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胸滿」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胸滿是中醫學中的一個病證,是指胸部脹滿、氣滯不舒的症狀。胸滿的病因多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因素有關。臨床上常見的胸滿證型有:

  • 氣滯胸滿:主要表現為胸部脹滿、氣不順暢、噯氣頻作、胸痛、心煩易怒等。
  • 痰濕胸滿:主要表現為胸部脹滿、痰多、咳嗽、胸痛、口苦、舌苔白膩等。
  • 食積胸滿:主要表現為胸部脹滿、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不暢等。
  • 肝鬱胸滿:主要表現為胸部脹滿、脅肋脹痛、胸悶不舒、情緒抑鬱、失眠多夢等。
  • 心胸積水:主要表現為胸部脹滿、心悸、氣短、乏力、浮腫等。

胸滿的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證型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疏肝理氣:可用柴胡疏肝散、香附鬱金湯等。
  • 化痰散結:可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等。
  • 消食化積:可用保和丸、香砂六君子湯等。
  • 活血化瘀:可用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等。
  • 利水消腫:可用五苓散、通關飲子等。

胸滿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其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金匱要略》)**

麻黃湯

  • 1.《皇漢醫學》:「**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之,宜麻黃湯。(《傷寒論》)**
  • 2.《經方實驗錄》:「脈浮而緊,一息六至,頭疼惡寒,發大熱,全體如焚,神思憒憒,昏不知人,但全身乾燥無汗,口亦不渴耳。請甲醫診之,投以桑菊飲加梔子五錢,二劑熱退,而他證如故。乙醫以杏蘇飲、新加香薷飲投之,亦如故。後續投以清絡飲,倍其分量,二劑弗效。遷延二來復,熱雖退而胸滿氣喘,兼有咳聲無痰。
  • 3.《醫法圓通》:「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黃湯。寒散肺清,胃邪亦自散也。脈細數者,不可下。細數為血虛有熱,下之熱邪入里,恐亡陰。惡水者,不可下,下之則內冷,不嗜食,完穀出。頭痛目黃者,不可下,邪在上也。陽微者,不可下,下之痞硬,陰盛而陽不宣也。寒厥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 4.《千金翼方》:「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也,宜麻黃湯。
  • 5.《聖濟總錄》:「治肺實熱,喘逆胸滿,仰息氣急,麻黃湯方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傷寒論》)**
  • 2.《神農本草經讀》:「鳴者,大腸受濕,則腸中切痛而鳴濯濯也;其主之者,以其辛平能燥濕也。又云止汗者,別著其辛中帶澀之功也。仲景於小柴胡湯用之治寒熱,瀉心湯用之以治胸滿腸鳴,少陰咽痛亦用之,《金匱》頭眩亦用之,且嘔者必加此味,大得其開結降逆之旨。用藥悉遵《本經》,所以為醫中之聖。
  • 3.《本草思辨錄》:「半夏味辛氣平,辛則開結,平則降逆,為治嘔吐胸滿之要藥。嘔吐胸滿者,少陽證也,故小柴胡湯不能缺此。推之治心痞、治腹脹、治咳、治咽喉不利,一皆開結降逆之功。要其所以結與逆者,由其有停痰留飲,乘陽微以為患,半夏體滑性燥,足以廓清之也。
  • 4.《醫方集解》:「此足少陽藥也。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裡,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仲景曰:少陽中風,耳聾目赤、胸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不可汗,汗之則譫語。釋曰:汗之亡津液,少陽之邪,因之入胃,故譫語)。
  • 5.《成方切用》:「膽為清淨之腑,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裡,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仲景曰:少陽中風耳聾目赤,胸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釋曰:邪在半表半裡,以吐除煩,吐則傷氣,氣虛者悸,以下除滿,下則亡血,血虛者驚。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不可汗,汗之譫語。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千金翼方》:「濕家之為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強欲得被覆。若下之早,即嘁,或胸滿,小便利,舌
  • 2.《皇漢醫學》:「太陽病,如法不汗解而誤下時,多為氣上衝,若微喘者,為表證未去之徵。然桂枝湯不能獨力治之,當加厚朴、杏子如本方,始可治之也。東洞翁下本方之定義云:「治桂枝湯證而胸滿微喘者。」至言也。所以追加「胸滿」二字者,以本方中有主治胸腹滿之厚朴,則其證當有胸腹滿。
  • 3.《醫方集解》:「表證未罷而誤下,表邪乘虛而入里,當作結胸,則仍屬太陽經,今不胸滿而腹滿,是邪已入太陰經;然但腹滿時痛,尚非大實之痛,故但用桂枝以安太陽,倍芍藥以和太陰。本方加大黃,名桂枝加大黃湯仲景:治表證誤下,大實痛者別見表裡門。
  • 4.《祖劑》:「即桂枝湯去芍藥(二兩)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 5.《醫門法律》:「其一誤下而致脈促胸滿,復微惡寒者,用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為救逆。
▼ 展開更多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金匱要略》)
  • 2.《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發潮熱,大便硬者。腹滿,難解者。腹滿脹而喘,兩便不通,一身面目水腫者。潮熱譫語,大便硬,或有燥屎者。腹滿痛,大便不通者。大便不通,煩而腹滿者。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硬者。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咬牙者。
  • 3.《成方切用》:「喻嘉言曰:傷寒腹滿可下,胸滿不可下,謂熱邪尚在表也。此證入里之熱,極深極重,陽熱既極,陰血立至消亡。小小下之,尚不能勝。必大下之,以承領其一線之陰,陰氣不盡為陽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既有下多亡陰之大戒,復有急下救陰之活法。學者深造,端在斯矣。
  • 4.《婦人大全良方》:「陽痙屬剛痓,陰痙屬柔痓。無汗,葛根湯主之;有汗,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凡剛、柔二痓,小續命湯並可與之。有汗者去麻黃,加葛根。若審知剛痓者,胸滿口噤,其人臥不著席,腳攣急,咬齒,當行大承氣湯。(《外臺》注云:熱而痙者死。熱病痙者,反折瘛瘲,齒噤齘也)。
  • 5.《嬰童百問》:「其若痰塞氣盛,則南星、半夏、茯苓以消其痰,枳實、陳皮、紫蘇以順其氣,痰消則風止,氣順則神清,然後審其熱之輕重而解利之,熱輕者敗毒散,熱盛者小柴胡湯解之。壯熱有汗,胸滿口噤咬牙,而大便秘者,是為內實,大承氣湯下之,後用大柴胡湯解之。痓最難痊,十救其一,過三日難治,請早圖之。
▼ 展開更多

大建中湯

  • 1.《皇漢醫學》:「《古方便覽》本方條曰:「有一男子,年七十餘,胸滿,心下痛,發作有時,或吐蛔蟲,而不能食,伏枕三月許,余與此方,病即愈。」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直指附遺》曰:「大柴胡湯,治下痢舌黃口燥,胸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者,必有燥屎,宜於下後服木香、黃連之苦以堅之。」
  • 2.《醫方集宜》:「治陽明病胸滿大便秘煩熱作渴
  • 3.《仁齋直指方論》:「大柴胡湯,治下痢,舌黃口燥,胸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此必有燥屎,宜下,後服木香、黃連苦堅之。三乙承氣湯。暑毒、溫熱傷後,下痢膿血,宜服二方。(見傷寒門。)
  • 4.《醫方集宜》:「疫病煩熱胸滿大便秘者,宜用大柴胡湯。疫病頭疼壯熱煩渴者,宜用知母石膏湯、竹葉石膏湯。疫病狂言煩躁發熱者,宜用黃連解毒湯。疫病發狂宜用黃連橘皮湯、化癍湯。
  • 5.《丹溪治法心要》:「一人,天明時發微寒便熱至晚,兩腋汗出,手足熱甚,則胸滿拘急,大便實而能食,似勞怯病者,脈不數,但弦細而沉,詢知因怒氣得者,但用大柴胡湯,惟胸背拘急不除,後用二陳湯加羌活、防風、黃芩、紅花。
▼ 展開更多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千金方》云:「半夏厚朴湯,治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此說可以補充仲景之論,故欲說明之。胸滿,心以下堅者,心下部膨滿,按之則堅也。但與大柴胡湯心下痞硬之內實而有抵抗異。因內部無阻滯,故外部反堅硬,內部中空而無抵抗也。
  • 2.《方機》:「咽中如有炙臠者。(兼用南呂。按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 3.《金匱玉函經二註》:「_半夏厚朴湯方_,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 4.《古今醫統大全》:「(《直指》)_半夏厚朴湯_,治翻胃吐痰氣逆不下食,胸滿、肋痛、嘈雜。
  • 5.《備急千金要方》:「治婦人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臠,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方。

吳茱萸湯

  • 1.《千金翼方》:「主婦人先有寒冷胸滿痛,或心腹刺痛,或嘔吐,或食少,或腫,生後益劇,或寒,或下更劇,氣息綿惙欲絕,皆主之。
  • 2.《皇漢醫學》:「尚有稻葉克禮之《腹證奇覽》本方條云:『用柴胡而不能治者,此證間有之,因胸脅苦滿,而嘔不已故也。然胸脅苦滿而嘔者,用柴胡而愈。如柴胡證,唯胸滿者,是吳茱萸湯證也。』又由亡師之愛兒,瀕於危篤,用小柴胡加吳茱萸湯而得奇效觀之,能窺其間之秘要故也。
  • 3.《類證治裁》:「食久乃吐,為反胃,金花丸、理中湯。食在而吐者,為翻胃,紫沉丸。旦食暮吐,暮食朝吐,下焦病,半夏生薑大黃湯。此從食下久暫,分上中下脘而治者也。古法,嘔吐氣壅,谷不得下,小半夏湯。胃虛,穀氣不行,嘔而液傷,大半夏湯。胸滿食谷欲嘔,吳茱萸湯。心下痞,嘔而腸鳴,半夏瀉心湯。
  • 4.《金匱方歌括》:「(歌見長沙方歌括。),治嘔而胸滿者。又主幹嘔。吐涎沫。頭痛者。
  • 5.《赤水玄珠》:「仲景,吳茱萸湯,治嘔而胸滿者。
▼ 展開更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千金翼方》:「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側,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
  • 2.《外台秘要》:「又療傷寒八九日下之後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 3.《皇漢醫學》:「**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傷寒論》)**
  • 4.《長沙方歌括》:「內臺方議云。傷寒八九日。邪氣錯雜。表裡未分。而誤下之。則虛其里而傷其表。胸滿而煩者。邪熱客於胸中。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榮於裡,不行於表也。故用柴胡為君。以通表裡之邪而除胸脅滿。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發汗期已失,胸脅滿而嘔,頭疼身痛,往來寒熱,累日不愈,心下支撐,飲食不進者,或汗下後,病猶未解,亦不增重,但熱氣纏繞不去,胸滿微惡寒,嘔而不欲食,過數日,若愈,若不愈者,間亦有之。當其發熱期之初,宜用此方,重覆取汗。」
  • 2.《傷寒括要》:「腹滿。身重。口中不仁面垢遺尿。自汗。譫語。(白虎湯),傷寒四五日。脈沉。喘滿。沉為在裡。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大承氣湯)脈弦頭痛。發熱。屬少陽。不可汗。汗則譫語。汗多亡陽。譫語。不可下。(柴胡桂枝湯和營衛以通津液自愈)下後胸滿煩驚。

半夏瀉心湯

  • 1.《類證治裁》:「去附子名三黃瀉心湯,治傷寒熱痞。半夏瀉心湯治胸滿而嘔。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逆。生薑瀉心湯治脅有水氣。痞雖虛邪,然表氣入里,熱鬱於心胸之分,必用苦寒為瀉,辛甘為散,諸瀉心湯所以寒熱互用也。雜病痞滿,亦有寒熱虛實之不同,如胃口寒滯停痰痞悶者,辛溫泄濁。
  • 2.《醫方考》:「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經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難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欲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 4.《醫宗必讀》:「滿而不痛,病名曰痞。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輕者通用,枳桔湯。胸滿脈濡,半夏瀉心湯。手足溫,按之濡,關上浮者,黃連瀉心湯。乾嘔有水氣,生薑瀉心湯。下利腹鳴,甘草瀉心湯。胃寒咳逆,理中湯。關緊沉緊,大柴胡湯。
  • 5.《一見能醫》:「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為痞,半夏瀉心湯主之。傷寒心下痞,汗出惡寒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數行,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傷寒身目發黃,小便不利,大便實,發渴,或頭汗出到頸而還,脈來沉實者,茵陳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松原家藏方》曰:「麥門冬湯,治諸黃胖,脈弦大,氣逆胸滿,心下硬,身色淡黃,行動則氣急,或爪甲枯黃而張者。」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醫學綱目》曰:「工部郎中鄭忠厚,因患傷寒,胸腹滿,面黃如金色。諸翰林醫官雖商議,但略不定,推讓曰:『胸滿雖可下,但恐脈浮虛。』召孫兆至,曰:『諸公雖疑,不用下藥者,鄭之福也,下之則必死。某有一二服藥,服之則必瘥。』遂下小陷胸湯,尋利,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京人嘆服。」
  • 2.《醫方集宜》:「若下之太早,心胸高起,不按而痛,不近手者,名大結胸,宜用 大陷胸湯;發熱,胸滿,按之而痛者,名小結胸,宜用 小陷胸湯,熱實,煩躁,多譫語,胸痛,宜用 小柴

大青龍湯

  • 1.《醫方集宜》:「若病五六日不解,頭痛發熱,胸滿短氣,宜用 大青龍湯

小承氣湯

  • 1.《成方切用》:「金匱用治支飲胸滿,更名厚朴大黃湯。(徐忠可曰:言支飲,則必稍偏矣。然不引痛脅下,亦不言脅支滿,而只胸滿。雖是偏而不甚偏,故可直驅之而用小承氣,氣順則自下也。此即小承氣治腹滿之痛而閉者,即曰三物湯,蓋此重散結氣,故以厚朴為主,彼乃與七物湯對照言之也。)加羌活,名三化湯。
  • 2.《醫方集解》:「《金匱》用本方治支飲胸滿,更名厚朴大黃湯。本方加羌活,名三化湯(《機要》):治中風邪氣作實,二便不通(三化者,使三焦通利,復其傳化之常也。加羌活者,證本於風也。然中風多虛,氣上逆,無用承氣之理,非堅實之體,不可輕投)。
  • 3.《目經大成》:「陽邪在上則目腫胸滿,在中則脹,乘心則狂,溢於胃口則喘。胃實則潮熱。潮者,猶江海之潮,其來不失時也。枳、樸去上膈痞滿,大黃蕩胃中實熱,疾消熱退,則正氣得舒,陽邪自然承服,前症雖逆亦順,故曰小承氣。有中風邪氣作實,二便不通,機要加羌活,更等其分,名三化湯。
  •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剛痓。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齘齒主之方。
  • 5.《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支飲胸滿。
▼ 展開更多

甘草瀉心湯

  • 1.《醫方考》:「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

理中湯

  • 1.《祖劑》:「金匱名人參湯治胸脾心下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傷寒論理中圓治霍亂,頭痛發熱,身疼寒多,不用水者。

黃芩湯

  • 1.《古今名醫方論》:「程郊倩曰:此之合病者,頭痛,胸滿,口苦,咽乾,目眩,或往來寒熱,脈或大而弦。半表之邪,不待太陽傳遞,而即合太陽並見,經氣不無失守,所以下利;陽熱漸勝,表實裡虛,則邪熱得乘虛而攻及裡氣,故用黃芩湯清熱益陰,半里清而半表自解矣。
  • 2.《傷寒括要》:「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太陽與少陽合病。下利而頭疼胸滿。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其脈或大。而弦。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甘草大棗之甘平。以補養脾胃之弱。
  • 3.《傷寒六書》:「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頭痛胸滿,乾嘔,脈浮弦,黃芩湯;嘔甚,加半夏、生薑。
  • 4.《嬰童百問》:「_黃芩湯_,治下利而頭痛胸滿,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專治協熱而利者。
  • 5.《証治準繩‧幼科》:「_黃芩湯_,治下利而頭痛胸滿,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者,或協熱而利者。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痛,腰脊強,鼻乾不得臥。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下利嘔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也,治以麻黃得解。
  • 2.《傷寒括要》:「太陽病。身體強。脈反沉遲。(栝蔞桂枝湯)太陽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口噤不語。(葛根湯)剛痙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大承氣湯)血枯筋無所養。(十全大補湯)

小建中湯

  • 1.《傷寒六書》:「少陽病,耳聾目赤,胸滿而煩,妄加汗下,則悸而驚,與小建中湯;有熱者,小柴胡湯。
  • 2.《醫學摘粹》:「即小建中湯加黃耆,如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如脾虛不足,宜補氣者,加半夏。

小青龍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小青龍湯_,治傷風冒寒,咳嗽喘急,肺脹胸滿,鼻塞流涕,或乾嘔熱咳,或作渴,或作噎,或小便不利,或小腹脹滿。(此仲景之法,審有是證,用之及時,殊有良驗)
  • 2.《保嬰撮要》:「_小青龍湯_,治傷風冒寒,咳嗽喘急,肺脹胸滿,鼻塞流涕,或乾嘔熱咳,或作喝,或作噎,或小便不利,或小腹脹滿。(此仲景之法,審有是症,用之及時,殊有良驗。)
  • 3.《醫門棒喝》:「近有淮陰吳鞠通先生,著《溫病條辨》一書,其《下焦篇》有一條云,秋濕內伏,冬寒外加,脈緊無汗,惡寒身痛,喘咳稀痰,胸滿,舌白滑,惡水不欲飲,甚則倚息不得臥,腹中微脹,小青龍湯主之。其自注曰:此條以《內經》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明文,故略示門徑。
  • 4.《証治準繩‧瘍醫》:「水三升,入棗先煮取二升。去棗入葶藶,又煮一升,頓服之。又曰:治肺癰胸滿脹,一身並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知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用前方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須先與小青龍湯一劑,乃與之。
  • 5.《玉機微義》:「如傷寒小青龍湯治例,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傷寒中風往來寒熱胸滿心煩喜嘔而咳,加減小柴胡主之,為陽邪傳肺,加味四逆散主陰邪傳裡而咳者,此皆外因傳變之例,豈可枚舉。但咳證之標一人,故不歷求其本也。觀子和之論,然亦啟其微爾。
▼ 展開更多

防己黃耆湯

  • 1.《成方切用》:「不惡寒而渴,名皮水。假令皮水不渴,亦當發汗。脈沉遲自喘,名正水。脈沉,腹滿不喘,水積胞中,堅滿如石,名石水。脈沉遲發熱,胸滿身腫,汗如柏汁,名黃汗。)

五苓散

  • 1.《証治準繩‧幼科》:「一兒五歲,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分利澹泄之藥,益加不通,小便陰囊漸腫。先兄謂:前藥復損真陰也。用六味丸料加牛膝、肉桂、車前子,佐以補中益氣湯而痊。一兒八歲,先小便澀滯,服五苓散益甚,加木通、車前之類,腹脹吐痰,加枳殼、海金砂,而胸滿陰腫,遍身發浮。余用六味丸煎送滋腎丸而痊。
  • 2.《保嬰撮要》:「一小兒八歲,先小便澀滯,服五苓散益甚,加木通、車前之類腹脹吐痰,加枳殼、海金砂而胸滿陰腫,遍身發浮,余用六味丸煎送滋腎丸而痊。此皆稟父氣所致,其作濕熱痰氣治之,而歿者多矣。
  • 3.《三家醫案合刻》:「再診,脈神如昨,胸滿脹更急,不思納食,鼻尖冷甚,熱汗出,自吐瘀便垢,至今神衰吸短。古人謂上下交徵,當理其中,但陽微濁僭,格拒不通,理中守劑,不能理煩治劇,此護陽通陽,仍參苦寒,俾濁陰泄得一分,其陽復得一分,安穀之理在焉,不及縷述。

平胃散

  • 1.《症因脈治》:「【濕痰之治】身熱脈浮大者,宜散風除濕,羌活勝濕湯。胸滿脈滑者,宜化痰二陳湯、平胃散。
  • 2.《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參苓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諸痞膈氣,翻胃悉宜服之。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胃實熱,口唇乾,嘔噦煩悶,大小便秘澀;及熱病後,餘熱不除,蓄於胃中,四肢發熱,口渴胸滿,無汗。
  • 4.《濟陽綱目》:「_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桃核承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黃耆建中湯

  • 1.《金匱方歌括》:「即小建中湯加黃耆一兩五錢。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中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梔子豉湯

  • 1.《傷寒大白》:「《傷寒論》胸滿條,有煩熱胸中窒,用梔子豉湯。又有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當吐之。此二條,言胸前胃家滿悶,一以清胃熱,一以吐胃痰主治也。至心之下腹之中硬滿,則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又云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大陷胸湯主之。此二條,一言心腹硬滿,用承氣下腸胃燥屎。
  • 2.《黃帝素問宣明論方》:「_梔子豉湯_,治懊憹煩心,及傷寒不得眠,燥熱怫鬱結內,而氣不宣通,胸滿頭痛,微汗虛煩。
  • 3.《感症寶筏》:「陽明病,發熱汗出(病在陽明之半表裡)、不惡寒(邪方入里而表已和)、胸滿而喘,用梔子豉湯者,此陽明內熱出表,非治外感也。又陽明病,直視微喘,用承氣者,此陽明壞病也。述古。
  • 4.《大方脈》:「一、可吐:如邪傳少陽,但胸滿煩熱者,太陽少陽輕邪也,宜梔子豉湯湧吐之;若胸滿痞硬,氣上衝喉,不得息者,太陽少陽重邪也,宜瓜蒂散吐之(俱見醫方湧吐門)。
  • 5.《重訂溫熱經解》:「胸滿者,梔子豉湯主之。三之氣,少陽相火復司令,火邪傷人,耳聾目瞑者,龍膽瀉肝湯主之。血溢者,三黃湯主之。咳嘔者,肝火衛肺犯胃也,溫膽湯主之。鼽者,清肺飲主之。衄者,先與四生丸,不愈,與承氣湯。喉痹者,先與清瘟敗毒湯,不愈,復與除瘟化毒湯。舌上無苔者,養陰清火湯主之。

十全大補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小半夏湯

  • 1.《症因脈治》:「【正黃疸之治】假令脈浮,當以汗解,桂枝黃耆湯。若寒熱,胸滿,煩嘔,小柴胡湯。惡寒身痛,表不解者,麻黃醇酒湯。若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表解裡實熱,宜下,大黃硝石湯、茵陳湯。小便不利,加減五苓散。胸滿嘔吐,小半夏湯。黃結上焦者,權用瓜蒂散吐之,然不若吹鼻出黃水。

歸脾湯

  • 1.《保嬰撮要》:「一女子十三歲,因怒吐血,咬牙發搐,用加味逍遙散加鉤藤鉤而愈。次年出嫁,懷抱鬱結,胸滿食少,吐血面赤,此因肝火動而血熱,氣虛而不能攝血也,用六味丸及歸脾湯加山梔、貝母而愈。

四物湯

  • 1.《古今醫統大全》:「甫見世人補腎者,悉以補陰丸、黃柏、知母、龜板、地黃;滋陰補血者,悉以四物湯、黃柏、知母之屬服之,經年屢歲,而陰愈虛,血愈弱,甚而致於羸劣、發熱、氣喘、胸滿而死者,何也?蓋徒知其養血滋陰之標,四物、補陰丸之類是也。殊不知養血滋陰之本,則非四物、補陰之藥也。
  • 2.《赤水玄珠》:「一婦八月胎下墜或動,面黃體倦,飲食少思,此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倍白朮加蘇梗,三十餘劑而安。產後眩暈胸滿咳嗽,用四物湯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生薑瀉心湯

  • 1.《六氣感證要義》:「羅謙甫謂仲景瀉心湯諸方,取治濕熱最當。愚則曾遇是證,其人素多痰濕,又中暑邪,遂胸滿氣逆,勢極險惡,用生薑瀉心湯,去乾薑,加薑汁、竹瀝,立見奇效。洵謙甫之善用仲景方也。拙擬

白虎湯

  • 1.《醫碥》:「濕溫即溫病挾濕者,其證:身重、胸滿、多汗、兩脛冷,白虎湯加蒼朮、茯苓。
  • 2.《大方脈》:「春溫病,復傷於濕,名曰濕溫。其證身重,難於轉側,頭痛胸滿,多汗妄言,兩脛逆冷,濕熱內郁也,用白虎湯(見瀉火門)加蒼朮、茯苓兼治之。

苓桂朮甘湯

  • 1.《醫學綱目》:「(方見丹溪痰門。)眩悸是飲。仲景云:卒嘔吐,心下痞,眩悸者,膈間有水,半夏加茯苓湯主之。(方見嘔吐。)又云: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者,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方見嘔吐。)又云:胸滿目眩者,苓桂朮甘湯主之。(方見短氣。)又云: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真武湯

  • 1.《玉機微義》:「如傷寒小青龍湯治例,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傷寒中風往來寒熱胸滿心煩喜嘔而咳,加減小柴胡主之,為陽邪傳肺,加味四逆散主陰邪傳裡而咳者,此皆外因傳變之例,豈可枚舉。但咳證之標一人,故不歷求其本也。觀子和之論,然亦啟其微爾。

茵陳五苓散

  • 1.《蒼生司命》:「_五苓散_,治飲食內傷,停濕胸滿,腫脹發黃,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本方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方見瘟疫門)

參苓白朮散

  • 1.《裴子言醫》:「既補其脾,又補其血,在飲食未至減嘗者猶可,若飲食大減,又加噁心嘔吐,而胸滿不舒者,不將速其死乎?法當專用參苓白朮散,少加燥濕寬中之屬,以佐山藥、扁豆、蓮肉、米仁之滯。有熱加黃連,有寒加桂、附,飲食少進者,先服大補脾丸,元氣下陷者,兼用補中益氣,未有不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