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麟

《重訂溫熱經解》~ 客氣溫病治法 (1)

回本書目錄

客氣溫病治法 (1)

1. 客氣溫病治法

辰戌之紀,太陽司天,初之氣,少陽相火司令,溫邪傷人頭痛者,桑菊芩連飲主之。嘔吐者,溫膽湯主之。肌腠瘡瘍者,荊防敗毒湯主之。

桑菊芩連飲方

桑葉(二錢),菊花(三錢),酒芩(八分),川連(八分),川芎(八分),柴胡(八分),甘草(八分)

溫膽湯方

竹茹(三錢),枳實(八分),陳皮(八分),姜夏(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辰戌年歲,太陽當令,初春之氣,少陽相火主事,若溫熱邪氣侵傷人體致頭痛,當以桑菊芩連飲為主。若有嘔吐,則以溫膽湯為主。若有皮膚肌肉發炎潰瘍,則以荊防敗毒湯為主。

桑菊芩連飲方:

桑葉(二錢),菊花(三錢),酒芩(八分),川連(八分),川芎(八分),柴胡(八分),甘草(八分)

溫膽湯方:

竹茹(三錢),枳實(八分),陳皮(八分),姜夏(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一錢)

荊防敗毒湯方

荊芥(八分),防風(八分),銀花(三錢),連翹(八分),酒芩(八分),川貝母(三錢),殭蠶(二錢),陳皮(一錢),薄荷(八分),白芷(八分),甘草(八分),天花粉(二錢),桔梗(八分),黃連(八分)

痛者加乳香一錢制,沒藥一錢制,痛甚者加穿山甲一錢炙,皂刺一錢炙,紹酒一盅,煎服。

白話文:

荊防敗毒湯包含荊芥、防風、銀花、連翹、酒芩、川貝母、殭蠶、陳皮、薄荷、白芷、甘草、天花粉、桔梗、黃連等藥材。如果患者疼痛,可以加乳香、沒藥;疼痛嚴重者可以加穿山甲、皂刺,用紹酒煎服。

卯酉之紀,陽明司天,二之氣,少陽相火司令,民善暴死,火邪剋金也。終之氣,少陰君火司令,民病溫。法當清肅肺金,勿使火刑,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桑菊二冬之類。

寅申之紀,少陽司天,初之氣,少陰君火司令,溫邪傷人。血溢者,犀角地黃湯主之,三黃湯亦主之。目赤者,桑菊蟬衣飲主之。咳逆頭痛者,桑杏湯主之。咳逆吐血,胸中隱痛,脈數大者,肺癰也,犀黃丸主之。婦人血崩者,芩連瀉青湯主之。不止者,與蓮房飲。血崩過多,氣虛下陷者,黃耆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卯酉年(金屬性年份)

  • 萬物甦醒,陽氣旺盛,心肺之氣當令。
  • 火氣過盛,容易暴死,因為火剋金。
  • 年末,腎氣當令。
  • 人們容易發燒。
  • 治療方法:清肺降火,不要讓火氣傷及金氣。
  • 使用辛涼藥物,輔以苦甘藥物,如桑菊、冬蟲夏草等。

寅申年(木屬性年份)

  • 萬物生長,肝膽之氣當令。
  • 年初,腎氣當令。
  • 火氣旺盛,容易引起溫熱病。
  • 出血不止者,可用犀角地黃湯或三黃湯治療。
  • 眼睛發紅者,可用桑菊蟬衣飲治療。
  • 咳嗽、嘔吐、頭痛者,可用桑杏湯治療。
  • 咳嗽、嘔吐、吐血,胸痛,脈象數大者,為肺癰,可用犀黃丸治療。
  • 婦女血崩者,可用芩連瀉青湯治療。
  • 血崩不止者,可加服蓮房飲。
  • 血崩過多,氣虛下陷者,可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胸滿者,梔子豉湯主之。三之氣,少陽相火復司令,火邪傷人,耳聾目瞑者,龍膽瀉肝湯主之。血溢者,三黃湯主之。咳嘔者,肝火衛肺犯胃也,溫膽湯主之。鼽者,清肺飲主之。衄者,先與四生丸,不愈,與承氣湯。喉痹者,先與清瘟敗毒湯,不愈,復與除瘟化毒湯。舌上無苔者,養陰清火湯主之。

白話文:

胸部滿悶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三之氣,少陽相火開始掌權,火邪傷人導致耳聾目盲,可以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出血可以用三黃湯治療。咳嗽嘔吐,是肝火犯胃,可以用溫膽湯治療。鼻塞可以用清肺飲治療。流鼻血先用四生丸,若不效,再用承氣湯。喉嚨腫痛,先用清瘟敗毒湯,若不效,再用除瘟化毒湯。舌頭上沒有苔,可以用養陰清火湯治療。

犀角地黃湯方

犀角尖(一錢),生地(二兩),芍藥(三錢),丹皮(錢半)

三黃湯方

大黃(三錢),酒芩(半錢),川連(半錢)

桑菊蟬衣飲方

桑葉(一錢),菊花(一錢),蟬退(八分),赤芍(一錢),防風(六分),草決明(一錢),柴胡(六分),川芎(六分),車前子(五分,包煎),青葙子(一錢)

痛者加川連八分,起星翳者,加木賊草一錢,痛甚加龍膽草一錢。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方

犀角尖(一錢),生地黃(二兩),芍藥(三錢),丹皮(錢半)

三黃湯方

大黃(三錢),黃芩(半錢),黃連(半錢)

桑菊蟬衣飲方

桑葉(一錢),菊花(一錢),蟬蛻(八分),赤芍(一錢),防風(六分),草決明(一錢),柴胡(六分),川芎(六分),車前子(五分,包煎),青葙子(一錢)

疼痛者加黃連八分,有翳膜者,加木賊草一錢,疼痛劇烈者加龍膽草一錢。

桑杏湯方

桑葉(二錢),前胡(錢半),川連(一錢),川貝母(二錢去心),杏泥(三錢),菊花(錢半),枳殼(八分)

痰中帶血去桑葉,加青黛八分,童便一杯沖。

犀黃丸方

麝香(一分),犀黃(二錢),制乳香(一兩),制沒藥(一兩)

上四味,研細,飯糊為丸,每服一錢,飯後服,甘桔湯送下。

甘桔湯方

甘草(錢半),桔梗(錢半)

芩連瀉青湯方

白話文:

桑杏湯由桑葉、前胡、川連、川貝母、杏泥、菊花、枳殼等藥材組成,若痰中帶血則需加青黛,並以童便沖服。犀黃丸則由麝香、犀黃、制乳香、制沒藥研磨製成,飯後服用,以甘桔湯送服。甘桔湯由甘草和桔梗組成。

酒芩(錢半),川連(二錢),生地(一兩),阿膠(三錢),青皮(七分),白芍(三錢),甘草(一錢)

蓮房飲方

蓮房炭(二枚),阿膠(三錢),棉花子炭(十四粒)

黃耆建中湯方

黃耆(六錢),芍藥(二錢),阿膠(三錢),飴糖(五錢),炙甘草(一錢)

龍膽瀉肝湯方

白話文:

酒芩半錢,川連二錢,生地一兩,阿膠三錢,青皮七分,白芍三錢,甘草一錢。蓮房炭二枚,阿膠三錢,棉花子炭十四粒。黃耆六錢,芍藥二錢,阿膠三錢,飴糖五錢,炙甘草一錢。

龍膽草(錢半),酒芩(一錢),澤瀉(一錢),生地(六錢),北柴胡(三分),車前子(一錢),青皮(七分),黑山梔(一錢),甘草(一錢)

清肺飲方

酒芩(一錢),天冬(二錢),甘草(八分),川貝母(一錢),菊花(二錢),黑山梔(一錢),麥冬(二錢),桑葉(一錢)

四生丸方

生地(六錢),生艾葉(一錢),鮮荷葉(二錢),生側柏葉(三錢)

白話文:

龍膽草一錢半、酒芩一錢、澤瀉一錢、生地六錢、北柴胡三分、車前子一錢、青皮七分、黑山梔一錢、甘草一錢。

酒芩一錢、天冬二錢、甘草八分、川貝母一錢、菊花二錢、黑山梔一錢、麥冬二錢、桑葉一錢。

生地六錢、生艾葉一錢、鮮荷葉二錢、生側柏葉三錢。

上四味,研末,蜜丸,每服一錢。

承氣湯方

酒軍(三錢),川樸(一錢),枳實(八分),甘草(八分)

清溫敗毒湯方

葛根(二錢),蟬蛻(一錢),酒芩(一錢),甘草(一錢),殭蠶(二錢),木通(一錢),桑葉(二錢),川貝母(三錢),黑山梔(錢半),山豆根(二錢),青果(三枚,打碎)

除瘟化毒湯方,治舌苔黃膩,咽喉生蛾腫痛。

葛根(二錢),蟬蛻(一錢),酒芩(一錢),大力子(二錢),殭蠶(二錢),馬勃(錢半),木通(一錢),銀花(三錢),連翹(二錢),石膏(一兩),貝母(三錢),人中黃(五分),土茯苓(三錢),龍膽草(一錢)

白話文:

上四味,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一錢重。

承氣湯方

黃酒 (三錢)、川樸 (一錢)、枳實 (八分)、甘草 (八分)

清溫敗毒湯方

葛根 (二錢)、蟬蛻 (一錢)、酒芩 (一錢)、甘草 (一錢)、殭蠶 (二錢)、木通 (一錢)、桑葉 (二錢)、川貝母 (三錢)、黑山梔 (半錢)、山豆根 (二錢)、青果 (三枚,打碎)

除瘟化毒湯方,用於治療舌苔黃膩、咽喉發炎腫痛。

葛根 (二錢)、蟬蛻 (一錢)、酒芩 (一錢)、大力子 (二錢)、殭蠶 (二錢)、馬勃 (半錢)、木通 (一錢)、銀花 (三錢)、連翹 (二錢)、石膏 (一兩)、貝母 (三錢)、人中黃 (五分)、土茯苓 (三錢)、龍膽草 (一錢)

養陰清火湯方,治舌上無苔者,陰虛火旺也。

生地(六錢),元參(四錢),麥冬(三錢),薄荷(一錢)

咽喉腫者加馬勃錢半,竹茹二錢。

丑未之紀,太陰司天,二之氣,少陰君火司令,濕蒸熱搏,法當清解。四之氣,少陽相火司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三黃湯主之。暴濕化瘧,但熱不寒者,青蒿滑石湯主之。心腹滿熱臚脹,宜三黃湯。跗腫者,宜防己茯苓湯。

青蒿滑石湯方

青蒿(三錢),滑石(三錢),川樸(一錢),建曲(二錢),扁豆衣(錢半),銀花露(五錢,沖),甘草(一錢),知母(二錢),杏泥(二錢),酒芩(八分),通草(八分),荷葉邊(一圈)

白話文:

養陰清火湯配方

用於治療舌頭沒有苔垢的人,這是因為陰虛火旺所致。

  • 地黃(6錢)
  • 元參(4錢)
  • 麥冬(3錢)
  • 薄荷(1錢)

如果咽喉腫痛,再加上馬勃半錢,竹茹2錢。

醜未年間,太陰統治天空,第2氣,少陰君火掌權,濕氣蒸騰,熱量逼人,應採用清解法。第4氣,少陽相火掌權,民眾生病,腠理發熱,血液暴溢,應服用三黃湯。暴濕化為瘧疾,但是隻有熱而沒有寒的,應服用青蒿滑石湯。心腹滿熱腹脹,應服用三黃湯。腳腫的,應服用防己茯苓湯。

青蒿滑石湯配方

  • 青蒿(3錢)
  • 滑石(3錢)
  • 川樸(1錢)
  • 建曲(2錢)
  • 扁豆衣(半錢)
  • 銀花露(5錢,用於沖泡)
  • 甘草(1錢)
  • 知母(2錢)
  • 杏泥(2錢)
  • 酒芩(8分)
  • 通草(8分)
  • 荷葉邊(1圈)

但頭汗出身無汗者,加豆豉三錢,蔥頭一枚。

防己茯苓湯

木防己(一錢),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甘草(八分),蒼朮(八分),滑石(二錢),酒黃柏(八分),豬苓(一錢)

子午之紀,少陰司天,三之氣,少陰君火司令,寒氣時至。民病厥心痛,寒熱更作者,梔子豆豉湯主之。咳喘者,杏樸芩連湯主之。喘咳氣逆面赤者,瀉白散主之。五之氣,少陽相火司令,其病溫,法當清解。

白話文:

但是,只出頭汗不出身汗的人,可以加入豆豉三錢、蔥頭一個。

防己茯苓湯

木防己(一錢)、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甘草(八分)、蒼朮(八分)、滑石(二錢)、酒黃柏(八分)、豬苓(一錢)

子午(十一月至次年四月)的時段,少陰司掌天氣,三的氣數,少陰君火掌管,寒氣時常到來。老百姓容易患上厥心痛,寒熱交替發作的,可以用梔子豆豉湯治療。咳嗽喘息的,可以用杏樸芩連湯治療。喘咳氣逆、面色發紅的,可以用瀉白散治療。五的氣數,少陽相火掌管,其病症是溫熱,治療方法應當是清熱解毒。

梔子豆豉湯,治風寒入胸,胸中痞塞煩滿者。

黑山梔(錢半),淡豆豉(三錢)

氣虛者加甘草錢半,嘔者加生薑三片。

杏樸芩連湯方

杏泥(三錢),川樸(一錢),酒芩(八分),川連(一錢),陳皮(一錢),蘇子(八分,炒),川貝(二錢),甘草(一錢)

瀉白散方

桑皮(一錢),地骨皮(二錢),甘草(一錢),粳米(一撮)

白話文:

梔子豆豉湯用於治療風寒入侵胸腔,導致胸悶、氣塞、煩躁的症狀。藥方以黑山梔子、淡豆豉為主藥,氣虛者可加甘草,嘔吐者可加生薑。此外,還有杏樸芩連湯方,包含杏仁、川樸、酒芩、川連、陳皮、蘇子、川貝、甘草等藥材。最後是瀉白散方,以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組成。

巳亥之紀,厥陰司天,四之氣,少陰君火司令,民病黃癉,茵陳蒿湯主之。不愈,宜豬膏發煎。終之氣,少陽相火司令,其病溫厲,視其病之所在而清之或以針取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錢),酒軍(二錢),黑山梔(錢半)

豬膏發煎方

豬板油(八兩),頭髮(如雞子大,三圍)

上二味,同煎至頭髮已成灰無渣,頓服。

陰陽應象大論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為飧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白話文:

【巳亥年週期,厥陰在天空主事,第四個季節,少陰君火主導,人民患病為黃疸,以茵陳蒿湯作為主要治療。若未能痊癒,則建議使用豬膏發煎。最後一個季節,少陽相火主導,疾病表現為熱毒,需根據病狀進行清熱處理或使用針灸治療。

【茵陳蒿湯配方】

茵陳蒿(六錢),酒軍(二錢),黑山梔(錢半)。

【豬膏發煎配方】

豬板油(八兩),頭髮(大小如雞蛋,三圈)。

以上兩種材料一起煎煮至頭髮轉為灰白色且無殘渣,一次性服用。

《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冬季受寒,春季必患溫病;春季受風,夏季會有飧洩;夏季受暑,秋季會有痎瘧;秋季受濕,冬季會生咳嗽。】

此論伏氣為病也。伏氣者,正邪也。冬以寒為正邪,春以風為正邪,夏以暑為正邪,長夏新秋以濕為正邪。正邪能伏,虛邪實邪微邪賊邪,皆不能伏也。六氣傷人,合於四時,只論風寒暑濕,而不及燥火,何也?以燥火二氣不能伏,故燥為秋之正邪,而置之不論。喻嘉言未明經旨,為補秋燥一條,不知燥傷肺金,其病即發為燥咳,不能伏至冬令而後咳嗽也。

謹按燥氣有二,有火燥,有寒燥,火燥傷人,其氣不能伏,寒燥傷人,結為癥瘕,為疝氣,日久不愈,亦伏氣病也。嘉言欲補秋燥一條,當言疝瘕,不當言咳嗽也。

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白話文:

這篇論述的是伏氣導致疾病的原因。伏氣指的是正氣和邪氣,冬天以寒氣為正邪,春天以風氣為正邪,夏天以暑氣為正邪,長夏和初秋則以濕氣為正邪。正氣和邪氣都能潛伏,虛邪、實邪、微邪、賊邪則不能潛伏。六氣傷人,與四時相應,只論述風、寒、暑、濕,而沒有提到燥、火,這是因為燥、火二氣不能潛伏,所以燥氣是秋季的正邪,便不予論述。喻嘉言沒有理解經旨,補了秋燥這一條,卻不知道燥傷肺金,會直接導致燥咳,不能潛伏到冬令才咳嗽。

仔細分析,燥氣分為兩種,一種是火燥,一種是寒燥。火燥傷人,其氣不能潛伏,寒燥傷人,則會形成癥瘕和疝氣,久治不愈,也是伏氣病。喻嘉言想要補秋燥這一條,應該說疝瘕,而不是咳嗽。

《金匱真言論》說:精氣是人體的根本。所以精氣充沛的人,春天就不會生病。

此論溫病由於傷陰,陰精不足,陽氣不能潛藏,故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藏精者,陰精常足,陽精得以潛藏也。陽精為人身之本,人身有陽氣則生,無陽氣則死,冬令陰精常足,陽氣內藏,不為寒傷。至春則生氣外發皮膚壯實,肌肉堅強,雖有客氣邪風,勿能害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由此觀之,溫病之源,皆由於冬不藏精,陽氣不藏,陰精先已虧損。治溫病者,慎勿誤汗誤下以傷陰,則治法明矣。

熱病論篇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此論伏氣溫病發於春,至夏至日止,夏至後,地氣外發,草木皆榮,枝葉流膏,天氣熱至,則暑病生焉。凡病傷寒而成溫者,或為溫病,或為熱病,皆先夏至日發也。經云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溫盛為熱,則病熱,不能病暑。暑者,客氣病也。上熱下濕,發而為暑,人受之,則病暑。

白話文:

這種關於溫病的說法認為,溫病是傷陰導致,陰精不足,陽氣無法潛藏,因此冬天不能藏精,春天就會生病發熱。藏精的意思是,陰精充足,陽精才能潛藏。陽精是人體的根本,有陽氣則生,無陽氣則死。冬天陰精充足,陽氣內藏,不受到寒冷傷害。到了春天,生氣外發,皮膚健壯,肌肉強韌,即使有外來的邪風,也不會受到侵害。所以能藏精的人,春天不會發熱。

由此看來,溫病的根源都在於冬天沒有藏精,陽氣沒有潛藏,陰精已經先受損耗。治療溫病的人,一定要慎重,不要誤發汗,誤用瀉下,以致傷陰,這樣治法就很明白了。

《熱病論》中說:凡是因傷寒而變成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暑病應讓汗都出來,不要阻止。

這段話中認為,伏氣溫病發病於春天,到了夏至日結束。夏至後,地氣外發,草木茂盛,枝葉流油,天氣非常炎熱,就會產生暑病。凡是因傷寒而變成溫病的,或者患溫病,或者患熱病,都先在夏至日發病。經文中說,陰氣重必生陽氣,陽氣重必生陰氣。所以冬天受寒,春天必定發熱,熱盛則為熱病,不能發暑病。暑病是由於外來的邪氣病變所致,上熱下濕,發為暑病,人一旦受了這種邪氣,就會患暑病。

故曰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邪傷人,病由表入,當從表解,故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謹按伏寒發於春,至夏至日止,伏暑發於秋,至冬至日止。

論病診尺篇曰:黃連甚,脈盛燥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此論伏氣溫病,寒已化熱也。熱極傷絡,故菊花熱。熱甚者,其熱甚於他處也。脈盛燥者,脈大且數也。伏氣溫病發於春,其邪由筋骨出走肌肉則化熱,故脈數。由肌肉外達皮膚,則衛氣盛而脈浮滑,故曰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謹按溫病外達,則病當解,不解,即為熱病矣。

白話文:

故曰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邪傷人,病由表入,當從表解,故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所以說夏至日之後,容易生病暑,暑邪會傷害人體,疾病從體表侵入,應該從體表解救,因此說暑氣應該與汗水一起排出,不可停滯。

謹按伏寒發於春,至夏至日止,伏暑發於秋,至冬至日止。

謹慎觀察,伏寒之氣從春天開始,到夏至日結束;伏暑之氣從秋天開始,到冬至日結束。

論病診尺篇曰黃連甚,脈盛燥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論病診尺篇》中說:黃連症狀明顯,脈象洪大而乾枯,是溫病。脈象洪大而滑利,疾病即將排出。

此論伏氣溫病,寒已化熱也。熱極傷絡,故菊花熱。熱甚者,其熱甚於他處也。脈盛燥者,脈大且數也。伏氣溫病發於春,其邪由筋骨出走肌肉則化熱,故脈數。由肌肉外達皮膚,則衛氣盛而脈浮滑,故曰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這段話論述的是伏氣溫病,寒氣已經轉化為熱氣。熱氣極盛,會傷及經絡,所以菊花症狀明顯。熱氣過盛,其熱氣比其他部位更明顯。脈象洪大而乾枯,是指脈搏有力且頻數。伏氣溫病發生在春天,邪氣從筋骨轉移到肌肉,就會轉化為熱氣,所以脈象頻數。邪氣從肌肉外達皮膚,則衛氣旺盛,脈象浮滑,所以說脈象洪大而滑利,疾病即將排出。

謹按溫病外達,則病當解,不解,即為熱病矣。

謹慎觀察,溫病如果能夠外達,疾病就會解除,如果不能外達,就會轉變成熱病。

《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黃耆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尺澀曰痹。

此論伏氣溫病,與風溫不同也。平人脈一呼當再動,一吸亦當再動,為平。一呼三動,一吸三動者,數也。數則為熱,其脈躁,其人身必熱,數又為虛,其脈不躁,其人身微熱,或竟無熱,此虛極之候也。診脈須調尺膚,尺膚熱而脈躁甚,故知其為伏氣溫病也。若尺膚不熱而脈滑數者,風從火化為風溫也。

其人當發熱汗出,尺膚澀,邪傷血絡也。血絡不通,故痹。有寒痹,有風痹,有濕痹,有血痹、脈痹、骨痹、皮痹、肉痹。考之《內經》自知,謹按身無熱脈滑而尺膚澀者,為風痹。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說:人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而且脈象浮躁,這是溫病。如果寸脈不熱,脈象滑數,則為風溫。如果寸脈澀滯,則為痹症。

這裡討論的是伏氣溫病,與風溫不同。正常人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兩次,為正常脈象。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則為脈象數。脈象數則代表身體發熱,脈象浮躁,病人必然發熱;如果脈象數但脈象不浮躁,病人僅微熱或甚至不發熱,則代表虛極之候。診脈時要調整寸關尺三部的位置,如果寸脈發熱且脈象浮躁厲害,就可知是伏氣溫病。如果寸脈不熱,脈象滑數,則是風從火化導致的風溫。

患者會發熱、出汗,寸脈澀滯,這是邪氣傷及血脈所致。血脈不通,就會導致痹症。痹症分為寒痹、風痹、濕痹、血痹、脈痹、骨痹、皮痹、肉痹。根據《內經》的記載,如果身體沒有發熱,脈象滑數,但寸脈澀滯,這就是風痹。

九宮八風篇云:風從北方來者,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

此論冬傷於寒,寒邪所伏之處也。冬令寒邪傷表為太陽病,寒邪入里為少陰病,其病皆即發,不能伏至春令而後發也。惟冬令北風傷人,其人經氣不虛,邪不入經,而入於骨與肩背之膂筋,至春變為溫病矣。人之營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周行於臟腑經絡,而不入骨與肩背之膂筋,故寒邪伏焉。

至春地氣上騰,人氣外發,寒邪隨氣化外出於肉,陽明主肉,燥土勝寒,故寒邪出走至肉,變為溫病,此為伏氣春溫也。

刺熱篇曰: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白話文:

古書記載,寒風從北方吹來,稱為大剛風,會傷人。寒氣會侵入腎臟,並累積在骨骼、肩背的筋腱裡。冬天受寒,寒邪會留在體內。如果寒邪停留在體表,就是太陽病,如果寒邪入侵到內臟,就是少陰病。這兩種病都會馬上發作,不會等到春天才發病。只有冬天北風吹進體內,而人體正氣又充足,寒邪不會入侵經脈,而是跑到骨骼和肩背的筋腱裡,等到春天氣候變暖,才會變成溫病。人體的營氣和衛氣,白天在陽經流動,晚上在陰經流動,循環運行在五臟六腑和經絡裡,不會進入骨骼和肩背的筋腱,所以寒邪才會潛藏在那裡。

等到春天,地氣上升,人體氣血外散,寒邪隨著氣化從身體內部跑到肉裡,陽明經主司肌肉,燥土克制寒氣,所以寒邪會跑到肌肉裡,變成溫病,這就是伏氣春溫。

古書又說,太陽經脈如果顏色紅潤,顴骨發熱,就是熱病。如果紅潤還沒有蔓延開來,表示快要發汗了,只要等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太陽經脈和厥陰經脈同時出現病症,病人最多活不過三天。少陽經脈如果顏色紅潤,臉頰前部發熱,也是熱病。如果紅潤還沒有蔓延開來,表示快要發汗了,只要等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少陽經脈和少陰經脈同時出現病症,病人最多活不過三天。

此論熱病本冬傷於寒,寒邪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為兩感熱病也。寒已化熱,故脈洪大。經云:太陽之脈,洪大以長。脈既洪大,色復榮於顴骨,此溫邪已化熱出表為熱病,故曰熱病也。熱病不從外解,則由衛入營,病名陰陽交。榮未交者,熱邪在衛,衛病不與營俱病,其邪當從汗解。

但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若至其時不得汗,則病不已。今且勿傷其陰,保其津使之得汗以待時,則病當已。故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此熱病之治法也。厥陰脈至,沉短以緊,太陽脈與厥陰脈爭見者,浮部洪大,而沉部短緊,此兩感熱病也。傷寒兩感六日死,熱病兩感三日死,故曰死期不過三日。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熱病,其本源是冬季受到寒冷侵襲,寒氣藏於腎,表現於骨與肩背的脊肌,形成兩感熱病。當寒氣轉化為熱,脈搏變得洪大。根據經典,太陽脈象洪大且長。脈搏洪大,臉部又呈現紅潤,表示溫邪已經轉化為熱,並開始向外發散,這是熱病的特徵。如果熱病不能從外部得到解決,就會進入內部,形成陰陽交錯的情況。如果血液尚未與體液相交,那麼熱邪仍停留在衛分(身體表面),衛分的疾病不會同時影響體液,這種情況下應該通過出汗來治療。

然而,太陽病的症狀在巳時至未時之間應得到緩解,如果這個時間段沒有出汗,病情會持續。現在應該避免進一步損害陰液,保護體液,等待適當的時機出汗,這樣病情就能得到恢復。這就是熱病的治療方法。厥陰脈搏呈現沈、短、緊的特徵,而太陽脈和厥陰脈的脈象互相競爭出現,脈象表現為浮部洪大,沈部短緊,這表示存在兩感熱病的情況。受寒引起的兩感病六天內會死亡,熱病引發的兩感病三天內會死亡,因此可以說這種病的死亡期限不會超過三天。

脈沉緊為寒邪內舍於腎,故曰其熱病內連腎。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脈象如此,色復榮於頰前,亦熱病也。其邪在衛不在營,當斷之曰:可汗而已。但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若至其時不得汗,則病不已。當預保其津,使之得汗以待時。故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少陰脈至,緊細而微。

少陽脈與少陰脈爭見者,乍數乍疏,乍短乍長,而又緊細而微也。此腎陽已被寒傷,病由兩感,故死期不過三日。

謹按:唐·王冰注:將脈色二字連讀,是以費解。吳鞠通、王孟英所引經文,悉本王注,而不知其誤,此軒岐之學,所以迄未發明也。

評熱病論,帝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

白話文:

脉沉紧说明寒邪入侵肾脏,所以说热病内连肾。少阳脉出现,脉象忽快忽慢、忽短忽长,脸色红润,这也是热病。邪气在卫分,不在营分,应该用汗法治疗。但是少阳病快要痊愈时,从寅时到辰时,如果不能出汗,病就不会好。应该提前保护津液,使其出汗以等待时机。所以说现在可以出汗,只要等待时机即可。少阴脉出现,脉象紧细微弱。

少阳脉和少阴脉同时出现,脉象忽快忽慢、忽短忽长,而且紧细微弱。这说明肾阳已经被寒邪损伤,病因是寒热交感,所以死亡期限不会超过三天。

唐代王冰注疏将脉色两个字连读,让人费解。吴鞠通、王孟英引用的经文都源自王冰注疏,却没有发现其错误,这也是轩岐之学至今未完全发明的缘故。

评论热病论,皇帝说:有人患温病,出汗后马上又发热,脉象躁疾,并非汗液衰竭,神志不清,不能进食,这是什么病?岐伯回答:这种病叫做阴阳交,交者,死也。人之所以能出汗,都是因为谷气,谷气生于精气。现在邪气在骨肉中交争而导致出汗,说明邪气退却,精气战胜。精气战胜就应该能进食,不再发热,如果再次发热,就是邪气作祟。汗液是精气。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邪氣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此論伏氣溫病汗出而不愈者,為熱病也。溫病發於陽明,其邪由衛入營,溫邪在衛,脈當浮滑,入營則躁,汗出而脈躁疾是病不為汗衰也。狂言者,邪氣入營,營氣通心,邪熱入心,是以狂言也。衛為陽,營為陰,營衛俱病,故名陰陽交。津汗生於衛,液汗生於營,營生於穀。

穀氣者,胃氣也。有胃氣則生,故曰穀生於精。伏氣溫病,由筋骨出走肌肉,其邪氣與穀氣,交爭於骨肉得汗而解者。邪氣卻,精氣勝,胃氣未傷也。胃氣未傷,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已入營,是邪氣勝也。不能食者,胃氣已傷,胃中無氣,營氣無所施其伎,故曰精無俾也。

白話文:

現在汗出後又立刻發熱,這是病邪勢力強盛的緣故。不能進食,這是因為精氣耗散了。生病後,病情固定不退,他的壽命很快就會終結。而且《熱病論》中說:汗出而脈搏仍然躁動猛烈的人會死。現在脈搏和汗出的情況不一致,說明患者無法戰勝疾病。他的死亡是顯而易見的。胡言亂語的,是由於神志失常,神志失常的人會死。現在看到患者處於三種死亡的情況,不見有任何生機,即使治好也會死。

這則醫論談的是伏氣溫病而汗出不癒的,屬於熱病。溫病發於陽明經,病邪由衛氣進入營氣。病邪在衛氣時,脈象應當浮滑;進入營氣後,脈象就會躁動。汗出而脈象躁急,說明疾病並非因汗而減弱。胡言亂語,是因為病邪進入營氣,營氣通於心臟,病邪熱氣進入心臟,所以就會胡言亂語。衛氣屬陽,營氣屬陰,衛營同時生病,所以稱之為「陰陽交」。津汗是由衛氣產生,液汗是由營氣產生,而營氣是由穀氣產生。

穀氣,就是胃氣。有胃氣就會有生機,所以說穀生於精。伏氣溫病,是由筋骨遊走肌肉而產生,病邪與穀氣,在筋骨間交戰,得到汗液而出就解除了。病邪退散,精氣強盛,胃氣未受損傷。胃氣未受損傷,就應該能夠進食而不復發。復發者,說明病邪已經進入營氣,這是病邪勢力強盛的緣故。不能進食者,說明胃氣已經受損,胃中沒有氣,營氣無處施展其功能,所以說精氣耗散了。

病之所以愈者,營衛氣復也。今營衛俱傷,但憑病氣以生存,其壽能不立傾耶,汗出而脈躁盛者,其死一;不能食者,胃中無氣,其死二;狂言者,是失志,其死三。故曰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謹按:熱病有六。其一為傷寒,邪傳陽明為熱病,其時當冬令,人氣內藏,邪氣隨人氣入里為胃家實,承氣湯症也。其二為冬傷於寒,至春人氣外發,寒邪化溫,溫邪化熱,其病由里出表,白虎湯症也。其有汗出不解,脈躁盛而狂言者,其邪由衛入營,氣血兩燔,病名陰陽交。

宜白虎湯加犀角、元參、生地。若病者能食,即有生機,又有汗出後,胃中燥實,不能食者,此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也,宜先與調胃承氣湯,其三為冬令風溫,其四為春令風溫,其五為夏至後,人受暑熱。《金匱》云:太陽中暍者,熱是也。其症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白話文:

疾病之所以能痊癒,是因為營衛之氣恢復正常。現在營衛都受傷了,只靠病邪維生,這樣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呢?出汗且脈搏急促而強盛的人,其死亡率為一;不能進食的人,胃中沒有氣,其死亡率為二;狂言亂語的人,是失去理智,其死亡率為三。所以說,現在看到三種必死徵兆,卻看不到一個生機,即使痊癒也一定會死亡。

謹按

熱病有六種。第一種是傷寒,邪氣進入陽明經而發熱病,通常發生在冬季,人氣藏於體內,邪氣跟著人氣入裡,停滯在胃中形成實症,需要使用承氣湯治療。第二種是冬季受寒,到了春季人氣發散,寒氣化為溫氣,溫氣化為熱氣,這種疾病是由裡向外發,應使用白虎湯治療。如果出汗不止,脈搏躁動且狂言亂語,說明邪氣從衛氣進入營氣,氣血兩敗俱傷,稱為陰陽交病。

此時宜使用白虎湯加入犀角、元參、生地等藥物。如果患者能進食,說明還有生機;如果出汗後,胃中燥實,不能進食,說明裡氣不通,表邪無法外散,宜先使用調胃承氣湯治療。第三種是冬季風溫病;第四種是春季風溫病;第五種是夏至後受暑熱所致。《金匱》中說:太陽中暍者,就是熱病。其症狀為出汗、惡寒、身熱口渴。

暑傷氣,汗出表氣虛,故惡寒。熱傷津,胃中津竭,故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症也。其六為夏傷於暑,至秋復感風邪,發為熱病,其症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伏暑外發也,白虎湯主之。其有汗不出,出不徹者,當轉瘧而愈,經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是也。

玉版要論曰:病溫虛甚死。

此通論溫病,由於冬不藏精,陰精不足,陽氣不能潛藏,是以至春病溫也。其病發於陽明,先傷衛,後傷營,邪未入營,可汗而已。營虛者,邪必入營,營中有氣有血,邪初入營。營氣未虛者,猶可用銀翹等藥,引邪出衛,若營氣已虛,則營血受傷,非大劑增液不可。迨至營血枯槁,陰虛已竭,正不勝邪則死,故曰病溫虛甚死。

白話文:

暑天損傷身體的陽氣,汗液從體表排出,導致表氣虛弱,所以會怕冷。炎熱損傷津液,胃中津液枯竭,所以身體發熱並口渴,這是「白虎加人參湯」證。第六種熱病是夏季受暑傷,到了秋季再次感染風寒邪氣而發作,症狀是腹脹身體沉重,難以轉身側臥,口部失去知覺而面色晦暗,胡言亂語遺尿,發汗後胡言亂語加重。攻下後額頭出虛汗,手腳冰冷。如果是自發出汗,是伏暑外發,宜用白虎湯治療。如果汗出不順暢,出汗不透徹,會轉為瘧疾而痊癒,經上記錄「夏季受暑傷,秋季發瘧疾」,就是這個道理。

《玉版要論》說:患上溫病,虛弱嚴重會死亡。

這段話概論溫病,是因冬天地精氣未能收藏,導致陰精不足,陽氣無法潛藏,因此到了春天容易患上溫病。溫病發病於陽明經,先損傷衛氣,後損傷營氣,邪氣未進入營氣,只要發汗就能痊癒。如果營氣虛弱,邪氣必定會進入營氣,營氣中有氣血,邪氣剛進入營氣,營氣還未虛弱時,仍可使用銀翹等藥物,引導邪氣從衛氣排出;若營氣已虛弱,則營血受損,非用大劑量增液不可。待到營血枯竭,陰虛已極,正氣不勝邪氣,便會死亡,所以說溫病虛弱嚴重會死亡。

熱病篇曰: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證也。

此論傷寒傳經化為熱病也。關前一分,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傷寒發於太陽,由表入里,診在人迎。溫病發於陽明,由衛入營,診在氣口。冬令傷寒化熱,邪未入里,故氣口靜而人迎躁也。病發三日,邪在三陽,當刺三陽。故曰: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經氣不足,邪氣始入,今邪未入陰,當先補其陰。

故曰: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此論傷寒傳經,三日傳至少陽,寒已化熱為熱病也。身熱甚,陰陽皆靜者,陽氣外越而里無陽,故勿刺也。此病屬少陰,其可刺者,邪在三陽,不急取之,則邪必入陰。故曰急取之。或汗出而已,或泄而已,故曰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邪已深入少陰,真陽外越而里無陽,故曰有死證也。

白話文:

熱病篇說:熱病經過三天,氣門脈象平靜,人迎脈象浮躁的,採用五十九刺中取諸陽的穴位,以瀉熱而促發出汗。如果陰脈充實,用於補充不足的地方,身體發熱很厲害。陰陽脈象都平靜的,不要針刺。可以針刺的,要及時進行。不出汗就要拉肚子,所謂不應針刺的,是預兆有生命危險。

這段論述的是傷寒傳經化為熱病的情況。脈象關前二寸處,左側為人迎脈,右側為氣門脈。傷寒發病於太陽經,由表及裡,診脈在人迎脈。溫病發病於陽明經,由衛氣入於營氣,診脈在氣門脈。冬季傷寒化為熱病,病邪未入裡,所以氣門脈平靜而人迎脈浮躁。

疾病發作三天,病邪在三陽經,應針刺三陽經。所以說:取五十九刺中取諸陽的穴位,以瀉熱而促發出汗。經氣不足,病邪才開始進入陰經,現在病邪未入陰經,應先補陰。

所以說:如果陰脈充實,用於補充不足的地方。這段論述的是傷寒傳經,三天後傳至少陽經,寒邪已化為熱邪成為熱病。身體發熱很厲害,陰陽脈象都平靜的,是陽氣外越而裡無陽的緣故,所以不要針刺。這種病屬於少陰症,可以針刺的,病邪在三陽經,如果不及時針刺,病邪必定會進入陰經。所以說要及時針刺。有的只有出汗,有的只有拉肚子,所以說不出汗就要拉肚子。所謂不應針刺的,是病邪已深入少陰經,真陽外越而裡無陽的緣故,所以說預兆有生命危險。

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

此論傷寒再傳為熱病也。七日邪傳太陽,八日再傳陽明。其邪由里還表,故脈口動喘,邪氣甚,正氣虛,故動喘而短,當急刺之。以寫其邪,汗且自出者,邪從外解也。手大指間,謂少商、魚際各二穴。

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此論寒邪再傳太陽陽明,經期已周,邪不出表,病已入里化熱為圊血也。脈微小,衛陽已傷,口中乾,津液復竭,故知一日半而死。脈代者,經氣已絕,其死更速,故曰一日死。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白話文:

熱病發作七天到八天時,脈搏跳動頻速且短促,應急時針灸治療。汗水會自行排出,需淺刺手指之間的穴位。

這段談論了傷寒疾病傳播至熱病的情況。七天後邪氣傳至太陽經,八天後再傳至陽明經。邪氣由內向外傳,因此脈搏跳動頻速且短促,表示邪氣嚴重,正氣衰弱,應急時針灸治療以排邪。汗水會自行排出,表示邪氣從外得到解救。手指之間的穴位,指的是少商、魚際兩個穴位。

熱病發作七天八天,脈搏微弱,病人尿血,口中乾燥,預計一天半後死亡,脈搏停頓,則在一天後死亡。

這段描述了寒邪傳播至太陽和陽明經,經期結束,邪氣無法排出表皮,病情已深入內部轉化為熱血情況。脈搏微弱,表示衛生之氣已經受到損傷,口中乾燥,表示津液已經耗盡,預計一天半後死亡。脈搏停頓,表示經絡之氣已經斷絕,死亡來得更快,所以說一天後死亡。

熱病已獲得發汗,但脈搏仍亢奮,喘息且再次發熱,不可針刺皮膚,喘息加重者會死亡。

此論病在陽明,邪已化熱入里為胃家實,當急下之以存陰也。傷寒溫病,皆當從汗解,已得汗出,熱當解而不解,故脈尚躁。陽明內實,則腹滿而喘,有潮熱,故喘且復熱,當急下之。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此病不在表,故曰勿刺膚。喘甚者,熱傷肺金,肺之化源欲絕也,故死。

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此論傷寒再傳太陽陽明,邪已化熱為熱病也。脈不躁,邪不在陰也。躁不散數,邪熱入陰,而陰猶未傷。故後三日中當有汗,三日不汗者,陰傷不得汗出也。四日合八日為十二日,傳經之期已盡,營衛不行,五臟不通,邪不得出,故死。未曾汗出者,邪已入陰也。邪在陽可以腠刺,邪已入陰,故曰勿腠刺之。

白話文:

此論說明疾病位於陽明經,邪氣化熱進入體內,停滯在胃部形成實證,應急瀉以保陰氣。傷寒和溫病,都應從發汗來治療。已經發汗,熱氣應該消退卻沒有消退,所以脈搏仍然急躁。陽明經內有實熱,則腹部脹滿,呼吸短促,有潮熱感。因此呼吸短促並再次發熱,應急瀉治療。裡氣不通暢,表邪無法外解,這種病不在體表,所以說不要針刺皮膚。呼吸短促嚴重者,是熱氣傷及肺金,肺的化源將要斷絕,所以會死亡。

熱病如果過了七、八天,脈搏不急躁,急躁感不散佈或數脈。在此後的三天內,如果有出汗,三天後不出汗則會死亡。從未出過汗的,不要針刺皮膚。

此論說明傷寒先傳至太陽經,再傳至陽明經,邪氣已經化熱而成為熱病。脈搏不急躁,說明邪氣不在陰經。急躁感不散佈或數脈,說明邪熱已經進入陰經,但陰經還未受到損傷。所以,在後面的三天內應當出汗。如果三天後不出汗,說明陰經受損,無法出汗。四天加上八天共計十二天,傳經的時日已經結束,營衛之氣不行,五臟不通,邪氣無法外出,所以會死亡。從未出過汗的,說明邪氣已經進入陰經。邪氣在陽經可以針刺皮膚,邪氣已經進入陰經,所以說不要針刺皮膚。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此論溫病兩感,邪伏少陰化熱為熱病也。邪入骨髓,故不知所痛,耳聾有虛有實,邪在少陽耳聾者,表邪外閉也。邪在厥陰耳聾者,肝火內盛也。邪在少陰耳聾者,腎虛精脫也。不能自收者,衛陽欲亡也。口乾,陰液欲竭也。陽熱甚,陰頗有寒者,邪熱在表,真陰內竭,真陽外越而里無陽,是以陰頗有寒也。陽盛陰竭,則骨髓熱,邪入骨髓,故死不可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此論伏氣溫病,溫邪化燥為熱病,當即下之以存陰也。伏氣溫病發於陽明,陽明內實,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陽明陽盛陰竭,不下則死。故曰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裡氣得通,表邪已從外解也,故生。

白話文:

熱病感覺不到疼痛,耳朵失聰無法自行復原,口乾舌燥,陽氣過盛,陰氣略有寒意者,熱氣侵入骨髓,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

這段論述的是溫熱之病夾雜兩種不同的病邪,邪氣潛伏在少陰經,化熱而成熱病。邪氣侵入骨髓,故不知疼痛;耳聾有虛實之分,邪氣在少陽經導致耳聾者,是代表外邪閉塞了表氣;邪氣在厥陰經導致耳聾者,是代表肝火內盛;邪氣在少陰經導致耳聾者,是代表腎虛精氣耗損。無法自行復原者,是代表衛氣將要衰竭;口乾舌燥者,是代表陰液將要耗盡。陽氣過盛,陰氣略有寒意者,代表邪熱在表,而身體內部的真陰耗竭,真陽外越,內部沒有陽氣,所以陰氣略有寒意。陽氣旺盛,陰氣耗盡,就會導致骨髓發熱,邪氣侵入骨髓,因此就算死了也無法治癒。

熱病已經出汗,但脈搏仍然躁動盛旺,這是陰脈極虛的徵兆。如果出汗後脈搏平靜,病人就會活下來。

這段論述的是伏氣溫病,溫熱邪氣化為燥熱而成熱病,應該立即用瀉下法治療,以保存陰液。伏氣溫病發作於陽明經,陽明經內部實熱,內氣不通,外邪無法從表排出,因此即使已經出汗,但脈搏仍然躁動盛旺,這是因為陽明陽盛陰竭,如果不瀉下,病人就會死亡。因此說這是陰脈極虛的徵兆,病人會死亡。如果出汗後脈搏平靜,代表內氣得到疏通,外邪已經從表排出,所以病人會活下來。

熱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此論伏氣溫病,邪已入營為熱病,當養陰以救陽也。邪已入營,故脈盛躁。邪熱傷陰,故不得汗。此陽盛陰竭,法當養陰增液以救陽,非針法所能治。故曰此陽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正勝邪卻,陰液未傷,營衛自和也,故生。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衄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白話文:

熱病患者有九種情況不可用針灸治療:

  1. 無法出汗,兩顴骨發紅,並且不停地乾嘔,將會死亡。
  2. 腹瀉但腹部仍然脹滿,將會死亡。
  3. 眼睛看不清楚,發熱持續不退,將會死亡。
  4. 老人和嬰兒,流鼻血並且腹部脹滿,將會死亡。
  5. 無法出汗,嘔吐並伴隨血塊,將會死亡。
  6. 舌根腐爛,發熱持續不退,將會死亡。
  7. 咳嗽並流鼻血,無法出汗,或者出汗量不足,將會死亡。
  8. 骨髓發熱,將會死亡。
  9. 發熱並且抽搐,腰部疼痛,四肢抽搐,牙齒緊閉無法張開,將會死亡。

以上九種情況,都不可使用針灸治療。

此論熱病傷陰,非針法所能治,故不可刺者有九也。汗者,津液也。熱邪在衛,必汗解。不汗出,邪已入營矣。顴主骨,熱邪傷陰,陰竭,則熱邪入骨,故大顴發赤。噦者,裡氣不通也。陰津已竭,而裡氣復不通,熱邪不從外解矣,故死。泄者,津液下滲也,泄則腹中空,不當滿。

腹滿者,陰津已竭,邪熱入里也。邪熱內結,裡氣不通,營衛不行,故死。目得血而能視,目不明,邪熱入營,陰已傷也。營血傷而熱猶不已,則陰精竭矣,故死,老人津液已枯,嬰兒津液未足,熱病傷陰,本非所宜。其腹未滿,則邪熱在陽,尚可取之諸陽,以瀉其熱,實其陰,以補其不足。

白話文:

此論論述熱病傷害陰液,非針灸所能療治,故不可施針的狀況有九種。出汗,是體內津液的表現。熱邪若在衛分,必通過出汗來解除。若不出汗,邪氣已經進入營分了。顴部主骨,熱邪傷害陰液,陰液枯竭,則熱邪會深入骨髓,因此顴部會發紅。噦,是指腸胃氣機不通暢。陰液已盡,腸胃氣機仍不通暢,熱邪無法從外排出,所以預後不佳。腹瀉,是指體內津液向下滲出,腹瀉後腹部空虛,不應有滿脹感。

腹脹,表示陰液已盡,熱邪進入臟腑。熱邪在內結聚,腸胃氣機不通,營養和衛生的循環受阻,因此預後不佳。眼睛得到血液才能看東西,眼睛不清亮,表示熱邪進入營分,陰液已經受到損傷。營養和血液都受到損傷,但熱病仍未停止,則陰液會完全耗盡,因此預後不佳。老年人體內津液已經乾涸,嬰兒體內津液尚未充足,熱病傷害陰液,原本就不適合。若腹部未出現滿脹感,則熱邪仍在陽位,還可以通過治療陽經來排泄熱氣,補充陰液,以彌補不足。

至熱而腹滿,邪已入里,補之不能,瀉之不可,故曰死。汗不出,表邪未解,不當嘔下。嘔下血者,邪熱入營,血熱妄行,正不勝邪也,故死。脾病在舌本,腎脈夾舌本,舌本爛,邪熱入陰,經血已傷,熱仍不已,故死。咳,里病也。邪在氣分而咳者,可以外解,邪在血分而咳者,不能外解矣。

衄,熱極傷絡也。血去熱清,咳當止,咳而衄者,血已傷而熱不已,邪氣勝也。汗不出,出不至足者,邪熱不從外解也,故死。髓者,人之陰精也。津液未傷,髓不能熱,髓熱者津液俱傷,邪熱深入骨髓也,故死。痙,津液病也。津液不足以養筋,則痙,熱邪傷陰,津液枯槁,故痙而死也。

白話文:

这段古文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描述了一些危重病症的病理机制和预后。它强调了邪气入侵、正气不足、内伤外感等重要概念,也强调了中医治疗中“辨证论治”的必要性。

理解这些古代医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

腰折者,角弓反張,太陽症也。瘈瘲者,抽搐不寧,厥陰症也。齒噤齘,陽明痙也。凡此九者,邪熱傷陰,法當滋陰,非針法所能治,故曰不可刺也。

《傷寒雜病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此論溫病,有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者。有冬令風傷陽明,發為風溫者。皆溫病也,不可不辨。論何以稱太陽病,太陽者,寒水之氣也。天之太陽寒水氣,來自北方為北風。地之太陽寒水,為終之氣,主冬。人之太陽寒水經氣,主表。冬令北風傷人之表,其寒氣伏於骨與肩背之膂筋,至春地氣上騰,人氣外發,寒變為溫,其病本冬傷於寒,故稱太陽病。渴,陽明裡症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對於“太陽病”和“溫病”的理解。其中,“太陽病”指的是冬天受寒,寒氣潛伏在體內,到了春天轉變為溫熱的病症,主要表現為發燒、口渴、但不畏寒。而“溫病”則指的是更廣泛的一種病症,包含了各種原因導致的發燒、口渴、身體灼熱等症狀。

文中也提到了幾種病症的症狀,如腰部彎曲、四肢僵硬反張、抽搐不安、牙齒緊閉等等,以及治療方法的建議,認為這類病症多是邪熱傷陰所致,應該滋陰治療,而不是用針灸。

最後,文中還解釋了為什麼將這種病症稱為“太陽病”,因為它與冬天受寒、北風、太陽寒水之氣等因素有關。

這段文字展示了中醫對於疾病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據病因、症狀、季節等因素來判斷病症的類型,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法。

身熱不惡寒,陽明外症也。伏氣溫病,發於陽明,故發熱而渴不惡寒,此傷寒伏氣,變為溫病也。冬令有溫病,風熱外傷陽明也。何以稱太陽病,以地之太陽主冬,病發於冬,故稱太陽病。太陽中風,當以桂枝發太陽之汗,汗出風解,身熱即退,若風傷陽明,以桂枝湯發太陽之汗,則汗出不解,身反灼熱矣。

何也?冬令人氣內藏,津液在裡,桂枝本為解肌,不能發汗,故以桂枝湯發太陽之汗,不但汗出已,身反灼熱矣。此病與中風不同,與伏氣溫病又不同,故名曰風溫。

謹按:是篇文法極精,後人不知研究,是以誤解,節中若字,各注家均直承上文溫病而言。故誤解風溫為溫病之變症,不思仲景何以不曰發汗已,身灼熱,為風溫,而必加以若字、者字,復加名曰等字耶。若字之義,當從外撇,撇去伏氣溫病,而後言客氣風溫也。不惡寒者,身灼熱者,兩者字對較,一為溫病,一曰傷寒,所以辨症也。

白話文:

身體發熱但不畏寒,這是陽明經的病症。伏在體內的邪氣誘發熱病,從陽明經發作,所以會發熱口渴但不畏寒。這是傷寒伏氣所致,轉變成了熱病。冬天得了熱病,是由於風熱邪氣外傷陽明經所致。

為什麼稱之為太陽病?因為地上的太陽掌管冬季,疾病在冬季發作,所以稱之為太陽病。因太陽經中風而引起的病,應該用桂枝湯發太陽表的汗,讓汗液外泄風寒邪氣就能解除,身體發熱就會退去。如果風邪侵襲陽明經,用桂枝湯發太陽表的汗,則汗出後反而不能解除病症,身體反而會更加灼熱。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冬天人的氣血藏在體內,津液也儲存在裡面。桂枝湯的本質是解表,不能發汗。所以用桂枝湯發太陽表的汗,不僅不能發汗,身體反而會更加灼熱。這種病與中風不同,與伏氣熱病也不同,所以稱之為風溫。

註解

這篇文章的文法非常精妙,後人不加考究,所以誤解了其中的意思。文中「若」字,各家註解都直接承接上文的熱病來說。因此誤解風溫是溫病的變症,沒有考慮仲景為什麼不直接說「發汗後,身體灼熱,就是風溫」,而一定要加上「若」字、以及「者」字,並再次強調「名曰」等字呢?「若」字的意思,應該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排除伏氣熱病,然後才說到客氣風溫。不畏寒,身體灼熱,這兩個特徵對比,一個是熱病,一個是傷寒,所以可以據此辨別症狀。

伏氣溫病,本冬傷於寒,不必另立名,故篇中論伏氣溫病,皆曰傷寒,冬令風溫,與傷寒同時發病,而見症大不相同,必須另立其名,與傷寒對待。故前論傷寒曰:名曰傷寒。此論風溫曰:名曰風溫。後人不察,不明經旨,但求方藥,猶欲別開生面,以論溫病,脈症不辨,死生莫決,此吾國醫學,所以愈趨愈下也。

辨太陽病脈症篇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論伏氣溫病在裡化熱也。寒邪在表,當發熱惡寒,何以無大熱,以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也。伏氣溫病,本冬傷於寒,故曰傷寒。寒邪化溫,由里出表,溫邪在裡,故表無大熱,溫病發於陽明,陽明經氣化燥,燥氣化火,胃中干,故口燥渴。胃絡通心,胃中干,津液不足以養心,燥火入心,故心煩。

白話文:

潛伏性的溫熱病,本是冬天受寒所致,不必另立病名,因此篇中討論潛伏性的溫熱病,都稱之為傷寒。冬季的風溫病,與傷寒同時發病,但症狀卻大不相同,必須另立病名,與傷寒區別對待。所以前面討論傷寒時說:「命名為傷寒。」而此處討論風溫病時說:「命名為風溫。」後人沒有深入理解,不明經書的旨意,只求藥方,還想另闢蹊徑,討論溫熱病,脈象症狀不分,生死難以決斷,這就是我國醫學日益衰落的緣故。

《傷寒論》中〈辨太陽病脈症篇〉說:「傷寒沒有發高燒,口乾口渴,心煩,背部微惡寒,可以用白虎湯加人蔘為主藥來治療。」

這段話論述潛伏性的溫熱病由內化熱。寒邪在體表,應當發燒惡寒,為什麼沒有發高燒呢?因為冬天受寒,到了春天轉化為溫熱病。潛伏性的溫熱病,本是冬天受寒,所以稱之為傷寒。寒邪轉化為溫熱,從內發於外,溫熱之邪在體內,所以體表沒有發高燒。溫熱病從陽明經發病,陽明經氣化燥,燥氣化火,胃中乾燥,所以口乾口渴。胃絡連通心臟,胃中乾燥,津液不足以滋養心臟,燥火入心,所以心煩。

寒邪化溫,其邪伏於骨與肩背之膂筋,由膂筋出走肌肉,化為溫病,其病在肩背膂筋之間者,尚未化溫,故背微惡寒。白虎湯為陽明溫病之主方,辛涼解肌,其寒不入膂筋。口燥渴心煩,為陽明溫邪化熱,熱傷陽明津液之見症,法當清熱救陰,故曰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錢),石膏(一兩六錢,碎綿裹),炙甘草(二錢),粳米(一合),人參(二錢,或用黨參,或用西洋參均可,米熟湯成)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寒邪轉變為溫邪,病邪藏匿於骨骼與背部的脊筋之中,由脊筋擴散至肌肉,形成溫熱性疾病。若病變在脊筋和背部肌肉間,尚未轉變為溫熱,因此背部會有微微的寒冷感。白虎湯是治療陽明經溫熱病的主要方劑,它具有辛涼解表的功效,可以防止寒邪進入脊筋。口乾舌燥、心煩意亂,是陽明經溫熱邪氣轉化為熱,熱損耗陽明津液所呈現的徵象,應當清熱養陰,所以背部有微微寒冷感的情況,適合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配方: 知母(六錢),石膏(一兩六錢,需用碎綿包裹),炙甘草(二錢),粳米(一合),人參(二錢,亦可用黨參或西洋參替代,待米煮熟湯汁成後即可)。

若遇到傷寒脈象浮滑,表示體表有熱,內部有寒的情況,適用白虎湯進行治療。

此論伏氣溫病,邪已出衛化熱,為熱病也。冬令傷寒,寒邪在表,脈當浮緊,寒邪在表化熱,脈當浮數,邪傳陽明化熱,脈當數急,不能浮滑也。惟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其邪由筋骨出衛,衛氣盛,則脈浮滑,故曰脈浮滑。少陰傷寒表無熱,此非少陰傷寒,寒邪已化熱出表,故曰表有熱。

太陽傷寒里無寒,此非太陽傷寒,寒邪伏於筋骨之裡,故曰里有寒。白虎湯解肌肉間氣分之熱,其氣不入筋骨,故主之。

謹按:此節經義,在此字有字中,仲景文法,有正面,有對面,有反面,此字對面為彼字,有字反面為無字。仲景論傷寒病,有太陽傷寒,有少陰傷寒,有伏氣溫病。伏氣溫病,伏於骨與肩背之膂筋。此非太陽經,亦非少陰經。彼少陰傷寒表無熱,此表有熱,彼太陽傷寒里無寒,此里有寒。

白話文:

這篇論述的是伏氣溫病,邪氣已經從體表散發出來轉化為熱,屬於熱病。冬天受寒,寒邪停留在體表,脈象應該浮緊,寒邪在體表轉化為熱,脈象應該浮數,邪氣傳入陽明經轉化為熱,脈象應該數急,而不會浮滑。只有冬天受寒,到了春天轉變成溫病,邪氣從筋骨中散發出來進入體表,衛氣旺盛,所以脈象浮滑。少陰傷寒體表沒有熱,這不是少陰傷寒,寒邪已經轉化為熱從體表散發出來,所以說體表有熱。

太陽傷寒體內沒有寒,這不是太陽傷寒,寒邪潛藏在筋骨裡,所以說體內有寒。白虎湯可以解肌肉之間氣分中的熱,其藥力不進入筋骨,所以能治這個病。

謹慎考證:這一節經文的意思,在「有」字中包含了許多字,張仲景的寫作方式,有正面、對面、反面,這裡的「有」字對面是「彼」字,「有」字反面是「無」字。張仲景論述傷寒病,有太陽傷寒、少陰傷寒、伏氣溫病。伏氣溫病,隱藏在骨頭、肩背部的膂筋中。這既不是太陽經病,也不是少陰經病。少陰傷寒體表沒有熱,而這個病體表有熱;太陽傷寒體內沒有寒,而這個病體內有寒。

各注家不於此字有字中求精義,不明經旨。是以不知伏氣溫病,伏於何處,並不知少陰傷寒,與太陽傷寒之脈症如何,妄加議論。以表熱裡寒之症,與白虎湯不合,將寒字改作痰字,以誤後學,不思仲景何以不言表熱裡寒。本論云:表熱裡寒,四逆湯主之。毫釐千里,在有字中,注仲景書,而不論字義,妄改經文,此長沙之學,所以迄未發明也。

白虎湯方

石膏(一兩六錢,碎綿裹),知母(六錢),甘草(二錢),粳米(一合)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白虎湯方

  • 石膏(一兩六錢,用碎布包好)
  • 知母(六錢)
  • 甘草(二錢)
  • 粳米(一合)

用法:

傷寒病患者若經過嘔吐或腹瀉後,持續七八天未見好轉,熱邪鬱結於內,表裡俱熱,時常怕風,口渴難耐,舌頭乾燥發煩,想喝大量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此論伏氣溫病已化熱也。伏氣溫病,本冬傷於寒,故稱傷寒。復由溫病化為熱病,故曰傷寒病。冬令傷寒,人氣內藏,若吐若下後,則衛氣內傷,寒邪必內陷於胃,溫病發於春,人氣外發,故邪不內陷。傷寒七八日,當傳經,溫病不傳經,故不解。溫病化熱,結於陽明肌肉之裡,由里出表,故表裡俱熱。

中風惡風,邪在太陽為表實,溫病惡風,邪在陽明為表虛,中風風邪在太陽經穴,汗不出,即翕翕惡風,溫病無風邪,吐下傷氣,衛氣虛,故時時惡風,大渴,胃中干也。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溫邪傷津,吐下復傷津,邪已化熱也。白虎解陽明之熱,加人參以補氣生津,故主之。

白話文: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伏氣溫病已經化熱的情況。

伏氣溫病的病因是冬天受寒,所以稱為傷寒。由於溫病轉變為熱病,因此又稱傷寒病。冬天受寒,人體的氣機內藏,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就會傷及衛氣,寒邪就會深入胃部。溫病發生在春天,人體的氣機外發,所以寒邪不會深入。

傷寒病在發病七、八天後,會傳入經絡,而溫病則不會傳經,所以不容易痊癒。溫病化熱後,會積聚在陽明經的肌肉裡,由裡向外發散,所以表裡都發熱。

中風怕風,是因為邪氣停留在太陽經,屬於表實證;溫病怕風,是因為邪氣停留在陽明經,屬於表虛證。中風的風邪停留在太陽經的穴位,出不了汗就會感到陣陣寒涼,怕風。溫病則沒有風邪,嘔吐瀉肚傷了氣,衛氣虛弱,所以時常感到怕風,並且口渴,胃裡乾燥。舌頭乾燥,感到煩躁,想要喝大量的水,這是因為溫邪傷了津液,嘔吐瀉肚又傷了津液,邪氣已經化熱。白虎湯可以解陽明經的熱,加入人參可以補氣生津,所以主治此病。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此論冬令風溫之脈症也。冬令風邪在表,脈當浮。陰陽者,手之太陰,足之趺陽,兩部之脈也。風溫傷衛,肺主衛,故太陰脈浮,風溫傷陽明,趺陽診陽明,故趺陽脈浮,各注家均以黃柏解陰陽,不思仲景自序,何以言握手不及足。仲景嘗言寸口關上尺中,此何以不言尺寸而言陰陽耶。

《難經》云:溫病之脈,不知何經之動也。當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風溫病在陽明,不當診之趺陽乎。自汗出,風邪傷陽明,經氣化燥也。身重,風邪在肌也。多眠睡,風熱入脾也。脾熱則嗜臥,故多眠睡。冬令人氣內藏,風邪開腠理,入肌肉,隨人之氣化入里,故有諸症。

白話文:

風寒發病,脈象浮而無力,自發汗,身體沉重,愛睡覺、呼吸有鼾聲,說話困難。如果患病涉及下焦,小便不利,眼睛直視,失禁。如果被火邪侵犯,微微發黃,病情嚴重時像驚癲、時常抽搐。如果火邪燻烤,一次逆行則病情還能拖延幾天,二次逆行則生命危急。

這段文字論述的是冬天風寒的脈象證候。冬天的風邪侵犯體表,脈象應當浮緩。陰陽指的是手太陰經、足趺陽經,這兩條經脈。風寒損傷衛氣,肺主衛氣,因此太陰脈浮;風寒傷及陽明經,趺陽脈診斷陽明經,因此趺陽脈浮,各家注釋都用黃柏來調解陰陽,卻沒有思考仲景自己說的,為什麼診脈只握到手卻不診足。仲景曾經說過,寸口脈緊,關脈沉,尺中脈浮,為什麼這裡不說寸、尺而說陰陽呢?

《難經》說:溫病的脈象,不知道是哪條經絡出了問題。應該根據經絡所在的位置來診斷。風寒病在陽明經,難道不應該診斷趺陽經嗎?自發汗,是因為風寒侵犯陽明經,經氣化燥所致。身體沉重,是因為風寒在肌肉中。愛睡覺,是因為風熱進入脾臟。脾熱就會想睡覺,所以會愛睡覺。冬天人的氣血內藏,風寒會打開腠理,進入肌肉,隨著人的氣血運化進入體內,因此會有這些症狀。

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呼吸之間,脾受穀氣也。風溫之邪在肌肉,睡則隨人之氣化。入脾出肺,而上衝於鼻,故吸必鼾。會厭者,聲音之門戶。風溫之邪,由脾肺上升,則會厭受邪。故誤言不便,聲音難出也。風邪在表不可下,被下者,被醫誤下之人也。仲景論風溫誤下,何以言被下之人,不曰若下之。

而曰若被下者,以宗族之誤於醫也。仲景因漢時醫家,不知冬令有風溫,不可以治傷寒之法治之。其宗族多被醫誤,故曰被下者,者字對面,有未被下者。若被下者,若字之義從外撇,撇去上文發汗,言未發汗而被下者也。冬令風溫被下,人氣內藏,風熱隨氣化內陷,則水氣不化,故小便不利,風熱入里,內動肝風,故直視,溲,稀糞也。小便不利,津液即還入胃中,故失溲,溫邪在表不可灸,被火者,被醫誤灸之人也。

白話文:

人體呼吸時,呼氣由心肺排出,吸氣由肝腎吸收,在呼吸過程中,脾臟吸收食物的精氣。風溫邪氣侵犯肌肉,睡覺時隨著人體的氣化而轉移。風溫邪氣從脾臟進入肺臟,並向上衝擊鼻子,因此吸氣時會打鼾。會厭是聲音的門戶,風溫邪氣從脾肺上升,會使會厭受邪,因此說話困難,聲音難以發出。表證的風溫邪氣不可服用瀉藥,服用瀉藥的人,是被醫生誤治的人。仲景認為,在冬季治療風溫時,不能用治療傷寒的方法,因為很多患者被醫生誤治,所以說“被下者”,這裡的“者”字帶有疑問,表示還有沒有被誤治的人。仲景認為,很多醫家在冬季誤用瀉藥治療風溫,而患者並沒有發汗,卻被誤治服用瀉藥,所以說“若被下者”,這裡的“若”字表示假設,意思是如果服用瀉藥。冬令風溫誤服瀉藥,人體的陽氣內藏,風熱隨著氣化內陷,水氣不能代謝,所以小便不利。風熱入里,內動肝風,所以眼睛直視,小便稀少,大便稀溏。小便不利,津液就會回到胃中,所以小便失禁。表證的風溫邪氣不可灸治,被灸治的人,是被醫生誤灸治的人。

少陰傷寒,有火灸之法,風溫不可灸。若被火者,言未被下而被火,又一誤治也。火氣有微甚,風火相搏,風邪在肌肉,火氣雖微,即發黃色於皮膚,肌色本黃,黃自里出,故曰發。火氣甚,則病劇,火邪隨風氣入里,傷肝及筋,內動肝氣,故如驚癇,風火傷筋,故時瘈瘲。若邪未入里,則皮膚被火,黃色轉黑,似火熏之矣。

風溫為病當解外,不解外而下之為逆。風溫為病當清解,不清解而以火灸之,亦為逆,一逆則病期延長,再逆則命期短促,故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謹按:風溫為病,《內》《難》二經,均未論及,惟仲景論之最詳。無如仲景之文,一字包含數十義,一語耐人數日思,後學識淺,每無研究之資格。是以王叔和誤解於前,各注家誤解於後,以訛傳訛,致令醫聖心傳,湮沒二千有年,不知誤人多少。

白話文:

少陰傷寒,可以用火灸的方法治療,但風溫不可灸。如果已經被火灸了,那麼在未進行解表治療前就火灸,這是另一個錯誤的治療方法。

火氣有強弱之分,風火相互搏擊時,風邪在肌肉中,火氣即使較弱,也會使皮膚發黃,本來膚色就發黃的人,黃色是由內部透出來的,所以稱之為發。火氣嚴重時,病情就會加劇,火邪隨著風氣深入體內,損傷肝臟和筋脈,內部激動肝氣,所以就像驚癇一樣,風火損傷筋脈,所以有時會癲癇。如果邪氣還沒有深入體內,那麼皮膚被火氣灼傷,黃色會轉為黑色,類似於被火燻過的樣子。

風溫為病,應當解表,不先解表而直接進行瀉治,就是逆行。風溫為病,應當清解,如果不清解而火灸,也是逆行。第一次逆行則會延長病程,第二次逆行則會縮短壽命,所以說一次逆行尚且會耽擱,再次逆行就會危及性命。

謹按

風溫為病,《內經》、《難經》兩部經典都沒有記載,只有張仲景對它的論述最詳細。但是張仲景的文字,一個字包含了幾十種意義,一句話需要思索幾天,後學的人學識淺薄,常常沒有研究的資格。因此王叔和在前面誤解了,各家註解者在後面也誤解了,以訛傳訛,導致醫聖的心傳失傳了兩千多年,不知誤害了多少人。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宜梔子豉湯主之。

此論春令風溫也。風邪入肌肉,陽明主肌肉,故稱陽明病,春令風氣通肝,風令脈浮。肝脈弦,緊者,弦之甚也。春令肝旺,復感風邪,故脈浮而緊,口苦咽乾,少陽見症也。燥者,干之甚,風溫化燥,故咽燥。風溫化火,故口苦。風邪入肝,肝火乘脾,當腹滿,不當喘而喘,陽明溫病也。

春令津液外泄,風邪傷津,則胃中燥實,故腹滿。胃熱上衝肺,故腹滿而喘。發熱汗出,風溫見症也。不惡寒,反惡熱,陽明外症也。風溫與傷寒相反,故曰反惡熱,身重,風邪在肌也。春令人氣在頭,津液外泄,不可發汗。若誤以溫散之藥發其汗,汗傷津液,則躁,心中無津液,則神昏,故憒憒。

白話文:

陽明病症狀是脈搏浮而緊,喉嚨乾燥口苦,肚子脹滿還喘不過氣,發燒且出汗卻不畏寒反而怕熱,身體沉重。如果冒然發汗,會導致心神煩躁,昏沉,甚至胡言亂語。如果用針灸治療,病人會感到緊張不安,煩躁失眠。如果用瀉藥治療,則會造成胃部空虛,導致氣逆上衝,心裡感到煩悶。如果舌苔厚膩,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這段論述描述的是春季的風溫病。風邪入侵肌肉,而陽明經主司肌肉,所以稱為陽明病。春季風氣通達肝經,風邪會導致脈象浮。肝經脈象偏弦,緊則是指弦脈的程度加重。春季肝氣旺盛,再加上風邪侵襲,所以脈搏浮而緊,口苦咽乾,是少陽經的症狀。乾燥指的是程度加重,風溫會導致津液耗損,所以咽喉乾燥。風溫化熱,所以口苦。風邪入侵肝經,肝火乘脾,導致腹部脹滿,原本不應該喘卻出現喘息,這是陽明溫病的表現。

春季人體津液容易流失,風邪傷損津液,導致胃部乾燥積實,所以腹部脹滿。胃熱上衝肺部,所以腹部脹滿還喘不過氣。發燒且出汗,是風溫病的常見症狀。不畏寒反而怕熱,是陽明經外證的表現。風溫與傷寒的症狀相反,所以說反惡熱,身體沉重是風邪停留在肌肉中的表現。春季人體氣血上浮,津液容易流失,不適合發汗。如果誤用溫散的藥物發汗,會損傷津液,導致心神煩躁,心神昏沉,所以神志不清。

胃中無津液,則燥屎內結,故譫語。心神欲去亦譫語,今心神未去,不當譫語而譫語,故曰反譫語,此燥屎譫語也。少陰傷寒當燒針。陽明溫病,不當燒針,若加燒針於少陰經上,則火氣通心,風邪入心必怵惕,風火傷少陰,心陽不得下交於腎,腎陰不能上濟君火,故煩躁不得眠也。風邪在表未入胃,不當下。

若下之,則胃中空虛,人氣外發。風邪不入胃,而內動於膈,風邪者,客氣也。故曰客氣動膈,膈間有水氣,風溫之邪在膈中,則水氣生熱,上熏於心。故心中懊憹,外邪不解,汗不外泄,水氣上蒸,則舌上生苔。故曰舌上苔者,者字對面,為舌上無苔者。若舌上無苔,邪已入營,不宜梔豉。

白話文:

胃部缺乏津液,會導致內部積聚乾硬的糞便,這時會出現神志錯亂的情況。心神想要離去也會引發神志錯亂,但現在心神還未離去,卻出現了神志錯亂,因此稱為「反常神志」,這是乾硬糞便引起的神志錯亂。少陰傷寒應使用燒針治療,而陽明溫病則不應使用燒針,如果在少陰經上加用燒針,會使火氣進入心臟,風邪進入心臟必然會使人感到驚懼,風邪和火氣傷害少陰,使得心陽無法向下與腎相交,腎陰無法向上滋養君火,因此會產生煩躁難以入睡的情況。風邪在體表尚未進入胃部,不應該進行排泄治療。

若進行排泄治療,則會導致胃部空虛,人體元氣外洩。風邪未進入胃部,而是影響到膈肌,風邪是外來之氣。所以稱為「外來之氣擾動膈肌」,膈肌中有水分,風熱邪氣在膈肌中,則水分產生熱量,上升燻蒸心臟。因此心內會感到煩躁,外來邪氣沒有解,汗液無法排出,水分上升蒸發,則舌頭會長出苔膚。所以說「舌頭上長出苔膚」,「者字對面」指的是舌頭上沒有苔膚的情況,如果舌頭上沒有苔膚,那麼邪氣已經進入營血,不適合使用梔子豉湯。

舌上苔者,風邪在衛,外未解也,此非梔子豉湯症,宜服梔子豉湯,故曰宜梔子豉湯主之。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論春令風溫,邪已化熱,熱結在陽明肌肉中也。若字之義從外撇,撇去上文咽燥口苦而言,咽燥口苦,陽明症兼少陽也。少陽症未罷,風熱在裡,不可與白虎湯。若風溫化熱,邪在肌肉,汗出傷津,津欲竭而熱不解。則渴欲飲水。風熱在外,少陽症不見,則口不苦而口乾,咽不燥而舌燥。此津已傷而熱結在肌,當用白虎以解肌,加人參以生津。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白話文:

舌苔出現,代表風邪停留在衛氣,外邪未解,這不是梔子豉湯的症狀,應該服用梔子豉湯,因此說梔子豉湯可以治療。

如果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就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這是說春天的風溫病,邪氣已經化熱,熱氣積聚在陽明經的肌肉中。如果撇開上文所說的咽燥口苦,單看「咽燥口苦」,就是陽明症兼有少陽症。少陽症沒有完全消失,風熱還在體內,不能服用白虎湯。如果風溫化熱,邪氣在肌肉,出汗傷津,津液快要耗竭,熱氣卻不解,就會口渴想喝水。風熱在外,少陽症沒有出現,就會不苦口卻口乾,不咽燥卻舌燥。這是津液已經受損,熱氣積聚在肌肉,應該用白虎湯解肌,加入人參滋生津液。

如果脈象浮而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就用豬苓湯治療。

此論春令風溫,熱水內蘊,裡氣不通,溫邪不得外解也。用若字撇去上文脈浮而緊,言脈但浮而不緊,撇去汗出,而言發熱。撇去口乾舌燥,而言小便不利者,此風邪在外。故脈浮,外不解,故發熱,水氣不化,故渴欲飲水,小便不利也。此為熱水內蘊,溫邪不得外解,當用豬苓湯分利之。水氣化則腑氣通,人氣外泄,汗自出而溫邪外解矣。

豬苓湯方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錢半)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此論夏令風溫,內夾暑澀,故汗出多也。汗出水氣化,汗出多則小便少,不可因渴欲飲水,而與豬苓湯。夏令人氣外發,風邪在陽明化熱,故汗多而渴。汗多傷津,胃中燥,風熱外泄不下行,小便必少,此非熱水內蘊故不可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也。

白話文:

這篇論述是關於春季風溫病。由於風邪熱邪內伏於體內,裡氣不通暢,熱邪無法從體外出散。排除脈浮而緊的說法,文中描述的脈象只有浮而沒有緊。排除汗出的說法,文中提到發熱。排除口乾舌燥的說法,文中表示小便不利。這些症狀表明風邪在體外。因此,脈浮是因為風邪在外,無法排出;發熱是因為熱邪不解;口渴想喝水是因為水氣化解不暢,小便不利也是因為水氣化解不暢。這是因為熱邪內伏,溫邪無法從體外出散,應使用豬苓湯來分利水氣。水氣化解,腑氣通暢,人氣得以向外發散,汗液自然會排出,溫邪也會從體外出散。

豬苓湯方劑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半錢)

陽明病症,汗出過多而口渴的患者,不可服用豬苓湯。因為過度出汗會導致胃中乾燥,豬苓湯會加重小便分利的作用。

這篇論述是關於夏季風溫病。內夾暑熱濕滯,因此汗出過多。汗出越多,水氣化解越多,小便就會減少。不可因為口渴想喝水,就給予豬苓湯。夏季人氣傾向於向外發散,風邪在陽明經化熱,因此汗出過多而口渴。汗出過多會傷津液,導致胃中乾燥,風熱無法從體外出散,小便必定減少。這並不是熱邪內伏導致的,因此不能使用豬苓湯來加重小便的分利作用。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此論夏令風溫,人氣外泄,故多汗。若溫邪輕而未化熱,則汗不多。其人汗多者,風溫已化熱也。汗出於胃,熱盛傷津,則胃中燥實,大便必硬,胃絡通心,大便硬,則胃中燥熱之氣入心,故譫語。此腑氣不通,溫邪不得外解。當以小承氣湯通其腑,腑氣一通,邪氣即從外泄,不宜過服。故曰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二錢),炙枳實(八分),炙厚朴(一錢)

白話文:

陽明病的病人容易出汗,體內津液流失,胃部乾燥,大便必定硬結,硬結就會出現神志不清的譫語,服用小承氣湯可以治療。如果服用一次後神志就恢復了,就不要再服用了。

這是因為夏季的溫病,人體氣血外泄,所以容易出汗。如果溫邪輕微,沒有化為熱邪,則汗出不多。如果病人出汗很多,說明溫邪已經化為熱邪了。汗液源於胃氣,熱邪傷及津液,就會導致胃部乾燥,大便硬結。胃經與心經相通,大便硬結,胃中燥熱之氣就會入心,導致譫語。這是因為腑氣不通,溫邪不能外解。應該服用小承氣湯通暢腑氣,腑氣一通,邪氣就會從體外排出,不宜過度服用。所以說,如果服用一次後神志就恢復了,就不要再服用了。

小承氣湯的藥方:

大黃(二錢),炙枳實(八分),炙厚朴(一錢)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此論風溫之所以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不在腸中也。腸中有燥屎,雖十日不更衣,無所苦也。胃中有燥屎,必譫語,胃中何以有燥屎,以胃為燥土,風溫復化燥,津液外出,胃中燥實,即有燥屎,此為風溫化熱,故曰此為風也。燥屎當下,風溫之邪未入里,不當下,若溫邪化熱,熱入心胞,法當清營,非下法所能愈。

惟不大便六七日,邪已過經,而汗出譫語,此為燥屎譫語,當下之。故曰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則風邪內陷。秋冬人氣收藏,風邪內陷為協熱利,春夏人氣外泄,風邪內陷為熱入心胞,故語言必亂,不當下。惟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者,當下之。下之後,表邪入里,為表虛里實,當審察其邪在心胞,在胃中。

白話文:

出汗並胡言亂語的人,是因為胃中有燥熱的大便,這屬於風熱證,需要用瀉藥將它排出。等到風熱邪氣經過一定的時日,才能施用瀉法。如果急著使用瀉法,神志會更加錯亂,這是因為表證虛弱而內有實邪。使用瀉法後會好轉,適合使用 大承氣湯

這個論述指出,風溫導致出汗胡言亂語的原因是胃中有燥熱的大便,而不是腸道中有燥熱的大便。如果腸道中有燥熱的大便,即使十天不換衣服,也不會感到不適。只有胃中有燥熱的大便,才會導致胡言亂語。為什麼胃中會有燥熱的大便呢?因為胃屬「燥土」,風溫又化為燥邪,津液都跑到體外了,胃中就會燥熱實結,產生燥熱的大便。這是因為風溫化為熱證,所以說這屬於風熱證。燥熱的大便應該排出,但如果風溫邪氣尚未傳入裡部,就不宜使用瀉法。如果風溫邪氣化為熱邪,熱邪進入心臟和心包,就應該清熱解毒,而不是用瀉法來治療。

只有在沒有大便六七天後,邪氣已經經過一段時間,而仍然出汗胡言亂語時,這纔是燥熱大便導致的胡言亂語,應該使用瀉法。因此說,需要用瀉藥將它排出。等到邪氣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使用瀉法。如果急著使用瀉法,就會導致風邪深入體內。秋冬季節,人體氣血收藏,風邪深入體內會演變成熱結利,春夏季節,人體氣血輸佈,風邪深入體內會演變成熱邪進入心臟和心包,所以神志會更加錯亂,不適合使用瀉法。只有當裡氣不通,表邪無法從體外解出的時候,才適合使用瀉法。使用瀉法後,表邪入裏,形成表虛裏實的證候,需要辨別邪氣是在心臟和心包,還是在胃中。

若邪已入胃,期已過經,當復下之,宜大承氣湯。此風溫再下之法也。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錢,酒洗),厚朴(八錢,炙),枳實(錢半,炙),芒硝(二錢)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此論秋令風溫,人氣內收,暑邪內伏也。三陽同受風邪,風與風合,故謂之合病。腹滿,病在陽明,身重,病在太陽,難以轉側,病在少陽,故曰三陽合病。秋令風涼,人氣內收,邪氣入里,故腹滿。暑熱內蘊,外感風邪,汗不得出,故身重。風傷衛,衛氣不行於周身,故難以轉側。

白話文:

如果病邪已經入侵胃部,而且病程已經過了經期,就应该再次使用泻下方法,这时候最适合服用大承氣湯。这个方法适用于风温病的再次泻下治疗。

大承氣湯的配方是:大黄(四钱,用酒洗净),厚朴(八钱,炙烤),枳实(钱半,炙烤),芒硝(二钱)。

当三阳经同时患病,出现腹胀、身体沉重、难以翻身、口唇麻木面容污浊、神志不清、遗尿、发汗后神志更不清醒等症状,泻下后额头上会出汗,手脚冰冷。如果患者自发汗出,则应该使用白虎汤治疗。

这段话解释了秋令风温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秋天气候凉爽,人体阳气内收,暑热邪气内伏。三阳经同时受到风邪侵袭,风邪相互结合,因此称为“合病”。腹胀是因为病邪侵犯阳明经,身体沉重是因为病邪侵犯太阳经,难以翻身是因为病邪侵犯少阳经,所以称为“三阳合病”。秋令风凉,人体阳气内收,邪气入侵人体内部,所以出现腹胀。暑热内蕴,外感风邪,汗液无法排出,所以身体沉重。风邪伤及卫气,卫气不能正常运行全身,所以难以翻身。

風傷營,營氣不通則口不仁。營氣不營於面,風邪復化燥,則面垢。風邪外束,暑熱內蘊,暑氣通心,靜則多言,故譫語。譫語者,夢語也。夢語不醒,故遺尿,此病當汗解,不曰若發汗,而曰發汗則譫語,何也?以風邪當從外解,而不可以麻桂發其汗。燥金當令,暑熱在裡,胃中尤易化燥。

故發汗則譫語,此燥屎譫語也。不曰若下之。而曰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何也?以風邪在表,症見腹滿,裡氣不通,表邪不得外解,法當下。而又不可以大下,風氣上行,邪在陽明,陽明經上額,下之,則風氣逆經,額上生汗,此非脫汗。乃陽明經氣,被風熱上逆而生汗也。

白話文:

風邪侵犯營氣,導致營氣流通不暢,就會出現口舌麻木的症狀。營氣無法滋養面部,風邪又化為燥熱之氣,就會使面容變得粗糙。風邪阻礙於外,暑熱積聚於內,暑氣進入心臟,病人靜下來反而會說很多話,因此出現譫語。譫語就是夢話,病人說夢話時沒有清醒,所以會出現遺尿。這種病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不能直接說要發汗,因為發汗可能會加重譫語。這是因為風邪應該從體表排出,不能用麻黃、桂枝等藥物發汗。

現在是燥金當令的季節,暑熱之氣留在體內,胃中更容易化燥。所以,發汗後出現譫語,這是因為燥熱之氣引起的譫語,不能用瀉下法治療。如果用瀉下法治療,就會出現額頭冒汗、手腳冰冷的現象。這是因為風邪停留在體表,病人出現腹脹、內氣不通,體表之邪無法排出,所以應該用瀉下法。但是,也不能用大瀉的方法,因為風氣會向上走,邪氣在陽明經脈,陽明經脈經過額頭,瀉下後,風氣逆行經脈,就會出現額頭冒汗,這不是脫汗,而是陽明經氣被風熱上逆引起的。

故不曰額汗出,而曰額上生汗。秋令人氣內收,下之則衛氣不達於四肢,故手足逆冷,此非少陰寒厥。乃風熱入里,人氣內收,經氣不得外達,是以手足逆冷也。若秋令風溫,未經汗下而自汗出者,伏暑外發,溫已化熱,熱在陽明肌肉之中,白虎湯症也,故曰白虎湯主之。

脈浮發熱,口乾能食者,必發衄。

此論風溫傷經,時當秋令,人氣內收,風邪化燥,燥傷經絡也。風令脈浮,故脈浮。熱在陽明經中,脈亦浮。本論云:脈但浮者,必盜汗出。又曰脈雖浮數者,可下之。皆論陽明經中有熱也。溫邪化熱,故發熱。熱在陽明經中,故口乾,陽明中風能食,中寒不能食。能食者,風邪入經也。

白話文:

第一段

因此不說額頭流汗,而說額頭上生汗。秋天會使人體內氣收斂,向下運行,導致衛氣無法到達四肢,所以手腳會反常地冰冷。這不是少陰寒厥,而是因為風熱入侵內里,人體內氣收斂,經氣無法外達,所以手腳反常地冰冷。如果秋季風溫未經汗液排出,而自行出汗,則說明伏暑外發,溫邪化熱,熱氣停留於陽明經的肌肉之中,這就是白虎湯的症狀,所以說白虎湯可以治療它。

第二段

脈象浮而發熱,口乾卻能吃東西,必然會流鼻血。

第三段

這段論述的是風溫傷經,時間是在秋季,人體內氣收斂,風邪轉化為燥邪,燥邪損傷經絡。風邪導致脈象浮,所以脈象浮。熱氣在陽明經中,脈象也浮。本論說:「脈象只浮者,必然盜汗。」又說:「脈象雖然浮數,可以瀉下。」這些都是說明陽明經中有熱氣。溫邪化熱,所以發熱。熱氣在陽明經中,所以口乾,陽明經中風邪可以吃東西,寒邪則不能吃東西。能吃東西,說明風邪入侵經絡。

陽明風溫陽氣盛,能食者穀氣多,胃陽復盛,穀氣入營,則陽氣重,故必衄也。可與承氣湯,論云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又曰頭痛者必衄,此陽明之裡有熱也,故與承氣湯。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論秋令溫邪入里已化熱也。溫邪在陽明,故稱陽明病。傷寒化熱,入陽明之裡,則潮熱譫語,其汗不多。溫邪入陽明之裡,則發熱汗多。溫邪傷陰,當急下之以存陰。故曰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承上文論溫病也。溫邪傷陰,不可發汗,故發汗不解。腹滿痛者,邪已入里燥結也。不下則陰竭,故曰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陽明經風溫導致陽氣旺盛,能吃東西的人,穀氣較多,胃陽氣也恢復旺盛,穀氣進入營氣,陽氣更重,所以必定會流鼻血。可以服用承氣湯。書中記載,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伴隨頭痛發熱,可以服用承氣湯。書中還說,頭痛的人必定會流鼻血,這是因為陽明經裡有熱,所以服用承氣湯。

陽明經病,發熱出汗多的人,要趕快瀉下,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這些論述都是指秋季溫邪侵入人體,化熱在裡面的情况。溫邪停留在陽明經,所以稱為陽明病。傷寒化熱,進入陽明經裡,就會出現潮熱譫語,但汗不多。溫邪入侵陽明經裡,則會發熱出汗多。溫邪傷陰,應當迅速瀉下,以保存陰氣。因此說,發熱出汗多的人,要趕快瀉下,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發汗治療無效,腹脹疼痛的人,要趕快瀉下,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這段論述承接上文,討論溫病。溫邪傷陰,不能發汗,因此發汗治療無效。腹脹疼痛,說明邪氣已經進入裡層,燥熱結聚。如果不瀉下,陰氣就會耗竭。因此說,要趕快瀉下,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承上文論溫病已下不愈,當再下之也。上文言腹滿痛,此但言腹滿不減,而不言痛,則病已減矣。然腹滿不減,方藥不能減,雖痛已減去,而腹滿未除,不足言減。故曰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乃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此論溫病大下後,宿食未去,裡氣不通,溫邪不得外解也。冬令人氣內藏,大下後,寒邪入里,下傷衛陽,則下利不止。春令人氣外泄,大下後,溫邪不入里,下傷津液,故煩熱不解,傷寒煩熱,表未解也。溫病煩熱,里不通也。六七日飲食漸進,津液已回,當大便,煩當解。

白話文:

腹脹不消,減輕不顯著,應當再瀉下,宜用大承氣湯。

這段話承接上文,論述溫病已經下過藥,但病情仍未痊癒,應該再次瀉下。上文提到腹痛,這裡只說腹脹不消,沒有提到疼痛,說明病情已經減輕。但是腹脹未消,藥物無法減輕,即使疼痛減輕,腹脹未除,也不能算是減輕。所以說應當再瀉下,宜用大承氣湯。

大瀉後六七天未排便,煩躁不安,腹脹疼痛,這是燥屎積結。這是因為原本有宿食未消導致的,宜用大承氣湯。

這段話論述溫病大瀉之後,宿食未除,內裡氣機不通暢,溫邪無法從體表排出。冬天人體氣機內藏,大瀉之後,寒邪入侵內裡,損傷衛陽,導致腹瀉不止。春天人體氣機外泄,大瀉之後,溫邪無法入侵內裡,損傷津液,所以煩熱不安,傷寒發熱是表邪未解,溫病發熱是裡氣不通。六七天之後,飲食逐漸增加,津液已恢復,應該排便,煩躁不安也應該消失。

不大便,煩不解而腹滿痛者,此本有宿食,裡氣不通,溫邪不得外解也。必有燥屎在腹中,故曰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何以知之?以煩不解,故知之。大下後,裡氣得通,溫邪當從臭汗出,不當煩。所以煩者,以有宿食未去,裡氣未通也。故曰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不宜小承氣湯。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此論暑溫化為熱病也。人之衛陽,因受暑熱,暑熱之氣,內通於心。煩則其氣上越,故喘喝。靜則其氣入心,故多言。暑邪化熱,熱甚傷津,故體若燔炭。其邪由表入,當從表出,故汗出而散。此治暑之法,所謂暑當與汗皆出勿止也。

白話文:

對於大便祕結、煩躁難解且腹部脹痛的症狀,這是因為原本有宿食積聚,腸道氣流通不暢,使得體內的熱邪無法正常排出。通常會出現大便乾燥的情況,因此腹脹疼痛的原因就是有宿食存在。為什麼能知道呢?因為煩躁難解是主要症狀之一,由此可以判斷。大便後,腸道氣血得以流通,熱邪應該會通過汗液排出,而不會再感到煩躁。之所以還會感到煩躁,是因為宿食尚未消除,腸道氣血仍不通暢。因此,「所以然者」,原因就是原本有宿食的存在。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而不是小承氣湯。

《生氣通天論》中提到:如果因暑熱而引起出汗,煩躁時會喘息口渴,靜息時說話頻繁,身體如同燒紅的炭,出汗後就能散去熱氣。

這段論述了暑熱轉化為熱病的現象。人的衛陽(即身體的防禦力)因受到暑熱影響,暑熱之氣會進入心臟。煩躁時,體內的氣會向上逸出,因而導致喘息口渴。靜息時,氣會進入心臟,因而說話頻繁。暑熱轉化為熱,熱度過高會損傷津液,因而身體如同燒紅的炭。這種熱邪由外而入,應當由外而出,所以出汗後熱氣就能散去。這就是治理暑熱的方法,也就是說暑熱應該與汗一起排出,不可停止。

刺志篇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此論夏令傷寒傷暑之別也。寒傷形,暑傷氣,夏令傷寒,毛竅閉塞,汗不得出,故氣盛身寒。若冬令傷寒,寒傷衛陽,則體痛嘔逆,不能氣盛,寒邪在表,當發熱惡寒,不能身寒也。暑邪傷氣,故氣虛,其邪由太陽入陽明,故身熱。

謹按:前人注此,但言寒暑之辨,而不知寒與寒尚有辨。冬令傷寒,與夏令傷寒,見症不同,治法各異,可不辨哉。

《金匱》云:太陽中暍者,熱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論夏令傷暑為熱病也。天氣熱曰暍,熱邪傷人,由表入里,故曰太陽中暍,此夏令傷熱也。熱傷氣,表氣虛,故汗出惡寒。其熱在肌肉,陽明所主,熱傷陽明,陽明經氣化燥,故身熱而渴。白虎解肌肉之熱,加人參以生津,故主之。

白話文:

《刺志篇》中提到:氣血旺盛卻身體寒冷,通常是受了寒症的緣故;氣血虛弱卻身體發熱,則可能是因為中暑了。

這是在說明夏季遭受寒症和暑症的區別。寒邪會損傷形體,暑邪會損傷氣血。夏季受了寒症,皮膚毛孔阻塞,汗液無法排出,所以氣血旺盛卻身體寒冷。如果是在冬季受了寒症,寒邪會損傷衛陽,導致身體疼痛、嘔吐,無法氣血旺盛。寒邪停留在體表,應當發熱畏寒,不會身體寒冷。暑邪會損傷氣血,所以氣血虛弱。暑邪從太陽經進入陽明經,所以身體發熱。

謹慎地考證後發現:前人對此段文獻的註解,只提到了寒暑的區別,卻沒有意識到寒邪與寒症之間還有區分。冬季受的寒症,與夏季受的寒症,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難道還不用區分嗎?

《金匱要略》中說:在太陽經中受熱邪(中暍),表現為發熱、出汗、惡寒,身體發熱卻口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這是在說明夏季中暑是一種熱性病。天氣炎熱稱為暍,熱邪侵襲人體,從表入裏,因此稱為太陽經中暍,這是夏季受的熱症。熱邪損傷氣血,表氣虛弱,所以出汗、惡寒。熱邪停留在肌肉,屬於陽明經的範疇,熱邪損傷陽明經,陽明經的氣血化生為熱氣,所以身體發熱、口渴。白虎湯可以清除肌肉中的熱邪,加上人參來滋養津液,所以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此論夏月先中暍,後傷冷水也。熱由太陽入陽明,故身熱,復傷冷水。水行皮中,則營衛俱滯,營氣被阻,則身疼,衛氣被阻,則身重,太陽中暍,脈當數大,不當微弱,而脈微弱,何也?此以冷水在皮中,隨營衛氣行,營衛氣被阻,不能達於脈,致令脈微弱。故曰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氣,水氣去,則熱解,故主之。

一物瓜蒂湯方

白話文:

夏天時人體受到暑熱侵襲,出現發燒、身體痠痛沉重、脈搏微弱等症狀,這是因為在炎熱天氣喝了冰冷的水,導致寒氣入侵肌膚所引起的。這時可以用瓜蒂湯治療,瓜蒂性寒苦,可以清熱解暑,利水消腫,去除身體四肢的水氣,從而緩解發燒的症狀。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此承上文而言也。太陽中暍,當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不當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發熱惡寒者,冷水在皮中也。衛氣被阻,故身重。營氣被阻,故身痛。寒痛曰痛,熱痛曰疼,傷暍復傷水,故疼痛。太陽中暍,脈當數大,今脈弦,弦則衛氣不行,衛氣傷,故脈弦。營氣傷,故脈細芤遲。

營衛傷暍復傷水,故脈弦細芤遲。膀胱為太陽之府,太陽之氣從寒化,寒氣下行,則小便,太陽之氣,外達毫毛,小便已,太陽之氣,還行於皮毛,皮中有水氣,故洒洒然毛聳。冷水在皮中,營衛氣被阻,其氣不達於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勞,則熱氣外泄,故身即熱。熱氣從口出,故口開。

白話文:

瓜蒂(二十七個)

碾碎,用水一升煎煮,取五合,去除渣滓後立即服下。

主治:

太陽中暑,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脈象細弦而遲緩,小便已止,汗毛直豎,手腳冰涼。稍稍勞動,身體就會發熱,張口說話,前槽(門牙前面)牙齒乾燥。如果發汗,惡寒會加重;如果針灸取暖,發熱會加重;瀉下幾次大便,淋漓尿液會加重。

解析:

這是承接上文所說的。太陽中暑,應該汗出惡寒,身體發熱口渴,而不應該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發熱惡寒是因為冷水在皮膚中。衛氣受阻,所以身體沉重。營氣受阻,所以身體疼痛。寒冷的疼痛叫做「痛」,發熱的疼痛叫做「疼」,中暑後又受寒水所傷,所以會疼痛。太陽中暑,脈象應當數大,現在脈象細弦,弦象徵衛氣不暢,衛氣受傷,所以脈象細弦。營氣受傷,所以脈象細軟而遲緩。

營衛受暑又受寒水所傷,所以脈象細弦而遲緩。膀胱是太陽的腑臟,太陽之氣從寒化,寒氣下行,所以小便已止。太陽之氣由外達於毫毛,小便已止後,太陽之氣又運行於皮膚,皮膚中有水氣,所以汗毛直豎。冷水在皮膚中,營衛之氣受阻,氣血不能到達四肢,所以手腳冰涼。稍稍勞動,熱氣外泄,所以身體就會發熱。熱氣從口中排出,所以張口說話。

口開,則氣與津俱出,其津不及前板齒,故前板齒燥,宜瓜蒂湯,前已言之矣。冷水在皮中,發之不得出,若發汗,則太陽之氣,與皮中之水氣合,故惡寒甚,暍中太陽,加溫針,則熱益盛,故發熱甚。下之,則熱邪下注。數下之,則所中之暍,悉入下焦。下焦熱,則淋閉不通,故淋甚。

謹按:前人解此,不承上文,是以費解。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此論濕溫之邪,在肌中化熱,則發黃,梔子柏皮湯症也。濕熱在外,鬱於肌中,則生熱,營氣被阻,故一身盡疼,疼者痠痛也。此為熱痛,非寒痛也,濕熱鬱於肌中不得汗,故發熱,肌色本黃,濕熱不得從外解,則發黃。但黃無汗,故曰身色如熏黃也。

白話文:

嘴巴張開,就會呼吸吐氣和排出津液,但津液到不了前排的牙齒,所以前排的牙齒會乾燥,宜用瓜蒂湯治療,前面已經說過了。冷水停留在皮膚裡面,發汗排不出來,如果強行發汗,就會導致太陽經的氣與皮膚裡的濕氣結合,所以會嚴重惡寒,太陽經受寒,加上溫熱針灸,熱氣會更盛,所以發熱會更嚴重。瀉下治療,熱邪會向下行。多次瀉下,受寒導致的濕熱就會全部進入下焦。下焦有熱,就會導致小便閉塞不通,所以小便困難會很嚴重。

前人對這段文字的解釋,沒有承接上文,所以難以理解。

濕熱之邪入侵體內,會導致全身疼痛,發熱,身體顏色看起來像被燻黃一樣。

這是指濕熱之邪在肌肉組織中化熱,就會發黃,也就是「梔子柏皮湯」的症狀。濕熱之邪鬱積於肌肉組織,就會產生熱,阻滯營氣運作,所以全身都會疼痛,這種疼痛是痠痛而不是寒痛。因為濕熱之邪鬱積於肌肉組織而無法發汗,所以會發熱,肌肉原本的黃色因為濕熱之邪無法從外部排出,所以就會發黃。但是黃色而沒有汗,所以說身體顏色看起來像被燻黃一樣。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太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此論濕溫由寒濕化熱,濕熱可下,寒濕不可下也。濕之為病,其類不一,有寒有熱,有表有里,概而言之,故曰濕家。但頭汗出者,濕熱上升也。表氣不通,濕熱內蘊不得解,故其人但頭汗出,而身無汗也。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故背強。濕為陰邪,濕邪在表未化熱,故欲得被覆向火,不曰不可下。

而曰下之太早者,非不可下,須俟寒濕化熱,而後下之也。寒濕在表,尚未化熱。下之,則寒濕入胃,胃受寒即噦。若寒濕入胸,胸中之氣不行,則胸滿。表氣不通,裡氣不得運,則小便不利,豈非下之太早乎。濕邪在表,舌上本無苔,舌上如苔者,言舌上如有苔也。下後濕邪入里,水氣上騰,則舌上生苔。

白話文:

濕證

濕證患者往往只有頭部出汗,背部緊繃,喜歡蓋被靠近火。如果過早用瀉下法治療,就會出現嘔吐、胸悶、小便不通、舌苔狀物等症狀。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患者口渴想喝水,但不能喝,所以感到口乾煩躁。

濕溫由寒濕化熱

這段論述濕溫由寒濕轉化為濕熱,濕熱可以瀉下,寒濕則不可瀉下。濕證的病症繁多,有寒濕、濕熱、表證、裡證等,總的來說稱為濕證。只有頭部出汗,說明濕熱上蒸。表氣不暢,濕熱內蘊難以宣洩,所以患者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汗液。濕熱不去,大筋軟弱無力,小筋鬆弛過長,所以背部緊繃。

寒濕未化熱,不可過早瀉下

如果過早瀉下,並不是不可瀉下,而是要等到寒濕轉化為濕熱後再瀉下。寒濕在表,尚未轉化為濕熱,如果瀉下,寒濕就會進入胃部,胃部受寒就會嘔吐。如果寒濕進入胸中,胸中之氣運行不暢,就會胸悶。表氣不通,裡氣運行不暢,就會小便不通,這難道不是瀉下過早造成的嗎?寒濕在表,舌頭上原本沒有舌苔,現在舌頭上有舌苔狀物,說明寒濕已經進入裡部,水氣上升,舌頭上就會產生苔狀物。

水氣在胸中,必丹田有熱,熱氣上蒸,而後化生舌苔也。故曰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丹田有熱,上升入胃,則渴欲飲水。胸上有寒,水氣不化,欲飲而不能飲,則口燥心煩。此寒濕在裡化熱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此論濕熱不得汗解,小便復不利,則瘀熱在裡,必發黃也。溫病發於陽明,故曰陽明病,陽明溫病在春夏,當發熱汗出,邪從汗解,不能發黃,此非秋令濕溫,故曰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秋令天氣清肅,人氣內收,暑熱內蘊,清涼外加,汗不易得。故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若里無水氣,則小便自利,里無熱,則不渴,頭汗亦不出。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濕熱內蘊,渴欲得飲而不能飲也。

白話文:

水氣在胸中,必定是丹田有熱氣,熱氣向上燻蒸,然後化生成舌苔。所以說舌頭上有苔,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丹田有熱,上升到胃裡,就會口渴想喝水。胸中有寒,水氣不能化解,想喝水卻不能喝,就會口乾心煩。這都是寒濕在體內化熱造成的。

陽明病,發熱出汗,這是熱氣過度,不能化成黃疸。但是隻有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出汗,汗液流到頸部又退回去,小便不通,口渴想喝水,這是瘀熱在體內造成的。身體一定會發黃疸,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這是在說濕熱不能通過出汗來排出,小便又不通暢,瘀熱就會留滯在體內,必定會發黃疸。溫病發於陽明經,所以稱為陽明病,陽明溫病在春夏發作,應該發熱出汗,邪氣從汗液中排出,不能化成黃疸,這不是秋天的濕熱溫病,所以說這是熱氣過度,不能化成黃疸。秋天的天氣涼爽乾燥,人體氣息收斂,體內的暑熱被封閉,外部的涼氣侵入,不容易出汗。所以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沒有出汗,汗液流到頸部又退回去;如果體內沒有水氣,小便自然通暢;體內沒有熱,就不會口渴,頭部也不會出汗。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水,這是濕熱內蘊,想喝水卻不能喝。

此濕熱瘀在陽明之裡,故曰此為瘀熱在裡,濕鬱熱瘀必發黃。茵陳蒿湯,治濕熱在裡之黃,故主之。

《金匱》云: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此論寒邪伏於骨節,不發溫病而發溫瘧也。冬令寒邪入骨節,不在膂筋,故至春不發溫病,至夏邪在骨節發熱,故煩疼。其氣外舍於分肉之間,內通於心,以夏令人氣在胸,故病發於骨節。而邪氣聚於胸,其氣不達於脈,故其脈如平。寒在骨節已化熱,故身無寒但熱也。經云:心熱病者,善嘔,熱聚於胸,則胸中煩熱,故時嘔。

白話文:

這些文字描述了中醫學中的幾個重要概念和治療方法:

  1. "此濕熱瘀在陽明之裡,故曰此為瘀熱在裡,濕鬱熱瘀必發黃。茵陳蒿湯,治濕熱在裡之黃,故主之。" 意思是說,當濕熱瘀滯在陽明腸胃內部時,會導致黃疸的產生。這時候可以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由於濕熱引起黃疸的情況。

  2. "《金匱》雲: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指出了一種名為溫瘧的疾病,其特徵包括脈搏正常、沒有寒冷感、只感到熱,並伴有骨節疼痛和偶爾嘔吐。這種情況下,應使用白虎加桂枝湯進行治療。

  3. "此論寒邪伏於骨節,不發溫病而發溫瘧也。冬令寒邪入骨節,不在膂筋,故至春不發溫病,至夏邪在骨節發熱,故煩疼。" 描述了寒邪在冬季進入骨節,到了春季不會引發溫病,而是到夏季時寒邪在骨節發熱,導致骨節疼痛。這反映了不同季節對身體影響的不同。

  4. "其氣外捨於分肉之間,內通於心,以夏令人氣在胸,故病發於骨節。而邪氣聚於胸,其氣不達於脈,故其脈如平。寒在骨節已化熱,故身無寒但熱也。經雲:心熱病者,善嘔,熱聚於胸,則胸中煩熱,故時嘔。" 指出寒邪進入體內後會影響心臟,導致氣聚集在胸部,無法通過脈搏表現出來,使得脈搏呈現平和狀態。同時,寒邪轉化為熱邪,使人體不再感到寒冷,只感到熱。熱邪聚集在胸部,使人感到胸部煩熱,因此會出現時常嘔吐的現象。

此非少陽症之喜嘔,不可與小柴胡湯。其病以時發,其邪舍於分肉間,為太陰陽明兩經所主之處,故以白虎清陽明之邪,加桂枝以解太陰之邪。

謹按:溫瘧發於初夏,夏令人氣在胸,瘧發,則其氣入胸,當先其時,服白虎加桂枝湯,一劑知,二劑已。後人所擬五汁飲、竹葉石膏湯,皆不可用,何也?此症最忌麥冬,若誤用麥冬,引邪入心,病即加劇,發病時,邪熱入心,強者煩擾不堪,徹夜不寐,弱者危矣。

白皮加桂枝湯方

白話文:

這不是少陽症的喜嘔,不能用小柴胡湯治療。這個病症會隨著時間發作,邪氣藏在肌肉之間,這是太陰陽明兩經所管轄的地方,所以用白虎湯來清熱解陽明之邪,再加桂枝來解太陰之邪。

要注意的是,溫瘧發病在初夏,夏天人體的氣都在胸部,瘧疾發作時,邪氣就會進入胸部,應該及時服用白虎加桂枝湯,一劑見效,兩劑就痊癒了。後人所創的五汁飲、竹葉石膏湯都不適合用,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病症最忌諱麥冬,如果誤用麥冬,會把邪氣引進心臟,病情就會加重,發病時,邪熱入侵心臟,體質強壯的人會煩躁不安,整夜睡不著,體弱的人就很危險了。

白皮加桂枝湯方。

即白虎湯中加桂枝三錢。

伏氣溫病,身溫無汗,口微渴,心不煩,舌上苔薄者,銀花竹葉湯主之。

銀花竹葉湯

銀花(三錢),竹葉(二錢),豆豉(三錢),薄荷(一錢),杏泥(三錢),桔梗(錢半),甘草(八分),葦根(三錢)

伏氣溫病,尺膚熱,寒已化熱為熱病,身熱心煩,汗出,脈洪大者,白虎湯主之。

伏氣溫病,溫邪入胸,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伏氣溫病,溫邪入心下,心下痞硬者,小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在白虎湯中加入桂枝三錢。

潛伏期熱病,身體發熱但不出汗,口稍有乾渴,心不煩躁,舌頭上覆蓋著薄薄的一層苔,則應使用銀花竹葉湯進行治療。

銀花竹葉湯配方如下:

  • 銀花(三錢)
  • 竹葉(二錢)
  • 豆豉(三錢)
  • 薄荷(一錢)
  • 杏泥(三錢)
  • 桔梗(錢半)
  • 甘草(八分)
  • 葦根(三錢)

潛伏期熱病,脈象由寒轉為熱,身體發熱且心煩,出汗,脈搏強大,則應使用白虎湯進行治療。

潛伏期熱病,熱邪進入胸腔,心中感到煩躁,舌頭上有膿苔,則應使用梔子豉湯進行治療。

潛伏期熱病,熱邪進入心下,心下部感到脹硬,則應使用小陷胸湯進行治療。

小陷胸湯方

川連(一錢),半夏(三錢),栝蔞實(三錢)

伏氣溫病化熱,身熱汗出,不大便三四日,舌苔黃燥者,與承氣湯。

伏氣溫病化熱,誤發汗,口燥渴,心煩,熱不已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伏氣溫病化熱十餘日,熱不甚,夜間發熱,熱退無汗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青蒿鱉甲湯方

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生地(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

白話文:

陷胸湯由川連、半夏、栝蔞實組成。伏氣溫病化熱,伴隨發熱出汗、便秘數日、舌苔黃燥的症狀,可用承氣湯治療。若誤發汗,出現口燥渴、心煩、持續發熱,則以白虎加人參湯治療。若伏氣溫病化熱十餘日,熱度不劇烈,夜間發熱,退熱後無汗,則以青蒿鱉甲湯治療。青蒿鱉甲湯由青蒿、鱉甲、生地、知母、丹皮組成。

伏氣溫病已化熱,身熱不退,舌苔色赤,口不渴者,邪已入營,清營湯主之。

清營湯方

銀花(三錢),麥冬(三錢),生地(五錢),犀角(二錢),竹葉心(一錢),連翹(二錢),元參(三錢),丹參(二錢),川連(二錢半)

春令人氣外發,風從東南來,其風溫,人受之,即病溫,名曰風溫。其人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宜銀翹散加減。汗出熱不退,邪已化熱,身不重,脈洪大者,宜白虎湯。

白話文:

當溫病的邪氣化熱,導致身體發熱不退,舌苔呈紅色,但口不渴時,說明邪氣已經侵入營氣,可以用清營湯來治療。清營湯的藥方包括銀花、麥冬、生地、犀角、竹葉心、連翹、元參、丹參和川連。春季氣溫回升,風從東南方向吹來,這種風帶有溫熱之氣,人體受到感染就會患上風溫病。患者會發熱、出汗,不畏寒反畏熱,身體沉重,可以用銀翹散加減治療。如果汗出後熱不退,邪氣化熱,身體不沉重,脈搏洪大,則可以使用白虎湯。

春令風溫,肝火旺,風氣通肝,口苦咽乾,脈弦者,桑菊飲主之。

桑菊飲方

桑葉(二錢),菊花(一錢),連翹(錢半),薄荷(錢半),甘草(八分),杏泥(二錢),酒芩(一錢),葦根(二錢)

春令風溫,咳嗽咽痛,身癢,舌上起紅刺,如楊梅刺,欲作風痧,桑杏消風湯主之。

此症名爛喉丹痧,不可治喉,痧出喉自愈。若誤用犀角、羚羊、芩、連等藥,則痧毒內攻,入里即死。若用溫散之品,痧出後,耳下腫大為痧毒,必膿出而後愈也,症頗危險。西醫誤以為猩紅熱,用冰冰之,即死。

白話文:

春季時節,溫暖的氣候容易引起風溫,肝火旺盛,風氣容易侵襲肝臟,導致口苦咽乾,脈搏弦緊,可以用桑菊飲治療。

桑菊飲的組成: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甘草、杏仁、黃芩、蘆根。

春季風溫引發咳嗽咽痛、全身發癢、舌頭上出現紅色小刺,像是楊梅刺,可能發展成風痧,可以用桑杏消風湯治療。

這種病症叫做爛喉丹痧,不可直接治療喉嚨,等痧疹自然排出後便會痊癒。如果誤用犀角、羚羊角、黃芩、連翹等藥物,則會使痧毒內攻,深入內臟就會致命。若用溫散的藥物,痧疹排出後,耳朵下方會腫大,那是痧毒引起的,必須膿液排出才能痊癒,病情十分危險。西醫誤認為猩紅熱,用冰冷的方法治療,就會導致死亡。

桑杏消風湯方

桑葉(二錢),薄荷(一錢),杏泥(三錢),前胡(錢半),殭蠶(三錢),蟬蛻(錢半),甘草(八分)

春令風溫,風邪入胸,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主之。

春令風溫,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春令風溫化熱,內動肝風痙厥者,羚羊角湯主之。

羚羊角湯方

羚羊角(一錢),薄荷(一錢),杏泥(二錢),竹茹(三錢),桑葉(錢半),甘草(一錢),杭菊花(三錢)

小兒傷風,內動肝火,猝然痙厥者,名急驚風,羚羊竹瀝薄荷鉤藤湯主之。

白話文:

桑杏消風湯的藥材包括桑葉、薄荷、杏泥、前胡、殭蠶、蟬蛻、甘草。

春天風溫,風邪侵入胸腔,感到心煩意亂的人,可以服用梔子豉湯。

春天風溫,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的人,可以服用豬苓湯。

春天風溫化熱,內火上炎導致肝風痙厥的人,可以服用羚羊角湯。

羚羊角湯的藥材包括羚羊角、薄荷、杏泥、竹茹、桑葉、甘草、杭菊花。

小兒傷風,內火上炎,突然痙厥,稱為急驚風,可以服用羚羊竹瀝薄荷鉤藤湯。

羚羊竹瀝薄荷鉤藤湯方

羚羊角(八分),竹瀝水(一兩,加薑汁十滴沖),薄荷(一錢),鉤藤(二錢)

春令風溫,咳嗽脅痛者,桑杏羚羊湯主之。咳血者,咳,血湯主之。

桑杏羚羊湯方

桑葉(二錢),川貝母(二錢),前胡(錢半),栝萎(錢半),炙紫菀(八分),杏泥(三錢),羚羊角(八分),青皮(七分),甘草(一錢),炙款冬(一錢半)

咳血湯方

杏泥(三錢),前胡(錢半),栝蔞霜(錢半),甘草(一錢),青黛(五分),藕節(五枚),川貝母(二錢),童便(一盅,沖)

白話文:

羚羊角八分,竹瀝水一兩加薑汁十滴沖服,薄荷一錢,鉤藤二錢。春季風溫咳嗽伴隨脅痛,可用桑杏羚羊湯治療。咳血則用咳血湯治療。

桑杏羚羊湯方:桑葉二錢,川貝母二錢,前胡錢半,栝萎錢半,炙紫菀八分,杏泥三錢,羚羊角八分,青皮七分,甘草一錢,炙款冬一錢半。

咳血湯方:杏泥三錢,前胡錢半,栝蔞霜錢半,甘草一錢,青黛五分,藕節五枚,川貝母二錢,童便一盅沖服。

風邪傷肺,咳嗽不得臥,胸滿脅痛者,有瘀血也。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主之。

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方

桃仁泥(一錢),杏泥(二錢),焦枳實(七分),制川樸(八分),青黛(五分),青皮(七分),竹茹(三錢),赤芍(一錢),歸尾(八分),前胡(一錢半)

夏令人氣發泄,津液出表,外感風寒不得出。則身熱無汗,舌苔白膩脈緩者,名暑溫,青蒿杏樸蔻苓湯主之。

青蒿杏樸蔻苓湯方

青蒿(錢半),杏泥(三錢),半夏(錢半),淡豆豉(錢半),茯苓(三錢),川樸(一錢),蔻殼(五分)

白話文:

如果風寒入侵肺部,導致咳嗽無法平躺,胸部滿悶、肋骨疼痛,說明可能有瘀血。可以用桃仁、杏仁、青黛、竹茹等藥材組成的「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來治療。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氣血容易外泄,津液流失,如果外感風寒無法排出,就會出現發熱無汗、舌苔白膩、脈象緩慢的症状,稱為「暑溫」,可以用青蒿、杏仁、半夏等藥材組成的「青蒿杏樸蔻苓湯」來治療。

夏令外感風寒,身溫無汗,吐瀉交作者,藿香正氣散主之。

藿香正氣散方

藿香(一錢),川樸(八分),甘草(八分),茯苓(二錢),制夏曲(錢半),薄荷(八分),陳皮(一錢),蘇梗(一錢),白朮(八分),建曲(錢半),大腹皮(一錢),豆豉(一錢半)

夏令發熱惡寒,身體痛,脈浮緊者,傷寒也,香薷飲主之。口渴欲嘔,舌尖赤者,加川連。

白話文:

藿香正氣散方劑

藿香(一錢)、川樸(八分)、甘草(八分)、茯苓(二錢)、制夏曲(錢半)、薄荷(八分)、陳皮(一錢)、蘇梗(一錢)、白朮(八分)、建曲(錢半)、大腹皮(一錢)、豆豉(一錢半)

香薷飲方

香薷(八分),川樸(一錢),扁豆衣(三錢)

夏令外感風寒,頭痛咳嗽,發熱而嘔,胸滿脅痛,下午身熱,口苦而渴,有汗,小便利者,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天花粉。

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方

柴胡(二錢),半夏(二錢),甘草(八分),紅棗(三枚去核),生薑(八分),酒芩(八分),杏泥(三錢)

夏令外感寒邪,口苦而渴,舌苔黃,胸脅滿痛,嘔而發熱,小便利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天花粉主之。小便不利者,青蒿滑石湯主之。

白話文:

香薷飲方

香薷(四公克),川樸(六公克),扁豆衣(十五公克)

在夏季受寒感冒,會頭痛咳嗽,發燒並嘔吐,胸悶脇肋疼痛,下午發燒,口苦口渴,有汗,小便順暢。可以服用去掉人參的「小柴胡湯」後加入「杏仁湯」。如果口渴嚴重,可去掉半夏,加入天花粉。

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一方

柴胡(十二公克),半夏(十二公克),甘草(四公克),紅棗(三顆去核),生薑(四公克),酒芩(四公克),杏仁泥(十五公克)

在夏季受寒邪,會口苦口渴,舌苔黃,胸脇滿痛,嘔吐發燒,小便順暢。可以服用去掉人參半夏的「小柴胡湯」,加入天花粉。小便不順暢者,可以服用「青蒿滑石湯」。

夏令外感風邪,口苦而渴,舌苔黃,胸脅滿,嘔而發熱,小便利,大便閉者,大柴胡湯主之。柴胡芒硝湯亦主之。小便不利者,不可與也。

大柴胡湯方

柴胡(二錢),芍藥(八分),大黃(錢半),大棗(三枚),半夏(二錢),枳實(一錢),酒芩(八分),生薑(錢半)

柴胡加芒硝湯方

即小柴胡湯加芒硝

夏令外感風熱,身無熱而脈數者,痧也。宜刺宜刮,身熱汗出者,清暑飲主之。

清暑飲方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夏季外感風寒和風熱的症狀,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其中大柴胡湯和柴胡芒硝湯用於治療夏季感受風寒,清暑飲則用於治療夏季感受風熱。

注意

  • 古文中的“錢”和“分”是古代藥物計量單位,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 醫學知識需要專業人士指導,切勿自行用藥。

青蒿露(三錢,沖),六一散(三錢,包),荷葉邊(一圈),西瓜翠衣(三錢),綠豆皮(錢半),銀花露(五錢,沖),絲瓜皮(二錢),竹葉(錢半),白扁豆衣(錢半)

夏令暑溫,身熱汗多者,熱病也。白虎湯主之。身熱汗出,舌苔黃膩者,病氣主之。

三石湯方

滑石(三錢),寒水石(三錢),竹茹(二錢),銀花(三錢),石膏(五錢),白通草(二錢),金汁(一杯,沖),杏泥(三錢)

白話文:

夏季暑熱,身體發熱流汗過多的人,是熱病。用白虎湯治療。身體發熱出汗,舌苔黃膩的人,是病氣造成。

三石湯方

滑石(三錢) 寒水石

(三錢) 竹茹(二錢) 銀花(三錢) 石膏(五錢) 白通草(二錢) 金汁(一杯,沖泡) 杏泥(三錢)

夏令暑溫,身熱汗出,不大便三四日,舌黃轉燥者,熱病也,宜承氣湯。暑溫舌白,嗇嗇惡寒,翕翕發熱,淅淅汗出,脈遲緩者,三仁湯主之。

三仁湯方

杏仁(五錢),白蔻仁(二錢),生苡仁(六錢),竹葉(二錢),半夏(五錢),滑石(六錢),通草(二錢),川樸(二錢)

秋令暑熱內蘊,新涼外加,人氣內收,風邪入中,胸中滿悶者,三香湯主之。

栝蔞皮(三錢),鬱金(二錢),香豉(二錢),降香末(三錢),黑山梔(二錢),枳殼(二錢),苦桔梗(二錢)

白話文:

夏令暑溫

夏天時若出現暑溫,症狀為身體發熱、出汗、大便不暢三四日,舌頭發黃且乾燥,這屬於熱病,應該服用承氣湯。

若暑溫患者舌頭發白,畏寒怕冷,時而發熱,微微出汗,脈搏遲緩,則可用三仁湯治療。

三仁湯方

  • 杏仁 五錢
  • 白蔻仁 二錢
  • 生苡仁 六錢
  • 竹葉 二錢
  • 半夏 五錢
  • 滑石 六錢
  • 通草 二錢
  • 川樸 二錢

秋令暑熱

秋季時,暑熱內蘊,新涼外加,人體陽氣內收,風邪容易入侵,導致胸中滿悶,可用三香湯治療。

三香湯方

  • 栝蔞皮 三錢
  • 鬱金 二錢
  • 香豉 二錢
  • 降香末 三錢
  • 黑山梔 二錢
  • 枳殼 二錢
  • 苦桔梗 二錢

註解:

  • 以上文字中括號內的內容為中藥材的名稱或藥方名稱,方便現代讀者理解。
  • 文中所述的劑量單位為「錢」,為古代計量單位,現代使用克為單位。

秋令伏暑內蘊,泄瀉者,正氣散主之。腹痛者,加建曲、麥芽、山楂、雞內金、木香。嘔吐者,加左金丸六一散竹茹。舌苔白膩者,加蔻仁、砂仁、草果、蒼朮、建曲。舌苔黃膩者,加酒芩、滑石、竹葉、豬苓、白通草。口渴者,加竹葉心、荷葉邊、青蒿、蓮子心、連翹。

正氣散方

藿香(錢半),川樸(錢半),陳皮(錢半),茯苓(三錢)

白話文:

秋季的伏暑潛藏在體內,導致腹瀉的情況時,應使用「正氣散」來治療。若伴有腹痛,可增加建曲、麥芽、山楂、雞內金、木香等成分。如果出現嘔吐,則需加入左金丸、六一散、竹茹等。舌苔呈現白色且膩感時,可以加入蔻仁、砂仁、草果、蒼朮、建曲等。舌苔呈黃色且膩感時,則需加入酒芩、滑石、竹葉、豬苓、白通草等。口渴時,可加入竹葉心、荷葉邊、青蒿、蓮子心、連翹等。

秋令伏暑下痢,赤多白少者,銀楂湯主之。後重者,加木香檳榔。身熱者,倍青蒿。腹痛者,加大黃。久痢毒甚者,加苦參子。久痢脾腎兩傷,脈沉遲者,桂附八味丸主之。

銀楂湯方

銀花炭(三錢),南楂炭(三錢),青蒿(錢半),滑石(錢半),赤砂糖(錢半)

桂附八味丸方

桂枝(一兩),乾地黃(八兩),丹皮(三兩),茯苓(三兩),附子(一枚),山萸肉(四兩),澤瀉(三兩),山藥(四兩)

白話文:

秋季暑氣未消導致腹瀉,以大便偏紅色、白便較少為特徵,可以用銀楂湯治療。症狀加重者,可以加入木香和檳榔。若伴有發燒,可加倍青蒿用量。腹痛者,可加大黃。腹瀉時間長,毒性較重者,可以加入苦參。長期腹瀉導致脾腎兩虛,脈象沉遲者,可以使用桂附八味丸治療。

上八味末之。煉蜜丸,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秋令暑瘧汗多者,青蒿滑石湯主之。但熱不寒者,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秋令風瘧,寒輕熱重者,青皮飲主之。舌苔白膩者,加草果。痰多者,加酒炒常山,去甘草。小兒患瘧,日久不愈者,加炙坎炁末三條。

青皮飲方

青皮(八分),川樸(一錢),北柴胡(錢半),酒芩(一錢),白朮(三分),甘草(八分),茯苓(二錢),姜半夏(錢半),生薑(三片)

秋令濕溫,暑熱內蘊,身熱有汗,舌苔黃膩,小便不利者,黃芩滑石湯主之。舌苔黃膩咽痛者,銀翹馬勃射干牛蒡湯主之。

白話文:

上八味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大小如桐子,酒送服十五丸,每日兩次。

秋天因暑熱引起的瘧疾出汗較多者,可用「青蒿滑石湯」治療。如果發燒但無寒症狀,則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

秋天因風寒引起瘧疾,寒症較輕而熱症較重者,可以用「青皮飲」治療。舌苔白膩者,加入草果。痰多者,加入酒炒「常山」,去掉甘草。小兒患瘧,久治不癒者,加入炙坎炁末三錢。

青皮飲配方如下:

  • 青皮(八分)
  • 川樸(一錢)
  • 北柴胡(錢半)
  • 酒芩(一錢)
  • 白朮(三分)
  • 甘草(八分)
  • 茯苓(二錢)
  • 姜半夏(錢半)
  • 生薑(三片)

秋天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濕溫,身體發熱有汗,舌苔黃膩,小便不利者,可用「黃芩滑石湯」治療。舌苔黃膩且咽痛者,可以用「銀翹馬勃射干牛蒡湯」治療。

黃芩滑石湯方

酒芩(三錢),滑石(三錢),茯苓皮(三錢),大腹皮(二錢),豬苓(三錢),通草(一錢),焦建曲(二錢),淡竹葉(三錢)

銀翹馬勃射干牛蒡湯方

銀花(五錢),連翹(一兩),馬勃(二錢),射干(三錢),牛蒡子(六錢)

秋令風溫,發熱無汗者,銀翹散主之。

銀翹散方

銀花(三錢),薄荷(錢半),竹葉(錢半),淡豆豉(錢半),芥穗(八分),連翹(二錢),桔梗(錢半),甘草(八分),牛蒡子(錢半),葦根(三錢)

白話文:

銀翹散的藥方如下:

  • 銀花:三錢
  • 薄荷:一錢半
  • 竹葉:一錢半
  • 淡豆豉:一錢半
  • 芥穗:八分
  • 連翹:二錢
  • 桔梗:一錢半
  • 甘草:八分
  • 牛蒡子:一錢半
  • 葦根:三錢

有汗去芥穗加蟬蛻一錢,殭蠶二錢。

秋令風溫,暑熱內蘊,身熱汗多,欲發紅疹者,熱病也,化疹湯主之。發斑者化斑湯主之。

化疹湯方

大青葉(三錢),元參(四錢),薄荷(錢半),牛蒡子(錢半),葦根(三錢),細生地(四錢),銀花(三錢),甘草(八分),苦桔梗(錢半),牡丹皮(二錢),連翹(二錢),竹葉(錢半),荊芥穗(八分)

化斑湯方

石膏(一兩),知母(四錢),甘草(三錢),粳米(一合),元參(三錢),犀角(二錢)

白話文:

如果出汗,要在化疹湯中加入芥穗、蟬蛻一錢、殭蠶二錢。秋季溫和的風氣,加上暑熱內積,身體發熱、汗出很多,想要發紅疹,這是熱病,化疹湯可以治療。如果發斑點,則用化斑湯治療。

化疹湯的藥方:大青葉三錢,元參四錢,薄荷錢半,牛蒡子錢半,葦根三錢,細生地四錢,銀花三錢,甘草八分,苦桔梗錢半,牡丹皮二錢,連翹二錢,竹葉錢半,荊芥穗八分。

化斑湯的藥方:石膏一兩,知母四錢,甘草三錢,粳米一合,元參三錢,犀角二錢。

秋令風溫,身熱汗多者,欲發白疹,薏苡竹葉散主之。

薏苡竹葉散方

薏苡(五錢),白蔻仁(錢半),滑石(五錢),白通草(錢半),竹葉(二錢),茯苓塊(五錢),連翹(三錢)

秋令風溫,舌苔黃膩者,邪在衛,清衛湯主之。舌赤無苔者,邪已入營也,清營湯主之。

清營湯方

青蒿(三錢),滑石(三錢),杏泥(二錢),甘草(八分),通草(八分),銀花露(五錢沖),石膏(三錢),知母(二錢),川樸(一錢),建曲(二錢),扁豆衣(錢半),荷葉邊(一圈)

秋令風溫,舌山楂數,邪入心胞譫語者,熱病也,清宮湯主之。舌苔焦燥譫語者,宜大承氣湯。舌苔黃膩譫語者,芳香化濁,紫雪丹主之,牛黃丸亦主之。

白話文:

秋季風溫,身體發熱多汗,想要發出白色疹子,用薏苡竹葉散為主方。

薏苡竹葉散方

薏苡仁(五錢),白蔻仁(錢半),滑石(五錢),白通草(錢半),竹葉(二錢),茯苓塊(五錢),連翹(三錢)

秋季風溫,舌苔黃膩,邪氣在身體表面,用清衛湯為主方。舌頭發紅沒有舌苔,邪氣已經進入身體內部,用清營湯為主方。

清營湯方

青蒿(三錢),滑石(三錢),杏仁(二錢),甘草(八分),通草(八分),銀花露(五錢沖),石膏(三錢),知母(二錢),川樸(一錢),建曲(二錢),扁豆衣(錢半),荷葉邊(一圈)

秋季風溫,舌苔上出現紅色斑點,邪氣進入心包導致胡言亂語,是熱病,用清宮湯為主方。舌苔乾燥焦躁,胡言亂語,應該用大承氣湯。舌苔黃膩,胡言亂語,用芳香化濁的紫雪丹或牛黃丸為主方。

清宮湯方

元參(三錢),連翹心(二錢),犀角尖(二錢,磨沖),竹葉心(二錢),麥冬(三錢,連心),蓮子心(五分)

紫雪丹方

磁石(二斤),滑石,石膏,寒水石(各一斤)

上四味並搗,水煎去渣,入後藥。

羚羊角(五兩),沉香(五兩),犀角(五兩),丁香(一兩),炙甘草(八兩),木香(五兩),升麻(一斤),元參(一斤)

上八味並搗銼入煎藥汁中,煎去渣,入後藥。

朴硝,硝石(各二斤),提淨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將柳木攪,候汁欲凝,再加入後二味。

白話文:

以下是對古文中提到的兩個方劑進行簡要說明:

  • 清宮湯:這個方劑由六種草本植物組成。其中,元參與連翹心有助於清除熱毒;犀角尖可以降溫解暑、清肝明目;竹葉心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而蓮子心則有安神定志的效果。最後,麥冬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
  • 紫雪丹:這是一個複合型的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磁石、滑石、石膏和寒水石等礦物質以及一些草本植物。這些材料經過研磨和煮沸後,會製成一種粉末狀的藥品。在使用時,通常會與其他草本植物一起服用,如羚羊角、沈香、犀角、丁香、炙甘草、木香、升麻和元參等。這些草本植物都有不同的功效,例如羚羊角可清熱解毒、沈香能行氣止痛、丁香能夠暖胃散寒等等。最後,在將這些藥物混合在一起後,還需要添加適量的朴硝和硝石,並用小火燒製至藥液即將凝固時再次加入這兩種物質。

辰砂(三兩,研細),麝香(一兩二錢,研細)

入前藥拌勻合成,退火氣,冷水調服,每一二錢。

安宮牛黃丸方

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川連(一兩),辰砂(一兩),山梔(一兩),酒芩(一兩),雄黃(一兩),真珠(五錢),冰片(二錢半),麝香(二錢半)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兼治飛屍卒厥五癇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於熱者。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白話文:

硃砂(三兩,研成細粉),麝香(一兩二錢,研成細粉)

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去除火氣,用冷水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一、兩錢。

安宮牛黃丸

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川連(一兩),硃砂(一兩),山梔(一兩),酒芩(一兩),雄黃(一兩),珍珠(五錢),冰片(二錢半),麝香(二錢半)

將上述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加工過的蜂蜜製成藥丸,每丸重量一錢,用金箔包覆,外層塗上蜂蠟保護。脈搏虛弱的人,用人參湯送服;脈搏強盛的人,用銀花薄荷湯送服,每次服用一丸。此外,也用於治療飛屍卒厥、五癇、中惡,以及由熱症引起的成人和小兒痙厥。成年人病情嚴重、體質強壯者,每日可服用兩次,甚至三次。小兒服用半丸,如果症狀未改善,可再服用半丸。

秋溫不大便五六日,舌苔焦燥者,熱病也,大承氣湯主之。秋溫化熱十餘日,邪入厥陰,唇焦齒燥,耳聾,舌根焦黑,手指蠕動欲痙者,三甲復脈湯主之。

三甲復脈湯方

生龜板(一兩),生牡蠣(五錢),乾地黃(二兩),大麥冬(五錢),麻仁(三錢),生鱉甲(八錢),炙甘草(六錢),生白芍(六錢),真阿膠(三錢)

秋溫,溫邪下陷為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秋天得溫病,发热不排便五、六天,舌苔干燥,这是热病,用大承气汤治疗。如果秋天得温病,发热十多天,邪气侵入厥阴,嘴唇干裂,牙齿干涩,耳聋,舌根焦黑,手指抽搐欲痉挛,则用三甲复脉汤治疗。三甲复脉汤由龟板、牡蠣、生地黄、麦冬、麻仁、鳖甲、炙甘草、白芍、阿胶组成。秋天得温病,温邪下降导致热利,下腹部沉重,用白头翁汤治疗。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錢),秦皮,黃柏,川連(各三錢)

秋令外感風寒,咳嗽者,杏蘇散主之。咳吐稀痰不得臥,臥即咳嗽者,痰飲犯肺也。二陳加蘇子葶藶湯主之。

杏蘇散方

蘇葉(一錢),前胡(錢半),陳皮(一錢),枳殼(五分),大棗(二枚),甘草(一錢),杏泥(三錢),半夏(二錢),生薑(二錢),苦梗(八分),茯苓(二錢)

二陳加蘇子葶藶湯方

半夏(三錢),廣皮(錢半),茯苓(三錢),甘草(五分),炒蘇子(五分),葶藶(八分)

白話文:

白頭翁湯用白頭翁兩錢、秦皮、黃柏、川連各三錢。秋天受風寒而咳嗽,可用杏蘇散治療。如果咳嗽時吐出稀薄的痰液,而且無法躺下,躺下就咳嗽,這是痰飲犯肺,可用二陳湯加上蘇子、葶藶治療。杏蘇散的藥方是蘇葉一錢、前胡一錢半、陳皮一錢、枳殼五分、大棗兩枚、甘草一錢、杏泥三錢、半夏二錢、生薑二錢、苦梗八分、茯苓二錢。二陳湯加上蘇子、葶藶的藥方是半夏三錢、廣皮一錢半、茯苓三錢、甘草五分、炒蘇子五分、葶藶八分。

久咳傷肺,咳吐白沫,脈虛數,一息八九至者,肺痿也。清燥湯主之。

清燥湯方

石膏(五錢),杏泥(錢半),阿膠(三錢),枇杷葉(二錢),桑葉(二錢),麥冬(三錢),甘草(二錢)

秋溫下陷,泄瀉不止,欲作痢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四錢),黃芩(錢半),黃連(錢半),甘草(一錢)

小兒溫病,神昏欲眠者,菖蒲竹葉薄荷銀翹湯主之。

白話文:

長期咳嗽會傷害肺部,咳嗽時會吐出白色泡沫,脈搏虛弱且跳動頻率快,這種情況是肺痿。應使用清燥湯來治療。

清燥湯方: 生石膏(五錢),杏仁泥(錢半),阿膠(三錢),枇杷葉(二錢),桑葉(二錢),麥冬(三錢),甘草(二錢)

在秋季溫度下降後,出現不停拉肚子,有想發作腹瀉的症狀,這時應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來治療。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四錢),黃芩(錢半),黃連(錢半),甘草(一錢)

對於小孩的熱性疾病,當他們出現精神模糊、想要睡眠的情況,應使用菖蒲竹葉薄荷銀翹湯來治療。

菖蒲竹葉薄荷銀翹湯方

石菖蒲(一錢),竹葉(一錢),薄荷(一錢),甘草(八分),銀花(二錢),連翹(一錢)

小兒久痢不止,胡桃散主之。

胡桃散方

胡桃仁(二枚,燒黑研),砂糖湯下

風瘧轉痢者,小柴胡去人參湯主之。

婦女溫病,經水適來,往來寒熱譫語者,小柴胡去人參湯主之。

婦女溫病,經水適斷,發熱有時者,有瘀血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菖蒲、竹葉、薄荷、甘草、銀花、連翹等藥材組成「菖蒲竹葉薄荷銀翹湯」,可治小兒久痢不止。胡桃仁燒黑研末,用砂糖湯服用,是治療久痢的「胡桃散」。風瘧轉成痢疾的,用小柴胡湯去人參服用。婦女溫病,經期正常,出現寒熱往來、神志不清的,用小柴胡湯去人參服用。婦女溫病,經期剛結束,發熱時有時無的,可能是瘀血阻滯,用抵當湯治療。

抵當湯方

水蛭(五個),虻蟲(五個),桃仁(五枚),大黃(五錢)

產後溫病,宜柴胡飲子。

柴胡飲子方

柴胡(錢半),酒芩(一錢),防風(八分),甘草(八分),白芍(錢半),黑荊芥(六分)

產後溫病下痢,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加味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錢),秦皮(二錢),黃柏(二錢),川連(二錢),甘草(二錢),阿膠(二錢)

白話文:

抵當湯方

水蛭(五個)、虻蟲(五個)、桃仁(五枚)、大黃(五錢)

產後溫病,宜柴胡飲子。

柴胡飲子方

柴胡(錢半)、酒芩(一錢)、防風(八分)、甘草(八分)、白芍(錢半)、黑荊芥(六分)

產後溫病下痢,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加味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錢)、秦皮(二錢)、黃柏(二錢)、川連(二錢)、甘草(二錢)、阿膠(二錢)

冬令天氣溫和,南風至,陽不潛藏,民病風溫,其症發熱汗出不惡風,身重,脈浮者,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冬令風溫,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者,麻杏石甘湯主之。若汗出而喘,身有大熱者,白虎湯主之。

麻杏石甘湯方

麻黃(一錢),杏仁(三錢),石膏(八錢),甘草(二錢)

風溫內陷,心下硬痛者,小陷胸加芩枳湯主之。

小陷胸加芩枳湯方

栝蔞實(三錢),半夏(三錢),川連(一錢),酒芩(八分),枳實(八分)

溫邪下陷協熱下利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白話文:

冬令風溫辨證論治

冬令時節,天氣溫和,南風吹拂,陽氣不潛藏於內,容易導致民眾患上風溫病症。

風溫初起,症狀表現為發熱、出汗、不惡風寒,身體沉重,脈象浮緩,可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

若風溫發展,患者出汗且喘,但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可用麻杏石甘湯治療。

若患者出汗且喘,同時伴有明顯發熱,則可用白虎湯治療。

麻杏石甘湯方:

麻黃一錢,杏仁三錢,石膏八錢,甘草二錢。

若風溫內陷,患者出現心下硬痛,可用小陷胸加芩枳湯治療。

小陷胸加芩枳湯方:

栝蔞實三錢,半夏三錢,川連一錢,酒芩八分,枳實八分。

若溫邪下陷,患者出現發熱、腹瀉,可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

溫邪下陷,尿血者,小薊飲子主之。

小薊飲子方

小薊(三錢),藕節(十枚),木通(一錢),竹葉(一錢),甘草(一錢),滑石(三錢),蒲黃(一錢),生地(六錢),山梔(一錢)

溫邪下陷,大便下血者,槐花散主之。

槐花散方

槐花(一錢),側柏葉(三錢),黑荊芥(八分),枳殼(八分),粳米(一杯,先煮去渣,後入前藥)

白話文:

溫邪下陷,出現尿血的情況時,應使用「小薊飲子」進行治療。

小薊飲子配方如下:

  • 小薊(乾燥後的植物葉片,份量為三錢),
  • 藕節(蓮藕的節部,份量為十枚),
  • 木通(一種中藥材,份量為一錢),
  • 竹葉(份量為一錢),
  • 甘草(份量為一錢),
  • 滑石(份量為三錢),
  • 蒲黃(一種草本植物的花粉,份量為一錢),
  • 生地(乾燥後的地黃根,份量為六錢),
  • 山梔(一種中藥材,份量為一錢)。

溫邪下陷,出現大便出血的情況時,應使用「槐花散」進行治療。

槐花散配方如下:

  • 槐花(一份量為一錢),
  • 側柏葉(份量為三錢),
  • 黑荊芥(份量為八分),
  • 枳殼(份量為八分),
  • 粳米(一份量為一杯,先用來煮粥,然後過濾掉米,再加入前幾種中藥材)。

熱病篇: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此論肉食能助邪熱也。肉味濃厚而氣熱,邪熱遇之。留於腸胃,熱即不退,此無論傷寒化熱,溫病化熱,凡熱邪未淨,皆不可以肉食也。肉食必復,若熱發時,強食米穀,熱亦不退,故曰:此其禁也。治食復者,須視其病之虛實而調之。

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白話文:

熱病篇:

皇帝問道:「熱病痊癒後,有時仍留有後遺症。這是為何?」

岐伯答道:「這些後遺症是因熱病嚴重時仍勉強進食所致。此時身體衰弱,而病邪仍存。穀氣和病邪相搏,兩者相火相合,因而產生後遺症。」

皇帝問道:「如何治療後遺症?」

岐伯答道:「需視其虛實,調整其逆從,即可痊癒。」

皇帝問道:「熱病患者應忌諱什麼?」

岐伯答道:「熱病剛癒,若食肉,病會復發;若食量過多,會產生後遺症。這是需要注意忌諱的地方。」

刺法論:

皇帝問道:「我聽說瘟疫來襲時,人人易被傳染,無論老幼,病狀都相似。如果不及時救治,如何能避免傳染?」

岐伯答道:「不易被傳染者,乃因正氣存於體內,邪魔難以侵犯。」

此論溫疫有五,本天地陰陽五運之氣化而生,隨人身五臟六腑之脈症而別。預治之法,莫善於針刺。後人不問病源,不辨脈症,不言治疫,而言防疫,致令病人不死於疫而死於防,清夜自思,良心安在?夫病生於內,而五疫始染。故岐伯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此上工治未病,當求之於內也。

老子曰: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凶年之後,必有瘟疫。

此論溫疫之原因,由於內傷七情,飢飽勞碌,復傷脾胃也。李東垣遇荒年之後,民多飢餓,脾胃受傷,故東垣治法,首重脾胃,治疫之法也。

瘟疫者,地氣也。其氣由口鼻直入脾胃,脾受邪,則舌苔白膩,大便閉,小便不利者,宜達原飲。胃受邪,則肌膚髮赤,咽喉痛,口吐鮮血者,白虎加犀角升麻湯主之。

白話文:

溫疫是由天地陰陽五運之氣變化而生,會根據人體五臟六腑的脈象而呈現不同的症狀。預防溫疫的最佳方法是針灸。但有些人卻不了解溫疫的病源,不辨別脈象,也不談論治療溫疫,只談論防疫,導致病人不死於溫疫卻死於防疫,半夜裡想想,良心何安?疾病產生於內,而五種瘟疫則從外界感染而來。所以岐伯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就是上工治未病,應該從內部調理。

老子說:「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凶年之後,必有瘟疫。」

溫疫的病因是內傷七情,飢飽勞碌,損傷脾胃。李東垣曾在荒年之後,看見很多百姓因飢餓而脾胃受損,因此他治病的首要原則就是健脾胃,也是治療溫疫的方法。

瘟疫是地氣,會由口鼻直接進入脾胃。脾胃受邪,就會出現舌苔白膩、大便閉、小便不利,可以用達原飲治療。胃受邪,就會出現肌膚髮赤、咽喉痛、口吐鮮血,可以用白虎加犀角升麻湯治療。

達原飲方

檳榔(二錢),知母(一錢),酒芩(一錢),草果仁(五分),川樸(一錢),芍藥(一錢),甘草(五分)

白虎加犀角升麻湯方

即於白虎湯方中加入犀角一錢,升麻五分,鮮生地六錢,黑元參三錢。

瘟疫病發於春,咽喉痛,吐鮮血,手足起紅點者,瘟痧也。西醫名猩紅熱,銀翹敗毒湯主之。咽喉痛,身發赤斑者,玉女煎主之。

此係冬令受火毒,火者,地之陽氣也。地以陽殺,故病瘟。

銀翹敗毒湯方

白話文:

達原飲方由檳榔、知母、酒芩、草果仁、川樸、芍藥、甘草組成。白虎加犀角升麻湯則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入犀角、升麻、鮮生地、黑元參。

瘟疫病發於春季,患者咽喉疼痛,吐鮮血,手足出現紅點,稱為瘟痧,西醫稱為猩紅熱,可用銀翹敗毒湯治療。咽喉疼痛,全身發出紅色斑點,則可用玉女煎治療。

瘟疫病是由於冬天受火毒所致,火是地上的陽氣,陽氣過盛就會導致瘟疫。

銀花(三錢),馬勃(錢半),葛根(二錢),牛蒡子(錢半),蟬蛻(一錢),連翹(二錢),石膏(五錢),殭蠶(二錢),板藍根(錢半)

玉女煎方

知母(三錢),生地(六錢),元參(四錢),石膏(一兩),犀角(一錢),甘草(二錢)

瘟疫病發於夏秋之間,上吐下泄不止者,霍亂也。西醫名廓列啦,東醫名虎列啦。當刺委中、尺澤出血。嘔吐不止者,刺舌下出血,後服除瘟化疫湯,忌菸酒茶姜。若誤服生薑,少則病復,多者不救。

長夏地氣升騰,人受地氣之濕熱,故有此病。

除瘟化疫湯方

白話文:

銀花三錢、馬勃半錢、葛根二錢、牛蒡子半錢、蟬蛻一錢、連翹二錢、石膏五錢、殭蠶二錢、板藍根半錢,合稱玉女煎。

知母三錢、生地六錢、元參四錢、石膏一兩、犀角一錢、甘草二錢,合稱除瘟化疫湯。

瘟疫病通常在夏秋季節發作,患者上吐下瀉不止,這就是霍亂,西醫稱之為霍亂,中醫稱之為虎列啦。應當刺針委中穴和尺澤穴放血。若嘔吐不止,則刺針舌下放血,之後服用除瘟化疫湯,忌食煙酒茶姜。若誤服生薑,輕則病情復發,重則難以救治。

長夏時節,地氣上升,人體受地氣的濕熱影響,因此容易患上此病。

藿香(錢半),陳皮(錢半),沉香(三分),建曲(二錢),蒼朮(五分),川樸(一錢),茯苓(三錢),鬱金(錢半),川連(錢半),雄黃(五分)

瘟疫病發於冬,身熱惡寒體痛嘔逆者,傷寒也。東醫名腸窒扶斯,麻黃主之。

此天氣病也。西醫誤以為疫。

麻黃湯方

麻黃(二錢),桂枝(錢半),杏仁(三錢),甘草(錢半)

大頭瘟病,頭上赤腫,漸及面耳目俱腫赤,消毒飲主之,甚者宜砭。

春夏地氣上升,人受地氣之熱,濁氣上乘,故有此病。

消毒飲方

白話文:

藿香、陳皮各半錢,沉香三分,建曲二錢,蒼朮五分,川樸一錢,茯苓三錢,鬱金、川連各半錢,雄黃五分。

冬天發生的瘟疫,患者發燒畏寒,身體疼痛,嘔吐,這是傷寒。中醫稱之為腸窒扶斯,可用麻黃治療。

這是一種季節性的疾病,西醫誤以為是瘟疫。

麻黃湯方:麻黃二錢,桂枝半錢,杏仁三錢,甘草半錢。

大頭瘟病,頭部紅腫,逐漸蔓延到面部、耳朵、眼睛,都紅腫,可用消毒飲治療,嚴重者宜用砭石。

春夏季節地氣上升,人體受到地氣的熱氣影響,濁氣上升,因此產生這種疾病。

消毒飲方:

元參(二錢),連翹(二錢),酒芩(錢半),柴胡(八分),牛蒡子(錢半),甘草(一錢),升麻(五分),川連(一錢),苦桔梗(錢半),板藍根(二錢),馬勃(錢半),殭蠶(二錢),薄荷(一錢)

瘟疫時行,頭暈目赤,衄血吐血,胯腋之間起核者,鼠疫也。東醫名腺百斯篤。鼠疫方主之。

地氣上騰,鼠先受病,故名鼠疫。

鼠疫方

連翹(三錢),柴胡(二錢),葛根(二錢),生地(五錢),當歸(錢半),桃仁(八錢,去皮尖,杵),赤芍(三錢),紅花(五錢),甘草(二錢),川樸(一錢)

白話文:

瘟疫流行,頭暈眼紅,鼻血和吐血,胯部腋下出現腫塊,這就是鼠疫。東醫稱之為腺百斯篤。針對鼠疫,有以下方劑:

鼠疫方

連翹(三錢),柴胡(二錢),葛根(二錢),生地(五錢),當歸(錢半),桃仁(八錢,去皮尖後研磨),赤芍(三錢),紅花(五錢),甘草(二錢),川樸(一錢)

地氣上升,老鼠首先患病,因此稱為鼠疫。

避疫丸

赤小豆,鬼箭羽,鬼臼,雄黃

上四味等分,研細篩,蜜丸如小豆大,瓷瓶收貯,每服一丸。可與病人同床,不致傳染。

白話文:

避疫丸

**藥材:**赤小豆、鬼箭羽、鬼臼、雄黃

**製法:**將上述四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細粉,過篩後用蜂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裝入瓷瓶保存。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丸。

**功效:**可與病人同床,避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