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性說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抑謂其理費隱,有難言語形容者乎。故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或恐未能領會,而反滋惑,故不可以輕語乎。

迨後論性者,或云性善,或云性惡。至宋儒以來,又言天賦之性善,氣質之性惡,似乎性有兩種。雖各有見解,竊謂其義,猶未盡焉。蓋以聖經證之,豈非信而有當乎。夫惡者,固為氣質,而善,未始非氣質也,皆不可以名性,何也?子思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誠則明矣。

此數句,申說天命之謂性一句之義。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即為至誠無息之道所在。自天而賦於人,則謂之性。是故性者天理之本,然惟誠而後見,不誠則昧矣。故曰,自誠明,謂之性也。是誠為性之體,明為性之用,性之體用,本來完全。故曰,誠則明矣。即所謂堯舜性之也。

又曰,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明則可以至於誠矣。此數句,申說修道之謂教也。自明而誠,則為立教之方,故誠之者,為人之道也。蓋存誠必以修省為先,而修省須教先明其理。理或未明,則修省非道,而不能存誠。故必知至而後意誠,所以自明誠,謂之教。理既大明,則可以至於誠,即所謂湯武反之也。

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盡其性者,盡復其性之本然,而無一毫偏倚欠缺之謂也。誠則明矣,既已至誠,則明自在其中。所以自誠明,謂之性。由是觀之,性者,不過一誠而已。周子曰,誠無為,幾善惡。幾者,心動意萌,氣質運用也。當寂然不動,而無事物之感,則虛靈本體,朗然自若,一無所為,惟有誠而已矣,故曰誠無為。一有事物之感,則幾動意萌,氣質運用,始有善惡之形,故曰幾善惡也。

當運用而合義理,則名善;肆欲而悖義理,則名惡。是善惡形於幾動以後,皆屬乎氣質不可以名性也。惟善者,循理而可至於誠,以復乎性,故稱性善者猶近。如雲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非即以惻隱為仁也。言善者,為性發現之端,非即以善為性也。蓋仁道至大,非惻隱一端可名,而性量費隱,則善之一字,不足以稱之也。

故子思子但以誠明二字表之。又曰,天命之謂性,言此誠明,出自天理之本,然而賦於人之謂性,若君命之下降。故朱子言命,猶令也,性,即理也。理為天理,即至誠之道所在也。其惡者,氣質用事,而性已昧。或稱性惡,則不知天理,而以氣質為性,失之益遠。奈何舍聖經簡明之理,而各為其說。

說彌多,惑彌甚矣。

夫性一而已,既不可以善惡名,何可岐而為二乎。譬如水之清而冷而淡者,是水之性也。若雜以垢,則清者濁矣;焚以薪,則冷者熱矣;和以味,則淡者變而為五矣。然水之氣質可變,而性終不變。氣質盡,則復其性矣。是故澄之久,則濁者仍清;熄火久,則熱者仍冷;露處久,則五味失而仍淡矣。

猶夫人之性也,似為善惡所移,不為善惡所變;雖為氣質所蔽,不為氣質所滅。如水中月影,水清則現,濁則不現。雖不現,而影未嘗失也。若失,則澄之無復有影矣。夫子言不移者,上智氣質清而性明,不為物欲所移,如清水之月影也;下愚氣質濁而性昧,為物欲蔽固,復之為難,如濁水之月影,非謂其無性也。故曰,困而不學,民斯為下。

苟能悔悟自勉,亦可循致其功,若能復性,則無異上智。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為其本然之性則一也。是故性雖無為,而實主宰乎氣質。氣質可變化,而性不變也。氣質有消散,而性不滅也。故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死者,氣質盡,聞道則復其性,而常存不昧焉。氣質運用而有善惡,性則無為而無善惡可見,但有誠明而已。

氣質之善惡,由積習所致。故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修身者,豈可不察其幾,懲惡習而勉為善,以求至於誠哉。

或曰,海水固咸,則水性非淡也。

答曰,子欠悟在,夫天一生水,一者陽也,陽動生陰,而水源本淡,流而為濁,則變其味。試思龍吸海水化雨,雨乃還元之水,故仍淡也。又如焚煤則火臭,焚柏則火香。知香臭之不在火,可知善惡之不在性。性動而變情,情執則成習,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故言性相近,習相遠,猶云性大同,習大異也。

正如同一火,而焚煤柏之香臭大異,究其火性,安有所謂香臭哉。

然則孟子道性善非與?

答曰,人之汩於私欲而昧性,猶離家舍而迷竄荊棘中。若不先令出荊棘,指其歸家之路,而但告以家在某處,彼雖聽而仍茫然,莫能措足。故凡聖賢教人,均從路上指點,必曰從此直走,可以到家。孟子之意,亦猶是也。程子亦云,但教從此路行,彼自能尋向上去。請問向上者,何處耶?得非謂天命之性乎。

或不領會聖賢意旨,未免認途路作家舍。然而能出荊棘,住途中,即為善人。乃夫子有不得而見之嘆,蓋亦難得也。余正迷荊棘叢中,思家而莫知措足。偶有所論,不過如鸚鵡學語,貽笑君子,固其宜也。

自古論性,多從情上體會。夫情者,性之動,而有善惡之形;性者情之歸,則無善惡可見。今以「自誠明,謂之性」兩句作骨,自得聖經意指。則凡欲盡其性者,必由格致誠正之功也。觀前自序云,非格致誠正之功,不能通醫之理。故以性說終斯集,可知先生之意深矣。嗚呼!醫道豈易言哉。雪帆愚弟晉元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