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導引秘籍

《養生導引秘籍》一書,由明朝作者胡文煥所著,落於西元1368年至1644年的大明時期。這部著作聚焦於中國傳統養生方法中的核心元素——「導引」,並將其放置於更廣闊的養生圖景之中。從書名與提供的目錄來看,《養生導引秘籍》應是一部系統介紹導引理論與實踐的專著,旨在指導讀者通過特定的身體運動,以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書本首先從「導引的起源」切入,指出導引是一種源遠流長的養生技法,其根基深植於中國古代文化。提到《黃帝內經》中的「導引按蹻」,證實了導引至少在數千年前就已成為中國醫學與養生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章奠定了導引作為一種古老而有科學(當時的)基礎方法的地位,強調其通過肢體活動來調節生理機能的核心理念——即通過運動來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改善臟腑功能,最終實現養生保健。

接著,「導引的種類」一章擴展了讀者對導引形式的認識。雖然提供的文本未詳細描述各種導引的具體內容,但目錄中列舉了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太極拳等為常見種類。這表明明代的導引實踐已經相當豐富多元,並且許多流傳至今的著名功法都可歸入此範疇。這些不同種類的導引,雖動作、風格各異,但其根本目的與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調暢人體內部的氣機運行,促進整體健康。這也提示了《養生導引秘籍》可能涵蓋或至少提及了當時流行或重要的導引流派,為讀者提供了多樣性的選擇或認識。

關於「導引的方法」,書中給出了簡潔實用的指導原則:動作應緩慢、柔和,避免急躁和粗暴;每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約30分鐘為宜。這些原則體現了傳統導引「循序漸進」、「以和為貴」的特點,強調順應人體自然狀態,而非強行突破。這種溫和漸進的方式,使得導引成為一種適合各年齡層和不同體質人群的養生選擇,降低了練習的門檻和受傷的風險。

「導引的功效」部分則詳述了導引對人體健康的積極影響。核心功效歸結為三點: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改善臟腑功能。這三者緊密相連,構成了中醫養生的基礎。氣血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和動力來源,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臟腑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中心。導引通過外部的肢體運動,牽動內部的氣血運行,打開經絡的阻塞,進而滋養和強化臟腑的功能。這種由外及內的調理方式,正是導引養生的精妙之處,它不僅作用於肌肉骨骼,更深入影響內在的生理系統。

最後,「導引的注意事項」為練習者提供了必要的警示。提醒讀者避免在空腹、飯後立即、過度疲勞或生病期間進行導引。這些注意事項旨在確保導引練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因練習不當而對身體造成損害。例如,空腹或飯後立即練習可能影響消化,疲勞或生病時練習則可能加重身體負擔,違背養生的初衷。這些貼士體現了古代養生家對人體狀態的細緻觀察和對練習環境、時機的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書籍內容片段似乎引自《養性延命錄》,而非直接屬於《養生導引秘籍》的具體導引功法描述。然而,這並不減損其價值,反而可能提供了理解《養生導引秘籍》所處養生思想環境的重要線索。《養性延命錄》涉及食誡、雜誡等,涵蓋了更廣泛的養生範疇,包括飲食、起居、情志調節、生活禁忌等方面。這暗示了胡文煥的《養生導引秘籍》,即使專注於導引,也很可能將導引視為一個更全面的養生體系中的一環。

從《養性延命錄》的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與導引相輔相成的養生觀念:

  • 教誡篇第一強調「食元氣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殺」,以及「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等概念,論述了養神的關鍵性,將養生提升到精神與元氣層面。同時,引用《混元道德經》和《莊子》,探討了生死之道與順應自然的哲學,認為過度追求「求生之厚」反而近死地。這為導引 practice 提供了一個哲學框架,即導引不僅是肉體運動,更是與內在精神、宇宙自然相協調的過程。
  • 食誡篇第二提供了大量的飲食宜忌,如不宜飽食便臥、食欲少而數、食畢行步、熱食傷骨冷食減臟、飲食搭配禁忌等。這些細緻的飲食規律,與導引 practice 同樣重要。因為健康的身體狀態(通過飲食調理)是有效 practice 導引的前提;反之,透過導引促進氣血運行,也能幫助消化吸收。這 reinforces 導引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飲食習慣緊密結合的。
  • 雜誡忌禳害祈善篇第三則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禁忌,如久視傷血、久臥傷氣、憂思過度傷人、避免不適宜的沐浴時機、 sleeping position 禁忌、avoiding wind exposure 等等。這些 warnings 體現了「養生無小事」的原則,認為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健康。導引practice 雖然重要,但也必須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發揮最大功效。例如,avoiding excessive emotions (憂恚悲哀、忿怒不解) 與導引強調的 calm and focused state 是相輔相成的。避免在某些特定狀態(如醉飽、大疲倦)行房事,也與導引 practice 時應避免的狀態(過度疲勞)原理相近,都強調在 body/mind 不 ready 時避免 activity。

綜合來看,《養生導引秘籍》雖以「導引」為名,但 likely 是一部融導引 practice、傳統養生哲學、以及生活飲食宜忌於一爐的 comprehensive guide。胡文煥將導引這一核心技法, placed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Yangsheng thought, emphasizing that true health and longevity derive from a holistic approach. 書中對導引起源、種類、方法、功效和注意事項的闡述,為讀者提供了 practice 導引的基礎知識和實操指南;而若結合《養性延命錄》等相關養生文獻的內容,則更能體會到導引在整個養生體系中的位置——它是通過身體 practice 來實現身心和諧、達到養生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其效果的發揮,有賴於與飲食節制、情志調和、起居有常等其他養生方法的 combined application。

這部著作的價值,在於其系統性地總結和介紹了明代時期的導引 practice 和相關養生知識。對於當時或後世希望通過傳統方法改善健康的人們來說,提供了一份實用的參考指南。它不僅傳承了古代的導引技法,更將其與中國傳統的整體觀念和天人合一思想相結合,呈現了一種全面而深刻的養生智慧。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 manifold health challenges,回顧和研究 such ancient texts as 《養生導引秘籍》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啟示,關於如何 through simple, natural methods achieve balance and vitality. It reminds us that Yangsheng is not just about treating illness, but about cultivating life force and preventing disease through mindful living and movement.


養性延命錄 (1)

養性延命錄 (2)

養性延命錄 (3)

養性延命錄 (4)

養性延命錄 (5)

養性延命錄 (6)

養性延命錄 (7)

養性延命錄 (8)

養性延命錄 (9)

養性延命錄 (10)

養性延命錄 (11)

養性延命錄 (12)

養性延命錄 (13)

西山群仙會真記 (1)

西山群仙會真記 (2)

西山群仙會真記 (3)

西山群仙會真記 (4)

西山群仙會真記 (5)

西山群仙會真記 (6)

西山群仙會真記 (7)

西山群仙會真記 (8)

西山群仙會真記 (9)

西山群仙會真記 (10)

西山群仙會真記 (11)

西山群仙會真記 (12)

西山群仙會真記 (13)

西山群仙會真記 (14)

西山群仙會真記 (15)

西山群仙會真記 (16)

西山群仙會真記 (17)

西山群仙會真記 (18)

西山群仙會真記 (19)

西山群仙會真記 (20)

保生要錄 (1)

保生要錄 (2)

保生要錄 (3)

修真秘錄 (1)

修真秘錄 (2)

修真秘錄 (3)

修真秘錄 (4)

修真秘錄 (5)

修齡要指 (1)

修齡要指 (2)

修齡要指 (3)

修齡要指 (4)

修齡要指 (5)

修齡要指 (6)

修齡要指 (7)

太清導引養生經 (1)

太清導引養生經 (2)

太清導引養生經 (3)

太清導引養生經 (4)

太清導引養生經 (5)

太清導引養生經 (6)

太清導引養生經 (7)

二六功課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1)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2)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3)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4)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 (5)

養生導引法全 (1)

養生導引法全 (2)

養生導引法全 (3)

養生導引法全 (4)

養生導引法全 (5)

養生導引法全 (6)

養生導引法全 (7)

養生秘錄 (1)

養生秘錄 (2)

養生秘錄 (3)

養生秘錄 (4)

養生秘錄 (5)

養生秘錄 (6)

養生秘錄 (7)

養生秘錄 (8)

養生秘錄 (9)

養生秘錄 (10)

養生秘錄 (11)

養生秘錄 (12)

養生詠玄集 (1)

養生詠玄集 (2)

養生詠玄集 (3)

養生詠玄集 (4)

養生詠玄集 (5)

養生詠玄集 (6)

養生詠玄集 (7)

養生詠玄集 (8)

養生膚語 (1)

養生膚語 (2)

養生膚語 (3)

養生膚語 (4)

養生膚語 (5)

養生膚語 (6)

養生膚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