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膀胱足太陽經病證第十

膀胱病者,少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足小指外側反脛踝後皆熱。若脈陷者,取委中。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病先發於膀胱者,背𦛗筋痛,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一日之小腸脹。一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一云日夕)。厥氣客於膀胱,則夢遊行。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下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髖(一作肺),過髀樞,循髀外後廉,過(一本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白話文:

膀胱病症及足太陽經脈解說:

膀胱病症:

  • 膀胱有病時,下腹部會偏向一側腫脹並伴隨疼痛。用手按壓時,會有想小便卻排不出來的感覺,且肩膀會感到熱。
  • 如果脈象沉陷,則腳小指外側、脛骨後側、腳踝後方都會發熱。
  • 脈象沉陷的患者,應取委中穴治療。
  • 膀胱脹滿時,下腹部會脹滿,氣流通暢受阻。
  • 膀胱病症初期,背部正中線附近的筋會疼痛,小便難以排出。
  • 五日內腎臟受影響,則會出現下腹部、腰部及脊椎疼痛,脛骨痠痛。
  • 一日內小腸脹滿。
  • 一日內脾臟受影響,則會出現閉塞不通,全身疼痛,身體沉重。
  • 兩天內未見好轉,就會死亡。
  • 冬天雞鳴時發病,夏天日落時發病。
  • 厥氣侵襲膀胱,則會在夢中遊走。

足太陽膀胱經脈:

  • 足太陽膀胱經脈起於眼內角,向上走行至額頭,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 其分支從頭頂延伸至耳廓上端。
  • 主幹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回到頭部,分出支脈向下走行至頸部,沿著肩膊內側,貼著脊柱,到達腰部,進入脊柱中,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經。
  • 其分支從腰部向下,與後陰交會,繼續向下貫穿臀部,進入膝窩。
  • 其分支從肩膊內側分出,左右分行,向下貫穿髖部,經過髀樞穴,沿著大腿後外側,經過膝窩,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方穿出,沿著京骨,到達小指外側。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列,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腦頂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如果人一動就感到頭部衝擊般的疼痛,眼睛好像要掉出來,脖子好像要被拔掉,脊椎疼痛,腰部好像要斷掉,大腿無法彎曲,膝蓋像打結一樣,小腿像要裂開一樣,這就是踝厥。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筋絡生病導致的,會出現痔瘡、瘧疾、狂躁、癲癇、頭頂疼痛、眼睛發黃、流眼淚、鼻出血、脖子、背部、腰部、臀部、膝蓋、小腿、腳部疼痛,小指頭無法使用。如果病情嚴重,人迎脈的脈象會比寸口脈大兩倍;如果病情虛弱,人迎脈的脈象反而會比寸口脈小。

2. 三焦手少陽經病證第十一

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為水,留則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赤見於脈。取委陽。

少腹病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太陽大絡視其結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殼殼然而堅,不疼。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因堅。熱在下焦,因溺血。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交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額,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

白話文:

三焦病的人,肚子脹氣,尤其是小腹特別硬,尿不出來,感到憋悶難受,如果排出來就是水,留著就會脹。這種病症在足太陽經脈外側的大絡,也就是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脈象在赤色位置可以看到。治療時取委陽穴。

少腹腫痛,尿不出來,病邪在三焦,可以觀察太陽經脈外側的大絡,如果脈象與厥陰經脈的小絡相連且顏色發黑,就是腫痛。如果病症蔓延到胃脘,就取三里穴。

三焦脹的人,氣體充盈在皮膚表面,摸起來硬邦邦的,不痛。熱在上面(上焦),就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熱在中間(中焦),就會導致腹脹。熱在下面(下焦),就會導致尿血。

手少陽經脈,從小指和無名指的末端開始,向上經過兩指之間,沿著手腕外側,經過肘外側兩骨之間,向上貫穿肘部,沿著手臂外側,上至肩膀,然後與足少陽經脈在肩部交匯,進入鎖骨上窩,與膻中穴相交,分支散布在心包,向下穿過膈肌,遍布整個三焦。其中一條分支,從膻中穴向上穿出鎖骨上窩,上行至頸部,經過耳後,直行向上,從耳上角出來,彎曲向下至額頭,到達眉心。另一條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穿出來後走到耳前,經過客主人穴,與頰部相連。

至目兌眥。是動則病耳聾,輝輝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兌眥痛,頰腫,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當這個穴位受到刺激時,會出現耳朵聽力減退、眼睛發亮、咽喉腫脹和喉嚨疼痛等症狀。它主要治療與呼吸有關的疾病,如出汗、眼瞼疼痛、臉部腫脅、耳朵後面、肩膀、手臂外側以及手指第二根手指無力等病症。如果這條經脈過度興奮,那麼在人的頸部可以摸到的人迎穴比手腕處的寸口穴要大一倍;相反地,如果這條經脈太弱,那麼人迎穴反而會比寸口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