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脈經》~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平黃疸寒熱瘧脈證第九

凡黃候,其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冷,並不可治。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腹滿,舌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師曰: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發病時,火劫其汗,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而黃,肚熱,熱在裡,當下之。

師曰: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為瘥,反劇為難治。

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師曰: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又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小建中湯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大黃黃柏梔子芒硝湯。

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酒黃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熱,欲吐者,吐之即愈。

酒疸,黃色,心下結熱而煩。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中心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寸口脈微而弱,微則惡寒,弱則發熱。當發不發,骨節疼痛;當煩不煩,而極汗出。趺陽脈緩而遲,胃氣反強。少陰脈微,微則傷精,陰氣寒冷,少陰不足,穀氣反強,飽則煩滿滿則發熱,客熱消穀,發已復飢,熱則腹滿,微則傷精,谷強則瘦,名曰谷寒熱。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

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師曰: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滿也。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則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則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夫瘧脈自弦也,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藥,若脈緊數者,可發汗,針灸之。浮大者,吐之。脈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瘧病結為癥瘕,名曰瘧母,鱉甲煎丸主之。瘧但見熱者,溫瘧也。其脈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朝發暮解,暮發朝解,名曰溫瘧,白虎加桂枝湯主之。瘧多寒者,牡瘧也,蜀漆散主之。

2. 平胸痹心痛短氣賁豚脈證第十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與不及,陽微陰弦,則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脈陰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賁豚病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時欲死復止,皆從驚得。其氣上衝胸腹痛,及往來寒熱,賁豚湯主之。

師曰:病有賁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3. 平腹滿寒疝宿食脈證第十一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下部閉塞,大便難,兩胠(一云腳)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腹滿時減,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趺陽脈緊而浮,緊則為痛,浮則為虛,虛則腸鳴,緊則堅滿。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

病腹中滿痛為實,當下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

病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三物湯主之。

腹滿痛,厚朴七物湯主之。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即為氣,氣寒相摶,轉絞而痛。

寸口脈遲而澀,遲為寒,澀為無血。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作痛)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

寸口脈弦者,則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寸口脈浮而滑,頭中痛。趺陽脈緩而遲,緩則為寒,遲則為虛,虛寒相摶,則欲食溫,假令食冷,則咽痛。

寸口脈微,尺中緊而澀,緊則為寒,微則為虛,澀則血不足,故知發汗而復下之也。緊在中央,知寒尚在,此本寒氣,何為發汗復下之耶?夫脈浮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脅下偏痛,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弦緊相摶,此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則為風虛,遲則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脈沉弦者,大烏頭湯主之。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

寸口脈緊如轉索,左右無常者,有宿食。

寸口脈緊,即頭痛風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

脈滑而數者,實也,有宿食,當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當下之。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宿食在上脘,當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