,當臍挑手,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心水者,其人身體重(一作腫),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腎乘心,必癃。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苦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聚而堅,持之毋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蛔咬,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適以秋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得之。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而數,此為可治。
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太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此是手厥陰心包絡經)。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心病者,胸內痛,脅支滿,兩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輸,何也?岐伯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輸焉。
少陰無輸,心不病乎?對曰:其外經腑病,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也。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氣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
心病,煩悶,少氣,大熱,熱上蕩心,嘔吐,咳逆,狂語,汗出如珠,身體厥冷,其脈當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當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剋火,為大逆,十死不治。
2.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復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肺,散於肓,結於厭(一作齊)。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與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小腸有寒,其人下重,便膿血,有熱,必痔。
小腸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
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腹而痛。
厥氣客於小腸,則夢聚邑街衢。
手太陽之脈,起之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甲,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兌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小腸出現問題的人,會感到下腹部疼痛,腰部和脊椎疼痛會延伸到睪丸,時而感到腹部絞痛,同時耳前方感到發熱。如果寒邪較重,則單獨肩膀發熱,以及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發熱。如果脈象凹陷,就是這些症狀的表現。
下腹部和睪丸疼痛,牽引到腰脊,向上衝擊到心臟,這是邪氣入侵小腸,連帶影響到睪丸及其經絡,屬於脊椎經絡,貫穿肝臟和肺臟,與心臟經絡相連。氣血盛則會出現厥逆(氣血逆亂),向上衝擊腸胃,影響肝肺,散佈到肓俞穴(背部穴位),積聚在厭(或齊)穴(腹部穴位)。因此,需針刺肓俞穴來散邪,針刺太陰肺經穴位來協調,針刺厥陰肝經穴位來疏導,針刺巨虛和下廉穴位來排除邪氣,並沿著小腸經絡循行路線的穴位進行調理。
小腸受寒,患者會覺得下半身沉重,排泄膿血,如果小腸有熱,則容易長痔瘡。
小腸有宿食,常常傍晚發熱,第二天就好了。
小腸脹滿,會感到下腹部脹痛,並牽引到腹部。
厥氣(寒邪)侵犯小腸,會做夢夢見擁擠的城鎮街道。
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起始於小指末端,沿著手外側向上,經過手腕,從腕骨中間出來,直向上走,沿著臂骨下緣,從肘內側兩骨之間穿出,沿著上臂外後側向上,經過肩關節,繞過肩胛骨,經過肩部,進入鎖骨上窩,走向腋下,與心臟經絡相連,沿著咽喉,下行到膈肌,到達胃部,屬於小腸。它的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向上到面頰,到達目外眥(眼角外側),然後進入耳中。另一分支,從面頰分出,向上到額頭,到達鼻樑,到目內眥(眼角內側),斜行連接到顴骨。
如果小腸經受阻,則會出現咽喉疼痛,頷部腫脹,不能轉頭,肩膀感覺像被拉扯,上臂感覺像折斷一樣。如果由於體液代謝失調而生病,則會出現耳聾、眼睛發黃、面頰和頷部腫脹,以及頸部、肩部、上臂、肘部、臂外後側疼痛。如果病情嚴重,則人迎脈(頸部脈象)的脈搏會比寸口脈(手腕脈象)大一倍以上;如果病情虛弱,則人迎脈反而會比寸口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