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養生導引秘籍》~ 養生導引法全 (4)

回本書目錄

養生導引法全 (4)

1. 耳門

一法:坐地交叉兩腳,以兩手從曲腳中入,低頭叉項上,治久塞不能自溫、耳不聞聲。

一法:腳著項上,不息十二通,必愈大塞、不覺暖熱、久頑冷患、耳聾目眩。久行即成法,法身五六不能變。

2. 遺泄門

一法:治遺精、白濁、諸冷不生。戌亥間陰旺陽衰之際,一手兜外腎,一手搓臍下八十一次,然後換手,每手各九次,兜搓九日見驗,八十一日成功。

一法:治遺精,以床鋪安短窄;臥如弓,彎二膝並臍縮,或左或右側臥,用手托陰囊,一手伏丹田,切須寧心淨臥,戒除房室思欲之事,若固不泄,可保身安。

3. 淋門

一法:偃臥,令兩足布膝頭,邪踵置尻口,納氣振腹,鼻出氣,去淋、數小便。

一法:蹲踞高一尺許,以兩手從外屈膝內入,至足趺上,急手握足五指,極力一通,令內曲八。利腰髖、治淋。

一法:偃臥,令兩足膝頭邪踵置尻口,納氣振腹,鼻出氣,去淋、莖中痛。

一法:以兩足踵布膝,除癃。

一法:偃臥,令兩足布膝頭,取踵置尻下,以口納氣,腹脹自極,以鼻出氣七息,除氣癃、數小便、莖中痛、陰以下濕、小腹痛、膝不隨。

4. 二便不通門

一法:正坐,以兩手交背後,名曰帶便,愈不能大小便,利腹,愈虛羸。反以兩手著背上,上推使當心許,箕坐,反倒九通,愈不能大小便,利腹,愈虛羸也。

一法:龜行氣,伏衣被中,覆口鼻頭面,正臥,不息九通,鼻微出氣,治大便閉塞不通。

一法:偃臥,直兩手捻左右脅,除大便難、腹痛、腹中寒。口納氣,鼻出氣,溫氣咽之數十,病愈。

5. 疝氣門

一法:挽兩足指,五息止,引腹中氣,去疝瘕,利孔竅。

一法:坐舒兩腳,以兩手捉大拇指,使足上頭下,極挽,五息止,引腹中氣遍行身體,去疝瘕,利諸孔竅。往來易行,久行精爽、聰明、修長。

6. 諸痔門

一法:惟高枕偃仰,心平氣定,其踵自收。

一法:一足踏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左右換易四七。去痔、五勞、三里不下。

一法:踞坐,合兩膝,張兩足,不息兩通,治五痔。

一法:兩手抱足,頭不動,足向口受氣,眾節氣散,來去三七,欲得。捉左右側身,各極,挽腰不動。去四肢、腰上下、髓內冷、血冷、筋急、悶痔。

一法:兩足相踏,向陰端急蹙,將兩手捧膝頭兩向,極勢捧之二七,競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努腰。去心勞痔病。

7. 老人門

《修真書》云: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闌。秋呬定知金肺潤,腎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切記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寶神丹

訣云:肝若噓時目睜睛,爭知肺呬手雙擎。心呵腦後高叉手,腎若吹時抱膝平。脾用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臥嘻嘻。四季常是噓,八節不得吹。蓋肝為相火,有瀉無補。腎為真水,有補無瀉也。

肝噓,主嗌乾面塵、眼眵赤、多淚、疼痛、脅下痛、小便黃赤色或澀。

心呵,主煩燥、喉瘡、熱腫、多汗、掌中熱、咽乾渴。

脾呼,主熱痰涎、目黃、喉痹、鼽衄、口乾舌痛、身重腹脹。

肺呬,主喘嗽煩渴、胸膈煩膨有痰、掌中熱風汗出。

腎吹,主有疾尪羸、面黑、口乾,耳鳴、咽嗌腫、股內疼痛、足下熱痛。

三焦嘻,主頰痛、喉痹、耳閉渾渾然。

以上主治六經、本病之邪也,然無臟不足,又在藥食氣味為補。經云:形食味,故味歸形,氣養形,故形歸氣,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故五味為宜。若五志所過,非藥可治者,五勝為宜。

憂勝怒。肝屬木,在志為怒,過節則反自傷。故曰怒傷肝,故以所勝者制之。

恐勝喜。心屬火,在志為喜,過節則反自傷。故曰喜傷心,故以所勝者制之。

怒勝思。脾屬土,在志為思,過節則反自傷。故曰思傷脾,故以所勝者制之。

喜勝憂。肺屬金,金在志為憂,過節則反自傷。故以所勝者制之。

思勝恐。腎屬水,在志為恐,過節則反自傷,放以所勝者制之。

《通玄集》云:其補真妙理,只要心頭無事,內外俱忘,一齊放下,把捉得定。陽生子時,陰生午時,靜室披衣、握固、端坐,盤膝、蹲下腹肚,須臾,升身,前出胸,而微偃首於後,後開夾脊雙關,肘後微扇,三伸腰,自尾閭穴,如火相似,自腰而起,擁在夾脊。慎勿開關,即時甚熱,氣壯,漸次開夾脊而放氣過,仍仰面,腦後緊偃,以閉上關,慎勿令開,即覺熱極氣壯,漸次入頂以補泥丸、髓海,則身耐寒暑,為習長生之基。

如前出胸,伸腰,閉夾背,存而升之腰間,火不起,當靜坐內觀,如法再作,以至火起為度。自醜行至寅,終可止。是曰肘後飛金精,又曰抽鉛,使腎氣生肝氣也。又略昂首偃項,放令頸下。如火,方點頭向前,低頭曲項,退舌尖近後,以柱上齶,自有津出,不漱而嚥下,還黃庭,是名金液還丹。四時不拘時候節次行此,自艮至巽而已。

晚間乃勒陽關,法自兌至乾而已。