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平痓濕暍脈證第二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針,則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白話文:

中暑初期,出現發熱、惡寒、全身沉重疼痛等症狀,脈象弦細而虛弱,脈搏遲緩。小便量少而清稀,汗毛豎立,手腳冰冷。稍微活動一下,就會發熱,口乾舌燥,牙齒緊閉。如果强行發汗,惡寒症狀會加重;如果使用溫針療法,則發熱症狀會加劇,而且多次針灸後,尿頻症狀反而加重。

2. 平陽毒陰毒百合狐惑脈證第三

陽毒為病,身重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或走,或見鬼,或吐血下痢,其脈浮大數,面赤斑斑如錦文,喉咽痛,唾膿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有傷寒一、二日便成陽毒。或服藥,吐、下後變成陽毒,升麻湯主之。陰毒為病,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緊數,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傷寒初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

或服藥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甘草湯主之。百合之為病,其狀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或如強健人,欲得出行,而復不能行,意欲得食,復不能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飲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朝至口苦,小便赤黃,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百脈一宗,悉病,各隨證治之。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

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為逆,其病難治;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其病難治。(《千金方》云:見在於陰而攻其陽,則陰不得解也,復發其汗為逆也。見在於陽而攻其陰,則陽不得解也,復下之,其病不愈)狐惑為病,其氣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狐惑之病,並不欲飲食,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

其毒蝕於上者,則聲喝,其毒蝕於下部者,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淹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其人脈數,無熱,微煩,默默欲臥,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黃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病人或從呼吸,上蝕其咽,或從下焦,蝕其肛陰,蝕上為惑,蝕下為狐。

狐惑病者,豬苓散主之。

白話文:

陽毒發病,患者會覺得身體沉重,腰背疼痛,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有的會到處跑,有的會看到鬼,有的會吐血腹瀉,脈象浮大而數,臉上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繡的花紋一樣,喉嚨痛,吐出膿血,如果在五天內治療,可以治癒,超過七天就難以治癒了。有些傷寒病在一兩天內就發展成陽毒,或者服用藥物後嘔吐、腹瀉後轉變成陽毒,可用升麻湯治療。

陰毒發病,患者會覺得身體沉重,背部僵硬,腹部絞痛,咽喉不適,毒氣侵犯心臟,心窩部堅硬,呼吸短促,嘔吐,嘴唇發青,面色發黑,四肢厥冷,脈象沉細緊數,感覺全身像被打了一樣,五到六天內可以治癒,超過七天就難以治癒了。有些傷寒病在一兩天內就發展成陰毒,或者服用藥物六七天甚至十天后轉變成陰毒,可用甘草湯治療。

百合病的症狀是患者總是默默地想躺下,卻又躺不下,或者像健康人一樣想出去走走,卻又走不動;想吃東西,卻又吃不下;有時覺得舒服,有時又聞不得飲食的氣味;感覺像是著涼但又不完全是著涼,像是發熱但又不完全是發熱;早上起來口苦,小便顏色發黃,身形卻好像沒什麼問題,脈象微弱而數,全身百脈都受影響,患病的症狀各不相同,要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百合病,如果病情偏陰,就用陽性的方法治療;如果病情偏陽,就用陰性的方法治療。

如果看到陽氣攻伐陰氣,又讓患者出汗,這是逆治,病情難以治癒;如果看到陰氣攻伐陽氣,又讓患者瀉下,這也是逆治,病情難以治癒。(《千金方》中記載:如果病情在陰而攻其陽,則陰氣無法解除,又讓患者出汗是逆治;如果病情在陽而攻其陰,則陽氣無法解除,又讓患者瀉下,病情就不會好轉。)

狐惑病的症狀初期像傷寒,患者默默地想睡覺,卻又閉不上眼睛,躺下起立都感到不安,毒氣侵犯喉嚨稱為惑,侵犯下焦稱為狐。狐惑病患者通常不想吃東西,聞到食物的氣味就覺得難聞,臉色忽紅忽白忽黑。

如果毒氣侵犯上部,就會聲音嘶啞;如果毒氣侵犯下部,就會咽喉乾燥。毒氣侵犯上部,用瀉心湯治療;侵犯下部,用苦參湯浸洗;侵犯肛門,用雄黃熏蒸。患者脈象數,沒有發熱,略微煩躁,默默地想躺下,出汗,發病三、四天,眼睛紅得像鴿子眼一樣;發病七、八天,眼白處發黃發黑,如果能吃東西,說明膿已經形成,可以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患者可能是從呼吸道,向上侵犯咽喉;也可能是從下焦,侵犯肛門和陰部;向上侵犯稱為惑,向下侵犯稱為狐。

狐惑病,可用豬苓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