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三 (9)

1. 腎膀胱部第五

黃帝問曰: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岐伯對曰:冬脈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故其氣來沉以摶,(甲乙作濡)故曰營。反此者病。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黃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如何?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黃赤。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

冬以胃氣為本。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真腎脈至,摶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凡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腎藏精,精舍志。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傷志則善忘其前言,腰脊痛,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冬腎水王,其脈沉濡而滑,曰平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腎,土之剋水,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一本云:日、月、年數至一,忌戊己)。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腎,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

反得浮(《千金》作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腎,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洪大而散者(《千金》作浮大而洪),是心之乘腎,火之陵水,為微邪,雖病即瘥。

腎脈沉細而緊,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足少陰脈也。

腎脈急甚,為骨痿、癲疾;微急,為奔豚、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下,洞下者食不化,入咽還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下以至小腹腫,垂垂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㿗;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目無所見,視見黑花。

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水,沉痔。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親則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垢,(《難經》垢字作枯)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上《素問》《針經》、張仲景。

白話文:

黃帝詢問冬季脈象如同營衛之氣運行,究竟是怎樣的運行狀態?岐伯回答說:冬季脈象反映的是腎的狀態,腎屬北方,屬水,萬物都在冬季收藏,所以腎氣下降而收斂,因此稱為營衛之氣。與此相反就是生病了。黃帝問:怎樣才算相反呢?岐伯說:腎氣上升得像彈石一樣,這叫做太過,病在體表;腎氣下降得太少,這叫做不及,病在內臟。黃帝問:冬季脈象太過和不及,都會導致什麼樣的疾病呢?岐伯回答說:太過會讓人感到肢體鬆懈,脊椎疼痛而氣短,不想說話;不及會讓人感到心慌,好像餓了一樣,腰部清冷,脊椎疼痛,下腹部脹滿,小便黃赤。腎脈搏動時,氣息喘促,像鉤子一樣,按壓時堅實,這叫做腎氣平和。

冬季以胃氣為本。腎脈搏動時,像牽引葛藤一樣,按壓時更堅實,這叫做腎氣有病;腎脈搏動時,像拉斷繩索一樣,跳動像彈石一樣,這叫做腎氣衰竭。真正的腎脈搏動,收斂而停止,像用手指彈石頭一樣,跳動的聲音清脆,顏色黃黑晦暗無光澤,毛髮脫落,那就是死亡的徵兆。冬季胃脈搏動像石頭一樣,叫做平和;石頭多而胃脈少,叫做腎氣有病;只有石頭而沒有胃脈,叫做死亡。脈象有石頭又有鉤狀,叫做夏季的疾病;鉤狀明顯,叫做目前的疾病。(凡人以水穀精華為生命之本,所以人如果斷絕水穀精華就會死亡,脈象沒有胃氣也會死亡。

所謂沒有胃氣,是指只摸到臟腑的脈象,而摸不到胃氣。所謂脈象摸不到胃氣,是指肝脈不弦,腎脈不實。腎臟藏精,精氣寄託於意志。盛怒而不停止會損傷意志,損傷意志就會健忘,腰脊疼痛,不能彎腰屈伸,毛髮枯萎,面色憔悴,死於季夏。冬季腎水旺盛,脈象沉而濡潤滑利,這叫做平和的脈象。如果脈象反而是大而緩的,這是脾氣勝過腎氣,土克水,屬於外邪入侵,這是大逆之症,十死無生(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某個月或某一年出現這種情況,忌諱戊己日)。如果脈象反而是弦細而長的,這是肝氣勝過腎氣,子助母,屬於實邪,雖然有病,但也能自愈。

如果脈象反而是浮(《千金要方》作微)澀而短的,這是肺氣勝過腎氣,母氣歸於子氣,屬於虛邪,雖然有病,但容易治癒。如果脈象反而是洪大而散的(《千金要方》作浮大而洪),這是心氣勝過腎氣,火克水,屬於微邪,雖然有病,但很快就會痊癒。

腎脈沉細而緊,出現兩次,叫做平和;三次,叫做離經,有病;四次,叫做精氣脫落;五次,叫做死亡;六次,叫做氣數已盡。這是足少陰脈的表現。

腎脈跳動很快,會導致骨痿、癲癇;跳動略快,會導致奔豚、沉厥,腳不能收攏,不能前後活動。跳動很慢,會導致脊柱彎曲;跳動略慢,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入口又吐出來。跳動很大,會導致陽痿;跳動略大,會導致尿路結石,從臍下到小腹腫脹,下垂,向上到達胃脘部,不治而死;跳動很小,會導致腹瀉;跳動略小,會導致消瘦。跳動很滑,會導致尿閉;跳動略滑,會導致骨痿,坐起不能,眼睛看不清,眼前會看到黑點。

跳動很澀,會導致大癰;跳動略澀,會導致月經不調,痔瘡。足少陰經氣絕,就會骨骼枯竭。少陰經是冬季的脈象,隱藏運行,滋養骨髓。所以骨骼沒有滋潤,肌肉就不能附著在骨骼上,骨肉不相連,肌肉就會鬆弛,肌肉鬆弛,就會牙齒長而污垢(《難經》中“垢”字作“枯”),頭髮沒有光澤,頭髮沒有光澤,是因為骨骼先死亡。戊土克己水,土勝水。

腎臟衰竭,脈象浮而堅實,按壓時像滾動的彈丸一樣,而且下陷到尺脈部位,就會死亡。以上內容參考《素問》、《靈樞經》、張仲景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