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導引秘籍》~ 養生導引法全 (3)
養生導引法全 (3)
1. 消渴門
一法:睡臥勿張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赤松子云:臥閉目不息,十二通,治飲食不消。
一法:解衣偃臥,伸腰、䐣,小腹,五息止。引腎,去消渴,利陰陽。解衣者,使無掛礙;偃臥者無外想,使氣易行;伸腰,使腎無逼蹙;䐣者大努,使氣滿;小腹者,即𦣀腹牽氣;使五息,即為之;引腎者,引水來咽,唯潤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陰陽者,饒氣力。此中數虛要與時節而為,避初食後、大飢時。
此二時不得導引,傷人。亦避惡日,時節不和時亦避。導以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後食之。法:不使大冷大熱,五味調和,陳穢、宿食、蟲蠍、余殘不得食。少眇著口中數嚼,少湍咽。食已,亦勿眠。此名谷與氣和,即真良藥也。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睡覺時不要張嘴,時間久了會導致消渴和失血。赤松子說:睡覺時閉目不呼吸,呼吸十二次,可以治療飲食不消化的毛病。
另一種方法是:解開衣服仰臥,伸展腰部,用力鼓起腹部,持續五個呼吸。這樣可以引導腎氣,治療消渴病,使陰陽調和。解開衣服是為了沒有束縛感;仰臥是為了沒有外在的思想,讓氣更容易運行;伸展腰部是為了讓腎臟沒有壓迫;用力鼓起腹部,是為了讓氣充滿;鼓起腹部是牽引氣到丹田;五個呼吸是持續的時間;引導腎氣是將水引到喉嚨,只滋潤上部,治療消渴和枯槁的疾病;使陰陽調和,是增加氣力。這些方法都要根據時節來做,要避開飯後和極度飢餓的時候。
這兩個時間點不適合導引,會傷身。也要避開不好的日子,以及時節不和的時候。導引之前先走一百二十步,最多可以走一千步,然後再吃飯。方法是:不要吃太冷或太熱的食物,五味要調和,腐爛的食物、隔夜的食物、蟲子、蠍子、剩下的食物都不能吃。少量咀嚼食物,慢慢吞咽。吃飽後也不要馬上睡覺。這叫做穀物和氣相合,是真正的良藥。
2. 脹滿門
一法:蹲坐住心,卷兩手撥心向下,左右手搖臂,遞互欹身,盡膊勢,卷頭築肚,兩手衝脈至臍下,來去三七,漸去腹肚脹、急悶、食不消化。
一法:腹中若脹有塞,口呼出氣,三十過止。
一法:若腹中滿,食飲若飽,端坐生腰,以口納氣數十,滿吐之,以便為故,不便復為之。有寒氣、腹中不安亦行之。
一法:端坐生腰,口納氣數十,除腹滿、食飲過飽、寒熱、腹中痛病。
一法:兩手向身側,一向偏相,極勢,發頂足氣散下,欲似爛物解散。手掌指直舒,左右相皆然。去來三七,始正身,前後轉動膊腰七。去腹肚脹、膀胱、腰脊、臂冷、血脈急強、悸也。
白話文:
一法
蹲坐,靜心,兩手握拳,像撥動心臟一樣向下移動,左右手搖動手臂,交互傾斜身體,盡力伸展肩膀,頭部下垂貼近腹部,雙手用力衝擊腹部,直達肚臍下方,反覆進行,就像使用三七藥物般,漸漸消除腹部脹滿、急悶、消化不良的症狀。
一法
若腹部脹滿有阻塞,用口呼氣,連續三十次即可。
一法
若腹部飽滿,像吃飽喝足一樣,端坐直腰,用口吸氣數十次,然後將氣吐出,直到舒緩為止,不必重複進行。若有寒氣、腹部不適,也可以使用此法。
一法
端坐直腰,用口吸氣數十次,可消除腹部飽滿、飲食過飽、寒熱、腹痛等病症。
一法
雙手向身體兩側伸展,一邊偏斜身體,盡力伸展,使頭頂和腳底的氣散開,像腐爛物分解一樣。手掌和手指伸直,左右手都一樣。反覆進行三次七次,然後恢復正常坐姿,前後轉動肩膀和腰部七次。可消除腹部脹滿、膀胱、腰脊、手臂冰冷、血脈急促有力、心悸等病症。
一法:若腹內滿飲食、苦飽,端坐生腰,以口納氣十,以便故,不便復為。
一法:脾主土,暖如人肉。如始得發汗,去風冷邪氣。若腹內有氣脹,先須暖足,摩上下並氣海,不限遍數,多為佳。始得左回右轉立,七氣和,如用腰身內一十五法,迴轉三百六十骨節,動脈搓筋,氣血布澤,二十四氣和,潤臟腑、均氣。用頭動搖振,手氣向上,心氣向下,分明知去來莫合。
平手欹腰轉身摩氣蹙,回動盡心氣放散,送至湧泉二,不失氣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款如氣亂。
白話文:
如果肚子裡滿是食物,感到難受飽脹,並且坐著時腰部感到疼痛,可以試著坐直,用嘴巴吸氣十次,然後緩緩呼氣,不要急著再吸氣。
脾臟主土,溫暖如人體的肉,就像剛開始發汗一樣,可以去除風寒邪氣。如果肚子裡有氣脹,首先要溫暖腳部,然後按摩上下腹部和氣海穴,沒有次數限制,越多越好。接著可以左轉右轉站立,使七氣調和,就像運用腰部內部的十五種方法,旋轉三百六十個骨節,搓揉筋脈,使氣血流暢,二十四氣調和,滋潤臟腑,使氣血均勻。用頭部搖動振盪,手部氣向上升,心臟氣向下沉,清楚地感覺到氣血的來去,不互相混淆。
雙手平舉,側身彎腰轉動,一邊按摩氣脈,一邊收縮肌肉,盡力回旋,讓心氣散發出去,最後將氣送至湧泉穴,不要讓氣血運行失度。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如果不懂得使用這些方法,氣血就會混亂。
3. 眼目門
一法:踞伸右腳,兩手抱左膝,生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難屈伸拜起,去脛中痛、痹、風、目暗耳聾。
一法:踞伸左腳,兩手抱右膝,生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足著外,除難屈伸拜起、去脛中疼。一本云除風、目暗耳聾。
一法:以鼻納氣,左手持鼻,除目暗、泣出。鼻納氣,口閉,自極七息,除兩脅下積血氣。
一法:端坐生腰,徐以鼻納氣,以右手持鼻,除目暗、淚苦出。閉目吐氣,鼻中息肉、耳聾亦然,除傷寒、頭痛恍恍,皆當以汗出為度。
一法:蹲踞,以兩手舉足五趾頭,自極,則五臟氣偏。主治耳不聞、目不明,久為之則令發白復黑。
白話文:
一法
右腳伸直坐地,兩手抱住左膝,挺直腰部,用鼻子吸氣,吸至極限,保持七息,然後緩緩起身,可治療難以屈伸拜起、脛部疼痛、痺痛、風痺、目暗耳聾。
一法
左腳伸直坐地,兩手抱住右膝,挺直腰部,用鼻子吸氣,吸至極限,保持七息,然後伸展腳掌,腳尖朝外,可治療難以屈伸拜起、脛部疼痛。有一本古籍記載,此法亦可治療風痺、目暗耳聾。
一法
用鼻子吸氣,左手捂住鼻孔,可治療目暗、流淚不止。用鼻子吸氣,閉住嘴巴,吸至極限,保持七息,可治療兩側脅肋下積聚的氣血。
一法
端坐挺直腰部,緩慢用鼻子吸氣,右手捂住鼻孔,可治療目暗、眼淚發苦流出。閉目吐氣,可治療鼻息肉、耳聾,亦可治療傷寒、頭痛頭昏腦漲,以出汗為宜。
一法
蹲坐在地上,雙手抓住腳趾頭,向上用力拉伸,拉至極限,可使五臟之氣歸位。主治耳聾、目不明,長期堅持可使白髮變黑。
一法:展兩足指,五息止,引腰,去背痹、偏枯,令人耳聰,久行眼耳諸根俱無掛礙。
一法:伸左脛,屈右膝,納壓之五息止,引肺,去風虛病,令人目明。依經為之,引肺中氣,去風虛病,令人目明,夜中見色與晝無異。
一法:雞鳴以兩手相摩令熱,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一法:東向坐,不息,再通,以兩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以甘泉漱之洗目,去其翳垢,令目清明。上以內氣洗身,中令內睛潔此,以外洗去其塵障。
一法:臥引為三,以手爪項邊脈五通,令人目明。臥正,偃頭下卻,亢引三通,以兩手指爪項邊大脈,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眼夜能見色。為久不已,通見十方,無有際限。
白話文:
方法一:張開雙腳趾,進行五次呼吸後,拉直腰部,這可以消除背部僵硬和半身不遂的症狀,使人聽力更靈敏,長時間行走後,眼睛和耳朵都能正常運作。
方法二:伸直左腳踝,彎曲右膝,然後用力按壓,進行五次呼吸後,可以拉伸肺部,消除風邪和虛弱的疾病,使人視力更清晰。依照經典的指導進行,可以拉伸肺部的氣息,消除風邪和虛弱的疾病,使人視力更清晰,在夜晚也能像白天一樣看清事物。
方法三:在雞叫時,用雙手互相摩擦直到熱,然後放在眼上,進行三次這種動作,用手指輕壓眼周,可以看到神奇的光芒,這會使視力更清晰,不會感到疼痛。
方法四:面向東方坐下,不用換氣,進行兩次深呼吸,用雙手中指蘸口水二十七次,然後相互擦拭眼睛,這可以使視力更清晰。用甜泉水漱口清洗眼睛,去除眼中的污垢,使視力變得明亮清澈。這種方法可以讓身體內部的氣息得到清洗,中間可以清潔眼睛,外部可以清除障礙物。
方法五:躺著進行三次深呼吸,用手掌按壓頸部脈搏,可以改善視力。躺著時,將頭稍微抬起,再做三次深呼吸,用手指按壓頸部大脈,進行五次按壓,可以消除視力模糊的問題,長時間這樣做,可以使眼睛在夜晚也能夠看到色彩。如果持續進行,就能看到四方,沒有任何限制。
一法:雞鳴欲起,先屈左手,啖鹽,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賜我目,受之於口,即精摩形常,雞鳴二七著唾,除目茫茫,其精光徹視萬里,遍見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白話文:
方法如下:當雞開始啼叫,準備起牀時,先彎曲你的左手,吃一小塊鹽,然後用手指互相摩擦。接著唸咒語說:「西王母的女兒名叫益愈,她賜予我明眸,我從口中接受這份恩惠。」這樣精氣與形體經常保持著能量流動,每當雞啼兩次,就吐出唾液一次,這可以消除眼睛的模糊不清,讓你的目光穿透千里,四面八方的事物都能清晰看到。每次吞下兩次的唾液,用熱乎乎的手指按摩眼睛兩次,這樣可以讓人的眼睛不會疲倦。
4. 喉舌門
一法:一手長舒,合掌仰,一手捉足頻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勢急挽之二七,去頸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痹、膊內冷注、偏風。
一法:兩手拓兩頰,手不動,摟肘使急,腰內亦然。住定放兩肋,頭向外,肘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喉痹。
白話文:
這兩段文字描述的是兩個中醫治療方法。第一個方法主要是通過拉伸頸部和肩膀,以達到舒筋活絡、通經活血的效果,用於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偏頭痛等疾病。第二個方法則通過拉伸胸部和腰部,以達到疏通經絡、利氣化痰的效果,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氣管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和指導。
5. 口齒門
一法:常向本命日櫛發之始,叩齒九通,陰咒曰:大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回拘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練,百病愈。因嚥唾三過。常數行之,使齒不痛,發牢不白,頭腦不痛。
一法:東向坐,不息四通,上下啄齒三十六,治齒痛。
一法:凡人覺脊背崛強,不問時節,縮咽膊內,仰面努膊並向上,頭左右兩向按之,左右二七一住,待血行氣動定,然始更用,初緩後急,不得先急後緩。若無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如用辰,別二七,除寒熱病、脊腰頸項痛,風痹、口內生瘡、牙齒風、頭眩,終盡除也。
白話文:
第一法
每日在本命日時,梳頭時一開始,就叩齒九次,並默念咒語:「大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回拘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練,百病愈。」然後吞嚥口水三次。經常這樣做,可以使牙齒不痛,頭髮烏黑不白,頭腦也不疼痛。
第二法
面向東方坐好,不間斷地叩齒四次,然後上下左右叩齒三十六次,可以治療牙痛。
第三法
當人感到脊背僵硬時,不論時間,將肩膀縮入頸部,仰頭用力向上伸展,頭部左右兩邊用力按壓,每次按壓七次,反覆進行,直到氣血流通,然後逐漸加快速度,不可先快後慢。若沒有病痛,建議在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辰時,進行此法。每次按壓七次,可以治療寒熱病、脊背腰頸疼痛、風痺、口腔生瘡、牙齒風、頭昏眼花等病症。
6. 鼻門
一法:東向坐,不息三通,手捻鼻兩孔。治鼻中患。交腳箕坐,治鼻中患,通腳癰瘡,去其涕唾,令鼻道通,得聞香臭。久行不已,徹聞十方。
一法: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五通,治鼻瘡。
一法:端坐生腰,徐徐以鼻納氣,以右手捻鼻,除目暗、淚苦出。徐徐閉目吐氣,鼻中息肉、耳聾亦能除。傷寒,頭痛恍恍,皆當以汗出為度。
一法:東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兩孔,治鼻中息肉。
白話文:
有一種方法是:面向東方坐著,不間斷地呼吸三次,同時用手指捏住鼻孔。這個方法可以治療鼻腔疾病。
另一種方法是:盤腿坐著,雙腳交疊,這個方法可以治療鼻腔疾病、腳部癰瘡,排除鼻涕和唾液,讓鼻道通暢,可以聞到香味和臭味。如果長時間持續這個動作,甚至可以聞到十方之地的氣味。
還有一種方法是:雙膝併攏坐著,雙腳張開,不間斷地呼吸五次,可以治療鼻瘡。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端坐,腰部保持直立,慢慢地用鼻子吸氣,右手捏住鼻孔,可以治療眼睛昏花、眼淚苦澀。慢慢地閉眼呼氣,可以治療鼻息肉和耳聾。如果患有傷寒,頭痛頭昏,應該以出汗為標準。
最後一種方法是:面向東方坐著,不間斷地呼吸三次,用手指捏住鼻孔,可以治療鼻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