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卷四 (9)
卷四 (9)
1. 診百病死生訣第七
唾血,脈緊強者,死;滑者,生。
吐血而咳,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上氣,脈數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上氣,喘息低昂,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大,不可治,加利必死。(一作又甚)
上氣,注液,其脈虛寧寧伏匿者,生;堅強者死。
寒氣上攻,脈實而順滑者,生;實而逆澀則死。(《太素》云:寒氣暴上,脈滿實何如?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矣。其形盡滿何如?曰;舉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滿而不應,如是者,順則生,逆則死。何謂順則生,逆則死?曰:所謂順者,手足溫也;謂逆者,手足寒也)
痟癉,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急,病久不可治。
消渴,脈數大者,生;細小浮短者,死。
消渴,脈沉小者,生;實堅大者,死。
水病,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水病,脹閉,其脈浮大軟者,生;沉細虛小者,死。
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
卒中惡,吐血數升,脈沉數細者,死;浮大疾快者,生。
卒中惡,腹大,四肢滿,脈大而緩者,生;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亦生。
病瘡,腰脊強急,瘛瘲者,皆不可治。
寒熱,瘛瘲,其脈代、絕者,死。
金瘡,血出太多,其脈虛細者,生;數實大者,死。
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斫瘡,出血一、二石,脈來大,二十日死。
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斷者,其脈止,脈來大者,七日死;滑細者,生。
從高頓僕,內有血,腹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人為百藥所中傷,脈浮澀而疾者,生;微細者,死;洪大而遲者,生。(《千金》遲作速)
人病甚而脈不調者,難瘥。人病甚而脈洪者,易瘥。
人內外俱虛,身體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得安靜者,死。
脈實滿,手足寒,頭熱,春秋生,冬夏死。老人脈微,陽羸陰強者,生;脈焱大加息(一作如急)者,死。陰弱陽強,脈至而代,奇(一作寄)月而死。
尺脈澀而堅,為血實氣虛也。其發病腹痛、逆滿、氣上行,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得病以冬時,黍穄赤而死。
尺脈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細而來有力者,是穀氣不充,病得節輒動,棗葉生而死。此病秋時得之。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不齊,從寸口至關,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脈,桃花落而死。(花,一作葉)
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小乍大,朝來浮大,暮夜沉伏。浮大即太過,上出魚際。沉伏即下不至關中。往來無常,時時復來者,榆葉枯落而死。(葉,一作英)
右手尺部,脈三十動一止,有頃更還,二十動一止,乍動乍疏,連連相因,不與息數相應,其人雖食谷,猶不愈,蘩草生而死。
白話文:
診百病死生訣第七
吐血,脈搏有力緊促者,將死;脈搏滑利者,可活。
吐血並咳嗽、呼吸急促、脈搏頻數、發熱、無法平臥者,將死。
呼吸急促,脈搏頻數者,將死,這是因為身體受損的緣故。
呼吸急促,喘息起伏不定,脈搏滑利,手腳溫暖者,可活;脈搏澀滯,四肢冰冷者,將死。
呼吸急促,面部浮腫,呼吸困難,脈搏有力,此病不可治,服用藥物反而會加速死亡。(另有一說:病情更加嚴重)
呼吸急促,體液代謝異常,脈搏虛弱細微隱匿者,可活;脈搏有力緊促者,將死。
寒邪上犯,脈搏有力而順暢滑利者,可活;脈搏有力而逆亂澀滯者,將死。(《太素》中說:寒邪突然上犯,脈搏充實有力該如何判斷?回答:脈搏充實而滑利則可活,脈搏充實而逆亂則將死。身體極度充盈該如何判斷?回答:身體極度充盈者,脈搏急促有力堅實,尺脈充盈卻無反應,如果是這樣,脈象順暢則可活,逆亂則將死。什麼是順暢可活,什麼是逆亂將死?回答:所謂順暢,是指手腳溫暖;所謂逆亂,是指手腳冰冷。)
癲癇,脈搏有力且有力度大,病程長者可治;脈搏懸浮細小堅實緊促,病程長者不可治。
消渴症,脈搏頻數有力者,可活;脈搏細小浮弱者,將死。
消渴症,脈搏沉弱細小者,可活;脈搏有力堅實者,將死。
水腫病,脈搏洪大有力者,可治;脈搏微細者,不可治。
水腫病,腹脹閉塞,脈搏浮大而軟弱者,可活;脈搏沉細虛弱者,將死。
水腫病,腹部腫脹如鼓,脈搏有力者,可活;脈搏虛弱者,將死。
中風,吐血數升,脈搏沉弱細小者,將死;脈搏浮大有力且快速者,可活;
中風,腹部腫脹,四肢腫滿,脈搏有力而緩慢者,可活;脈搏有力緊促而浮者,將死;脈搏緊促細小而微弱者,也可活。
皮膚病瘡,腰脊強直疼痛,抽搐者,都不可治。
寒熱病,抽搐,脈搏代數或絕脈者,將死。
外傷出血,出血過多,脈搏虛弱細小者,可活;脈搏頻數有力者,將死。
外傷出血,脈搏沉弱細小者,可活;脈搏浮大者,將死。
砍傷,出血一、二石(古代容量單位),脈搏有力,二十日內將死。
砍傷和刺傷都有,病情嚴重,出血量少,血流不止者,脈搏停止後,脈搏有力者,七日內將死;脈搏滑利細小者,可活。
從高處跌落,內出血,腹部腫脹,脈搏有力緊促者,可活;脈搏細弱者,將死。
服用過多藥物中毒,脈搏浮澀而快速者,可活;脈搏微細者,將死;脈搏洪大而緩慢者,可活。(《千金要方》中將「遲」作「速」)
病情嚴重而脈象紊亂者,難以痊癒。病情嚴重而脈象洪大者,容易痊癒。
內外俱虛,身體冰冷而汗出,輕微嘔吐而煩躁不安,手腳厥冷,身體無法安靜者,將死。
脈搏充實有力,手腳冰冷,頭熱,春秋季節得病可活,冬夏季節得病將死。老年人脈搏微弱,陽氣衰弱陰氣盛者,可活;脈搏有力且呼吸急促者,將死。陰氣衰弱陽氣盛,脈象時有時無,奇數月份將死。
尺脈澀滯堅實,是血實氣虛。其發病時腹痛、脹滿、氣逆上行,這是婦女胞宮受損,有瘀血,久而形成腫塊。在冬季得此病,病色赤紅而死。
尺脈細微,血氣俱不足,脈搏細微但有力者,是穀氣不足,逢節氣則發病,棗葉凋零時而死。此病在秋季得之。
左手寸口脈搏跳動不均,時大時小,不規律,從寸口到關、關到尺,三部脈位,處處跳動不一,病人得此脈象,仲夏得病,桃花凋謝時而死。(“花”另有一說作“葉”)
右手寸口脈搏偏沉伏,時大時小,早晨浮大,夜晚沉伏。浮大則過盛,上達魚際。沉伏則下達不到關脈。往來無常,時時復發者,榆葉凋零時而死。(“葉”另有一說作“英”)
右手尺部脈搏,三十次跳動一次停止,片刻後又恢復,二十次跳動一次停止,時動時停,連綿不斷,與呼吸次數不相應,即使進食,病情也不會好轉,蓬草生長時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