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4)

1. 平小兒雜病證第九

小兒脈,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

診小兒脈,多雀鬥,要以三部脈為主。若緊為風癇,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氣。

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而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哯者,脈亂無苦也。

小兒脈沉而數者,骨間有熱,欲以腹按冷清也。

小兒大便赤,青瓣,飧泄,脈小,手足寒,難已;脈小,手足溫,易已。

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

白話文:

嬰兒脈搏每分鐘八下為正常,九下為輕微不適,十下則為虛弱。

診斷嬰兒脈搏,常出現跳動不規則的情況,應主要觀察寸、關、尺三部脈象。如果脈搏緊,則可能是風癇;脈搏沉弱,則可能是乳食積滯;脈搏弦急,則可能是受驚嚇或氣滯。

嬰兒正值生長發育階段,若發熱伴隨脈搏紊亂、不出汗、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則脈象紊亂但並非嚴重疾病。

嬰兒脈搏沉而快,表示骨骼有熱,需要以冷敷腹部來降溫。

嬰兒大便赤紅或呈青綠色,且腹瀉,脈搏微弱,手腳冰冷,病情較難處理;若脈搏微弱但手腳溫暖,則病情較易治癒。

嬰兒病重,汗出如珠,但汗液黏著皮膚不流動,則預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