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辨三部九候脈證第一

此腎氣先絕於內,其人便死。其脈不復,反得動病也)

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

黃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者,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數乍疏乍遲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順者,不死。

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順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兩手脈,結上部者,濡;結中部者,緩;結三里者,豆起,弱反在關,濡反在巔。

微在其上,澀反在下。微即陽氣不足,沾熱汗出;澀即無血,厥而且寒。

黃帝問曰:余每欲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岐伯對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變定矣。調之何如?對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減而少;脈大者,尺之皮膚亦大;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六變,有微有甚。

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行之,可為上工。

尺膚滑以淖澤者,風也;尺內弱,解㑊安臥脫肉者,寒熱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淡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汗且出;尺膚寒甚,脈小(一作急)者,泄,少氣;尺膚烜然(烜然,《甲乙》作熱炙人手),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持之而熱者,亦寒熱也;尺烜然熱,人迎大者,嘗奪血;尺緊人迎脈小甚則少氣;色白有加者,立死。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

肘後粗以下三四寸,腸中有蟲;手所獨熱者,腰以上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諸浮、諸沉、諸滑、諸澀、諸弦、諸緊,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關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腎以下病。

寸口脈滑而遲,不沉不浮,不長不短,為無病。左右同法。

白話文:

辨三部九候脈證第一

腎氣先衰竭於內,此人就會死亡。如果脈象不再跳動,反而出現其他病症。

岐伯說:形體壯實而脈象細弱,氣不足以維持呼吸的,會死;形體消瘦而脈象強大,胸中氣盛的,也會死。形體和氣息協調的,就能活;形體和氣息配合失調的,就會生病。三部九候的脈象都異常的,會死。上下左右的脈象相互應和,如同舂米一樣的,病情嚴重;上下左右的脈象相互脫節,無法計算的,會死。中部脈象雖然獨自正常,但與其他臟腑的脈象不相協調的,會死;中部脈象減弱的,會死。眼睛凹陷的,會死。

黃帝問:冬天陰氣盛,夏天陽氣盛,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九候的脈象都沉細微弱,幾乎消失的,屬陰,主冬天,所以會在半夜死亡;脈象盛大,躁動,呼吸急促的,屬陽,主夏天,所以會在中午死亡。所以,寒熱交加的,會在清晨死亡;熱邪入裡或熱病的,會在中午死亡;患風病的,會在傍晚死亡;患水病的,會在半夜死亡;脈象時而快時而慢時而遲時而急的,會在一年四季的特定時間死亡;形體消瘦,肌肉萎縮,即使九候脈象正常,也會死亡。七診雖然能診斷出疾病,但九候脈象都正常,則不會死亡。

所謂不會死亡的,是指風邪引起的疾病和經期疾病,雖然類似於七診所診斷的疾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說不會死亡。如果患有七診所診斷的疾病,而且脈象和九候也異常,就會死亡。必須仔細詢問患者病情的起因和目前的症狀,然後依次詳細地診斷脈象,觀察經絡的浮沉,按照上下順逆的順序診斷。脈象快速的,無病;脈象緩慢的,有病;脈象不跳動的,會死;皮膚緊繃的,會死。兩手脈象,結於上部的,是濡脈;結於中部的,是緩脈;結於三里的,像豆子一樣凸起,弱脈反在關上,濡脈反在巔上。

微弱的脈象在上面,澀滯的脈象在下面。微弱表示陽氣不足,會出粘膩的汗;澀滯表示血液不足,會手足厥冷。

黃帝問:我每次想觀察面色、把脈診病,只診斷尺脈,就能從外推知內在的病症,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岐伯回答:仔細觀察尺脈的緩急、大小、滑澀,以及肌肉的堅實與鬆弛,就能確定病症的症狀和變化了。怎麼判斷呢?回答:脈象快速的,尺脈的皮膚也緊;脈象緩慢的,尺脈的皮膚也鬆;脈象細弱的,尺脈的皮膚也減少;脈象強大的,尺脈的皮膚也大;脈象滑利的,尺脈的皮膚也滑;脈象澀滯的,尺脈的皮膚也澀。這六種變化,有輕有重。

所以,善於診斷尺脈的人,就不需要診斷寸脈;善於診斷脈象的人,就不需要觀察面色。能夠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就可以成為一流的醫生了。

尺脈皮膚滑利而潤澤的,是風邪;尺脈內部虛弱,患者倦怠安臥,肌肉消瘦的,是寒熱;尺脈皮膚澀滯的,是風痺;尺脈皮膚粗糙,如同枯魚鱗片一樣的,是飲水過多;尺脈皮膚非常熱,脈象盛大躁動的,是溫病,脈象盛大而滑利的,將要出汗;尺脈皮膚非常冷,脈象細弱(或急促)的,是泄瀉,氣虛;尺脈皮膚灼熱,先熱後寒的,是寒熱;尺脈皮膚先冷,長時間按壓後變熱的,也是寒熱;尺脈灼熱,人迎脈大的,是失血;尺脈緊,人迎脈細弱的,是氣虛;面色蒼白加重的,會立即死亡。肘部單獨發熱的,是腰以上發熱;肘前單獨發熱的,是胸前發熱;肘後單獨發熱的,是肩背發熱。

肘後粗大的地方往下三四寸,腸道里有蟲;手部單獨發熱的,是腰以上發熱;臂部單獨發熱的,是腰腹發熱;手掌發熱的,是腹部發熱;手掌發冷的,是腹部發冷;魚際穴(拇指根部)處的白色肌肉上有青色的血管,是胃中有寒邪。

各種浮脈、沉脈、滑脈、澀脈、弦脈、緊脈,如果出現在寸口,是膈膜以上的病;如果出現在關上,是胃以下的病;如果出現在尺中,是腎以下的病。

寸口脈滑利而緩慢,不沉不浮,不長不短,是無病的。左右手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